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边坡沉降观测的安全绳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边坡沉降观测的安全绳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沉降观测的安全绳固定装置 。


背景技术:

2.为提高水流的流通性在河道、渠道两岸多设置有边坡;
3.在作业时由于边坡面存有坡度不利于驻足及施工开展,为避免出现落水等安全事故,在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配备安全绳进行坡面或下坡作业,现有的安全绳布设大多为一端系在工作人员身上,另一端系在渠道旁线杆或警示柱上,或由坡面外部的另一工作人员牵引,从而完成安全绳固定,这种布设方式安全性较低,容易诱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边坡沉降观测的安全绳固定装置,设置有用于夹住路边岩的固定装置,配合锁紧机构使固定装置与路边岩固定,并通过穿线机构将安全绳与固定装置固定,从而完成安全绳布设,具有安全、简洁、拆卸方便,及便于携带的优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边坡沉降观测的安全绳固定装置,包括安全绳,所述安全绳的一端套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左支和右支,所述左支和右支转动连接,左支和右支设置有锁紧机构,并通过所述锁紧机构限位,左支和右支的上部设置有穿线机构,所述穿线机构用于使左支、右支和安全绳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左支和右支均为斜设的z字形结构,左支和右支呈中心对称分布,左支和右支组合后呈x字形结构;
8.所述左支的中部呈圆环状结构,右支的中部呈内部中空,且一侧敞口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右支的中部套合于左支中部的内部,右支的中部内环面设置有螺扣,所述螺扣呈阶梯圆柱形,螺扣的小径端与右支的中部内环面通过螺纹固定,螺扣的大径端底面与左支的中部顶端贴合。
9.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杠、固定环、翻转块和夹板,所述左支和右支的上端对应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连接杠,所述连接杠为圆柱形,连接杠依次穿过左支和右支,连接杠设置有螺纹,连接杠外环面套设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均设置于左支和右支的外部。
10.进一步地,所述左支和右支的下端均开设有方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翻转块,翻转块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为对应所述凹槽形状的方形板,所述固定部为圆柱状结构,固定部依次穿过连接部左支或右支下端,固定部与连接部固定与左支或右支转动连接;
11.所述固定部远离凹槽的一侧与夹板固定,所述夹板为方形板,夹板背对翻转块的
一侧设置有锯齿状条纹。
12.进一步地,所述穿线机构分设于左支和右支的上端,穿线机构包括穿线板,所述穿线板呈凸字形板体,穿线板的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圆形穿线孔,所述穿线板分别与左支和右支为一体化结构。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左支和右支,所述左支和右支转动连接,左支和右支设置有锁紧机构,并通过所述锁紧机构限位,左支和右支的上部设置有穿线机构,所述穿线机构用于使左支、右支和安全绳固定。
15.作业时将左支和右支分开一定角度,并确保固定装置挨近路边岩两侧,通过锁紧机构使左支和右支间的距离收紧,并通过锁紧机构夹紧路边岩固定,将安全绳的一端与穿线机构固定,另一端与人体固定,在工作人员下坡时,固定装置始终夹紧路边岩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由于路边岩较为常见且质量重、形状规整,因而便于利于,本实用新型固定路边岩作为牵引,便于布设,且安全性强。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边坡沉降观测的安全绳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边坡沉降观测的安全绳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18.附图标号:1为左支,2为右支,3为螺扣,4为连接杠,5为固定环,6为翻转块,7为夹板,8为穿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实施例1
21.一种用于边坡沉降观测的安全绳固定装置,包括安全绳,所述安全绳的一端套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左支1和右支2,所述左支1和右支2转动连接,左支1和右支2设置有锁紧机构,并通过所述锁紧机构限位,左支1和右支2的上部设置有穿线机构,所述穿线机构用于使左支1、右支2和安全绳固定。
22.本实用新型的左支1和右支2可以拆卸便于布设、便于携带,且通过锁紧机构固定牢靠使用安全。
23.实施例2
24.为优化固定机构,使其能更好夹紧路边岩,所述左支1和右支2均为斜设的z字形结构,左支1和右支2呈中心对称分布,左支1和右支2组合后呈x字形结构;
25.所述左支1的中部呈圆环状结构,右支2的中部呈内部中空,且一侧敞口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右支2的中部套合于左支1中部的内部,右支2的中部内环面设置有螺扣3,所述螺扣3呈阶梯圆柱形,螺扣3的小径端与右支2的中部内环面通过螺纹固定,螺扣3的大径端底面与左支1的中部顶端贴合。
26.左支1和右支2依靠中部进行转动,通过螺扣3进行束缚,作业时分别向外施力拉动左支1和右支2上端使左支1和右支2的下端收紧。
27.实施例3
28.为使固定装置与路边岩固定牢固,对锁紧机构进行优化,具有的:
29.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杠4、固定环5、翻转块6和夹板7,所述左支1和右支2的上端对应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连接杠4,所述连接杠4为圆柱形,连接杠4依次穿过左支1和右支2,连接杠4设置有螺纹,连接杠4外环面套设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均设置于左支1和右支2的外部。
3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左支1和右支2的下端均开设有方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翻转块6,翻转块6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为对应所述凹槽形状的方形板,所述固定部为圆柱状结构,固定部依次穿过连接部左支1或右支2下端,固定部与连接部固定与左支1或右支2转动连接;
31.所述固定部远离凹槽的一侧与夹板7固定,所述夹板7为方形板,夹板7背对翻转块6的一侧设置有锯齿状条纹。
32.基于上述实施例2在左支1和右支2开合至合适距离后,对左支1和右支2进行锁紧,首先将连接杠4插入左支1和右支2开设的圆形通孔,在连接杠4两端旋上固定环5;
33.由于路边岩并不完全齐整,一些路边岩侧面为斜面,调整翻转块6使夹板7与路边岩侧面贴合;
34.进而朝内旋转固定环5使其抵住左支1和右支2侧壁,此时受固定环5锁紧,夹板7无法活动只能夹紧路边岩,夹板7设置的锯齿状条纹增加了夹板7与路边岩侧面的摩擦系数。
35.实施例4
36.在上述多个实施例基础上,对穿线机构进行优化,具体的:
37.所述穿线机构分设于左支1和右支2的上端,穿线机构包括穿线板8,所述穿线板8呈凸字形板体,穿线板8的上部和下部对称开设有圆形穿线孔,所述穿线板8分别与左支1和右支2为一体化结构。
38.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安全绳的牵引效果,采用8字形绕线方式,在安全绳的绳头打结呈8字形绕过圆形穿线孔,在右支2上端圆形穿线孔穿出并打结,再与工作人员的身体固定,从而实现工作人员边坡沉降观测作业。
39.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