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浮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浮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标。


背景技术:

2.浮标是浮于水面的一种标志性设备,浮标是水环境观测的重要基础设施,尤其对探测仪器和传感器的布放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具有系统集成度高、长期部署、不易遭受破坏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浮标作为搭载集成仪器设备的支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保证水下仪器的稳定布放、防止水下仪器受到磕碰破坏以及抵抗水流的冲击力等优点,以提高浮标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目前的浮标由于结构的局限,一般只能搭载固定型号或尺寸的仪器或设备,如电气设备舱、通信设备等,但是在不同深度的水下使用时,搭载的仪器设备的型号和尺寸会存在差异,这就导致浮标很难搭载各类型的重要仪器,不利于浮标整体结构的设计部署,也给后续的维修增加难度,也不适用于多种深度的水下使用,或者,如果浮标具有多个安装位,能搭载其它各类水下仪器或设备,但是由于和原有结构的不匹配,也很难维持整体结构的重心稳定。
4.有鉴于此,亟需对现有的浮标进行改进,以提高浮标和搭载设备之间的匹配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浮标与搭载设备匹配度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标。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标,包括用于搭载仪器的组合架,所述组合架包括:
7.支撑架,内部具有容纳空间;以及,
8.夹持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夹持架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调节件,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所述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支架围成夹持空间,所述仪器限定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设为第一半环体,所述第一半环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10.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环体的凸弧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11.或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部设为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二半环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螺母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相背侧。
12.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的螺帽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或者,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弹性件。
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设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包括两个弧形块以及连接组件,两个所述弧形块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14.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各所述弧形块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贯穿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母进入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二螺栓旋拧连接。
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柱体,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柱体。
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双环体,所述双环体包括:
17.内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以及,
18.外环,与所述内环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与紧固件适配的安装位。
19.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架上端设有第一吊耳,所述第一吊耳设于所述外环和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组合架下端中心设有第二吊耳,所述第二吊耳连接有阳极锌块。
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浮标还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与所述组合架的上端连接,所述浮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光伏板。
21.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仪器包括电池舱,所述浮体中部设有供所述电池舱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池舱置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夹持空间内,所述光伏板与所述电池舱电气连接。
22.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浮体设置为旋转体,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浮体的中轴线一致。
23.或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舱与所述浮体通过装配件连接,所述装配件包括:
24.至少两个卡箍,设于所述浮体的上部,各所述卡箍对称设置,并贴合于所述电池舱的外表面,各所述卡箍设有调节孔;
25.多个螺纹连接杆,与所述调节孔一一对应,所述螺纹连接杆由所述调节孔向下穿过所述浮体和所述组合架;以及,
26.多个第三螺母,分别设于所述螺纹连接杆的两端,以使所述卡箍、所述浮体和所述组合架紧固连接。
27.或更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仪器包括水声通信机,所述水声通信机设于所述夹持空间内,并与所述电池舱电气连接。
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使夹持架的第一夹持部与支撑架连接,第二夹持部可调地连接于第一夹持部,搭载仪器置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围成搭载仪器的夹持空间,利用调节件对夹持空间的大小进行调节,进而适配不同型号和尺寸的仪器,使各种仪器搭载于组合架上。
29.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搭载不同尺寸的水下仪器,提高了浮标和各类仪器的匹配度,从而使浮标的通用性更强,不再受到水下仪器和海域深度的限制,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海域和不同功能需求的浮标;夹持架设于组合架内部的容纳空间,夹持空间进一步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使搭载的水下仪器集成于组合架的内部,而不是装配于组合架的外周,利于提高结
构紧凑度,而且可防止仪器受到磕碰破坏;由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对夹,使搭载的水下仪器的重心尽可能与浮标本身的重心贴近,不同尺寸的水下仪器在夹持后的重心位置差异较小,不会造成水下仪器和浮标的结构重心偏移进而导致浮标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浮标抵抗海水中水流的冲击力,提高浮标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调节件对夹持架进行装配,操作方便,易于拆卸与组装,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3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标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标的结构分解图;
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板和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板和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箍的结构分解图;
3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架和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架和装配组件的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9.其中,附图标记为:
40.100、水下仪器;110、电池舱;120、水声通信机;200、组合架;10、支撑架;11、柱体;12、双环体;121、安装位;13、第一吊耳;14、第二吊耳;20、夹持架;21、第一夹持部;211、第一连接板;212、连接杆;22、第二夹持部;221、第二连接板;23、调节件;231、第一螺栓;232、第一螺母;233、弹性件;24、夹紧块;241、弧形块;2411、安装孔;300、浮体;301、通孔;310、装配件;311、卡箍;3111、调节孔;312、螺纹连接杆;313、第三螺母;320、浮力板;400、光伏板;500、阳极锌块。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浮标与搭载仪器的匹配度较差的技术问题,参阅图1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标,能够搭载各类水下仪器,并且与各类水下仪器的匹配度良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43.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标,包括用于搭载水下仪器100的组合架200,组合架200包括支撑架10和夹持架20。支撑架10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夹持架20设于容纳空间内,夹持架20包括第一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2和调节件23,第一夹持部21连接于支撑架10,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通过调节件23连接,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支
架围成夹持空间,水下仪器100限定于夹持空间内。
4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利用组合架200搭载各类仪器,其中夹持架20的第一夹持部21与支撑架10连接,第二夹持部22可调地连接于第一夹持部21,搭载水下仪器100置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围成搭载水下仪器100的夹持空间,利用调节件23对夹持空间的大小进行调节,进而适配不同型号和尺寸的水下仪器100,使各种水下仪器100搭载于组合架200上。
45.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搭载不同尺寸的水下仪器100,提高了浮标和各类水下仪器100的匹配度,从而使浮标的通用性更强,不再受到水下仪器100和海域深度的限制,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海域和不同功能需求的浮标;夹持架20设于组合架200内部的容纳空间,夹持空间进一步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使搭载的水下仪器100集成于组合架200的内部,而不是装配于组合架200的外周,利于提高结构紧凑度,而且可防止水下仪器100受到磕碰破坏;由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对夹,使搭载的水下仪器100的重心尽可能与浮标本身的重心贴近,不同尺寸的水下仪器100在夹持后的重心位置差异较小,不会造成水下仪器100和浮标的结构重心偏移进而导致浮标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浮标抵抗海水中水流的冲击力,提高浮标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调节件23对夹持架20进行装配,操作方便,易于拆卸与组装,便于运输。
46.为了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可将夹持架20设置为并排的多个,使得搭载水下仪器100在不同位置都能得到有效限定。其中第一夹持部21与支撑架10连接,在夹持架20设置为多个时,可将多个第一夹持部21均匀对称布置在支撑架10内,使得组合架200本身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具体地,本技术中夹持架20为四组,四个第一夹持部21沿着支撑架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上端两个第一夹持部21设置在组合架200的一侧,下端两个第一夹持部21设置在组合架200的另一侧,以此保证组合架200的重心稳定。
47.参阅图2和图3,为了与搭载水下仪器100的结构配合,与搭载水下仪器100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设为第一半环体,第一半环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211,各第一连接板211与支撑架10连接。第一夹持部21设置为第一半环体,在调节件23的作用下,第一夹持部21对搭载水下仪器100施加更为均匀的挤压力。第一半环体由于自身结构的对称性,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板211与支撑架10连接,更利于第一半环体和组合架200的装配稳定。
48.进一步地,考虑到第一半环体在装配完成后,两端的第一连接板211通过调节件23紧固于支撑架10上,不易发生形变,而凸弧侧由于缺少支撑,更易发生形变。因此,为了防止第一半环体与搭载水下仪器100之间出现缝隙,或者,第一半环体在装配后出现振动,本实施例在第一半环体的凸弧侧设有连接杆212,连接杆212连接于支撑架10。在第一半环体的凸弧侧设置连接杆212,使第一半环体和支撑架10在两个第一连接板211和连接杆212三个位置连接,形成更为稳定的连接结构,提高第一半环体在组合架200上的支撑稳定性。
49.或进一步地,参阅图2和图4,为了提高与第一半环体的匹配度,将第二夹持部22设为第二半环体,第二半环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板221,调节件23包括第一螺栓231和第一螺母232,第一螺栓231穿过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21,第一螺母232抵接于第一连接板211/第二连接板221的相背侧。本实施例中,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对夹,对搭载水下仪器100施加均匀的夹紧力。优选地,第二半环体与第一半环体的结构可设置为对称且
弧度相同厚度一致的结构,第二连接板221与第一连接板211通过调节件23连接,形成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夹持空间,利于水下仪器100保持在圆心位置。为了避免第二连接板221与支撑架10构成干涉,第二连接板221可适当减小尺寸。在夹持不同水下仪器100时,旋拧第一螺母232使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21紧固。
50.更进一步地,第一螺栓231的螺帽与第一连接板211之间设有弹性件233,或者,第一螺母232与第二连接板221之间设有弹性件233。考虑到浮标在水下的运行时间,受到浮力和海水流动的冲击影响,受力情况更加复杂,在第一螺母232的内侧设置弹性件233,使得夹持架20在使用过程中与水下仪器100保持抵触,且对水下仪器100具有合适的夹紧力。具体地,第一螺栓231可采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第一螺母232可采用法兰螺母,弹性件233可采用弹簧垫片,能够承受较大的预紧力。本技术中,弹簧垫片设置于第一螺栓231的螺帽和第一连接板211之间。
51.参阅图2,考虑到不同的水下仪器100尺寸不同,而且可能会有较大尺寸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设有夹紧块24,利用夹紧块24可以补偿这种尺寸差。夹紧块24包括两个弧形块241以及连接组件,两个弧形块241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两个弧形块241连接后,再利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进行夹紧。弧形块241采用对称结构,使重心也维持在夹持架20的中心。
52.优选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螺栓和两个第二螺母(图中未示出),各弧形块241设有贯穿的安装孔2411,第二螺栓贯穿两个弧形块241的安装孔2411,第二螺母进入安装孔2411,并与第二螺栓旋拧连接。为了使两个弧形块241连接稳定,而且要保证连接组件不突出于第一弧形块241和第二弧形块241的外周,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都设于安装孔2411内,便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挤压弧形块241。其中,第二螺栓的长度方向可与前述实施例中第一螺栓231的长度方向一致,使得第二螺栓和第一螺栓231的长度方向与夹紧力的方向一致,这是因为若第二螺栓和第一螺栓231的安装方向存在夹角,第一螺栓231的紧固力作用于弧形块241和第二螺栓,会使第二螺栓承受较大弯矩,第一螺栓231和第二螺栓的装配方向一致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
53.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架10可由不锈钢材质的钢棒弯折焊接而成,简单易成型,且能保证支撑架10的支撑强度。支撑架10的结构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装载结构,利用框架结构代替实体结构,减少了装载重量,降低浮标所需的浮力,进而减少浮体300的体积,因此有利于提高结构紧凑度。
54.参阅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0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柱体11,第一夹持部21连接于至少两个柱体11。本实施例,对支撑架10的结构做了优化。柱体11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柱体11内部形成容纳空间,第一夹持部21与柱体11连接。具体地,结合前述实施例,参阅图3,第一夹持部21设置为第一半环体,与其中的三个柱体11形成三点连接,可直接采用焊接固定,加工简单。
55.参阅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组合架20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双环体12,双环体12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与支撑架10连接;外环与内环之间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形成与紧固件适配的安装位121。本实施例中,组合架200的两端使用双环结构增加承载强度,上部双环体12的连接可用于连接其它部分,如电池结构和浮力结构,下部双环体12可以预留出装载配重的空间,降低重心位置,提高部署的稳定性。而且,上下两端的双环体12的尺寸可
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下端双环体12的尺寸大于上端双环体12的尺寸,这是由于上端双环体12需要适配浮体300,为了与浮体300的结构配合,维持整体结构的平衡,下部双环体12的尺寸更大,装配配重块,有利于整体结构的运输。由于双环体12的尺寸差异,可将柱体11进行折弯等操作,以使柱体11和双环体12连接固定。连接部具体可设置为杆状体,将两个杆状体的间距调整到合适位置,使得紧固件如螺栓等穿过此间距,再将螺母固定抵靠于两个杆状体上,即可形成安装位121。
56.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对浮标进行长距离控制,在组合架200上端设有第一吊耳13,第一吊耳13连接于外环和支撑架10之间;组合架200下端中心设有第二吊耳14,第二吊耳14连接有阳极锌块500。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吊耳13和第二吊耳14用于连接锚绳,方便浮标的稳定布放和回收浮标。第一吊耳13和第二吊耳14设于组合架200的两端,有助于通过控制锚绳的动作来调整浮标的水下形态,增强实用性。阳极锌块500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于组合架200底部中心线处的第二吊耳14表面,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增强浮标整体的耐腐蚀性。
57.参阅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浮标还包括浮体300,浮体300与组合架200的上端连接,浮体300的顶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光伏板400。浮体300为利用自身密度小获得较大浮力的结构,带动整个浮标上浮,具体地,浮体300的外壳由线性中密度聚乙烯塑料经滚塑成型,内部填充聚胺脂泡沫塑料。在浮标正常工作过程中,浮体300漂浮于水面上,若需要集成太阳能结构,则将光伏板400设于浮体300上部是最佳的选择。为了提高光伏板400的装配稳定性,在浮体300的顶部设置安装槽用于容纳光伏板400,而且安装槽内应该有方便线缆穿过的线孔。光伏板40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并对称设于浮体300上,除了利于维持平衡,还能对各个角度的太阳光线进行吸收,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
58.进一步地,水下仪器100包括电池舱110,浮体300中部设有供电池舱110穿过的通孔301,电池舱110置于通孔301和夹持空间内,光伏板400与电池舱110电气连接。电池舱110设置于浮体300的中部,设于通孔301和夹持空间内,尽量使电池舱110和浮体300的结构重心贴近或重合。而且,电池舱110设置在浮体300中部,也便于光伏板400与电池舱110电气连接。具体地,电池舱110内部为可充电电池,顶部为半球形亚克力透明保护罩,内部设有gps天线和姿态传感器模块,以获取浮标在水面的位置和姿态信息,为浮标的通信提供结构基础。光伏板400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电池舱110内,减少外界干预,实现自容式长期部署。
59.更进一步地,浮体300设置为旋转体,通孔301的中轴线与浮体300的中轴线一致。旋转体的结构重心在中轴线,在水中更容易保持平衡,不容易发生倾翻,在动态受力下能够快速带动组合架200恢复到正常直立状态。因为电池舱110的结构常为柱形结构,将通孔301设置于浮体300的中心,电池舱110设置在通孔301内,可以有效保证电池舱110的结构和浮体300的重心集中于整个浮标的中心线上。具体地,浮体300采用中部大两头小的旋转外形,可提高浮体300在水面漂浮的稳定性,不易倾翻,而且锥形表面不易附着杂物和积水。在此基础上,光伏板400可设置为四个,四个光伏板400均匀地固定于浮体300的上部锥面上。
60.或更进一步地,参阅图5

图7,为了将浮体300和上述的组合架200进行装配连接,本技术中,电池舱110与浮体300通过装配件310连接,装配件310包括至少两个卡箍311、多个螺纹连接杆312以及多个第三螺母313。卡箍311设于浮体300的上部,各卡箍311对称设
置,并贴合于电池舱110的外表面,各卡箍311设有调节孔3111。多个螺纹连接杆312与调节孔3111一一对应,螺纹连接杆312由调节孔3111向下穿过浮体300和组合架200。第三螺母313分别设于螺纹连接杆312的两端,以使卡箍311、浮体300和组合架200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卡箍311对称布置,对电池舱110的顶部进行夹紧固定,并起到了限位作用。电池舱110的底部位于组合架200内,夹持架20并列分布,对电池舱110的底部进行夹紧固定,保证电池舱110的稳定性。为保证卡箍311的夹紧功能,将卡箍311上的调节孔3111设计为条形通孔,使其有一定的调节范围,避免装配过程中螺纹连接杆和其它部件出现干涉。具体地,卡箍311之间也可以采用第一夹紧块24和第二夹紧块24的连接组件实现连接,螺柱和螺母在装配完成后全部位于卡箍311的内部,使外观简洁。
61.为了提高装配便捷度,可在卡箍311的对称部位设置调节孔3111,使螺纹连接杆321在装配完成后形成沿着浮体300的圆周均匀分布,进一步确保浮体300以及整个浮标的重心稳定。具体地,调节孔3111可在设置凹陷部,使第三螺母313不易受到剐蹭而松脱,而且,还可以在凹陷部的侧壁设置装配孔,方便连接组件穿入装配孔,进而与另一个卡箍311连接。
62.优选地,浮体30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浮力板320,以增加浮体300的连接强度。螺纹连接杆312为外螺纹通杆,第三螺母313为六角螺母,螺纹连接杆312的两端通过大平垫和第三螺母313将卡箍311、浮力板320、浮体300、组合架200连接固定于一体,每端各使用2个第三螺母313以增强连接可靠性。参阅图7,结合前述组合架200的的上部设有双环体12的结构,上部双环体12的安装位121巧妙构造出用于螺纹连接杆312伸入的空间,并供第三螺母313抵靠。
6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水下仪器100包括水声通信机120,水声通信机120设于夹持空间内,并与电池舱110电气连接。水声通信机120的外径较小,可利用第一弧形块241和第二弧形块241先行固定,再利用夹持架20夹紧。利用水声通信机120可在水下进行通信,光伏板400提供持续的能源,电池舱110储存能量并输出电能给水声通信机120。本实施例可集成光伏板400、浮体300、电池舱110和水声通信机120,自容一体可于水面长期部署,可针对水下通信部署任务,提供一种小型化自容式浮标。
64.该浮标的金属部件全部采用不锈钢316l材质,主要是组合架200、连接组件以装配件310,非金属部件全部采用尼龙(聚酰胺纤维即锦纶)材质,如弧形块241、卡箍311和浮力板320,使用非金属部件隔离金属部件避免其直接接触,减少腐蚀的发生。
65.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小巧,可调整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设备,外形状光滑无凸起部分,易于拆卸与组装,便于运输。而且充分利用设备的排水体积,在合理计算浮力配比的基础上,减小浮体大小,使其趋于小型化,提高部署的稳定可靠性。
66.本实用新型可搭载不同尺寸的水下仪器100,提高了浮标和各类水下仪器100的匹配度,从而使浮标的通用性更强,不再受到水下仪器100和海域深度的限制,适用于不同深度的海域和不同功能需求的浮标;夹持架20设于组合架200内部的容纳空间,夹持空间进一步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使搭载的水下仪器100集成于组合架200的内部,而不是装配于组合架200的外周,利于提高结构紧凑度,而且可防止水下仪器100受到磕碰破坏;由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对夹,使搭载的水下仪器100的重心尽可能与浮标本身的重心贴近,不同尺寸的水下仪器100在夹持后的重心位置差异较小,不会造成水下仪器100和浮标的结构
重心偏移进而导致浮标不平衡的问题,有利于浮标抵抗海水中水流的冲击力,提高浮标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调节件23对夹持架20进行装配,操作方便,易于拆卸与组装,便于运输。
6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