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包装结构以及空调组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包装结构以及空调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结构以及空调组件。


背景技术:

2.冰箱、空调、微波炉等常用家电,在运输时均需要固定于包装结构中。目前常用的包装结构是整体式包装盒,整体式包装盒在运输时所占体积大,在货车运输装载数量少,运输成本高。并且车间工人装配包装时,由于包装体积大,不方便拿取和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目前包装结构运输体积大、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结构以及空调组件,包装结构采用分体式结构,并且各部分可以扣合,节约运输空间。
4.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包括:
5.下包装衬垫;
6.两个上包装衬垫,均具有顶面、与所述顶面的两个相对侧边连接的侧面以及与所述顶面和两个所述侧面均连接的端面;
7.其中,两个所述上包装衬垫并列设置于所述下包装衬垫上,以合围成包装腔。
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结构,包括下包装衬垫和两个上包装衬垫三个部分,两个上包装衬垫的形状相同,均具有端面、顶面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即第一上包装衬垫和第二上包装衬垫均具有底部开口和端部开口两个相通的开口,两个上包装衬垫以端部开口相对的姿态拼接后,形成一侧开口的槽结构,下包装衬垫覆盖于槽结构的开口处,从而形成用于容纳产品的包装腔。由于两个上包装衬垫的形状相同、且均具有两个相通的开口,运输时可将其中一个上包装衬垫倒扣装配于另一个上包装衬垫上,两个上包装衬垫合围成一个体积较小的空腔,且该空腔的体积小于包装腔体积的一半,而下包装衬垫相当于板件,可以堆叠放置,从而显著减小该包装结构的运输体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0.1、在运输时可将两个上包装衬垫倒扣装配于一体,减少该包装结构所占体积,货车装柜数量提高80%,降低运输成本。
11.2、分体式结构使得下包装衬垫和两个上包装衬垫三个部分的体积均较小,该包装结构生产组装方便、简洁、效率高。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包装衬垫包括u型板以及与所述u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端板和u型端框。
13.通过将上包装衬垫设置为顺序连接的端板、u型板和u型端框,使得上包装衬垫为多构件组装的结构,便于上包装衬垫的生产;并且两个上包装衬垫的端板、u型板和u型端框均具有互换性。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板为泡沫板或纸板;所述u型板为纸板;所述u型端框为泡沫板或纸板。
15.通过将端板设置为泡沫板或纸板,u型板设置为纸板,u型端框设置为泡沫板或纸板,相比于目前的全泡沫结构包装,该包装结构的泡沫使用量少,成本相对较低;并且端板和u型端框体积相对较小,方便开模;此外,对于等宽等深但不同长度/高度的产品,只需要加长u型板的纸板长度即可,实现泡沫件的标准化,泡沫件的通用率高,泡沫模具少,生产效率高。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板由纸板弯折而成;或者所述u型板由三块纸板连接而成。
17.通过将u型板设置为一体式纸板或者分体式纸板,便于该u型板的生产。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纸板为瓦楞纸板或蜂窝纸板。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端板和所述u型端框上均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u型板的端部搭接固定于所述台阶结构上。
20.通过设置台阶结构,一方面便于承载面积较大的u型板,提高u型板与端板和u型端框的接触、连接面积;另一方面实现u型板的装配定位。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u型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端板和所述u型端框粘接固定。
22.通过将u型板与端板和u型端框分别粘接固定,使得该包装结构的内、外表面无凸起的结构,避免划伤产品或使用者。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包装衬垫包括:
24.垫板;
25.泡棉,连接于所述垫板上,且位于所述包装腔中。
26.通过将下包装衬垫设置为带泡棉的垫板,泡棉起到缓冲作用,且泡棉可将垫板与产品分隔开,避免垫板摩擦产品外壳。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板包括:
28.套壳,设置有开口朝向包装腔的内腔;
29.内垫,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泡棉连接于所述内垫上。
30.通过将垫板设置为套壳和内垫组合的结构,当套壳或内垫局部损坏时,可以更换对应的构件,而不需要整体抛弃,提高构件重复使用率。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壳为瓦楞纸板;所述内垫为蜂窝纸板;所述泡棉为珍珠棉。
32.通过采用瓦楞纸板制作套壳,采用蜂窝纸板制作内垫,由于蜂窝纸板相对于瓦楞纸板更厚,而瓦楞纸板相比于蜂窝纸板更难以损坏,采用两个结构纸板组合得到的垫板,能够兼具强度和厚度两方面的性能。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块,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块均位于所述包装腔中,且所述至少两个支撑块分别连接于所述下包装衬垫和所述上包装衬垫上。
34.通过设置支撑块,使得该包装结构可以包装圆柱体、椭圆柱体或其他异形柱状产品,通用性高。
35.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组件,包括空调器、外包装箱和上述的包装结构,所述空调器设置于所述包装结构的包装腔中,所述外包装箱套装于所述包装结构外。
36.通过采用上述的包装结构作为空调器与外包装箱之间的内衬,生产空调器时,下包装衬垫可作为工装板,下包装衬垫放置于生产线的线头,机器在下包装衬垫上组装空调器产品,空调器产品组装好后,套好上包装衬垫和外包装箱,直接打包,不要另外抬机器,装配机器套包装方便,简化空调器的生产、包装流程。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器为落地式空调器。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中包装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40.图2示出了图1的包装结构的爆炸结构图。
41.图3示出了图1的包装结构中上包装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42.图4示出了图3的包装结构中上包装衬垫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43.图5示出了图3的包装结构中上包装衬垫的u型端框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示出了图1的包装结构中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示出了图1的包装结构中两个上包装衬垫的扣合操作示意图。
46.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2中空调组件的爆炸结构图。
47.附图标记说明:
48.100-包装结构,101-包装腔;110-下包装衬垫,111-垫板,1111-套壳,1112-内垫,112-泡棉;120-上包装衬垫,120a-端面,120b-顶面,120c-侧面,120d-底部开口,120e-端部开口,121-端板,1211-工艺孔,122-u型板,123-u型端框,124-台阶结构;130-支撑块,131-支撑腔。
49.1000-空调组件;100-包装结构,101-包装腔,110-下包装衬垫,120-上包装衬垫;200-空调器;300-外包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1.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52.相关技术中,大尺寸产品例如落地式空调器的包装,一般都是整体式结构的包装,分全泡沫结构包装或整体式蜂窝纸板+泡沫支撑块的组合式包装。整体式结构包装所占体积大,在货车运输装载数量少,运输成本高;且车间工人装配包装时,由于包装体积大,不方
便拿取和装配。
53.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结构以及空调组件,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包装结构运输体积大、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54.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技术:
55.实施例1:
5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结构100,如图1和图2所示,为包装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图和爆炸结构图。该包装结构100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下包装衬垫110和两个上包装衬垫120三个部分,在进行产品包装时将下包装衬垫110和两个上包装衬垫120三个部分按照成盒的方式进行摆放,下包装衬垫110和两个上包装衬垫120合围成用于容纳产品的包装腔101。
57.具体参阅图1和图2,两个上包装衬垫120的形状相同,均为一个完整的结构件,上包装衬垫120具有端面120a、顶面120b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120c,两个侧面120c分别与顶面120b的两个相对侧边连接,端面120a与顶面120b和两个侧面120c均连接,由此两个上包装衬垫120均为具有底部开口120d和端部开口120e两个相通的开口的盒体,如图7所示。
58.当两个上包装衬垫120并列设置、且以端部开口120e相对的姿态拼接后,两个上包装衬垫120形成一侧开口的槽结构,将两个上包装衬垫120放置于下包装衬垫110上,下包装衬垫110覆盖于槽结构的开口处,使得下包装衬垫110与两个上包装衬垫120合围成用于容纳产品的包装腔101。根据产品的结构,可将两个上包装衬垫120设置为尺寸相同或者尺寸不同,下包装衬垫110的形状也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下包装衬垫110的形状不局限于矩形。
59.具体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例中,下包装衬垫110包括垫板111和泡棉112,垫板111为板件,泡棉112连接于垫板111位于包装腔101中的表面上,通过将下包装衬垫110设置为带泡棉112的垫板111,泡棉112起到缓冲作用,且泡棉112可将垫板111与产品分隔开,避免垫板111摩擦产品外壳。垫板111可采用泡沫板或者纸板,或者垫板111可采用泡沫与纸板复合的结构。泡棉112可采用珍珠棉或其他发泡材料。下包装衬垫110的材料本技术不做限制。
60.具体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垫板111包括套壳1111和内垫1112,套壳1111中设置有开口朝向包装腔101的内腔,内垫1112设置于该内腔中,内垫1112的其他外表面包覆于套壳1111中,仅上表面外露,泡棉112连接于内垫1112的上表面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内垫1112的厚度大于套壳1111内腔的深度,使得内垫1112的上表面凸出于套壳1111的上表面。通过将垫板111设置为套壳1111和内垫1112组合的结构,当套壳1111或内垫1112局部损坏时,可以更换对应的构件,而不需要整体抛弃,提高构件重复使用率。
61.为提高垫板111的强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套壳1111为瓦楞纸板,内垫1112为蜂窝纸板。通过采用瓦楞纸板制作套壳1111,采用蜂窝纸板制作内垫1112,由于蜂窝纸板相对于瓦楞纸板更厚,而瓦楞纸板相比于蜂窝纸板更难以损坏,采用两个结构纸板组合得到的垫板111,能够兼具强度和厚度两方面的性能。
62.参阅图2和图3,在某些实施例中,上包装衬垫120包括顺序连接的端板121、u型板122和u型端框123,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分别与u型板122的两端连接,端板121的端面部分形成上包装衬垫120的端面120a,u型板122和u型端框123形成上包装衬垫120的顶面120b和两个相对的侧面120c。在某些实施例中,若端板121在该包装结构100的长度方向上尺寸较大,则端板121的侧面部分与u型板122和u型端框123共同形成上包装衬垫120的顶面120b和
两个相对的侧面120c。通过将上包装衬垫120设置为多构件组装的结构,端板121、u型板122和u型端框123每个构件的体积均较小,便于上包装衬垫120的生产;并且两个上包装衬垫120的端板121、u型板122和u型端框123均具有互换性,可以组装为形状相同、尺寸不同的多种规格上包装衬垫120。
63.在材料的选择上,上包装衬垫120采用目前包装常用的纸板和/或泡沫,即上包装衬垫120即可采用纯纸板结构或者纯泡沫结构,或者上包装衬垫120还可采用纸板+泡沫组合的结构。
64.具体的,在某些实施例中,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均为泡沫板,u型板122为纸板,端板121上设置工艺孔1211,一方面节省泡沫材料,另一方面作为操作人员的手持位。两端的泡沫件作为支撑骨架,保证上包装衬垫120的结构强度,并且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体积相对较小,方便开模。中间面积较大的部分采用纸板,具体可采用蜂窝纸板或瓦楞纸板,相比于目前的全泡沫结构包装,该包装结构100的泡沫使用量少,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且由于纸板不需要模具发泡,降低上包装衬垫120的材料成本和生产(模具和发泡工艺)成本。并且,对于等宽等深但不同长度/高度的产品,只需要加长u型板122的纸板长度即可,实现泡沫件的标准化,泡沫件的通用率高,泡沫模具少,生产效率高。
6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端板121和/或u型端框123设置为纸板件,保证其结构强度满足产品包装强度即可。上包装衬垫120的选材本技术不做限制。
66.由于u型板122采用纸板,考虑到u型板122的面积较大,在某些实施例中,u型板122为一体式结构,可以由一整块纸板通过弯折得到,或者在生产时直接制成u型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u型板122设置为由三块纸板连接而成,便于该u型板122的生产。
67.由于上包装衬垫120通过端板121、u型板122和u型端框123顺序连接而得到,为了保证上包装衬垫120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需要保证u型板122的两端与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稳定连接。在连接结构上,参见图3至图5,某些实施例中,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上均设置有台阶结构124,u型板122的两端分别搭接固定于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的台阶结构124上。通过设置台阶结构124,一方面便于承载面积较大的u型板122,提高u型板122与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的接触、连接面积;另一方面实现u型板122的装配定位。
68.在连接方式上,某些实施例中,u型板122的两端分别与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粘接固定,例如通过热熔胶粘贴固定。参见图3,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上均设置有台阶结构124,且台阶结构124延伸至顶面120b和两个侧面120c,在台阶结构124上涂覆热熔胶,然后将u型板122的两端分别搭接固定于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的台阶结构124上,通过加热热熔胶使得热熔胶熔化、均匀充填u型板122的端部与台阶结构124之间的间隙,热熔胶凝固后将端板121、u型板122和u型端框123固定连接。通过将u型板122与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分别粘接固定,使得该包装结构100的内、外表面无凸起的结构,避免划伤产品或使用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端板121、u型板122和u型端框123通过纸板钉连接固定,具体连接方式本技术不做限制。
69.上述包装结构100适用于包装落地式空调器、空调挂机等方柱状大尺寸产品,当包装圆柱体、椭圆柱体或其他异形柱状产品时,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包装结构100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块130,如图6所示。支撑块130位于包装腔101中,通常是两个为一组,例如支撑圆柱状产品的支撑块130,一般设置为两个具有半圆支撑腔131的支撑块130,若产品长度较
长,则需要设置两组或更多组支撑块130。为固定支撑块130的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各支撑块130分别连接于下包装衬垫110和上包装衬垫120上。
70.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结构100中,由于两个上包装衬垫120的形状相同、且均具有两个相通的开口,运输时可将其中一个上包装衬垫120倒扣装配于另一个上包装衬垫120上,如图7的状态(a)所示;将两个上包装衬垫120按照图7的箭头a方向扣合,两个上包装衬垫120合围成一个体积较小的空腔,如图7的状态(b)所示,且该空腔的体积小于包装腔101体积的一半,而下包装衬垫110相当于板件,可以堆叠放置,从而显著减小该包装结构100的运输体积,货车装柜数量提高80%。
71.实施例2:
72.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组件1000,参阅图8,该空调组件1000包括空调器200、外包装箱300和上述实施例1的包装结构100,空调器200设置于包装结构100的包装腔101中,容纳有空调器200的包装结构100整体放置于外包装箱300中。空调器200可以是现有任一种空调器或者空调器的其中一部分,例如柜机、挂机等。空调器200的形状可以为方柱状、圆柱状、椭圆柱或者其他异形形状,本技术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200为落地式空调器。
73.通过采用上述的包装结构100作为空调器200与外包装箱300之间的内衬,生产空调器200时,下包装衬垫110可作为工装板,下包装衬垫110放置于生产线的线头,机器在下包装衬垫110上组装空调器200产品,空调器200产品组装好后,套好上包装衬垫120和外包装箱300,直接打包,不要另外抬机器,装配机器套包装方便,简化空调器的生产、包装流程。对于宽和深度相同、高度不同的空调器200,上包装衬垫120的端板121和u型端框123这两个泡沫件可以通用,加长u型板122的尺寸即可,泡沫件的标准化高。
7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7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7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8.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80.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8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