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制进光量的舱室舷窗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控制进光量的舱室舷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邮轮舱室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进光量的舱室舷窗。


背景技术:

2.邮轮舒适性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为适宜的采光舒适度,而采光影响不仅涉及到人的视觉感受、空间感受、邮轮各型舱室的总局及邮轮造型等,更是与邮轮舷窗的造型、布置及规格性能直接密切相关。邮轮设计中对于采光及视野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自然光,提高出行人员的光环境舒适度,便成为影响邮轮舱室设计,乃至邮轮在国际中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邮轮在航行过程中,因周围并没有遮挡物的限制,导致舱室会暴露在直射阳光下,强烈的阳光往往使室内照度增加,超过了人对光环境的舒适度。此时可采用遮挡的方式来减弱光照度,但传统的遮挡方式往往减弱的量过大,从而导致室内照度不足以满足人员的需要,出现白天开灯的现象。
4.因此,如何在舱室中合理利用自然光,开发一种在阳光直射下进行适度的遮挡以满足室内光环境的舒适度且不占用舱室内部过大的空间,是本发明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进光量的舱室舷窗。
6.一种可控制进光量的舱室舷窗,包括外层窗及内层窗;所述外层窗包括外层窗框和外层透光玻璃;所述外层窗框为矩形;所述内层窗包括内层窗把手和四组矩形内层窗单元,四组矩形内层窗单元可拼接成与外层窗框大小一致的矩形;所述矩形内层窗单元包括两组内单元窗;所述内单元窗包括三角窗框和内层玻璃;组成矩形内层窗单元的两组内单元窗的三角窗框斜边通过旋转片连接;所述外层窗框的四角分别通过圆柱轴与四组矩形内层窗单元对应位置的直角顶点连接;位于上下方位的两组矩形内层窗单元之间通过翻转机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t型圆柱轴、上旋转翻板与下旋转翻板;所述翻转机构位于内层窗背面,且分别通过所述t型圆柱轴连接上下两组内单元窗;所述上旋转翻板与下旋转翻板一端通过转轴相互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组t型圆柱轴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内单元窗的三角窗框外侧还固定有矩形磁片,用于内层窗在打开与关闭时保持其状态。
9.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玻璃材质为磨砂玻璃,用于保证在太阳直射舷窗时室内照度不会过高。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发明通过外层透光玻璃与内层磨砂玻璃可有效缓解阳光直射时的进光量,使舱室内部保持舒适的照度,避免照度过高或者因其他遮挡物导致照度过低的现象出现。本发明通过翻转结构使内层窗在打开时改变传统的开窗方式,在保证开关流畅的前提下可使内
层窗在打开或关闭时不占用舱室过多的空间,使舱室内部保持合适的空间大小,节约了舱室的空间。本发明通过矩形磁片可使内层窗开关窗台时保持其状态不变,避免因为船的摇晃导致内层窗的状态改变,增加了舱室舷窗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舱室舷窗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正视图。
13.图2为本发明的舱室舷窗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侧视图。
14.图3为本发明的舱室舷窗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俯视图。
15.图4为本发明中内层窗的背面结构图。
16.图5为本发明中翻转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17.图6为本发明的舱室舷窗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整体结构图。
18.图7为本发明的舱室舷窗处于打开过程中的整体结构图。
19.图8为本发明的舱室舷窗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2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控制进光量的舱室舷窗,通过外层透光玻璃及内层玻璃避免在阳光直射时室内照度过大,内层窗通过内单元窗及翻转机构可实现内层窗在打开关闭状态时占用舱室空间小。舱室舷窗的结构可使室内保持舒适的照度,节约了舱室的空间,保护了舱室人员的隐私,提高了舱室内装的设计感及市场竞争力。
2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内外两层玻璃且内层玻璃结构可进行旋转位移,来实现直射阳光的遮挡及内层玻璃开关状态占用空间小的邮轮舱室舷窗。
23.本发明包括外层窗及内层窗,所述的外层窗包括外层窗框1、外层透光玻璃2及圆柱轴8;所述的内层窗包括翻转机构9、内单元窗3及固定在内单元窗上的把手7,所述的内单元窗3包括三角窗框4、内层玻璃5、旋转片6、矩形磁片10、圆柱轴限位孔11;所述的翻转机构9包括t型圆柱轴12、上旋转翻板13、下旋转翻板14;所述的外层透光玻璃2固定在外层窗框1内侧,所述的外层窗框1四角分别固定有圆柱轴8,圆柱轴8的另一端连接于圆柱轴限位孔11中,所述的圆柱轴限位孔11开于三角窗框4上,可使内单元窗3沿圆柱轴8旋转;组成矩形内层窗单元的两组三角窗框4由旋转片6连接并可使其延旋转片6旋转,所述的三角窗框4外侧还固定有矩形磁片10,方便内层窗在打开与关闭时保持其状态;所述的翻转机构9位于内层窗背面且翻转机构9分别通过t型圆柱轴12连接上下两组内单元窗,翻转机构还包括上旋转翻板13与下旋转翻板14,上、下旋转翻板可在其连接处旋转,且上、下旋转翻板的另一侧可分别在t型圆柱轴12上旋转,所述的t型圆柱轴12固定于三角窗框4上。
24.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把手数量为两个。
25.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每组内单元窗中旋转片数量为两个。
26.作为优选的,所述内层玻璃材质为磨砂玻璃,从而保证在太阳直射舷窗时室内照度不会过高。
27.通过以上舱室舷窗结构,可实现在太阳光直射舷窗时对舱室内进光量的调节,实现室内照度适宜人的需求。
28.通过外层透光玻璃与内层磨砂玻璃可有效缓解阳光直射时的进光量,使舱室内部保持舒适的照度,避免照度过高或者因其他遮挡物导致照度过低的现象出现。
29.内层窗在翻转结构的配合下可使内层窗在打开或关闭时不占用舱室过多的空间,使舱室内部保持合适的空间大小,节约了舱室的空间。
30.磨砂玻璃的材质可有效控制进光量且能很好的保护舱室人员的隐私。
31.翻转结构使内层窗在打开时改变传统的开窗方式,在保证开关流畅的前提下增加了舱室开窗的趣味性,同时增加了舱室内部的设计感,提高了舱室内装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2.矩形磁片可使内层窗开关窗台时保持其状态不变,避免因为船的摇晃导致内层窗的状态改变,增加了舱室舷窗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33.实施例1:
34.参阅附图1—附图3展示了舱室舷窗的三视图。如图1—3所示,包括外层窗框1、内单元窗3、三角窗框4、内层玻璃5、旋转片6、把手7、圆柱轴8、翻转机构9,所述的外层窗框1通过圆柱轴7连接在内单元窗3中的三角窗框4上,所述的内单元窗3还有固定于三角窗框4内侧的内层玻璃5,固定于三角窗框4且连接内单元窗3中两个三角窗框4并可使三角窗框4沿其旋转的旋转片6,所述的把手7固定于三角窗框4上,所述的翻转机构9位于内层窗背面,且连接上下两组内单元窗。
35.参阅附图4所示,为内层窗背面结构图,包括内单元窗3、三角窗框4、内层玻璃5、旋转机构9、圆柱轴限位孔11,所示的圆柱轴限位孔11开孔于三角窗框4上,旋转机构9位于内层窗背面。
36.参阅附图5所示,为翻转机构的整体结构图,包括t型圆柱轴12、上旋转翻板13、下旋转翻板14,所述t型圆柱轴12分别固定在上下两组内单元窗的三角窗框上,所述的上旋转翻板13与下旋转翻板14的一端分别连接于t型圆柱轴12上且可沿t型圆柱轴12旋转,所述的上旋转翻板13与下旋转翻板14还可在其连接处旋转。
37.参阅附图6—附图8展示舱室舷窗由关闭到打开的状态图。如图6—8所示,包括外层窗框1、外层透光玻璃2、内单元窗3、三角窗框4、内层玻璃5、旋转片6、把手7、翻转机构9、矩形磁片10,所述外层窗框1内侧固定有外层透光玻璃2,所述内单元窗3包括三角窗框4、内层玻璃5、旋转片6、矩形磁片10及圆柱轴限位孔,上下两组内单元窗3由翻转机构9连接。需要打开内层窗时,可拉动把手7,从而带动上下两组内单元窗3以圆柱轴为圆心进行向外侧的旋转,从而使内单元窗3内部的一组三角窗框4及内层玻璃5沿旋转片6向外侧旋转,进而带动翻转机构9中上、下旋转翻板沿其连接处旋转且另一端沿t型旋转轴旋转;当内层窗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时,如附图8所示,舱室舷窗仅有外层窗控制进光量,相比舱室舷窗处于关闭状态时将增加进光量。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