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座椅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升降座椅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座椅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座椅机构。


背景技术:

2.车辆座椅的位置和角度是人员乘坐车辆时舒适与否的直接决定因素。因此为了满足多数人的使用需求车辆座椅一般设置为可调节座椅。
3.目前可调节座椅包括座椅底座和座椅本体,座椅底座上设置有横向滑轨,座椅本体设置在横向滑轨上并可沿横向滑轨移动。座椅本体包括坐垫和可调节的椅靠。即人员可以通过调节座椅本体在横向滑轨上的位置来调节两个座椅之间的距离,然后调节椅靠的倾斜角度来满足人员使用需求。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座椅本体仅能通过滑轨前后移动,无法调节座椅本体高度,从而导致座椅本体无法满足人员对座椅高度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座椅机构,其具有可以升降座椅高度,从而满足人员对座椅高度使用需求的优点。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升降座椅机构,包括座椅本体和座椅底座,所述座椅本体和座椅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
8.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若干组用于连接座椅本体和座椅底座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座椅底座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若干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动轴一侧与座椅本体铰接,所述安座椅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驱动件。
9.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多组连接组件的设置使得若干连杆与座椅本体之间形成双曲柄双摇杆机构,即当连杆转动时能把座椅本体水平的抬起和放下;通过转动驱动件驱动转动轴转动时,转动轴带动设置在转动轴上的连杆转动,多个连杆同时转动,使得与连杆铰接的座椅本体被水平抬起,以提满足人员对座椅本体高度的使用需求。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设置在转动轴上的丝杆,所述座椅底座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连接。
1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后,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达到驱动转动轴转动升降座椅本体的效果。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驱动件包括铰接在座椅底座上的电控液压伸缩缸,所述电控液压伸缩缸的活塞杆铰接有驱动杆,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与驱动杆铰接。
1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电控伸缩液压缸的伸缩杆伸缩带动驱动杆移动,驱动杆移动能够带动与其铰接的连杆转动,进而达到带动转动轴转动升降座椅本体的效果。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每组所述连接组件中至少设置有两个连杆。
1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每组连接组件至少两个连杆的设置保证了对座椅本体支撑的
稳定性,以减少对座椅本体倾斜情况的出现。
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组件至少设置有两组。
1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至少两组连接组件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座椅本体与座椅底座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杆与转动轴可拆卸连接。
19.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连杆与转动轴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杆长时间使用变形后可以通过更换连杆来保证连接组件的功能完整性。
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滑轨,所述座椅底座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轨中设置有驱动座椅底座沿滑轨移动的移动驱动件。
2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驱动件带动座椅底座沿滑轨移动,从而使得座椅本体能够沿滑轨来回滑动,从而进一步满足了人员的使用需求。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转动驱动件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连杆转动,进而使得与多个连杆铰接的座椅本体被抬起,从而满足人员对座椅高度的使用需求;
24.2.多组连接组件和每组连接组件中多个连杆的设置保证了座椅本体的稳定性,减少了座椅本体晃动情况的出现,从而提高了人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用于展示转动驱动件结构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用于展示转动驱动件结构的示意图图。
30.附图标记:1、滑轨;2、伺服电缸;3、连接组件;31、转动轴;32、连杆;4、转动驱动件;41、电机;42、丝杆;51、电控液压伸缩缸;52、驱动杆;6、座椅底座;7、座椅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实施一,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升降座椅机构。参照图1,一种升降座椅机构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一对滑轨1,两个滑轨1上设置有座椅底座6,座椅底座6可沿滑轨1移动。车体上安装有伺服电缸2,伺服电缸2的活塞杆与座椅底座6固定连接,伺服电缸2能够带动座椅底座6沿滑轨1移动。座椅底座6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座椅本体7。
33.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组连接组件3(本实施例为2组)。每组连接组件3均包括转动轴31,转动轴31沿垂直于滑轨1长度方向设置。转动轴31通过轴承安装在座椅底座6上,使得转动轴31可以转动。每个转动轴31上均通过螺钉螺接固定有若干连杆32,使得转动轴31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杆32转动,同时当连杆32弯曲变形后,可以拆卸更换。每个连杆32远离转动
轴31一端均与座椅本体7铰接,进而使得多组连接组件3的连杆32与座椅本体7之间形成“双曲柄双摇杆机构”,从而使得连杆32转动时,座椅本体7能够被水平抬起的下降,从而达到升降座椅本体7的效果。
34.座椅底座6上设置有驱动转动轴31转动的转动驱动件4。转动驱动件4包括固定在转动轴31端面的丝杆42,座椅底座6上设置有若干与丝杆42一一对应设的电机41,电机41的输出轴与丝杆42固定连接,使得电机41启动后能够通过丝杆42带动转动轴31转动,转动轴31转动带动连杆32转动,进而带动座椅本体7升降。电机41选用伺服电机41,使得转动轴31的转动轴31能够转动至任意角度并自锁,同时多个电机41电性连接,使得两个电机41联动同时转动,保证了座椅本体7的稳定性。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升降座椅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启动电机41,电机41带动转动轴31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31上的连杆32转动。在多组连杆32的驱动下,座椅本体7被抬起或者升降,从而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性。因座椅本体7被连杆32抬起,使得座椅本体7实际是倾斜着被抬起,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座椅底座6在滑轨1上的位置,来达到座椅本体7升降的效果。
36.实施二
37.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区别在于:转动驱动件4包括铰接在座椅底座6上的电控液压伸缩缸51,电控液压伸缩缸51的活塞杆铰接有驱动杆52,驱动杆52与每组连接组件3中的一个连杆32铰接,从而使得电控液压伸缩缸51的活塞杆伸缩时,能够带动驱动杆52移动,驱动杆52移动能够带动与其铰接的连杆32转动,连杆32转动带动与其自身固定连接的转动轴31转动,转动轴31转动带动全部连杆32转动,从而达到驱动座椅底座6抬升的效果。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