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船舶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艇的下水及上排装置、一种船。
背景技术:2.现有的船载小艇的下水及上排方式一般有两种:尾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和起重机吊落方式。
3.尾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主要在公务船上应用,便于执法小艇在船舶航行时仍能收放小艇执行公务,该方式需要在船舶尾部设置一定角度的滑道,利用牵引装置进行小艇的收放。具有如下缺点:a.尾滑道式的滑道为保证小艇收放必然低于甲板布置,这就需要在甲板上布置防坠落装置如栏杆等,部分设备需要布置在甲板上,基本占领尾部的所有甲板空间,且不能临时用作它用;b.主要为了解决公务船即使在船舶航行时都可以进行小艇收放,系统复杂价格昂贵;c.具有较高危险性,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才能胜任。
4.起重机吊落方式是在船舶上设置起重机,通过起吊收放小艇,一般要求船舶和小艇都漂浮在水面上时可以进行收放。具有如下缺点:a.船舶和小艇都处于漂浮时的小艇收放装置;b.小艇吊落时会造成船舶较大横倾,如操作过快可能或造成船舶倾覆。
5.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小艇的下水及上排装置、一种船。
技术实现要素: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小艇的下水及上排装置、一种船。
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8.一种小艇的下水及上排装置,包括作业平台、动力装置,所述作业平台包括甲板,所述动力装置安装于所述作业平台且位于所述甲板下方;
9.所述作业平台具有作业缺口,所述作业缺口内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用于提升和下放所述小艇。
10.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通过钢丝绳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钢丝绳控制所述升降平台升降作业;
11.所述作业平台设置有限位导向装置,所述升降平台与所述限位导向装置配合,所述限位导向装置对所述升降平台的升降过程形成限位和导向。
12.优选地,所述限位导向装置包括内导管和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固定安装于所述作业平台,所述内导管安装于所述外导管内且能够沿所述外导管轴向移动,所述升降平台安装有限位导向轮,所述限位导向轮的轮槽用于与所述内导管和外导管配合;
13.所述内导管连接有随动部,所述升降平台连接有带动部,所述带动部与所述随动部配合,所述带动部通过所述随动部带动所述内导管沿所述外导管轴向移动。
14.优选地,所述限位导向装置设置于所述作业缺口的两侧壁,所述升降平台两侧与对应侧壁上的所述限位导向装置配合。
15.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站系统,所述液压站系统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泵站。
16.优选地,所述作业平台安装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能够被调节至非支撑工作位置和支撑工作位置,当所述升降平台在升降作业过程中,所述支撑部处于非支撑工作位置,当所述升降平台上升至预定位置,所述支撑部被调节至支撑工作位置,对所述升降平台形成竖向支撑。
17.优选地,所述支撑部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作业平台,所述转动轴顶部具有转动控制部,所述转动控制部用于与外接转动手柄连接,外接的所述转动手柄用于控制所述转动轴转动。
18.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的两侧通过保险链与所述作业平台连接。
19.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底部固定有固定耳板和导向耳板,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固定耳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耳板向外延伸出所述升降平台底部,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导向耳板配合,所述导向耳板对所述钢丝绳形成导向。
20.一种船,包括前述的下水及上排装置。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a.未进行小艇上升作业时,升降平台与作业平台的甲板平齐,动力装置、钢丝绳、限位导向装置、滑轮等设备零部件均布置在甲板以下,不占用甲板上部空间,同时,升降平台与甲板形成一个工作台,均保证了作业平台上部具有足够的工作空间。
23.b.下水及上排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维护方便。
24.c.升降平台升起或下降平顺,不造成作业平台较大横倾。
25.d.能够使用于作业平台和小艇漂浮时的小艇下水及上排。
附图说明
26.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27.图1是发明侧视图;
28.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29.图3是图2中去除升降平台的示意图;
30.图4是图2中的a向视图;
31.图5是本发明中升降平台下降到下部位置处与限位导向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32.图6是本发明中升降平台上升到上部位置处与限位导向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33.图7是图6中b
‑
b向剖视图;
34.图8是本发明中支撑部与升降平台配合示意图;
35.图9是图8中c
‑
c向剖视图;
36.图10是本发明中升降平台、固定耳板、导向耳板、钢丝绳、作业平台的局部配合示意图。
37.图中标记:1为作业平台,1
‑
1为甲板,1
‑
2为作业缺口,2为动力装置,3为升降平台,3
‑
1为带动部,3
‑
2为固定耳板,3
‑
3为导向耳板,4为钢丝绳,5为限位导向装置,5
‑
1为内导管,5
‑
2为外导管,5
‑
3为随动部,6为滑轮组,7为限位导向轮,8为支撑部,9为转动轴,10为转
动控制部,11为保险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40.如图1至4所示,一种小艇的下水及上排装置,包括作业平台1、动力装置2,作业平台1包括甲板1
‑
1,动力装置2安装于作业平台1且位于甲板1
‑
1下方;
41.作业平台1具有作业缺口1
‑
2,作业缺口1
‑
2内设置有升降平台3,升降平台3用于提升和下放小艇(图中未示出)。
42.进一步地,升降平台3通过钢丝绳4与动力装置2连接,动力装置2通过钢丝绳4控制升降平台3升降作业;
43.作业平台1设置有限位导向装置5,升降平台3与限位导向装置5配合,限位导向装置5对升降平台3的升降过程形成限位和导向。
44.在作业过程中,钢丝绳4一端与动力装置2连接,另一端通过钢丝绳4与升降平台3连接;需要上升时,升降平台3位于低位,小艇开进作业缺口1
‑
2区域,动力装置2启动,回拉钢丝绳4,升降平台3不断上升,并带动小艇上升,直至上升至高位,完成上排作业即上升作业;需要下降时,动力装置2不断释放升降平台3,小艇随着升降平台3下降,直至升降平台3下降至低位,由于浮力的作用,升降平台3与小艇脱离,即可释放小艇,完成下水作业即下降作业。
45.动力装置2的具体设置可以选择如下几种方式:
46.1液压站为动力装置2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泵站等
47.液压系统的优点:
48.a.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便于分散或集中在甲板1
‑
1下。
49.b.重量轻、体积小、精度高,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便于精确调校液压油缸行程限位点与升降平台3的高低位。
50.c.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
51.d.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一般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
52.采用该种动力装置2时,在液压油缸设置下电限位开关和上电限位开关,下电限位开关的行程对应升降平台3的低位,上电限位开关的行程对应升降平台3的高位。
53.2电动绞盘为动力装置2
54.电动绞盘是最常见的绞盘,一般使用行星齿轮做减速器。行星齿轮的优点是体积小,所产生的减速比相对较大。齿轮的接触点较多,使用寿命较长。故电动绞盘有结构简洁,坚固耐用,操作方便,传动效率高,安装占地面积小特点。
55.使用电动绞盘替代液压站作为动力,减少了液压泵站和液压油缸占用的面积,操
作简单,电控反应速度快,电动机也可实现大范围无极调速。但因为是以卷轴旋转方式进行钢丝绳4的牵引,钢丝绳4缠绕在卷轴上就会产生线速度的差异,且圈数越多,外围拉力越小,拉力变化不稳定,故升降平台3的平顺性不如液压站驱动方式。
56.3气动传动为动力装置2
57.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以压缩空气为空气介质,如以气动传动为动力,则需要配备空气压缩机和空气瓶且需要考虑安装舱室的通风排气,避免舱室内压力异常。另外气缸在低速运动时,由于摩擦力占推力的比例较大,气缸的运动平稳性较差,低速稳定性不如液压站为动力。
58.进一步地,升降平台3的两侧均连接有钢丝绳4,且每侧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钢丝绳4,如此设置,每侧的前后端均连接钢丝绳4,保证升降平台3升降过程中受力均衡、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更好。
59.进一步地,作业平台1设置有滑轮组6,滑轮组6包括若干个滑轮,滑轮具体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钢丝绳4与各滑轮相配合,如此设置,钢丝绳4连接动力装置2和升降平台3,钢丝绳4绕设在所述滑轮上,并在动力装置2和升降平台3之间的区域通过各个位置的滑轮进行作业支撑、并对力的传递进行变向。
6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3、5至7所示,限位导向装置5设置于作业缺口1
‑
2的两侧壁,升降平台3两侧与对应侧壁上的限位导向装置5配合,如此设置,两侧壁的限位导向装置5同时对升降平台3的上升和下降过程进行限位和导向,保证了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升降平台3的稳定可靠性和安全性。
61.限位导向装置5包括内导管5
‑
1和外导管5
‑
2,外导管5
‑
2固定安装于作业平台1,内导管5
‑
1安装于外导管5
‑
2内且能够沿外导管5
‑
2轴向移动,升降平台3安装有限位导向轮7,限位导向轮7的轮槽用于与内导管5
‑
1和外导管5
‑
2配合,如此设置,即可实现限位和导向,限位导向装置5与升降平台3之间的摩擦为限位导向轮7的滚动摩擦,有利于升降平台3的上升和下降过程。
62.内导管5
‑
1连接有随动部5
‑
3,升降平台3连接有带动部3
‑
1,随动部5
‑
3位于带动部3
‑
1上方,带动部3
‑
1与随动部5
‑
3配合,带动部3
‑
1通过随动部5
‑
3带动内导管5
‑
1沿外导管5
‑
2轴向移动,如此设置,外导管5
‑
2与作业平台1焊接固定且不伸出作业平台1底部,以保护限位导向装置5,当升降平台3下降时,随动部5
‑
3与升降平台3上的带动部3
‑
1接触,内导管5
‑
1随着升降平台3下降,以保证限位导向轮7在下降过程中始终与限位导向装置5有接触并被导向,此过程中,内导管5
‑
1向下延伸出外导管5
‑
2;当升降平台3上升时,带动部3
‑
1向上带动随动部5
‑
3,进而使得内导管5
‑
1随着升降平台3的上升而上升,此过程即向上回收内导管5
‑
1的过程;该结构设置避免作业平台1底部始终延伸着内导管5
‑
1,实现了需要时内导管5
‑
1向下延伸,无需时内导管5
‑
1向上回收的功能。
6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8和9所示,作业平台1安装有支撑部8,具体的,在作业缺口1
‑
2的两侧壁的前后端均设置有支撑部8,支撑部8能够被调节至非支撑工作位置和支撑工作位置,图9中用虚线表示的支撑部8为支撑部8处于非支撑工作位置示意,用剖面线表示的支撑部8为支撑部8支撑工作位置示意,当升降平台3在升降作业过程中,支撑部8处于非支撑工作位置,当升降平台3上升至预定位置,支撑部8被调节至支撑工作位置,对升降平台3形成竖向支撑,如此设置,当升降平台3上升至高位后,调节支撑部8至支撑工
作位置,用支承部对升降平台3进行支撑,此时升降平台3与甲板1
‑
1平齐,动力装置2不负载,更加安全可靠。
64.进一步地,支撑部8通过转动轴9转动安装于作业平台1,转动轴9顶部具有转动控制部10,转动控制部10用于与外接转动手柄(图中未示出)连接,外接的转动手柄用于控制转动轴9转动,如此设置,使得支撑部8的位置调节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6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升降平台3的两侧通过保险链11与作业平台1连接,如此设置,如果钢丝绳4意外断裂,保险链11能够对限位导向装置5和升降平台3进行保护,避免升降平台3脱落,另外,当动力装置2设置为液压站时,在液压油缸设置下电限位开关和上电限位开关,下电限位开关的行程对应升降平台3的低位,上电限位开关的行程对应升降平台3的高位,保险链11限制升降平台3的低位,也是对液压油缸下电限位开关的行程的再次保险。
6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升降平台3底部固定有固定耳板3
‑
2和导向耳板3
‑
3,钢丝绳4与固定耳板3
‑
2固定连接,导向耳板3
‑
3向外延伸出升降平台3底部,钢丝绳4与导向耳板3
‑
3配合,导向耳板3
‑
3对钢丝绳4形成导向,如此设置,固定耳板3
‑
2为钢丝绳4的连接提供稳固可靠的连接基础,导向耳板3
‑
3将钢丝绳4导向出升降平台3底部,便于钢丝绳4与作业平台1上的零部件连接。
67.一种船,包括前述的下水及上排装置,该船用于在水面航行,用对小艇实施下水和上排作业。
6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