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铁地铁车厢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2.高铁车厢内的空调系统,大多数采用上送风上回风的方式,因风速原因吹出风的距离有一定限度,使高铁内冷热不均匀,气流在车厢局部容易形成湍流。而且为保证整个车厢的温度,需要增加工作功率,耗能高。此外,车厢内乘客密集,且混杂各种气味,使车厢内空气质量较差,易发生感冒、病毒等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铁地铁车厢空调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铁地铁车厢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风管道、回风管道,所述新风机组与空调机组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管道与空调机组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回风管道与空调机组的回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的送风口与回风管道的回风口设置在车厢内的不同侧壁上;所述送风管道的送风口处设有送风风罩,所述送风风罩上设有多个送风孔,所述送风风罩的一侧与送风管道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送风风罩的另一侧与送风管道的另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
5.优选的是,所述送风管道的送风口设于车厢底部,所述回风管道的回风口设于车厢顶部。
6.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送风管道的送风口设于车厢顶部,所述回风管道的回风口设于车厢底部。
7.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回风管道的回风口处设有回风风罩,所述回风风罩采用百叶型风罩或多孔型风罩。
8.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内分别设有止回阀、对开多叶调节阀。
9.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送风风罩的另一侧两端分别设有插块,所述送风管道的另一侧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滑槽、插槽,所述插槽与插块适配,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有卡块,所述插块上设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与其抵接的推块,所述推块设于推槽内,所述推槽与滑槽连接。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滑块的一侧设为第一斜面,所述推块的一侧设为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还包括风幕系统,所述风幕系统包括风幕机、风幕机回风管,所述风幕机设于车厢出入口通道顶部,所述风幕机与空调机组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风幕机回风管与空调机组的回风口连接,所述风幕机回风管上的风幕机回风口设于车厢出入
口通道底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3.1、送风管道的送风口与回风管道的回风口设置在车厢内的不同侧壁上,能够增加车厢内空气的有效循环,提高空气流动性,能够使车厢内的温度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达到设定温度,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同时能够保证车厢内各个位置温度的均匀性,且能够避免直吹人体,无风感,增加舒适感。
14.2、送出的风直接回流至正对的回风口,采用推进式气流,送出的风通过单向推进流动和极短的途径流出,防止颗粒物的扩散,保证车厢内的洁净度,并大大降低由感冒、病毒等引起的交叉感染;经检测,开机10分钟,车厢内空气中的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4%-100%,空气中残留菌数均达到洁净手术室ⅱ级标准。送风口和回风口在车厢全范围内设置,车厢内温差小,能够实现制冷功率小、低风速、节能效率达28%~41%。
15.3、送风风罩的另一侧两端分别设有插块,送风管道的另一侧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滑槽、插槽,插槽与插块适配,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的一端连接有卡块,插块上设有与卡块适配的卡槽,滑块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滑块的一侧设有与其抵接的推块,推块设于推槽内,推槽与滑槽连接。通过推动推块,使滑块相对滑槽滑动,此时弹簧被压缩,送风风罩的一侧相对送风管道的一侧转动,使送风风罩上的插块插入插槽内,同时松开推块,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使滑块上的卡块卡入插块上的卡槽内,从而实现送风风罩与送风管道的扣合固定。再次推动推块,使滑块相对滑槽滑动,以使卡块脱离卡槽,同时使送风风罩相对送风管道转动,使送风风罩上的插块与插槽分离,从而实现送风风罩与送风管道分离。送风风罩与送风管道的安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16.4、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内分别设有止回阀、对开多叶调节阀。止回阀的设置避免空气回流,扰乱空气循环,影响制冷制热效果。对开多叶调节阀的设置调节送风、回风风速。
17.5、通过在车厢出入口通道设有风幕系统,风幕系统采用上送风下回风方式,在乘客进入车厢时,进行风浴除尘,同时阻断室外非洁净空气、热气或凉气进入车厢。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铁地铁车厢空调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铁地铁车厢空调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铁地铁车厢空调系统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铁地铁车厢空调系统实施例2中空调机组设于车厢外底部的工作原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铁地铁车厢空调系统实施例2中空调机组设于车厢外顶部的工作原理图;
24.图6为图4中b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25.图7为图4中b处结构的又一放大立体图;
26.图8为图4中b处结构中送风风罩为平面结构的示意图;
27.图9为图4中b处结构中送风风罩为菱形结构的示意图;
28.图10为图4中b处结构中送风风罩为内凹弧形结构的示意图;
29.图11为送风风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图11中c处结构放大图;
31.图13为图11的俯视图;
32.图14为风幕机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3.其中:1、新风机组;2、空调机组;3、送风管道;31、送风口;4、回风管道;41、回风口;5、送风风机;6、止回阀;7、电动风量调节阀;8、过滤器;9、加热器;10、新风风机;11、送风风罩;111、送风孔;12、插块;13、滑块;131、卡块;14、弹簧;15、推块;16、排风风机;17、车厢;18、车厢出入口通道;19、风幕机;191、风幕机回风管;192、风幕机回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图1-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铁地铁车厢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机组2、新风机组1、送风管道3、回风管道4,新风机组1与空调机组2的进风口连接,送风管道3与空调机组2的出风口连接,回风管道4与空调机组2的回风口连接,送风管道3的送风口31与回风管道4的回风口41设置在车厢17内的不同侧壁上,能够增加车厢17内空气的有效循环,提高空气流动性,能够使车厢17内的温度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达到设定温度,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同时能够保证车厢17内各个位置温度的均匀性,且能够避免直吹人体,无风感,增加舒适感。
35.其中,新风机组1包括自进风口方向依次设置的止回阀6、电动风量调节阀7、过滤器8、加热器9和新风风机10。空调机组2内设有送风风机5。
36.进一步的,送风管道3的送风口31处设有送风风罩11,送风风罩11上设有多个送风孔111。送风孔111设为菱形孔、圆形孔、六边形孔或长条形孔。送风孔111可采用单一形状,也可为不同形状的组合。回风管道4的回风口41处设有回风风罩,回风风罩采用百叶型风罩或多孔型风罩。
37.送风风罩11上通过设有多个送风孔111,实现均匀送风,降低工作功率,提高节能效果。
38.送风风罩11可设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图6、图7)、内凹弧形结构(图10)、菱形结构(图9)或平面结构(图8)。
39.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送风风罩11的一侧与送风管道3的一侧转动连接,送风风罩11的另一侧与送风管道3的另一侧可拆卸固定连接。
40.再进一步的,如图12、图13所示,送风风罩11的另一侧两端分别设有插块12,送风管道3的另一侧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滑槽、插槽,插槽与插块12适配,滑槽内设有滑块13,滑块13的一端连接有卡块131,插块12上设有与卡块131适配的卡槽,滑块13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14,滑块13的一侧设有与其抵接的推块15,推块15设于推槽内,推槽与滑槽连接。滑块13的一侧设为第一斜面,推块15的一侧设为与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
41.通过推动推块15,使滑块13相对滑槽滑动,此时弹簧14被压缩,送风风罩11的一侧相对送风管道3的一侧转动,使送风风罩11上的插块12插入插槽内,同时松开推块15,滑块13在弹簧14的作用下复位,使滑块13上的卡块131卡入插块12上的卡槽内,从而实现送风风罩11与送风管道3的扣合固定。再次推动推块15,使滑块13相对滑槽滑动,以使卡块131脱离卡槽,同时使送风风罩11相对送风管道3转动,使送风风罩11上的插块12与插槽分离,从而
实现送风风罩11与送风管道3分离。送风风罩11与送风管道3的安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42.进一步的,送风管道3和回风管道4内分别设有止回阀6、对开多叶调节阀。止回阀6的设置避免空气回流,扰乱空气循环,影响制冷制热效果。对开多叶调节阀的设置调节送风、回风风速。
43.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还包括风幕系统,风幕系统包括风幕机19、风幕机回风管191,风幕机19设于车厢出入口通道18顶部,风幕机19与空调机组2的出风口连接,风幕机回风管191与空调机组2的回风口连接,风幕机回风管191上的风幕机回风口192设于车厢出入口通道18底部。风幕系统采用上送风下回风方式,在乘客进入车厢17时,进行风浴除尘,同时阻断室外非洁净空气、热气或凉气进入车厢17。车厢门关闭后,风幕机19停止运行。
44.本实用新型高铁地铁车厢17空调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与所需功能相匹配的传感器,实现对车厢17内的温度、湿度、pm2.5、pm10、pm1.0、压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tvoc、甲醛、含氧量、风速、风量、室外温度湿度、室外pm2.5等的检测。
45.还可安装由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8,加上消杀装置、碳芯过滤、负离子、光触媒、加氧、加湿、除湿等功能和技术,使车厢17内达到无风感、恒温、恒湿、恒压、恒洁、恒氧,为乘客提供一个超洁净和舒服的环境。
46.还可通过主控单元控制空调送风风机5的频率、送风风阀、回风风阀和电磁阀,从而达到控制空调的温度、湿度、压力、洁净度、加氧、风速、风量、新风、排风等。
47.实施例1
48.如图1、图2所示,送风管道3的送风口31设于车厢17底部,回风管道4的回风口41设于车厢17顶部。
49.本实施例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送风方式。
50.具体为,在车厢17顶部、行李架下部设回风口41,在座椅侧面、座椅下和窗户下侧设送风口31。
51.实施例2
52.如图3所示,送风管道3的送风口31设于车厢17顶部,回风管道4的回风口41设于车厢17底部。
53.本实施例采用上送风下回风的送风方式。
54.具体为,在车厢17顶部、行李架下部设送风口31,在座椅侧面、座椅下和窗户下侧设回风口41。
55.本实用新型中,送风方式根据季节进行改变。其中,在夏季,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送风方式,在冬季,采用上送风下回风的送风方式。
56.进一步的,上述两种送风方式为高铁地铁车厢17空调系统中优选的送风方式,使送出的风直接回流至正对的回风口41,采用推进式气流,送出的风通过单向推进流动和极短的途径流出,防止颗粒物的扩散,保证车厢17内的洁净度,并大大降低由感冒、病毒等引起的交叉感染。送风口31和回风口41在车厢17全范围内设置,车厢17内温差小,能够实现制冷功率小、低风速、节能效率达28%~41%。
57.空调机组2可根据需要进行数量、位置的选择。排风风机16根据需要进行数量、位置的选择。
58.以上送风下回风的送风方式为例,空调机组2设有两组,两组空调机组2可分别独
立运行,也可联动运行,保障空调使用的可靠性,保证乘客的舒适环境。
59.具体的,一组设置在车厢17外顶部,如图5所示,以新风为主,带制冷、制热功能。该空调机组2的出风口与车厢17顶部两侧、行李架下部的送风口31连接,空调机组2的回风口与座椅侧面和窗户下侧的回风口41连接。一组设置在车厢17外底部,如图4所示,以制冷、制热功能为主,带新风、排风换气功能。该空调机组2的出风口与车厢17顶部中间的送风口31连接,空调机组2的回风口与座椅下的回风口41连接。
60.此外,卫生间空调,采用上送风,下侧排风的方式,直送直排,人进入卫生间时空调自动开启,人离开后空调延时关闭。
61.本实用新型的高铁地铁车厢17空调系统,还适用于公共汽车、大型客运汽车、客运飞机、客运轮船等。
6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