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及轨道吊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及轨道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码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及轨道吊。


背景技术:

2.自动化高速轨道吊,为一种用于集装箱自动码头堆场垂直布局的装卸设备,主要在堆场海陆侧两端与自动导引车和外集卡进行交互作业,其大车速度高达270米/分钟。
3.导缆架,如图1至图3所示,安装在轨道吊大车机构上,主要由金属基座a、缓冲气缸b、托辊c、限位开关d等部分组成,用于大车电缆运行时的导向、换向,同时能够有效消除大车电缆运行所产生的机械冲击,延长大车电缆的使用寿命,其中,e为轨道吊大车、f为电缆。
4.大车高压电缆主要为设备的运行、控制提供可靠的动力,通过电缆卷盘系统跟随轨道吊往复频繁运动,具有高速、重载、惯性冲击大等特点,造成电缆通过导缆架不但受到大车运行方向的拉力,同时容易在导缆架托辊上左右摆动,与托辊侧面摩擦,造成电缆磨损厉害,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及轨道吊,解决现有轨道吊大车电缆运行中与导缆架的托辊产生摩擦,造成电缆过度磨损的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提出一种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包括:导缆架主体,包括电缆导入口、缓冲气缸、限位开关、若干托辊和电缆导出口;还包括:第一保护支架和第二保护支架,二者相对的安装于所述导缆架主体的电缆导出口上;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保护支架和所述第二保护支架上,二者相对设置限定电缆;所述第一保护支架和所述第二保护支架结构相同,均由竖向托辊支架和安装支架组成;其中,所述竖向托辊支架由上托辊安装件、竖向托辊限位件和下托辊安装件组成,所述上托辊安装件和所述下托辊安装件均垂直于所述竖向托辊限位件,且二者相互平行;所述上托辊安装件上开设有上托辊安装孔,所述下托辊安装件上开设有下托辊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竖向托辊限位件连接,固定于所述导缆架主体的电缆导出口上。
8.进一步的,所述上托辊安装孔和所述下托辊安装孔相对开设但孔心不同轴,以使得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形成上窄下宽的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呈三角形排布的三个螺栓孔。
10.进一步的,所述上托辊安装孔和/或所述下托辊安装孔为长孔。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的长度设计为在电缆静止时限定其不偏出导缆架主体。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为有轮缘托辊。
14.提出一种轨道吊,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及轨道吊中,通过两个保护支架相对的安装于导缆架主体的电缆导出口处,使得安装于两个保护支架上的两个竖向托辊对电缆从左右方向上实施限定,有效防止电缆在导缆架的托辊上左右滚动,减少了电缆与托辊轮缘的摩擦,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16.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17.图1 为现有导缆架侧视结构图;
18.图2为现有导缆架正视结构图;
19.图3为现有导缆架应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中第一/第二保护支架的结构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如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发出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包括导缆架主体1、第一保护支架2和第二保护支架3;其中,导缆架主体1包括电缆导入口11、缓冲气缸12、限位开关13、若干托辊14和电缆导出口15;第一保护支架2和第二保护支架3相对的安装于导缆架主体1的电缆导出口15上。
25.第一保护支架2上安装有第一托辊21,第二保护支架3上安装有第二托辊31,第一托辊21和第二托辊31相对设置用以限定电缆。
26.第一保护支架2和第二保护支架3结构相同,如图4所示,均由竖向托辊支架41和安装支架42组成;其中,竖向托辊支架41由上托辊安装件411、竖向托辊限位件412和下托辊安装件413组成,上托辊安装件411和下托辊安装件413均垂直于竖向托辊限位件412,且二者相互平行,以使得上托辊安装件411、竖向托辊限位件412和下托辊安装件413组成槽口状;上托辊安装件411上开设有上托辊安装孔414,下托辊安装件413上开设有下托辊安装孔415;第一托辊21基于上/下托辊安装孔固定于第一保护支架2上,第二托辊31基于上/下托辊安装孔固定于第二保护支架3上。
27.安装支架42则与竖向托辊限位件41连接,用于将第一/第二保护支架整体固定于导缆架主体1的电缆导出口15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2上开设呈三角形排布的三个螺栓孔,以实现通过螺栓固定于导缆架主体1的电缆导出口15上,以三角形固定方式加强连接的稳固性。
28.上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及轨道吊中,通过两个保护支架相对的安装于导缆架主体的电缆导出口处,使得安装于两个保护支架上的两个竖向托辊对电缆从左右方向上实施限定,有效防止电缆在导缆架的托辊上左右滚动,减少了电缆与托
辊轮缘的摩擦,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29.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托辊安装孔414和下托辊安装孔415相对开设但孔心不同轴,以使得第一托辊21和第二托辊31形成上窄下宽的结构,这种上窄下宽的结构能够保证电缆的顺利导入不被剐蹭。
30.在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上托辊安装孔414和/或下托辊安装孔415设计为长孔,可以基于长孔的结构来调节第一托辊21与第二托辊31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基于长孔的结构来调节两个托辊呈上窄下宽的相对结构。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托辊21和第二托辊31为有轮缘托辊,二者长度设计为在电缆静止时限定其不偏出导缆架主体1。第一托辊21和第二托辊31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具有耐磨、自润滑功能。
32.基于上述提出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轨道吊,该轨道吊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该导缆架应用于轨道吊的结构参考图3所示,该导缆架采用在电缆导出口加装两套保护支架的结构,使得第一/第二托辊从竖向上限定电缆,有效放置电缆在导缆架内的托辊上左右滚动,减少电缆与带轮缘托辊轮缘的摩擦,有效延长电缆的寿命。
33.应该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包括:导缆架主体,包括电缆导入口、缓冲气缸、限位开关、若干托辊和电缆导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支架和第二保护支架,二者相对的安装于所述导缆架主体的电缆导出口上;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保护支架和所述第二保护支架上,二者相对设置限定电缆;所述第一保护支架和所述第二保护支架结构相同,均由竖向托辊支架和安装支架组成;其中,所述竖向托辊支架由上托辊安装件、竖向托辊限位件和下托辊安装件组成,所述上托辊安装件和所述下托辊安装件均垂直于所述竖向托辊限位件,且二者相互平行;所述上托辊安装件上开设有上托辊安装孔,所述下托辊安装件上开设有下托辊安装孔;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竖向托辊限位件连接,固定于所述导缆架主体的电缆导出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辊安装孔和所述下托辊安装孔相对开设但孔心不同轴,以使得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形成上窄下宽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呈三角形排布的三个螺栓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托辊安装孔和/或所述下托辊安装孔为长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的长度设计为在电缆静止时限定其不偏出导缆架主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所述第二托辊为有轮缘托辊。8.一种轨道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吊大车的导缆架及轨道吊,导缆架包括导缆架主体、第一保护支架和第二保护支架;第一/第二保护支架相对的安装于导缆架主体的电缆导出口上,二者分别安装有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两个托辊相对设置用以限定电缆;第一/第二保护支架结构相同,均由竖向托辊支架和安装支架组成;竖向托辊支架由上托辊安装件、竖向托辊限位件和下托辊安装件组成;安装支架与竖向托辊限位件连接,固定于导缆架主体的电缆导出口上;该导缆架采用在电缆导出口加装两套保护支架的结构,使得第一/第二托辊从竖向上限定电缆,有效放置电缆在导缆架内的托辊上左右滚动,减少电缆与带轮缘托辊轮缘的摩擦。与带轮缘托辊轮缘的摩擦。与带轮缘托辊轮缘的摩擦。


技术研发人员:修方强 吕向东 王心成 高荣生 秦洪建 王国勇 栾新刚 赵臻 谭为宁 吕学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