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镜头用周转板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镜头用周转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摄像机镜头流转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镜头用周转板。


背景技术:

2.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系统的关键设备。在摄像机镜头的生产制造中,需要使用周转板将摄像机镜头进行生产工艺之间的周转。由于摄像机镜头属于精密部件,一般工作人员在对摄像机镜头进行周转时,需要使用上下两块均带有容置槽的周转板盖合来完成摄像机镜头的定位,上下两块周转板盖合时需要工作人员使用辅助治具将周转板对齐,以防止周转板压伤或划伤摄像机镜头。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下两块周转板在盖合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使用辅助治具先进行对位,容易影响摄像机镜头的周转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摄像头镜头的周转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镜头用周转板。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镜头用周转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镜头用周转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下板面均设置有用于放置镜头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定位镜头的定位组件;所述板体的其中一个板面周向设置有凸起部,另一个板面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插接配合的凹陷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组件能够将容置在容置槽内的镜头进行定位,当上下两块板体盖合时,其中一块板体的凸起部与另一块板体的凹陷部插接配合,实现上下两块板体的定位对齐,免去了工作人员使用辅助治具将上下两块板体对齐的操作,进而提高了镜头的周转效率。
8.优选的,所述板体的边沿设置有贯穿板体上下板面的通孔,所述板体中还设置有与所述通孔插接配合的插销。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块板体通过凸起部与凹陷部上下堆叠在一起,工作人员将插销插入若干块板体的通孔中,能够更进一步的将若干块堆叠在一起的板体固定,使周转过程更安全。
10.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若干间隔分布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底面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固定连接,且若干所述定位柱之间围设形成用于定位镜头的容置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镜头放在容置腔内,若干定位柱对镜头进行定位,避免放置于容置槽内的镜头之间发生碰撞,有利于保护产品。
12.优选的,若干所述定位柱在所述容置槽中呈矩形阵列排布。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在容置槽中呈矩形阵列排布,使镜头在容置槽内摆放整齐,便于工作人员对镜头的取放操作。
14.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侧壁设置有供镜头侧面抵接的圆弧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面与镜头的侧面抵接,增大了镜头与定位柱的接触
面积,进一步提升了定位柱对镜头的定位效果,周转过程中有利于保护镜头。
16.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远离容置槽的一侧与侧壁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周转板中取放镜头时,定位柱的上表面与侧壁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的设置有利于降低镜头与定位柱的碰撞程度,起到保护镜头的作用。
18.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槽壁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与相邻的若干所述定位柱之间围设形成容置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槽槽壁设置的定位槽与定位槽相邻的若干个定位柱围设形成容置腔,此设置能够增加容置槽容置镜头的数量,提高周转效率。
20.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一侧端角处设置有用于标识所述板体方位的标识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容置槽中放满镜头后,需要将另一板体插接在容置满镜头的板体上方,标识部省去了工作人员确认板体方位的步骤,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2.优选的,所述板体、所述凸起部以及所述定位柱一体成型设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周转板的整体结构强度,且便于加工。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在板体的其中一个板面设置凸起部,另一个板面对应设置供凸起部插接的凹陷部,凸起部与凹陷部插接配合,实现上下两块板体的快速对齐,免去了工作人员使用辅助治具将上下两块板体对齐的操作,提高了镜头的周转效率。
26.2.通过在板体的边沿设置通孔,在板体中设置插销,在镜头的周转过程中,插销与通孔插接配合,使堆叠在一起的板体更加稳固,提高了周转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周转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周转板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若干周转板叠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板体;2、容置槽;3、凸起部;4、凹陷部;5、定位柱;6、定位槽;7、标识部;8、通孔;9、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镜头用周转板,应用在摄像机镜头的流转运输中。参照图1和图2,周转板包括板体1,板体1呈方形板状设置,板体1的上下板面均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置镜头的容置槽2。当镜头需要周转时,工作人员可将镜头放置在板体1中的容置槽2中,然后进行周转。
34.参照图1,为了保护镜头,避免镜头在周转过程中发生碰撞,容置槽2内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对镜头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具体的,定位组件包括沿板体1的厚度方向固定连接于容置槽2的若干个定位柱5,若干个定位柱5在容置槽2中呈矩形阵列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每
四个相邻的定位柱5之间围设形成一个供镜头容置的容置腔;同时,定位柱5朝向镜头的一侧内凹设置成圆弧面。
35.当镜头容置在容置腔中时,镜头的侧壁与定位柱5的侧壁抵接,这样的设置增大了镜头和定位柱5之间的接触面积,周转时有利于保护镜头。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护镜头,定位柱5的侧壁与上表面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36.参照图1,为了增加每块板体1容置镜头的数量,在容置槽2的槽壁内凹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6,若干个定位槽6均匀间隔排布于容置槽2的槽壁,且定位槽6的槽壁呈圆弧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定位槽6与相邻的两个定位柱5围设形成一个容置腔,使得容置槽2内的容置腔的数量增加,以达到增加每块板体1容置镜头数量的效果。
37.参照图1和图2,板体1的其中一个板面靠近板体1边沿处周向设置有凸起部3,且凸起部3、板体1以及若干定位柱5一体成型设置,以保证周转板的整体结构强度,且便于周转板的生产加工。同时,板体1的另一个板面对应设置有与凸起部3插接配合的凹陷部4,利用凸起部3与凹陷部4插接配合,使得相邻两块板体1堆叠时可实现定位对齐。
38.参照图3,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确认需要堆叠的板体1的方位,在板体1的一侧端角处设置有标识部7,在本实施例中,标识部7为一个板体1边沿的缺角。同样的,为了使周转板结构保持一致性,凸起部3的一侧端角也对应设置有缺角。
39.参照图3,板体1的边沿设置有通孔8,在本实施例中,通孔8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通孔8分设在板体1相对的两个边沿的中心处,且通孔8贯穿板体1的上下两个板面,板体1中还安装有插销9,插销9与通孔8插接配合。当若干块板体1上下堆叠在一起时,插销9与通孔8插接配合,使上下堆叠在一起的若干块板体1更加稳固。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镜头用周转板的实施原理为:在板体1的其中一个板面周向设置有凸起部3,另一个板面对应设置有与凸起部3插接配合的凹陷部4,当需要将相邻的板体进行定位堆叠时,令其中一块板体1上的凸起部3对应与另一块板体1上的凹陷部4插接配合,实现上下两块板体1的快速对齐,提高了镜头的周转效率。同时,在板体1上设置通孔8和插销9,利用通孔8和插销9插接配合,使若干块上下堆叠在一起的板体1更稳固,提高周转的安全性。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