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海洋工程用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监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海洋工程用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监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工程用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监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2.海洋将成为人类探索和开发的重要领域。对海洋环境的了解在开发海洋和保卫海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3.现有的在对海洋工程用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监测时需要将不同深度的海水取出进行采样监测,整体的采样过程较麻烦,影响监测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海洋工程用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监测机器人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工程用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监测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海洋工程用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监测机器人,包括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装载板,所述承接杆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装载板,所述第一装载板和第二装载板的内侧壁中间处前后对称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端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下定位环,所述下定位环的内部设置有主筒体,所述下定位环的上侧设置有上定位环,所述第一装载板和第二装载板的内壁壁且位于衔接板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推进器,所述衔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推进器,所述第一装载板和第二装载板的内壁前侧上下对称设置有监测采样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主筒体的背面中间处设置有水密接头,所述主筒体的底部设置有照明灯,所述主筒体的正面设置有耐压罩,所述主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主板、云台摄像头和电池仓。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板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与衔接板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定位环通过固定螺钉与下定位环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推进器的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推进器的设置有方向为向内偏移90
°
角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推进器、第二推进器和监测采样器通过线路与主筒体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照明灯能够使整体在水下的使用效果更好,方便对整体的行程进行调控行进,通过设置的第一推进器的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设置,能够使整体的下潜和上浮的调控更加简单方便,通过设置的第二推进器的设置有方向为向内偏移
90
°
角设置,能够使整体的行进路线调控更加简单方便,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该装置在水下的行进路线调控简单方便,使监测采样器的监测采样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后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18.图中:1、承接杆;2、第一装载板;3、第二装载板;4、衔接板;5、安装板;6、下定位环;7、主筒体;8、上定位环;9、第一推进器;10、第二推进器;11、监测采样器;12、水密接头;13、照明灯;14、耐压罩。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4.一种海洋工程用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监测机器人,包括承接杆1,承接杆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装载板2,承接杆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装载板3,第一装载板2和第二装载板3的内侧壁中间处前后对称设置有衔接板4,衔接板4的端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板5,安装板5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下定位环6,下定位环6的内部设置有主筒体7,下定位环6的上侧设置有上定位环8,第一装载板2和第二装载板3的内壁壁且位于衔接板4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推进器9,衔接板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推进器10,第一装载板2和第二装载板3的内壁前侧上下对称设置有监测采样器11,通过设置的该装置在水下的行进路线调控简单方便,使监测采样器11的监测采样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5.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2,主筒体7的背面中间处设置有水密接头12,主筒体7的底部设置有照明灯13,主筒体7的正面设置有耐压罩14,主筒体7的内部设置有主板、云台摄像头和电池仓,通过设置的照明灯13能够使整体在水下的使用效果更好,方便对整体的行程进行调控行进。
26.实施例,请参照图1、2和3,安装板5呈“u”型结构设置,安装板5通过固定螺栓与衔接板4连接,上定位环8通过固定螺钉与下定位环6连接,第一推进器9的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设置,第二推进器10的设置有方向为向内偏移90
°
角设置,第一推进器9、第二推进器10和监测采样器11通过线路与主筒体7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推进器9的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设置,能够使整体的下潜和上浮的调控更加简单方便,通过设置的第二推进器10的设置有方向为向内偏移90
°
角设置,能够使整体的行进路线调控更加简单方便,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7.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将整体放置在海洋中,通过第一推进器9和第二推进器10对整体的行进路线进行控制,通过监测采样器11对不同深度海洋水质与生态要素进行采样监测,通过设置的照明灯13能够使整体在水下的使用效果更好,方便对整体的行程进行调控行进,通过设置的第一推进器9的设置方向为竖直方向设置,能够使整体的下潜和上浮的调控更加简单方便,通过设置的第二推进器10的设置有方向为向内偏移90
°
角设置,能够使整体的行进路线调控更加简单方便,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该装置在水下的行进路线调控简单方便,使监测采样器11的监测采样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