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船舶动力鳍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船舶动力鳍及船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动力鳍及船舶。


背景技术:

2.在船舶的舭部安装有舭龙骨,舭龙骨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舰船横摇时的阻尼,减轻横摇的程度,属于一种固定式减摇装置,布置在船两舷对称布置,有连续式和间断式两种。舭龙骨与舭部列板的连接应保证舭龙骨损伤时不致于损及舭列板。舭龙骨一般用在方形系数小的船舶上,用来加强耐波性和稳性。
3.虽然,舭龙骨能够提高船舶的稳定性,但是其不能利用水流波动产生的推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动力鳍,该动力鳍能够解决现有舭龙骨不能利用水流推力的问题;
5.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其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船舶动力鳍。
6.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动力鳍,所述船舶动力鳍为片状结构,所述船舶动力鳍安装在船舶水线以下的舭部,且至少船舶动力鳍向船尾方向延伸的部分由弹性材质制成。
7.优选的,所述船舶动力鳍包括固定部和鳍片;
8.所述固定部安装在船舶水线以下;
9.所述鳍片固定在固定部的后部,且固定部由刚性材质制成,鳍片由弹性材质制成。
10.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为板状结构,并且其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
11.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依次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
12.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夹角为85
°‑
90
°
,第三侧边为弧形结构;
13.第一侧边与船舶连接,第二侧边与鳍片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固定部由耐腐蚀不锈钢制成,所述鳍片由耐腐蚀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
15.优选的,所述鳍片内嵌有钢丝。
16.优选的,所述鳍片与固定部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17.优选的,所述鳍片为流线型结构,且鳍片靠近固定部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固定部一端的宽度。
18.一种船舶,其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船舶动力鳍。
19.优选的,所述船舶左右水线以下的舭部均设置有多个船舶动力鳍;
20.位于船舶同一侧的船舶动力鳍沿船舶的纵向排布;
21.多个船舶动力鳍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邻船舶动力鳍之间间隔分布。
22.优选的,所述船舶动力鳍沿船体纵向相对于舭部船体表面垂直设置。
23.有益效果:
24.船舶动力鳍为片状结构,并且将船舶动力鳍安装在船舶的舭部,可以代替现有船
舶上的舭龙骨,即船舶动力鳍具有减摇的功能;当船舶遇到风浪时,船体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晃动,此时,船舶动力鳍由弹性材质制成的部分会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在弹性材质回弹时,会使水流向船尾方向,从而产生对船舶的正向推力。也就是说动力鳍还能够在形变后能够提供船舶移动的推力。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船舶动力鳍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有船舶动力鳍的船舶侧视图;
28.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有船舶动力鳍的船舶仰视图;
29.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有船舶动力鳍的船舶后视图;
30.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当船舶向左侧倾斜时船舶动力鳍的状态;
31.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当船舶向右侧倾斜时船舶动力鳍的状态;
32.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当船舶向左侧倾斜时船舶动力鳍状态放大图(其中箭头为水流的相对运动方向);
33.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当船舶向右侧倾斜时船舶动力鳍状态放大图(其中箭头为水流的相对运动方向)。
34.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的波浪线代表的是水面。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船舶动力鳍;2:船舶;11:固定部;12: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
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0.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船舶动力鳍,船舶动力鳍1为片状结构,船舶动力鳍1安装在船舶2水线以下的舭部,且至少船舶动力鳍1向船尾方向延伸的部分由弹性材质制成。
41.船舶动力鳍1为片状结构,并且将船舶动力鳍1安装在船舶2的舭部,可以代替现有船舶2上的舭龙骨,即船舶动力鳍1具有减摇的功能;当船舶2遇到风浪时,船体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晃动,此时,船舶动力鳍1由弹性材质制成的部分会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在弹性材质回弹时,会使水流向船尾方向,从而产生对船舶2的正向推力。也就是说动力鳍还能够在形变后能够提供船舶2移动的推力。
42.综上所述,船舶动力鳍1不仅具有船舶2减摇的功能,还能通过弹性材质形变后的复位,对船舶2提供正向推力。
43.参照图1,船舶动力鳍1包括固定部11和鳍片12,固定部11安装在船舶2水线以下。
44.鳍片12固定在固定部11的后部,且固定部11由刚性材质制成,鳍片12由弹性材质制成。
45.船舶动力鳍1采用两部分组成,可以便于船舶动力鳍1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船舶动力鳍1还可以采用其它等效的结构,如采用机械金属相对运动的类似结构(船舶动力鳍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此种结构可以通过弹性部件安装在船舶2上,在水流的作用下船舶动力鳍1发生偏转,然后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复位,也能产生推力)、或者一片高分子材质固定在船体上并具有鳍状和朝向船尾方向的鳍片12延伸,同样可以通过船体与水的相对上下运动获取前进动力,不论怎样变化,以相同原理获取船舶2前进动力的设计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46.当船舶动力鳍1采用固定部11、鳍片12两部分制成时,固定部11为板状结构,并且其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
47.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依次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夹角为85
°‑
90
°
,第三侧边为弧形结构。第一侧边与船舶2连接,第二侧边与鳍片12连接。
48.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夹角为85
°‑
90
°
,即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夹角成约为90
°
夹角,也就说,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的布置方式,需要保证第一侧边安装在船舶2上之后,第二侧边朝向船尾的方向,鳍片12安装在第二侧边上,能够保证鳍片12向船尾的方向延伸。第三边采用弧形结构,可以减小船航行时的阻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部采用三角形结构是一种优选方式,也不排除安装部采用其它结构形式,如矩形,不管固定部11采用何种结构形式,需要保证固定部11朝向船头的一侧为弧形结构,鳍片12安装在固定部11之后,鳍片12朝向船尾的方向。
49.固定部11由耐腐蚀不锈钢制成,具体的,固定部11是由耐海水腐蚀的不锈钢制成,固定部1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船舶2上,当然固定部11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安装在船舶2上,如螺栓连接,铆接等。
50.鳍片12由耐腐蚀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具体的,鳍片12的制成材料采用耐海水腐蚀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高分子弹性材料如高弹性橡胶等材料。橡胶材料与海水密度接近,具
有一定弹性,可在水中无上下晃动时保持水平状态,减少航行阻力。
51.鳍片12与固定部11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由此可以便于鳍片12后期的更换,如,鳍片12和固定部11之间通过卡接、螺钉或者粘接的方式连接。
52.鳍片12内嵌有钢丝,具体的,鳍片12可以采用内嵌钢丝式橡胶,由此可以提高鳍片12的结构强度。
53.鳍片12为流线型结构,且鳍片12靠近固定部11一端的宽度大于远离固定部11一端的宽度。如,鳍片12外形采用舌形或其他流线形状,鳍片12采用舌形,可以为鳍片12靠近固定部11的一端为矩形结构,远离固定部11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且矩形结构的侧壁由靠近固定部11的一端向远离固定部11的一端的宽度逐渐减小。
54.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船舶2,该船舶2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船舶动力鳍1。
55.参照图5至图8,当船舶2航行在海上遇有风浪时,船体会产生一定幅度的左右摇晃,固定于船体水线以下的动力鳍会相对海水产生上下方向运动,橡胶材质的鳍片12会因水的流动产生一定角度的弹性变形,当船体相对海水向下运动时,动力鳍的弹性变形方向会向上,反之向下,无论哪个方向的回弹,动力鳍的回弹均会使水流向船尾方向,从而产生对船舶2的正向推力。
56.另外,不论船舶2航速多少,只要产生橡胶鳍片12的弹性变形和回弹,即可产生正向推力,辅助船舶2前进。
57.船舶2左右水线以下的舭部均设置有多个船舶动力鳍1。位于船舶2同一侧的船舶动力鳍1沿船舶2的纵向排布。多个船舶动力鳍1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邻船舶动力鳍1之间间隔分布。
58.通过在船舶2左右两侧设置均匀分布的船舶动力鳍1,无论鳍片12相对水的运动是向上还是向下,均可产生正向推力,且产生的推力左右对称;同时鳍片12体积根据船舶2主要尺度确定,相对较小,在有较小的相对运动幅度时即可产生推力,可靠性和推进效率高;同时较小的尺寸不会影响船舶2主体尺度,对船舶2靠离码头不会产生碰撞影响。
59.多个鳍片12产生的推力均匀分布在船体上推动船舶2前进,不会形成应力集中。
60.设置在船舶2上的多个动力鳍采用相同的结构,体积小,易于加工制作,所有船舶2可以加装或改装,同时可以大批量生产,减少生产成本。
61.动力鳍的运动部件为由橡胶制成的鳍片12,没有金属相对运动部件,有效减少机械噪音。
62.橡胶鳍片12可以在船舶2坞修时拆下检修或者换新,不影响船舶2在坞内时船体喷砂和油漆工程;
63.另外,船舶动力鳍1沿船体纵向相对于舭部船体表面垂直设置。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在船舶2上下运动时,鳍片12能够产生较大的形变。
64.为了动力鳍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动力鳍具体的安装实例。如,以100米长的船舶2为例,在每舷合适位置至少有50米距离适合安装,每米安装1个则两舷可安装100个,假设每个橡胶鳍片12的面积为0.1平米,在上下波动时这0.1平米可以产生正向推力,累计可达10平米,大大超过机械推进螺旋桨叶的面积,每次上下运动均可累计产生较大的推力。
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