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艇身及潜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艇身及潜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潜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艇身及潜艇。


背景技术:

2.潜艇作为一种水下运输或作战工具,其性能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例如潜艇的灵活性,现有的潜艇一般采用螺旋桨提供动力,并配合舵叶实现转向,但由于潜艇体积较大,转向时需要较大的转向半径,灵活性差,不利于作战,且在狭窄的航道中无法转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灵活转向的艇身。
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艇身的潜艇。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艇身,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艇体,所述艇体的一端设置有球形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球形部匹配的连接件,相邻两个所述艇体中,其一所述艇体的所述球形部与另一所述艇体的连接件铰接配合,所述艇体具有内腔,多个所述艇体的所述内腔依次连通;多个伸缩组件,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艇体之间,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多个动力缸,多个所述动力缸沿所述球形部的周向布置,所述动力缸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形铰接件与相邻两个所述艇体连接。
6.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艇身分为多个依次铰接的艇体,转向时,能够通过相邻两个艇体之间的多个动力缸驱使艇体朝向一侧,并且多个艇体依次朝向同一侧,从而可减小转向半径,减小转向所需的空间,实现灵活转向,同时,当艇身末端的多个艇体依次向两侧往复摆动时,能够给艇身提供向前移动的动力,驱使艇身前进,无需额外设置驱动部件,结构简单。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套扣,两个所述套扣分别套设于所述球形部的两端,并且所述套扣与所述球形部沿所述艇体的轴向方向限位配合,两个所述套扣依次固定连接于所述艇体。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扣包括安装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并沿所述球形部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侧板的环绕空间的最小内径小于所述球形部的最大外径。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扣与所述艇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内环壁体抵接于所述侧板。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套扣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内环壁体抵接于所述球形部的外壁。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艇体之间设置有隔水帘,所述隔水帘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艇体的端部连接,所述隔水帘沿所述球形部的周向覆盖于所述伸缩组件的外侧。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水帘的外侧壁与所述艇体的外侧壁持平。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艇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安全门,其一所述安全门设置于所述球形部,另一所述安装门设置于所述艇体背离所述球形部的一端。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艇体内设置有多个磁吸部件和多个刺穿部件,多个所述磁吸部件和多个所述刺穿部件均沿所述艇体的轴向布置。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潜艇,包括:艇首、艇尾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艇身,所述艇首和所述艇尾分别连接于所述艇身的两端,所述艇首和所述艇身的连接结构、所述艇尾与所述艇身的连接结构与相邻两个所述艇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所述艇首设置有攻击部件。
16.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自艇首至艇尾,多个动力缸驱动艇首、多个艇体和艇尾依次朝向同一侧,即可实现转向,转向半径小,转向所需空间小,转向灵活,同时,靠近艇尾的多个艇体和艇尾依次向两侧往复摆动时,能够给潜艇提供向前移动的动力,驱使潜艇前进,无需额外设置驱动部件,结构简单。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潜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艇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艇体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艇体的连接结构的轴向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扣的剖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水帘的局部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艇体的轴向剖视图。
26.附图标记:
27.艇体100;球形部110;连接件120;套扣121;安装板1211;侧板1212;第一密封环122;第二密封环123;艇舱130;储物室140;隔水帘150;内层151;外层152;安全门160;磁吸部件170;刺穿部件180;舱门190;
28.伸缩组件200;动力缸210;球形铰接件220;铰接座221;球体222;
29.艇首300;攻击部件310;
30.艇尾400。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4.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参照图1至图4,结合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艇身,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艇体100,一般而言,艇体100呈圆柱状结构,艇体100的一端设置有球形部110,另一端设置有与球形部110匹配的连接件120,相邻两个艇体100中,其一艇体100的球形部110与另一艇体100的连接件120铰接配合,艇体100具有内腔(图中未示出),内腔可以包括艇舱130和储物室140,以便优化并充分利用艇体100的内部空间,每个艇体100均可设置舱门190,舱门190位于艇舱130,以便进出,每个艇体100自设置有球形部110的一端向另一端沿艇体100的轴向方向贯穿设置,使多个艇体100的内腔依次连通;相邻两个艇体100之间均连接有伸缩组件200,伸缩组件200包括多个动力缸210,多个动力缸210沿球形部110的周向布置,具体地,设置有八个动力缸210,八个动力缸210沿球形部110的周向均布,动力缸210可以是液压缸,动力缸210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形铰接件220与相邻两个艇体100连接,其中,球形铰接件220包括铰接座221和球体222,铰接座221设置有与球体222配合的凹腔(图中未示出),铰接座221固定于艇体100的端部,球体222固定于动力缸210的端部,从而使动力缸210与艇体100铰接,当然,铰接座221和球体222在艇体100和动力缸210上的位置可以互换。
36.由于相邻两个艇体100之间的多个动力缸210沿球形部110的周向均布,一侧的动力缸210收缩,另一侧的动力缸210扩张,即可使艇体100朝向收缩的动力缸210的一侧,当艇身末端的多个艇体100依次向两侧往复摆动时,能够给艇身提供向前移动的动力,即可驱使艇身前进,无需额外设置驱动部件,结构简单,转向时,能够通过相邻两个艇体100之间的多个动力缸210驱使艇体100朝向一侧,并且多个艇体100依次朝向同一侧,可以是朝向上侧、下侧、右侧或左侧等,转向方向灵活多变,从而可减小转向半径,减小转向所需的空间,实现灵活转向。
37.参照图2,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120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套扣121,两个套扣121关于垂直艇体100的中心轴的平面对称布置,两个套扣121分别套设于球形部110的两端,并且套扣121与球形部110沿艇体100的轴向方向限位配合,亦即,两个套扣121分别从球形部110的两端套接于球形部110,并且两个套扣121均不能从球形部110的一端穿过球形部110至球形部110的另一端,两个套扣121通过螺钉依次固定连接于艇体100的端部,从而使球形部110与连接件120稳固铰接,使相邻两个艇体100稳固铰接。
38.参照图2和图5,可以理解的是,套扣121包括安装板1211和侧板1212,安装板1211呈圆环形,侧板1212与安装板1211固定连接并沿球形部110的周向环绕布置,侧板1212的环
绕空间的最小内径小于球形部110的最大外径,从而使套扣121与球形部110沿艇体100的轴向方向限位配合,使球形部110与连接件120稳固铰接。
39.参照图3,可以理解的是,套扣121与艇体10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122,第一密封环122套设于侧板1212的外侧,并且第一密封环122的内环壁体抵接于侧板1212的外壁,第一密封环122可以是橡胶环,从而使连接件120与艇体100之间密封配合,避免水渗入艇体100内,提高艇体100的水密性。
40.参照图3,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套扣12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环123,第二密封环123套设于球形部110,并且第二密封环123的内内环壁体抵接于球形部110的外壁,第二密封环123可以是橡胶环,从而进一步提高球形部110与连接件120之间的密封性,即进一步提高艇体100的水密性。
41.参照图1和图6,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艇体100之间设置有隔水帘150,隔水帘15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艇体100的端部连接,隔水帘150沿球形部110的周向覆盖于伸缩组件200的外侧,其中,隔水帘150包括内层151和外层152,内层151和外层152沿艇体100的轴向方向依次交替连接,以便在艇身转向时,隔水帘150也能弯曲,避免隔水帘150影响艇身转向,通过安装隔水帘150以增强艇身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且可减小水对艇身的阻力,提高艇身的移动速度,提高作战能力。
42.参照图1,可以理解的是,隔水帘150的外侧壁与艇体100的外侧壁持平,进一步增强艇身的整体性和美观性,进一步减小水对艇身的阻力。
43.参照图3,可以理解的是,艇体100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安全门160,其一安全门160设置于球形部110,另一安装门设置于艇体100背离球形部110的一端,安全门160可以是水密性好的门,当发现艇体100的两端出现渗水时,能够关闭两端的安全门160,避免进一步往艇体100的内部渗水,从而提高艇体100的安全性能。
44.参照图3,可以理解的是,每个艇体100内均设置有多个磁吸部件170和多个刺穿部件180,多个磁吸部件170和多个刺穿部件180均沿艇体100的轴向布置,磁吸部件170可以是磁铁,刺穿部件180可以是电钻或开孔器,能够通过磁吸部件170吸附于敌方船体的底部,并通过刺穿部件180破坏敌方船体的底部,从而使敌方船体进水沉没,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作战能力。
45.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潜艇,包括艇首300、艇尾400和上述实施例的艇身,艇首300和艇尾400分别连接于艇身的两端,艇首300和艇身的连接结构、艇尾400与艇身的连接结构与相邻两个艇体100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艇首300的端部可以设置为圆头形或锥形,以便减小水对潜艇的阻力,艇尾400可以是呈扁平状,当艇尾400往复摆动时能够增大艇尾400的拨水能力,增大驱动力,以加快潜艇的速度,提高作战能力,艇首300设置有攻击部件310,攻击部件310可以是液压钢锥,以刺穿敌方船体,进一步提高作战能力。
46.自艇首300至艇尾400,多个动力缸210驱动艇首300、多个艇体100和艇尾400依次朝向同一侧,即可实现转向,转向半径小,转向所需空间小,转向灵活,同时,靠近艇尾400的多个艇体100和艇尾400依次向两侧往复摆动时,能够给潜艇提供向前移动的动力,驱使潜艇前进,无需额外设置驱动部件,结构简单。
4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
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