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上应急抢险救援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
背景技术:2.救援艇是指用于救助遇险人员及集结救生艇、筏,且有良好操纵性的小艇。为了更安全地、更快捷地救助遇险人员和集结海上救生艇筏,船舶必须按规定配备救援艇。
3.目前市面上的救援艇都是一体的结构,占地面积过大,不易存放,造成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能够解决救援艇占地面积过大,不易存放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包括漂浮组件、扶正组件以及卡接组件,漂浮组件用于承托被救援物;扶正组件设置于漂浮组件上方,两端分别向外下方延伸、并分别连接于漂浮组件的两端;卡接组件用于连接漂浮组件与扶正组件,卡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漂浮组件的端部的第一卡接座以及设置于扶正组件的端部下方的第二卡接座,第一卡接座上设有卡接限位腔,第二卡接座下端面设有弹性卡接件,弹性卡接件用于卡接于卡接限位腔内以锁定漂浮组件和扶正组件的相对位置。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接限位腔包括贯通腔以及两个卡接腔,贯通腔设置于第一卡接座上,且沿水平方向贯通设置;两个卡接腔设置于贯通腔的两相对侧壁上、且靠近贯通腔的底部设置;弹性卡接件包括框架、弹性件以及伸缩臂,框架内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容纳腔;弹性件分别设置于两个容纳腔内,并向相背离的一侧延伸;伸缩臂连接于弹性件的外端,用于在弹性件的顶撑作用下延伸至框架外部、并卡接于卡接腔内,以借助卡接腔的顶壁限位伸缩臂上下移动。
7.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容纳并限位弹性件的内端的限位凹槽。
8.一些实施例中,伸缩臂的内端设有垂直于弹性件的轴向设置、并延伸至框架外部的按压杆,按压杆能够在按压作用下压缩弹性件以使伸缩臂从卡接腔内脱出。
9.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杆在伸缩臂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
10.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杆向框架的外侧延伸,容纳腔沿与按压杆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贯通框架,以与按压杆滑动配合。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扶正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柱以及扶正件,扶正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柱以及扶正件,两个支撑柱下端分别连接于漂浮组件的两端,上端向相邻一侧延伸,弹性卡接件设置于支撑柱的下端;扶正件设置于两个支撑柱之间,用于连接两个支撑柱,扶正件沿垂直于支撑柱的方向延伸。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漂浮组件包括漂浮柱以及固定柱,漂浮柱间隔设有两个,且水平平行设置;固定柱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漂浮柱的两端,固定柱与漂浮柱垂直设置,每个漂浮柱分别与两个固定柱的同一端相连。
13.一些实施例中,漂浮柱的两端设有向外上方延伸的仰起部,仰起部与漂浮柱之间呈钝角夹角。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漂浮组件和扶正组件分别为充气型气囊构件,扶正组件上设有第一充气口,漂浮组件上设有第二充气口。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弹性卡接件和第一卡接座上的卡接腔卡接,在使用时可实现漂浮组件和扶正组件的快速组装。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弹性卡接件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第一卡接座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2.100、漂浮组件;110、漂浮柱;111、仰起部;120、固定柱;200、扶正组件;210、扶正件;220、支撑柱;300、第一充气口;400、第二充气口;500、卡接组件;510、弹性卡接件;511、伸缩臂;512、框架;513、弹性件;514、按压杆;515、限位凹槽;516、容纳腔;520、第二卡接座;530、第一卡接座;531、贯通腔;532、卡接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进行说明。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包括漂浮组件100、扶正组件200以及卡接组件500,漂浮组件100用于承托被救援物;扶正组件200设置于漂浮组件100上方,两端分别向外下方延伸、并分别连接于漂浮组件100的两端;卡接组件500设有两组,用于连接漂浮组件100的两端与扶正组件200的两端,卡接组件500包括设置于漂浮组件100的端部的第一卡接座530以及设置于扶正组件200的端部下方的第二卡接座520,第一卡接座530上设有卡接限位腔,第二卡接座520下端面设有弹性卡接件510,弹性卡接件510用于卡接于卡接限位腔内以锁定漂浮组件100和扶正组件200的相对位置。
2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组装式自扶正应急抢险救援艇,漂浮组件100用于漂浮在水面承载被救援物,扶正组件200用于倾倒后自扶正,扶正组件200与漂浮组件100之间设有卡接组件500,扶正组件200下方两端的第二卡接座520与漂浮组件100两端端部的第一卡接座530对齐,且与第二卡接座520连接的弹性卡接件510通过与漂浮组件100上方两端的第一卡接座530上的卡接限位腔卡接,使弹性卡接件510卡接在卡接限位腔内,以使扶正组件200和漂浮组件100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救援艇的快速组装。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卡接限位腔采用如图2至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2至图4,特征卡接限位腔包括贯通腔531以及两个卡接腔532,贯通腔531设置于第一卡接座530上,且沿水平方向贯通设置;两个卡接腔532设置于贯通腔531的两相对侧壁上、且靠近贯通腔531的底部设置;弹性卡接件510包括框架512、弹性件513以及伸缩臂511,框架512内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容纳腔516;弹性件513分别设置于两个容纳腔516内,并向相背离的一侧延伸;伸缩臂511连接于弹性件513的外端,用于在弹性件513的顶撑作用下延伸至框架512外部、并卡接于卡接腔532内,以借助卡接腔532的顶壁限位伸缩臂511上下移动。
29.具体地,在需要组装扶正组件200和漂浮组件100时,按压设置在扶正组件200端部下方的弹性卡接件510两侧的伸缩臂511,使伸缩臂511收缩在框架512内,弹性卡接件510进入贯通腔531,在对准第一卡接座530上的卡接腔532时,释放伸缩臂511,弹性件513顶推伸缩臂511,使伸缩臂511从框架512内弹出,并卡接在卡接腔532内,实现扶正组件200与漂浮组件100的组装。
30.可选的,伸缩臂511的纵截面为方形,保证了伸缩臂511在贯通腔531内的稳定性,只会发生伸缩方向的位移,而与伸缩臂511相对应的卡接腔532为方形腔,并且卡接腔532可容纳伸缩臂511,且限制伸缩臂511的位移,使伸缩臂511稳定的卡接在卡接腔532中,从而提高了卡接组件500的实用性。
31.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516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容纳并限位弹性件513的内端的限位凹槽515。
32.具体地,弹性件513顶推伸缩臂511外伸,使伸缩臂511可以自动外伸,弹性件513在限位凹槽515中,限位凹槽515四周侧壁包围弹性件513,使弹性件513在限位凹槽515的开口处延伸出来,限制了弹性件513的位移,保证了弹性件513的稳定性。
33.可选的,弹性件513可为弹簧或特殊材质胶类弹性材料,在此不作限制。
34.一些实施例中,伸缩臂511的内端设有垂直于弹性件513的轴向设置、并延伸至框
架512外部的按压杆514,按压杆514能够在按压作用下压缩弹性件513以使伸缩臂511从卡接腔532内脱出。
35.具体地,当要组装扶正组件200和漂浮组件100时,工作人员可往相对的方向拨动按压杆514的延伸端,使伸缩臂511在容纳腔516的一端抵接在限位凹槽515的侧壁,此时弹性卡接件510进入到容纳腔516,弹性卡接件510沿贯通腔531滑动到卡接腔532处,释放按压杆514,伸缩臂511与第一卡接座530的卡接腔532卡接,当需要拆卸扶正组件200和漂浮组件100时,往相对的方向拨动按压杆514,使弹性卡接件510的伸缩臂511进入容纳腔516,并将弹性卡接件510从贯通腔531内取出,便可实现扶正组件200和漂浮组件100的拆卸。
36.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杆514在伸缩臂51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
37.具体地,按压杆514在伸缩臂511两侧都有设置,可通过同时按压弹性卡接件510两侧的按压杆514,可以更稳定的使伸缩臂511收缩,也可按压其中一侧的按压杆514,来收缩伸缩臂511,为扶正组件200和漂浮组件100的安装提供了便利。
38.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杆514向框架512的外侧延伸,容纳腔516沿与按压杆514滑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贯通框架512,以与按压杆514滑动配合。
39.具体地,按压杆514的延伸端露在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连接处的外侧,当拆卸扶正组件200和漂浮组件100时,当拆卸时直接按压按压杆514,便可直接将扶正组件200和漂浮组件100分离开来,使扶正组件200和漂浮组件100的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扶正组件200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特征扶正组件200包括两个支撑柱220以及扶正件210,扶正组件200包括两个支撑柱220以及扶正件210,两个支撑柱220下端分别连接于漂浮组件100的两端,上端向相邻一侧延伸,弹性卡接件510设置于支撑柱220的下端;扶正件210设置于两个支撑柱220之间,用于连接两个支撑柱220,扶正件210沿垂直于支撑柱220的方向延伸。
41.具体地,扶正组件200由两个支撑柱220和扶正件210组成,且在漂浮组件100的上方呈三角形形状,避免救援艇在受到冲击时,造成救援艇倒立在水面上,扶正件210的长度大于救援艇的宽度,在救援艇往一侧倾倒时,扶正组件200上的扶正件210与水面接触,由于浮力的作用,使救援艇自动扶正。
42.可选的,扶正件210在座椅的上方,由两个并排排列的圆柱组成,可为工作人员遮挡雨水或者由水浪带来的坚硬物体,还可在救援艇倾倒时,通过水浪对扶正件210的冲击,实现救援艇的扶正。
4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漂浮组件100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特征漂浮组件100包括漂浮柱110以及固定柱120,漂浮柱110间隔设有两个,且水平平行设置;固定柱120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漂浮柱110的两端,固定柱120与漂浮柱110垂直设置,每个漂浮柱110分别与两个固定柱120的同一端相连。
44.具体地,两个漂浮柱110间隔平行设置,水浪拍打到漂浮组件100上时,水会在漂浮柱110两侧流下去,避免漂浮组件100内积水,造成漂浮组件100的重量加重,使漂浮组件100下沉,或者运动速度减慢。
45.进一步的,固定柱120不但起到连接两个漂浮柱110的作用,并且还起到防冲击的作用,以保证整体救援艇的安全。
46.一些实施例中,漂浮柱110的两端设有向外上方延伸的仰起部111,仰起部111与漂
浮柱110之间呈钝角夹角。
47.具体地,固定柱120的两端向外侧延伸,配合与固定柱120连接的仰起部111,在救援艇倾倒时,进一步的协助扶正组件200扶正救援艇,并且救援艇在受到水浪的冲击或与障碍物撞击时,仰起部111可以有效的抵挡水浪的冲击,或者与障碍物的撞击。
4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漂浮组件100和扶正组件200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特征漂浮组件100和扶正组件200分别为充气型气囊构件,扶正组件200上设有第一充气口300,漂浮组件100上设有第二充气口400。
49.具体地,漂浮组件100和扶正组件200为充气气囊,其中一个支撑柱220下方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充气口300,其中一个固定柱120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充气口400,可同时单独对扶正组件200或漂浮组件100进行充气,也可同时进行充气,有效地减少了救援艇充气的时间。
5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