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型电动舷外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环保型电动舷外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舷外推进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电动舷外机的电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动舷外机以可以循环使用的蓄电池作为能量源,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电动舷外机对保护水资源和空气具有积极意义。相对于汽油、液化气、柴油舷外机,非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电动舷外机没有易燃易爆风险,使用安全。电动舷外机的使用、维护成本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电动舷外机根据电机位置的不同,可分为电机下置式、电机上置式。电机下置式,电机安放在舷外机的下部,电机输出轴直接带动螺旋桨轴旋转。但因为舷外机下部空间限制,电机尺寸不可能太大,所以电机下置式结构通常应用于较小马力的电动舷外机上。电机上置式,电机安放在舷外机的顶端,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长轴连接,将动力传动给舷外机下部的螺旋桨。上部电机受空间限制较小,体积可以相对较大,适合较大马力的舷外机。由于电机与螺旋桨推进机构连接距离较远,电机输出轴与螺旋桨连接齿轮轴的同轴度较差,舷外机在水中受到水的冲击,一直颠簸,增加了同轴度的误差,造成电机轴承受力不均匀,散热效果不好,影响电动舷外机的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舷外机的电机在使用中一直颠簸,增加了安装同轴度的误差造成电机轴承受力不均匀影响使用寿命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舷外机的电机使用寿命的环保型电动舷外机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电动舷外机结构,它包括机壳、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机壳连接部、电机连接部,所述电机连接部为圆形板,所述电机连接部的上表面与电机的端面固定,所述机壳连接部的一端的上表面与电机连接部的一侧的下表面固定,所述机壳连接部的另一端的下表面与机壳的上端固定。
5.电机为立式电机。机壳连接部与机壳的上端固定。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设置在机壳中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机壳下端的螺旋桨推动齿轮轴连接。由于螺旋桨轴与传动轴是垂直的,螺旋桨推动齿轮的齿轮副为伞齿轮,螺旋桨推动齿轮反作用给电机的输出轴的受力不只是轴向力,还有不均的径向力。另一方面,电动舷外机在工作时,机壳受到水浪的冲击,形成上下颠簸,电机也随机壳颠簸,电机输出轴与螺旋桨推动齿轮轴距离之远,足以放大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桨推动齿轮轴的安装同轴度误差,使得不均的径向力也得到了放大,电机的轴承受力不均匀,容易单边磨损。机壳连接部与电机连接部连接减震器成z形,电机连接部的上表面与电机的端面固定,电机通过减震器与机壳连接,减震器具有缓冲作用,减轻了电机颠簸,使得传递到电机轴的不均匀径向反作用力不被放大,减轻电机轴承单边磨损,提高舷外机的电机使用寿命。
6.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连接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阶梯孔,所述连接孔的大直径的孔位于电机连接部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孔设有若干凹坑,所述凹坑为扇形且均布连接孔的台阶的踏面。连接孔的直径从大到小,由电机连接部的上表面到下表面排列。连接孔的孔轴线与电机连接部的中轴线重合。连接孔的最小孔的直径略大于电机的输出轴的直径,为了让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与传动轴连接。连接孔的台阶的踏面与电机连接部的上表面平行。连接孔的台阶的踢面与电机连接部的上表面垂直。连接孔的每一个台阶的踏面的表面均设有凹坑。凹坑为扇形,靠近连接孔的孔轴线端小。相邻的两个凹坑之间设有间隔部。间隔部与连接孔的台阶的踏面齐平。间隔部形成类似辐条的结构。电机连接部的上表面与电机的端面固定,电机的端面的边缘与电机连接部的上表面贴紧,越靠近电机的输出轴,电机的端面与电机连接部的上表离开距离越远,仅有相邻的凹坑的间隔部与电机的端面贴紧。一方面使得电机的端面与电机连接部的上表面连接具有微小弹性,起到缓冲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电机的散热能力,从而提高电机的轴承使用寿命。
7.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连接部包括环状体、平板体,所述环状体与电机连接部的下表面固定构成下端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环状体的一侧位于连接孔下方,所述环状体的另一侧位于电机连接部的下表面的边缘,所述平板体的一侧与环状体的另一侧固定,所述平板体的另一侧悬空。环状体与电机连接部的下表面固定构成下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减震器重量,提高了减震器的弹性,更加能够适应各种冲击力。开口的腔体同时也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平板体与机壳的上端固定,接触面积大,减震器与机壳连接牢固、可靠。平板体露出电机连接部悬空,使得减震器具有弹性,缓冲效果更好。
8.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连接部设有机壳连接部加固板,所述机壳连接部加固板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机壳连接部加固板的一个直角面与电机连接部的下表面固定,所述机壳连接部加固板的另一个直角面与环状体的内侧面固定,所述机壳连接部加固板以连接孔为中心呈发散状布置。壳连接部加固板提高了环状体的强度,延长减震器使用寿命。
9.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连接部设有电机连接部加固板,所述电机连接部加固板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电机连接部加固板的一个直角面与电机连接部的下表面固定,所述电机连接部加固板的另一个直角面与环状体的外侧面固定。电机连接部加固板加固了环状体与电机连接部的连接牢固度,方便减震器一体成型,减少制造成本。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机通过减震器与壳体连接牢固可靠且具有弹性,减轻了螺旋桨推动齿轮对电机的输出轴的反向冲击力,减轻电机轴承单边磨损,电机散热效果好,提高了舷外机的电机使用寿命。减震器制造方便,使用寿命长,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装配图;
12.附图2为电机与减震器连接的立体图;
13.附图3为减震器的立体图;
14.附图4为图3中a向视图;
15.附图5为图4中b

b剖视图。
16.图中:机壳1、电机2、减震器3、机壳连接部31、电机连接部32、机壳连接部加固板
311、螺孔312、连接孔321、凹坑322、电机连接部加固板323、通孔324。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8.实施例1:
19.如图1、2所示,一种环保型电动舷外机结构,它包括机壳1、电机2。电机2为立式电机。机壳1中设有传动轴(图中未示)。机壳1下端设有螺旋桨(图中未示)。电机2连接有减震器3。减震器3包括机壳连接部31、电机连接部32。电机连接部32为圆形板。电机连接部32的上表面与电机2的端面固定。机壳连接部31的一端的上表面与电机连接部32的一侧的下表面固定。机壳连接部31的另一端的下表面与机壳1的上端固定。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图中未示)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螺旋桨推动齿轮轴(图中未示)连接。
20.如图4、5所示,电机连接部32设有连接孔321。连接孔321为阶梯孔。连接孔321的大直径的孔位于电机连接部32的上表面。连接孔321的直径从大到小,由电机连接部32的上表面到下表面排列。连接孔321的孔轴线与电机连接部32的中轴线重合。连接孔321的最小孔的直径略大于电机2的输出轴的直径。连接孔321可以是多个台阶,本实施例以三个不同的直径孔举例说明。连接孔321的三个台阶的踏面与电机连接部32的上表面平行。连接孔321的台阶的踢面与电机连接部32的上表面垂直。连接孔321设有若干凹坑322。连接孔321的每一个台阶的踏面的表面均设有凹坑322。凹坑322为扇形,靠近连接孔321的孔轴线端小。凹坑322均布连接孔321的台阶的踏面。相邻的两个凹坑322之间设有间隔部。间隔部与连接孔321的台阶的踏面齐平。间隔部形成类似辐条的结构。电机连接部32的边缘设有八个通孔324。电机2的前端面设有八个电机端面螺孔,电机端面螺孔与通孔324一一对应。螺钉穿过通孔324与电机端面螺孔连接,电机2与减震器3固定(如图2所示)。电机2的端面的边缘与电机连接部32的上表面贴紧,越靠近电机2的输出轴,电机2的端面与电机连接部32的上表离开距离越远,仅有相邻的凹坑322的间隔部与电机2的端面贴紧。
21.如图3、4、5所示,机壳连接部31包括环状体、平板体。环状体与电机连接部32的下表面固定构成下端开口的腔体结构。环状体的一侧位于连接孔321下方。该侧壁为圆弧面。圆弧曲率半径大于电机2的连接轴半径小于连接孔321的最大孔的半径。环状体的另一侧位于电机连接部32的下表面的边缘。该侧壁为可以是圆弧面,也可以是平面。圆弧面的曲率半径与电机连接部32的半径一样。本实施例的该侧壁为平面。该平面位于连接孔321的最大孔与电机连接部32的边缘之间。环状体的环内的面为环状体的内侧面;环外的面,即与环内侧面对应的面为环状体的外侧面。平板体的一侧与环状体的平面侧壁固定。平板体的另一侧露出电机连接部32外悬空。本实施例的平板体为矩形板,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镂空。平板体的四个角各设有一个螺孔312。螺钉穿过机壳1上端的孔与螺孔312连接,减震器3与机壳1固定。平板体的上表面安装电池(如图1、2所示)。机壳连接部31设有机壳连接部加固板311。机壳连接部加固板311为直角三角形。机壳连接部加固板311的一个直角面与电机连接部32的下表面固定。机壳连接部加固板311的另一个直角面与环状体的内侧面固定。本实施例机壳连接部加固板311有八块。八块机壳连接部加固板311以连接孔321为中心呈发散状布置。电机连接部32设有电机连接部加固板323。电机连接部加固板323为直角三角形。电机连接部加固板323的一个直角面与电机连接部32的下表面固定。电机连接部加固板323的另一个
直角面与环状体的外侧面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