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固定式卷扬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固定式卷扬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收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式卷扬机。


背景技术:

2.卷扬机,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又称绞车。卷扬机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拽引重物。卷扬机分为手动卷扬机、电动卷扬机及液压卷扬机三种,以电动卷扬机为主,可单独使用,也可作起重、筑路和矿井提升等机械中的组成部件,因操作简单、绕绳量大、移置方便而广泛应用。主要运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业、矿山、码头等的物料升降或平拖。
3.传统的卷扬机在收卷过程中卷筒不轴向移动,导致收卷的缆绳之间容易出现相互挤压导致缆绳卡死的情况,不利于卷扬机进行放线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传统的卷扬机在收卷过程中卷筒不动,导致收卷的缆绳之间容易出现相互挤压导致缆绳卡死的情况,不利于卷扬机进行放线工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式卷扬机。
5.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式卷扬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固定式卷扬机,包括电机和缠绕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缠绕轴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缠绕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并与所述缠绕轴的侧壁固定连接;
7.所述电机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轮;
8.可选的,所述缠绕轴呈圆筒状,所述缠绕轴两端的直径大于其中间端直径,且所述缠绕轴的中间开设有多边形通孔,所述支撑杆通过该多边形通孔贯穿所述缠绕轴,并与所述缠绕轴滑动连接。
9.可选的,所述气缸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与所述气缸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底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外表面固定连接。
10.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的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螺孔。
11.可选的,所述缠绕轴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架,其中一个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并与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架的底部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12.可选的,所述伸缩杆呈圆管状结构,所述伸缩杆分为两节,两节所述伸缩杆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且位于内部的一节所述伸缩杆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杆尺寸相适配。
1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4.本技术通过缠绕轴、气缸、伸缩杆和支撑杆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电机带动缠绕轴转动进行收卷的同时,启动气缸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推动缠绕轴沿支撑杆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将缆绳均匀的缠绕在缠绕轴的外表面上,操作简单,控制方便,避免了传统的卷扬机在收卷过程中由于卷筒固定,导致收卷的缆绳之间容易出现相互挤压导致缆绳卡死的情况,不利于卷扬机进行放线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缸与伸缩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伸缩杆与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连接座;3、电机;4、转轴;5、缠绕轴;6、气缸;7、伸缩杆;8、螺钉;9、固定座;10、支撑板;11、连接板;12、滑杆;13、滑轮;14、支架;1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请参阅图1-3,一种固定式卷扬机,包括电机3和缠绕轴5,电机3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通过电机3转动带动转轴4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杆15转动,缠绕轴5套设于支撑杆15的外表面,并与支撑杆15滑动连接,使支撑杆15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缠绕轴5进行同步转动,缠绕轴5远离电机3的一端设有气缸6,气缸6的输出端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远离气缸6的一端套设于支撑杆15的外表面,并与缠绕轴5的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将伸缩杆7与缠绕轴5的侧壁连接,使气缸6带动伸缩杆7进行伸缩时,能够推动缠绕轴5在支撑杆15上滑动,使缠绕轴5在缠绕过程中,能够通过水平方向的移动,使缆绳沿缠绕轴5的外表面均匀缠绕,避免了传统卷扬机在缠绕缆绳时由于缠绕轴5不动,导致缆绳容易相互挤压,影响卷扬机放线的问题;
21.电机3通过连接座2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底座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顶部设有滑杆12,滑杆12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滑杆12上滑动连接有滑轮13,设置滑杆10用于将滑轮13支撑至合适的高度,当进行收卷工作时,将缆绳环绕滑轮13底部后与缠绕轴5固定连接,提升缆绳的张力,使缆绳收卷更加紧密,滑轮13与滑杆12滑动连接,使滑轮13在缆绳的拉扯作用下能够与缠绕轴5同步移动,避免在缠绕过程中由于偏离角度过大,导致缆绳从滑轮13内壁跑偏的问题。
22.参照图1,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轴4,转轴4的另一端与支撑杆15固定连接,缠绕轴5设置在支撑杆15上,缠绕轴5两端的直径大于其中间端直径,且缠绕轴5的中间开设有多边形通孔,支撑杆15通过该多边形通孔贯穿缠绕轴5,并与缠绕轴5滑动连接,缠绕轴5远离电机15的一端设有气缸6,气缸6底部设有固定座9,固定座9顶部与气缸6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座9底端通过螺钉8与底座1外表面固定连接,底座1的另一端上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杆12,滑轮13套设于滑杆12上,并与滑杆12滑动连接,支撑板10的底部设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呈矩形板状结构,连接板11的四个转角处均开设有一个螺孔,连接板11通过螺钉8贯穿螺孔,与底座1固定连接。
23.参照图1和2,缠绕轴5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架14,其中一个支架14套设于转轴4的外表面,并与转轴4转动连接,另一个支架14套设于伸缩杆7的外表面,并与伸缩杆7转动连接,两个支架14的底部均与底座1固定连接,用于将缠绕轴5支撑起来,伸缩杆7的其中一端与气缸6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伸缩杆7的另一端与缠绕轴5的侧壁固定连接,使气缸6能够通过带动伸缩杆7进行伸缩,推动缠绕轴5沿支撑杆15滑动,从而使缠绕轴5在收卷缆绳时,能够通过左右移动,将缆绳均匀的缠绕至缠绕轴5的外表面,避免了传统卷扬机的卷筒固定,收卷时缆绳容易相互挤压,不利于卷扬机进行放线的问题。
24.参照图1和3,伸缩杆7呈圆管状结构,伸缩杆7分为两节,两节伸缩杆7之间相互滑动连接,且位于内部的一节伸缩杆7的内腔与支撑杆15尺寸相适配,使伸缩杆7能够套设在支撑杆15的外表面,并与支撑杆15滑动连接,缠绕轴5的中间开设有多边形孔,该多边形孔的大小与支撑杆15的大小相适配,支撑杆15通过该多边形孔贯穿缠绕轴5,并与缠绕轴5滑动连接,使电机3转动带动缠绕轴5进行收卷的同时,气缸6能够通过带动伸缩杆7伸长和缩短,带动与伸缩杆7固定连接的缠绕轴5同步沿支撑杆15左右滑动,将缆绳均匀的缠绕在缠绕轴5的外表面。
25.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将缆绳通过滑轮13底部绕过滑轮13,并与缠绕轴5固定连接,对缆绳提供张力,当需要收卷缆绳时,启动电机3,通过电机3带动支撑杆15转动,支撑杆15贯穿缠绕轴5,并与缠绕轴5滑动连接,由于支撑杆15呈多边形,避免了支撑杆15与缠绕轴5内腔打滑,当支撑杆15转动时,能够带动缠绕轴5同步转动,实现收卷,收卷的同时开启气缸6,气缸6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另一端与缠绕轴5固定连接,通过气缸6带动伸缩杆7伸缩,从而带动缠绕轴5沿支撑杆15长度方向水平滑动,将缆绳均匀的缠绕至缠绕轴5的外表面,避免了传统卷扬机的卷筒固定,收卷时缆绳容易相互挤压,不利于卷扬机进行放线的问题。
2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