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汽车左后门防撞杆总成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左后门防撞杆总成。


背景技术:

2.汽车是指有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行驶系使汽车各总成及部件安装在适当位置,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它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行驶系的功用是:1、将传动系传来的动力通过车轮转化为汽车的驱动力;2、承受和传递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各种力和力矩,并吸收震动,缓和冲击;3、与转向系配合实现汽车行驶的正确控制;4、支承全车重量,现有的家用汽车在进行生产时会使用到众多汽车配件,其中就包括左后门防撞杆,然而现有的防撞杆在使用时,仅为单条防撞杆,受力性能较差,且不具备一定的保护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左后门防撞杆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汽车左后门防撞杆总成,包括一级防撞杆、二级防撞杆、中部加固件、受力件和安装板,所述一级防撞杆中部设有二级防撞杆,所述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均为圆柱形结构设计,所述一级防撞杆的截面面积小于二级防撞杆的截面面积,所述一级防撞杆中部插入二级防撞杆内部且交叉设置,所述一级防撞杆上下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中部加固件,所述中部加固件外部设有加固孔,所述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外表面上均固定安装有受力件。
5.优选的,所述受力件内层固定安装有内层钢板,所述受力件上方内壁固定安装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下方且位于受力件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件。
6.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与滑动件滑动连接,所述受力板下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级连接座,两个所述滑动件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二级连接座。
7.优选的,所述二级连接座与一级连接座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滑动件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受力弹簧,所述受力弹簧远离滑动件的一端与受力件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表面死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设置有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通过设置的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可
对左侧后车门进行杆体封装处理,从而可有效提高后车门的整体防撞强度,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能,且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之间通过贯穿式的交叉设计,此种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可使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处于同一平面内,有效降低车门内部空间占用率,提高使用效果,通过在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顶端设置有安装板,通过安装板可将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固定安装在车门内,方便进行安装,降低装配时间。
11.2、通过在一级防撞杆和二级防撞杆外部设置有受力件,当该受力件遭受外力冲击时,外力会作用在受力板上,当外力造成受力板形变时,受力板会向里压缩,从而通过受力板会抵动连接杆,从而使连接杆抵动顶端的滑动件,使两侧的滑动件相互远离,此时滑动件会压缩受力弹簧,从而通过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对外部冲击力进行一部分的受力缓冲,降低外力对车体和车内人员的冲击,更好的对驾乘人员进行保护,提高安全性能,同时通过在受力件内部设置有内层钢板,通过设置的内层钢板可提高受力件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级防撞杆与二级防撞杆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一级防撞杆;2、二级防撞杆;3、中部加固件;4、受力件;5、安装板;6、安装孔;7、内层钢板;8、受力板;9、一级连接座;10、滑动杆;11、滑动件;12、二级连接座;13、连接杆;14、受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汽车左后门防撞杆总成,包括一级防撞杆1、二级防撞杆2、中部加固件3、受力件4和安装板5,一级防撞杆1中部设有二级防撞杆2,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均为圆柱形结构设计,一级防撞杆1的截面面积小于二级防撞杆2的截面面积,一级防撞杆1中部插入二级防撞杆2内部且交叉设置,此种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可使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处于同一平面内,有效降低车门内部空间占用率,提高使用效果,一级防撞杆1上下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中部加固件3,中部加固件3外部设有加固孔,中部加固件3可提高防撞杆的安装强度,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外表面上均固定安装有受力件4;
18.进一步的,受力件4在实际生产和使用时,可根据不同车型的尺寸长度,动态的调节受力件4在两个防撞杆上的位置,从而使防撞杆在遭受外力碰撞时,受力件4能够充分的与外力进行接触,使受力缓冲作用最大化。
19.在本实施例中,受力件4内层固定安装有内层钢板7,受力件4上方内壁固定安装有受力板8,受力板8下方且位于受力件4内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杆10,滑动杆10外表面套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滑动件11。
20.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杆10与滑动件11滑动连接,受力板8下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级连接座9,两个滑动件11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二级连接座12。
21.在本实施例中,二级连接座12与一级连接座9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两个滑动件11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受力弹簧14,受力弹簧14远离滑动件11的一端与受力件4内壁固定连接。
22.在本实施例中,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安装板5外表面死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6,从而方便进行防撞杆的车门安装工作,降低安装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23.使用时,通过设置有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通过设置的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可对左侧后车门进行杆体封装处理,从而可有效提高后车门的整体防撞强度,相比现有的单条防撞杆,此防撞杆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能,且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之间通过贯穿式的交叉结构设计,此种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可使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处于同一平面内,有效降低车门内部空间占用率,提高使用效果,通过在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顶端设置有安装板5,通过安装板5可将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固定安装在车门内,方便进行安装,降低装配时间,通过在一级防撞杆1和二级防撞杆2外部设置有受力件4,当该受力件4遭受外力冲击时,外力会作用在受力板8上,当外力造成受力板8形变时,受力板8会向里压缩,从而通过受力板8会抵动连接杆13,从而使连接杆13抵动顶端的滑动件11,使两侧的滑动件11在滑动杆10上进行移动并且相互远离,此时滑动件11会压缩受力弹簧14,从而通过压缩弹簧14的弹性势能对外部冲击力进行一部分的受力缓冲,降低外力对车体和车内人员的冲击,更好的对驾乘人员进行保护,提高安全性能,同时通过在受力件8内部设置有内层钢板7,通过设置的内层钢板7可提高受力件4的结构强度。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