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物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真空存储器。
背景技术:2.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食品、水果、药材、茶叶等物品在储物盒中的保鲜程度,增加其保鲜存储的时间及防潮防虫,常会将物品放置在储物盒中,然后将储物盒内的空气抽走,使储物盒内呈真空状态。
3.在需要抽真空时,现有的储物盒一般是通过内置的真空泵,向盖体上的单向阀对盒体内容置空间进行抽真空,在需要泄气时,开启进气阀使盒内恢复常压后再开启盖体。由于真空泵是内置的,不能与其他的储物容器适配抽真空,导致储物盒的使用成本较高。如果外置真空泵,一般通过手动控制真空泵开启,使得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4.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真空存储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存储器,包括抽真空底座及真空储物盒,所述真空储物盒包括盒体、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安装于盒体上,以与两者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和抽真空通道,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抽真空通道之间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上活动安装有第一气塞以活动封堵第一通气孔的第一气塞,所述抽真空通道上设有抽真空孔;
7.所述抽真空底座上安装有电源、真空泵、抽气开关,以及与真空泵的抽气口连通的抽气空间,所述真空储物盒可拆卸安装在抽真空底座上,所述抽真空孔、真空泵分别与抽气空间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抽真空底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触动件,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活动连接,以与两者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电源、真空泵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抽气空间设置在第一壳体上,所述抽气开关与触动件相对设置,所述抽气开关、触动件中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壳体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壳体上。
9.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设有泄气孔,所述泄气孔上活动安装有与泄气孔配合密封的第二气塞,所述第二气塞上活动安装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滑动安装在盖体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盖体至少一个上设有分隔部,以分隔出第一容置空间和抽真空通道,所述第一气塞、第一通气孔设置在其中一个分隔部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盖体上分别设有相对的分隔部,以于盖体上形成与第一容置空间的上部隔开的第一通道,及于盒体上形成与第一容置空间的下部隔开的第二通道,所述盒体与盖体盖合后,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形成抽真空通道,所述第一通气孔及第一气塞设置在盖体的分隔部上,所述第一气塞的塞体位于第一通道内。
12.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与盖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上设有连通抽真空通道与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二通气孔。
13.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设有真空状态检测孔,所述真空状态检测孔上密封安装有柔性件。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弹性件。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设有真空检测装置,所述真空检测装置与抽气空间连通。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有泄气开关,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安装有泄气阀,所述泄气阀的进气口与外部空气连通。
17.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存储器,将真空储物盒放置在抽真空底座上,连通抽气空间与抽真空孔,打开真空泵对真空储物盒抽真空,通过将抽真空底座与真空储物盒分离式设计,减轻了真空储物盒的重量,便于抽真空底座适配多个真空储物盒或现有常规的储物容器,以降低使用成本。将待抽真空的真空储物盒放置在第一壳体上,连通抽气空间与抽真空孔,第一壳体在真空储物盒重力的作用下,与第二壳体发生相对位移,使得触动件与抽气开关靠近,使抽气开关闭合,以便自动打开真空泵,第一气塞在负压的作用下打开第一通气孔,使得空气从容置空间内经抽真空通道被抽入真空泵中,当停止抽真空操作时,第一气塞恢复原状与第一通气孔紧密贴合,实现对真空储物盒进行抽真空,可用于对衣物、食物、药品及饮品的真空储存,操作更加便捷,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存储器的立体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存储器的俯视图;
22.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储物盒的分解示意图(一);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储物盒的分解示意图(二);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底座的立体图;
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底座的分解示意图;
28.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底座的剖视图(一);
29.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底座的剖视图(二);
30.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真空底座通过抽气管与其他储物容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气接头的剖视图。
32.附图标记如下:
33.100、抽真空底座,200真空储物盒,1、第一壳体,1a、限位部,1b、显示区,2、第二壳
封堵第一通气孔33a以隔开第一容置空间33与抽真空通道34。盒体31或盖体32上设有安装孔,第一气塞35的连接部活动设置在安装孔且第一气塞35的塞体靠近第一通气孔33a 设置。
45.具体的,第一气塞35的塞体上设有导向部35a,导向部35a穿设于第一通气孔33a上并与第一通气孔33a之间存在空隙,第一气塞35的塞体贴合第一通气孔33a及安装孔设置。
46.本实施例中,第一通气孔33a相对设于第一气塞35两侧,导向部35a为导向柱,导向柱相对设于第一气塞35的塞体两侧。
47.具体的,抽真空通道34的一端延伸至盒体31底部,抽真空孔34a设置在盒体31底部。不需要另外设置连接管或连接结构将抽真空孔34a与抽气空间7连通,简化了安装步骤。
48.本实施例中,抽真空通道34位于容置空间33的外侧,容置空间33与抽真空通道34 沿上下延伸设置。
49.第一气塞35不限于以上结构,也可将第一气塞35滑动穿设于第一通气孔33a上,与下述的第二气塞36的封堵原理类似,通过第一气塞35的塞体直接堵住第一气塞35与第一通气孔33a之间间隙。
50.或者将第一气塞35设为弹簧式气塞,第一通气孔33a的一侧呈锥形,第一气塞35的塞体堵于锥形处,第一气塞35的连接部为弹簧,弹簧上还设有与盖体32内壁相抵靠的顶板。
51.较佳地,盒体31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圈43,抽真空孔34a位于第二密封圈43内。
52.本实施例中,盒体31底部设有与抽真空孔34a连通的开口槽31a。第二密封圈43环绕开口槽31a设置,盒体31底部设有环形槽,第二密封圈43的上端设有配合卡设于环形槽上的环形凸棱。当抽真空时,在负压作用下使盒体31底部与第一壳体1表面密封贴合。
53.较佳地,第一壳体1活动罩设在第二壳体2的上方,并与第二壳体2之间存在间距,以使容置空间3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壳体1上设有与第二壳体2的顶部配合活动抵靠的限位部1a。限位部1a沿第一壳体1的内壁均匀间隔设有多个。
54.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底部设有若干防滑垫。
55.如图3-6所示,优选地,盖体32上设有泄气孔32a,泄气孔32a上活动安装有与泄气孔32a配合密封的第二气塞36,第二气塞36上活动安装有驱动件37,驱动件37滑动安装在盖体32上。
56.通过活动按压驱动件37,使第二气塞36的塞体发生形变以与泄气孔32a脱离,使第二气塞36与泄气孔32a之间产生间隙以通入空气,完成泄气操作。
57.还可将抽真空设备的抽气接头套在驱动件37及第二气塞36上,通过按压驱动件37使抽气接头经泄气孔32a与第一容置空间33连通,以抽取第一容置空间33内的空气,此时泄气孔32a作为另一个抽气口。可根据需要选取对应的抽气口进行抽真空操作,使用灵活,将真空储物盒200与抽真空底座100连接,或适配不同的抽真空设备。
58.本实施例中,盖体32上设有容置槽,泄气孔32a设于容置槽内,第二气塞36的连接部362安装在泄气孔32a内且连接部362侧壁与泄气孔32a存在缝隙,第二气塞36的塞体 361贴合设于容置槽内,驱动件37配合滑动设于容置槽内,且驱动件37的下端与第二气塞 36的塞体361相抵靠。其中,第二气塞36的塞体361与容置槽的槽底斜面配合。
59.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7包括按压盘371及设置在按压盘371下部的按压柱372,第二气塞36的顶部设有压槽36a,按压盘371滑动设于容置槽内,按压柱372配合安装于压槽 36a
内。通过按压使得第二气塞36的塞体边缘翘起,以与容置槽的槽底产生空隙,且第二气塞36的下端与泄气孔32a脱离,容置槽与第一容置空间33连通。
60.具体的,盖体32上设有真空状态检测孔32b,真空状态检测孔32b上密封安装有柔性件10。
61.本实施例中,柔性件40为硅胶套或硅胶膜,盖体32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设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上贯通设置真空状态检测孔32b,硅胶套或硅胶膜粘接或套接在支撑凸起上。
62.较佳地,盖体32上设有固定套44,柔性件40夹设于固定套44与盖体32之间,固定套44配合容置于第一安装槽内。
63.本实施例中,盖体32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32c,盒体3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 31b,便于打开盖体32。
64.具体的,盖体32上设有日期标识盘41,日期标识盘41上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数字标识41a,日期标识盘41上转动设有调节盘142,调节盘42上设有用于显示对应数字标识41a 的标识显示区42a。通过旋转调节盘42,使得调节盘42的标识显示区42a转动至对应的数字标识41a处,以显示对应的数字标识41a。
65.本实施例中,盖体32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日期标识盘41卡装在第二安装槽上,数字标识41a沿日期标识盘41的周向分布。调节盘42的周向间隔设有若干与日期标识盘41的下表面相贴合设置的限位块42b,便于对调节盘42进行旋转,且避免调节盘42与日期标识盘41分离。显示区42a为显示孔,或显示区42a呈透明设置。
66.优选地,盒体31、盖体32至少一个上设有分隔部38,以分隔出第一容置空间33和抽真空通道34,第一气塞35、第一通气孔33a设置在其中一个分隔部38上。
67.具体的,盒体31、盖体32上分别设有相对的分隔部38,以于盖体32上形成与第一容置空间33的上部隔开的第一通道34b,及于盒体31上形成与第一容置空间33的下部隔开的第二通道34c,盒体31与盖体32盖合后,第一通道34b与第二通道34c连通形成抽真空通道34,第一通气孔33a及第一气塞35设置在盖体32的分隔部38上,第一气塞35的塞体位于第一通道34b内。
68.本实施例中,分隔部38为隔板,盖体32上的隔板设置在盖体32内并由盖体32的顶面延伸至盖体32的下端。盒体31上的隔板设置在盒体31内并由盒体31的底面延伸至盒体31的上端。
69.不仅限于以上实现方式,可在盒体31上设置延伸至盒体31顶部的分隔部38,以与盒体31、盖体32的一侧内壁之间形成抽真空通道34,第一通气孔33a及第一气塞35设置在盒体31的分隔部38上,第一气塞35的塞体位于抽真空通道34内,抽真空孔34a设置在盒体31的底部或侧壁上。
70.或者,在盖体32上设置分隔部38,以与盖体32的一侧内壁之间形成抽真空通道34,将抽真空孔34a设置在盖体32的顶部或侧壁上。
71.具体的,盒体31与盖体3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39,第一密封圈39上设有连通抽真空通道34与第一容置空间33的第二通气孔39a。
72.本实施例中,盖体32上设有第一环形连接部,第一密封圈39上设有第二环形连接部,第一密封圈39套设安装在第一环形连接部上,第二环形连接部套设安装在盒体31上。第
一密封圈39上设有卡设于第一通道34b内的卡接部39b,第一气塞35与卡接部39b之间存在间隙,便于负压作用力经第二通气孔39a直接作用于第一通气孔33a处,使第一气塞35 快速打开,便于提高抽真空效率。其中,卡接部39b也可卡设于第二通道34c内。
73.如图1、11所示,为便于与不同的储物容器适配连接,优选地,抽真空底座100还包括抽气管10,抽气管10的一端与抽气空间7连通,抽气管10的另一端安装有抽气接头11,抽气接头11上设有抽气孔11a。
74.当真空储物盒200放置在抽真空底座100上时,触动件8活动抵靠抽气开关6实现真空泵5的自动开启。储物容器可通过抽气空间7或抽气接头11与抽真空底座连接。将储物容器放置在第一壳体1后无须另外通过连接管连接抽气空间7与抽真空孔,操作更加便捷。储物容器可为真空盒、真空罩、真空袋等,适用范围更广。抽真空底座100既能与配套的真空储物盒200或底部设有抽真空孔34a的储物容器配合使用进行抽真空操作,也可通过抽气接头11对真空储物盒200的泄气孔32a及现有市面上的常规的真空罩、真空袋等储物容器进行抽真空操作,适用范围更广。其中,抽真空底座100与泄气孔32a及常规储物容器连接进行抽真空操作在结尾进行了详细叙述。
75.如图11-12所示,具体的,抽气接头11包括主体111,主体111上设有连接套112,主体111的一侧设置抽气孔11a,主体111的另一侧设有与抽气孔11a连通的通气管113,抽气孔11a或通气管113位于连接套112内。
76.本实施例中,主体111的两侧分别设有环形套114,一侧开口呈喇叭形,另一侧开口呈圆形,连接套112的一端设有插槽,圆形开口的环形套卡设或粘接于插槽内,抽气孔11a 位于连接套112内。抽气接头11通过连接套112与真空储物盒200及其他常规的储物容器连接时起密封作用,也可通过手动压紧固定环形套114,实现可靠密封。
77.具体的,第一壳体1或第二壳体2上设有泄气开关(图中未示出),第二容置空间3内安装有泄气阀14,泄气阀14的进气口与外部空气连通。通过控制泄气开关闭合,使泄气阀 14将第二容置空间3内的空气通入抽气空间7内,便于将真空储物盒200、其他常规的储物容器从抽真空底座100或抽气接头11上取下。
78.本实施例中,泄气开关设置在第一壳体1上,泄气阀14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
79.泄气开关可为手动控制开关,例如按键开关控制泄气阀14打开或关闭,泄气开关也可为自动控制开关,例如设置在电路控制板21上的控制器控制泄气阀14打开或关闭,当抽真空完毕后,达到设定的负压值后通过泄气开关控制泄气阀14启动泄气。
80.具体的,第二容置空间3内设有真空检测装置12,真空检测装置12与抽气空间7连通。对抽气空间7内的真空度进行检测。
81.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置空间3内安装有电路控制板21,抽气开关6设置在电路控制板 21上,电源4、真空泵5、抽气开关6及电路控制板21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
82.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上设有指示灯25和透明显示区1b,第二容置空间3内安装显示屏18和电源控制板22,显示屏18贴合透明显示区1b设置,用于显示抽气空间7内的气压、真空度及电量,以保证抽真空的效果,且使用上更方便快捷。电源控制板22上设有电源开关19和充电接口20,电源开关19上安装有穿设于第一壳体1上的按键壳体26,充电接口20穿设于第一壳体1上。第二容置空间3内各电子元件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均采用现有的常规电路,在此不展开叙述。
83.如图8-10所示,优选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设有伸缩结构9,伸缩结构9 包括弹性件91。使第一壳体1可相对第二壳体2发生滑动,并可在真空储物盒200、其他常规的储物容器离开或外力消失后自动复位,方便下次使用。为克服弹性件91的弹力,放置于第一壳体1上的真空储物盒200需具有一定的重量,无需手动按压第一壳体1和另外安装连接管,即可自动开启真空泵5。
84.本实施例中,若干弹性件91间隔设于第二容置空间3的周侧边缘。
85.较佳地,伸缩结构9还包括导向件92,弹性件91为安装在导向件92上的弹簧,弹簧抵靠设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导向件92设置在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其中一个上,并与另一个相对滑动设置。
86.本实施例中,导向件92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并滑动设置在第二壳体2上。
87.进一步地,伸缩结构9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2上的第二导向部93,弹簧抵靠设于第一壳体1与第二导向部93之间。导向件92与第二导向部93的位置可进行替换。
88.作为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导向件92为导向柱,导向柱外设有限位环92a,第二导向部93为通过台阶连接的第一凸台93a和第二凸台93b,第一凸台93a设置在第二壳体2上,第一凸台93a上设有环绕第二凸台93b的限位环槽93c,第二凸台93b上沿竖向设有贯通第一凸台93a的导向孔93d,导向柱滑动设于导向孔93d内,弹簧套设在导向柱及第二凸台 93b上,且弹簧的两端外侧分别限位于限位环92a和限位环槽93c内。
89.本实施例中,导向柱的周侧设有限位筋92b,弹簧套设在限位筋92b上,限位筋92b 的下端与第二凸台93b的顶部活动抵靠,导向孔93d内设有限位台阶,导向柱的下端安装有螺钉23,导向柱与螺钉23之间设有与限位台阶配合抵靠的限位垫圈24。方便将第一壳体1活动固定在第二壳体2上,并对第一壳体1的位移行程进行限制,防止因真空储物盒 200或其他常规储物容器过重导致第一壳体1下降太快,第二壳体2与第二容置空间3内的电子器件发生强烈碰撞造成器件损伤。
90.伸缩结构9不仅限于采用以上结构,也可在第一壳体1内铰接设置至少两个对称的滑杆,第二壳体2内设置至少两个对称的滑槽,滑杆滑动设于滑槽上,滑杆与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弹簧,或者两个对称的滑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91.具体的,抽气空间7上可拆卸设有防尘塞15。防尘塞15上设有若干与抽气空间7连通的气孔15a,使用时,可取下防尘塞15或通过防尘塞15上的气孔15a抽取真空储物盒200 内的空气,设置防尘塞15堵住抽气空间7的大部分空间,可避免杂质阻塞抽气空间7。
92.如图9所示,较佳地,抽气空间7为设置在第一壳体1上的抽气槽,抽气槽内穿设有第一过气管16,真空泵5与第一过气管16的下端连通。容置空间3内还设有与抽气槽连通的第二过气管17,真空检测装置12的检测口与第二过气管17连通。
93.本实施例中,抽气槽内设有凹槽,第一过气管16穿设于凹槽中,第二过气管17与抽气槽连通,防尘塞15配合安装在抽气槽上。
94.当抽真空底座100通过抽气管10与真空储物盒200或其他常规储物容器连接时,第一过气管16的上端与抽气管10连接,此时第一过气管16即为抽气空间7。
95.当需将与抽真空底座100配合的真空储物盒200抽真空时,将盖体32盖合在放置有物品的盒体31上,打开电源开关19,将放置有物品的真空储物盒200放置在第一壳体1的抽气空间7的上方,抽气空间7与真空储物盒200底部的抽真空孔34a连通,在真空储物盒 200
重力的作用下,第一壳体1压缩弹簧,触动件8与抽气开关6接触使真空泵5自动开启,使盒体31底部的第二密封圈43与抽吸表面吸紧以密封盒体31底部与抽吸表面;第一密封圈39密封盒体31与盖体32,在负压的作用下,第一气塞35打开第一通气孔33a,第一容置空间33内的空气依次经第一通气孔33a、第一通道34b、第二通气孔39a、第二通道34c 及抽真空孔34a被抽到抽真空设备内,第二气塞36在负压的作用下紧贴第二容置槽以封堵泄气孔32a,硅胶套向第一容置空间33内凹发生形变,真空检测装置12经第二过气管17 检测抽气空间7处的真空度,并经显示屏18上显示,当真空度达到100%时,真空储物盒 200内达到设定的负压值,控制器控制真空泵3自动关闭,同时无外力作用下第一气塞35 关闭第一通气孔33a,控制器控制泄气阀14自动启动,向抽气空间7内充入空气,使得真空储物盒200与抽真空底座100可实现手动分离,第一气塞35在无外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以紧贴盖体32的隔板表面以封堵第一通气孔33a。
96.或者,将抽真空底座100的抽气接头11压住驱动件37使第二气塞36的塞体边缘翘起,从第一容置空间33内抽气,此时泄气孔32a作为另一个抽气口,在负压的作用下,第一气塞35贴紧第一通气孔33a,当真空储物盒200内达到设定的负压值,控制器控制真空泵3 自动关闭,无外力作用下驱动件37在第二气塞36的弹性作用下复位,第二气塞36的塞体与容置槽的槽底紧密贴合以封堵抽气口,控制器控制泄气阀14自动启动,向抽气接头11 内充入空气,使得抽真空底座100上的抽气接头11与真空储物盒200可实现手动分离。
97.当需将抽真空底座100通过抽气管10与储物容器连接时,打开防尘塞15,将抽气管 10的一端与第一过气管16连接,将抽气接头11上的通气管113与抽气管10的另一端连接,将安装套112安装在储物容器的抽真空孔上,确定密封后将储物容器放置在底座上或通过按压第一壳体1使真空泵5启动,当观察到显示屏18上显示的真空度达到100%时,储物容器内达到设定的负压值,控制器控制真空泵3自动关闭,同时无外力作用下储物容器上的真空气阀关闭实现密封,控制器控制泄气阀14自动启动,向通气管10内充入空气,使得储物容器与抽真空底座100上的抽气接头11可实现手动分离。
98.当需要对打开真空储物盒200时,按压驱动件37,第二气塞36的塞体发生形变以与泄气孔32a脱离,使第二气塞36与泄气孔32a之间产生间隙以向第一容置空间33内通入空气,第一容置空间33内的空气经第一通气孔33a挤压第一气塞35的塞体,以打开第一通气孔33a实现泄气,便于将盖体32从盒体31上取下。
9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