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用的车顶顶置空调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汽车用的车顶顶置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驻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的车顶顶置空调。


背景技术:

2.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
3.现有的空调出风口多只能底部调节,调节方向后,出风口朝向还是会向底部,当汽车内部人员在休息时,冷风会吹到人员身上,长时间如此时,会使得工作人员生病,同时空调的管道安装难度较大,往往都需要空调拆卸后,才可将空调管道安装,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难度,不利于空调的正常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用的车顶顶置空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的车顶顶置空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空调出风口多只能底部调节,调节方向后,出风口朝向还是会向底部,当汽车内部人员在休息时,冷风会吹到人员身上,长时间如此时,会使得工作人员生病,同时空调的管道安装难度较大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的车顶顶置空调,包括空调外壳,所述空调外壳的表面设有操作旋钮,所述空调外壳的底部设有空调安装板,所述空调安装板的表面设有多个连接螺筒。
6.优选的,所述空调外壳的表面位于操作旋钮的一侧设有多个出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包括装置圆形座,所述装置圆形座的一端设有出风筒,所述装置圆形座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风向调节板,所述风向调节板的两侧轴线上对称设有转动侧轴,且所述风向调节板通过两个转动侧轴与装置圆形座转动连接,当风向调节板表面与装置圆形座表面处于同一个平面时,装置圆形座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空调外壳的表面开设有与出风装置配合使用的联动顶槽,出风装置位于联动顶槽内;
7.优选的,所述空调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空调外管腔体,所述空调外管腔体内设有套设内管,所述空调外管腔体内活动连接有管道连接件,所述管道连接件包括联动内管,所述联动内管的一端外壁通过联动轴环转动连接有螺纹外筒,所述空调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与空调外管腔体相通,所述空调外壳的表面位于空调外管腔体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环形槽,且所述螺纹环形槽与螺纹外筒配合使用,所述联动内管远离螺纹外筒的端部设有磁力环,所述空调外管腔体内壁位于套设内管的外壁位置处开设有磁力环形槽,且所述磁力环形槽与磁力环配合使用,当管道连接件使用时,先将需要连接的空调管道从联动内管内穿过,使得空调管道与套设内管相连接,接着缓缓滑动联动内管,将联动内管对准套设内管的外部,使得联动内管套设于套设内管的外部,此时的螺纹外筒位于螺纹环
形槽的位置处,接着转动螺纹外筒,使得螺纹外筒与螺纹环形槽螺纹旋转连接。
8.优选的,所述出风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侧壁出风孔,且多个侧壁出风孔与装置圆形座之间的距离一致,且所述侧壁出风孔与装置圆形座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厘米,所述出风筒远离装置圆形座的端部设有多个盈合板,且所述盈合板的顶部均设有回弹器,所述联动顶槽的内壁开设有与盈合板配合使用的盈合槽,正常状态下,出风筒位于联动顶槽内,空调风力只能从风向调节板的位置处流出,而当需要改变空调出风口朝向时,可按压装置圆形座,使得作用力传递至回弹器,随即回弹器调节了高度,使得出风筒向底部下移,使得侧壁出风孔位于联动顶槽的外部,接着将风向调节板关闭,从而使得空调的风力从多个侧壁出风孔吹出。
9.优选的,当所述风向调节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风向调节板、装置圆形座、出风筒为同一个圆心设置,所述风向调节板的直径小于装置圆形座的孔内直径,二者间隙配合使用,使得风向调节板的使用较为便捷,同时当风向调节板关闭时,密封性较佳。
10.优选的,所述空调外管腔体的直径大于联动内管的直径,且所述空调外管腔体、联动内管为同一个圆心设置,使得联动内管可插入空调外管腔体内。
11.优选的,所述联动内管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联动内管的内径大于套设内管的直径,且所述套设内管、联动内管为同一个圆心设置,将空调管道从联动内管内穿过,接着将空调管道与套设内管相连接,管道连接件可起到保护空调管道的效果,同时使得空调管道的安装更加方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出风装置可调节空调出风口的朝向,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通过风向调节板调节出风口的朝向,同时还可按压装置圆形座,使得作用力传递给回弹器后,装置圆形座、出风筒整体向底部平移,从而使得多个侧壁出风孔从空调内滑出,接着将风向调节板关闭,空调的风力即可从侧壁出风孔内流出,不仅使用简单便捷,同时使用非常方便,轻轻一按即可,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休息时风力直接吹到人员上的情况。
14.矩形槽、磁力环形槽使得空调的外界管道连接更加方便,不比将空调整体拆卸后再来安装,非常简单、便捷,同时便于空调的安装和使用,而管道连接件可进一步加固空调管道,管道连接件安装于空调外管腔体内,不仅对空调管道起到了保护效果,同时防止了空调管道送动、掉落的情况。
15.螺纹外筒可与螺纹环形槽螺纹旋转固定,从而可将管道连接件迅速安装于空调外管腔体内,操作非常简单,同时磁力环可与磁力环形槽磁性连接,进一步加强了管道连接件的实用性,不仅使得管道连接件连接非常方便,同时使得安装后的管道连接件非常稳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管道连接件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出风装置爆炸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出风装置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风向调节板使用时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转动侧轴立体图;
22.图中:1、连接螺筒;2、空调安装板;3、管道连接件;31、联动内管;32、联动轴环;33、螺纹外筒;34、磁力环;4、空调外壳;41、螺纹环形槽;42、套设内管;43、磁力环形槽;44、矩形槽;45、空调外管腔体;46、联动顶槽;47、盈合槽;5、操作旋钮;6、出风装置;61、风向调节板;62、装置圆形座;63、侧壁出风孔;64、盈合板;65、回弹器;66、出风筒;67、转动侧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的车顶顶置空调,包括空调外壳4,空调外壳4的表面设有操作旋钮5,空调外壳4的底部设有空调安装板2,空调安装板2的表面设有多个连接螺筒1。
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参阅图1、图3、图4、图5、图6,空调外壳4的表面位于操作旋钮5的一侧设有多个出风装置6,出风装置6包括装置圆形座62,装置圆形座62的一端设有出风筒66,装置圆形座6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风向调节板61,风向调节板61的两侧轴线上对称设有转动侧轴67,且风向调节板61通过两个转动侧轴67与装置圆形座62转动连接,当风向调节板61表面与装置圆形座62表面处于同一个平面时,装置圆形座62处于关闭状态,空调外壳4的表面开设有与出风装置6配合使用的联动顶槽46,出风装置6位于联动顶槽46内;
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参阅图1、图2,空调外壳4的侧壁开设有空调外管腔体45,空调外管腔体45内设有套设内管42,空调外管腔体45内活动连接有管道连接件3,管道连接件3包括联动内管31,联动内管31的一端外壁通过联动轴环32转动连接有螺纹外筒33,空调外壳4的侧壁开设有矩形槽44,且矩形槽44与空调外管腔体45相通,空调外壳4的表面位于空调外管腔体45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环形槽41,且螺纹环形槽41与螺纹外筒33配合使用,联动内管31远离螺纹外筒33的端部设有磁力环34,空调外管腔体45内壁位于套设内管42的外壁位置处开设有磁力环形槽43,且磁力环形槽43与磁力环34配合使用,当管道连接件3使用时,先将需要连接的空调管道从联动内管31内穿过,使得空调管道与套设内管42相连接,接着缓缓滑动联动内管31,将联动内管31对准套设内管42的外部,使得联动内管31套设于套设内管42的外部,此时的螺纹外筒33位于螺纹环形槽41的位置处,接着转动螺纹外筒33,使得螺纹外筒33与螺纹环形槽41螺纹旋转连接。
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参阅图5、图6,出风筒66的侧壁开设有多个侧壁出风孔63,且多个侧壁出风孔63与装置圆形座62之间的距离一致,且侧壁出风孔63与装置圆形座62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厘米,出风筒66远离装置圆形座62的端部设有多个盈合板64,且盈合板64的顶部均设有回弹器65,联动顶槽46的内壁开设有与盈合板64配合使用的盈合槽47,正常状态下,出风筒66位于联动顶槽46内,空调风力只能从风向调节板61的位置处流出,而当需要改变空调出风口朝向时,可按压装置圆形座62,使得作用力传递至回弹器65,随即回弹器65调节了高度,使得出风筒66向底部下移,使得侧壁出风孔63位于联动顶槽46的外部,接着将风向调节板61关闭,从而使得空调的风力从多个侧壁出风孔63吹出。
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参阅图4,当风向调节板61处于关闭状态时,风向调节板
61、装置圆形座62、出风筒66为同一个圆心设置,风向调节板61的直径小于装置圆形座62的孔内直径,二者间隙配合使用,使得风向调节板61的使用较为便捷,同时当风向调节板61关闭时,密封性较佳。
2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参阅图2,空调外管腔体45的直径大于联动内管31的直径,且空调外管腔体45、联动内管31为同一个圆心设置,使得联动内管31可插入空调外管腔体45内。
3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可参阅图2,联动内管31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且联动内管31的内径大于套设内管42的直径,且套设内管42、联动内管31为同一个圆心设置,将空调管道从联动内管31内穿过,接着将空调管道与套设内管42相连接,管道连接件3可起到保护空调管道的效果,同时使得空调管道的安装更加方便。
31.工作原理:将空调外壳4与空调管道相连接,将空调管道穿过联动内管31内,使得联动内管31套设于空调管道的外部,接着将空调管道与套设内管42相连接,连接完成后,缓缓推动管道连接件3,使得联动内管31套设于套设内管42的外部,此时的螺纹外筒33位于螺纹环形槽41的位置处,然后缓缓转动螺纹外筒33,使得螺纹外筒33、螺纹环形槽41螺纹旋转固定,而磁力环34与磁力环形槽43可对联动内管31的另一端部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管道连接件3对空调管道的固定效果较佳;当正常吹风时,可通过调节风向调节板61的角度,调节吹风口,而需要进一步将吹风口从侧边吹出时,可按压装置圆形座62,使得作用力传递至回弹器65,随即回弹器65调节了高度,使得出风筒66向底部下移,使得侧壁出风孔63位于联动顶槽46的外部,接着将风向调节板61关闭,从而使得空调的风力从多个侧壁出风孔63吹出,使用非常方便,轻轻一按即可,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休息时风力直接吹到人员上的情况。
32.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