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放线号管效率高的放管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放线号管效率高的放管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管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放线号管效率高的放管器。


背景技术:

2.放管器又可以被称为绕线盘,它是一种将线号管绕到线盘上的机械,具有绕卷整理线号管和放出线号管的功能,在放管器对线号管进行绕卷整理的过程中,待绕卷的线号管需要一直保持绷紧状态,因为一旦该线号管发生松弛,绕线盘侧表面已绕卷的线号管也同样会发生松弛,若继续绕卷就有可能使绕线盘侧表面松弛的绕线管错位,并被后续绕卷的绕线管夹紧,从而导致放管器在下次放线时发生卡顿。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线号管效率高的放管器,具备使待绕卷的绕线管在绕卷前一直保持绷紧状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放管器难以使线号管在绕卷前一直保持绷紧状态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线号管效率高的放管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转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把手,所述转轴的侧表面活动套接有绕线管,所述转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外六棱管,所述外六棱管的侧表面活动套接定位盘,所述绕线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支座的前侧通过支杆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定位块,所述固定杆通过限制板连接有移动管,所述移动管通过连杆连接有第一导线辊。
7.所述连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通过第一支架连接有压辊,所述压辊的侧表面与第一导线辊的侧表面抵持,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所述第一螺杆的侧表面与第一调节旋钮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移动管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收纳管,所述收纳管通过第二调节旋钮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通过第二支架连接有第二导线辊,所述第二螺杆的侧表面与收纳管的内部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支座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的侧表面与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定位盘的内部开设有六棱槽,所述外六棱管与六棱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定位盘的内部开设有插孔。
10.优选的,所述移动管的内壁开设有限制槽,所述固定杆的侧表面与限制板远离移动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板与限制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后端与移动管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线辊与连杆活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调节旋钮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侧表面与第一环形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收纳管远离移动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调节旋钮的内壁开设有第二环形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环的侧表面与第二环形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线号管效率高的放管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放线号管效率高的放管器,通过底座、支座、转轴、绕线管、外六棱管、插杆、定位盘、固定杆、定位块、移动管、限制板、连杆、第一导线辊、固定板、第一螺杆、压辊、固定管、第一调节旋钮、收纳管、第二调节旋钮、第二螺杆和第二导线辊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使待绕卷的线号管在绕卷前一直保持绷紧状态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放管器难以使线号管在绕卷前一直保持绷紧状态的问题。
15.2、该放线号管效率高的放管器,通过底座、支座、转轴、把手、绕线管、外六棱管、插杆和定位盘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左右两侧的插杆与定位盘,使左右两侧的绕线管同步或不同步转动,达到了便于调节两个绕线管转动状态的效果,解决了左右两个绕线管的转动状态调节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管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绕线管侧视图。
20.其中:1、底座;2、支座;3、转轴;4、把手;5、绕线管;6、外六棱管;7、插杆;8、定位盘;9、固定杆;10、定位块;11、移动管;12、限制板;13、连杆;14、第一导线辊;15、固定板;16、第一螺杆;17、压辊;18、固定管;19、第一调节旋钮;20、收纳管;21、第二调节旋钮;22、第二螺杆;23、第二导线辊。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一种放线号管效率高的放管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座2,支座2的数量共有两个,且均以底座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支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3,支座2的内部开设有通孔,转轴3的侧表面与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转轴3的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紧固螺母的右侧与左侧支座2的左侧抵持,转轴3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把手4,把手4位于右侧支座2的右侧,转轴3的侧表面活动套接有绕线管5,绕线管5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以转轴3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转轴3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两个定位板,左侧的定位板与左侧绕线管5的右侧抵持,右侧定位板与右侧绕线管5的左侧抵持,转轴3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外六棱管6,外六棱管6的侧表面活动套接定位盘8,定位盘8的内
部开设有六棱槽,外六棱管6与六棱槽的内部活动连接,定位盘8的内部开设有插孔,外六棱管6和定位盘8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均以转轴3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23.绕线管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插杆7,插杆7的数量为八个,每四个为一组,每组均以转轴3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左侧一组的插杆7的右侧与左侧绕线管5的左侧固定连接,右侧一组的插杆7的左侧与右侧绕线管5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底座1、支座2、转轴3、把手4、绕线管5、外六棱管6、插杆7和定位盘8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左右两侧的插杆7与定位盘8,使左右两侧的绕线管5同步或不同步转动,达到了便于调节两个绕线管5转动状态的效果,解决了左右两个绕线管5的转动状态调节不便的问题,支座2的前侧通过支杆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定位块10,定位块10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为一组,每组均以固定杆9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每组定位块10均起到了限制移动管11移动范围的效果,固定杆9通过限制板12连接有移动管11,移动管11的内壁开设有限制槽,固定杆9的侧表面与限制板12远离移动管11的一侧固定连接,限制板12的数量共有两个,上侧限制板12的底部与固定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下侧限制板12的顶部与固定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限制板12与限制槽的内部活动连接,移动管11通过连杆13连接有第一导线辊14。
24.连杆13的后端与移动管11的前侧固定连接,第一导线辊14与连杆13活动连接,第一导线辊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轴,第一导轴的侧表面与连杆13的内部活动连接,连杆13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6,第一螺杆16通过第一支架连接有压辊17,压辊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侧表面与第一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第一螺杆16的底端与第一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压辊17的侧表面与第一导线辊14的侧表面抵持,固定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8,固定管1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19,第一螺杆16的侧表面与第一固定管18的内部活动连接,固定板15的内部开设有通槽,第一螺杆16的侧表面与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25.第一螺杆16的侧表面与第一调节旋钮19的内部螺纹连接,移动管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收纳管20,收纳管20通过第二调节旋钮21连接有第二螺杆22,第二螺杆22通过第二支架连接有第二导线辊23,第二螺杆22的侧表面与收纳管20的内部活动连接,第二螺杆22的侧表面与第二调节旋钮21的内部螺纹连接,第二螺杆22远离移动管11的一端与第二支架远离第二导线辊2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导线辊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轴,第二导轴的侧表面与第二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第二支架靠近移动管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移动管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管,定位杆的侧表面与定位管的内部活动连接,固定管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第一调节旋钮19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槽,第一限位环的侧表面与第一环形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收纳管20远离移动管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
26.第二调节旋钮21的内壁开设有第二环形限位槽,第二限位环的侧表面与第二环形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通过底座1、支座2、转轴3、绕线管5、外六棱管6、插杆7、定位盘8、固定杆9、定位块10、移动管11、限制板12、连杆13、第一导线辊14、固定板15、第一螺杆16、压辊17、固定管18、第一调节旋钮19、收纳管20、第二调节旋钮21、第二螺杆22和第二导线辊23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使待绕卷的线号管在绕卷前一直保持绷紧状态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放管器难以使线号管在绕卷前一直保持绷紧状态的问题。
27.在使用时,若要将线号管绕卷在绕线管5表面,需要先将线号管的一端粘接在绕线
管5的侧表面,且线号管的一端在粘接前,需使其穿过由第一导线辊14与压辊17组成的夹紧装置的中间间隙,此时第一导线辊14的侧表面与线号管的底部抵持,压辊17的侧表面与线号管的顶部抵持,以使线号管在收卷过程中被拉紧,然后移动定位盘8,使绕线管5侧面固定的插杆7与定位盘8上的插孔固定,接着通过摇动把手4带动转轴3转动,当转轴3转动后,线号管会逐渐绕卷在绕线管5的表面,且在线号管绕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调节旋钮19和第二调节旋钮21分别调节压辊17和第二导线辊23的位置,使从固定杆9至绕线管5这一间隔内的线号管一直处于绷紧状态,以起到防止绕线管5表面线圈松散的作用。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