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支柱式胎架用斜梯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支柱式胎架用斜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柱式胎架用斜梯。


背景技术:

2.在船舶建造领域,胎架是船舶分段装配与焊接必不可少的工装设备,胎架包括框架式胎架和支柱式胎架,支柱式胎架结构用料省,制造方便,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支柱式胎架包括多档肋位,每档肋位竖有多根支柱,多个档肋位支撑一段船段,在船舶分段装配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登上已经支撑在胎架上的船段,以便于对作业面进行焊接等施工,由于支柱距离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通常采用双体踏步斜梯进行登高,但双体踏步斜梯耗材多、体积大,占用空间大,故在空间较小的作业环境下,使用受到限制。
3.因此,亟需一种支柱式胎架用斜梯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柱式胎架用斜梯,结构简单、耗材少,占用空间少,使用灵活。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支柱式胎架用斜梯,包括:
7.上支座组件,包括第一踏板和与所述第一踏板连接的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被配置为套设于支柱式胎架的支柱的顶部;
8.下支座组件,用于与地面抵接;
9.梯本体,沿其长度方向,所述梯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踏板组件,所述梯本体的上端与上支座组件铰接,所述梯本体的下端与所述下支座组件铰接。
10.可选地,所述上支座组件还包括:
11.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套筒连接;
12.第一铰接轴,穿设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梯本体的上端。
13.可选地,所述上支座组件还包括:
14.第一纵筋,设置在所述第一踏板下侧且与所述支撑套筒连接;
15.第一横筋,设置在所述第一踏板下侧且与所述第一纵筋连接。
16.可选地,所述下支座组件包括:
17.底板,用于与地面抵接;
18.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19.第二铰接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梯本体的下端。
20.可选地,所述梯本体包括圆管件,所述圆管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压扁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压扁部,所述第一压扁部与所述上支座组件铰接,所述第二压扁部与所述下支座组件铰接。
21.可选地,所述踏板组件包括:
22.第二踏板,所述第二踏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梯本体连接;
23.加强斜撑,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踏板的下侧且与所述梯本体连接,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踏板的第二端连接。
24.可选地,所述第二踏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梯本体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一端与所述梯本体铰接,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踏板的第二端的连接位置可调。
25.可选地,所述第二踏板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踏板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加强斜撑的第二端能够选择性地卡接于任一个所述卡槽。
26.可选地,所述加强斜撑包括第二横筋和第二纵筋,所述第二横筋的一端与梯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筋连接,所述第二纵筋与所述第二踏板连接。
27.可选地,所述梯本体朝向所述支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防撞件,所述防撞件能够与所述支撑套筒抵接,以使所述下支座组件不与所述支柱接触。
2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29.本实用新型的支柱式胎架用斜梯,在使用时,将支撑套筒套设在支柱式胎架的上端,接着将下支座组件支撑在地面上,在地面的摩擦力作用下,下支座组件位置保持固定,此时梯本体以一定的倾斜角度支撑,操作人员通过踩踏多个踏板组件可以到达第一踏板处,进而从第一踏板处登上被支撑在相邻的支柱上的船段上。本实用新型的支柱式胎架用斜梯,借助支柱式胎架本身进行支撑,从而减少斜梯的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耗材少,且占用空间小,能满足在较小作业空间内使用;此外,通过调整下支座的支撑位置,使梯本体的倾斜角度改变,从而能够实现将斜梯支撑在不同高度的支柱式胎架上,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柱式胎架用斜梯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座与梯本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上支座组件的俯视图;
33.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踏板组件的俯视图。
34.图中:
35.100

支柱;
[0036]1‑
上支座组件;11

第一踏板;12

支撑套筒;13

连接件;14

第一铰接轴;15

第一纵筋;16

第一横筋;
[0037]2‑
下支座组件;21

底板;22

安装座;23

第二铰接轴;
[0038]3‑
梯本体;31

圆管件;32

第一压扁部;33

第二压扁部;
[0039]4‑
踏板组件;41

第二踏板;411

卡槽;42

加强斜撑;421

第二横筋;422

第二纵筋;
[0040]5‑
防撞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3]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4]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4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柱式胎架用斜梯,其可用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如图1

图4所示,支柱式胎架用斜梯包括上支座组件1、下支座组件2及梯本体3,其中,上支座组件1包括第一踏板11和与第一踏板11连接的支撑套筒12,支撑套筒12用于套设在支柱式胎架的支柱100的顶部,下支座组件2用于与地面抵接,沿梯本体3的长度方向,梯本体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踏板组件4,梯本体3的上端与上支座组件1铰接,梯本体3的下端与下支座组件2铰接。
[0046]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支柱式胎架用斜梯时,将支撑套筒12套设在支柱100的上端,接着将下支座组件2支撑在地面上,在地面的摩擦力作用下,下支座组件2位置保持固定,此时梯本体3以一定的倾斜角度支撑,操作人员通过踩踏多个踏板组件4可以到达第一踏板11处,进而从第一踏板11处登上被支撑在相邻的支柱式胎架上的船段上。本实施例的支柱式胎架用斜梯,借助支柱100本身进行支撑,从而减少斜梯的零部件数量,结构简单、耗材少,且占用空间小,能满足在较小作业空间内使用;此外,通过调整下支座的支撑位置,使梯本体3的倾斜角度改变,从而能够实现将斜梯支撑在不同高度的支柱100上,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拆装灵活、使用方便。
[0047]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支柱100顶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支撑套筒12的内筒横截面也为圆形,且内筒的直径与支柱100顶部的直径相等,故在当支撑套筒12套设在支柱100的顶部后,位置稳定,不易发生晃动。优选地,支柱式胎架用斜梯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用于锁定支撑套筒12和支柱式胎架的顶部,避免使用过程中斜梯发生晃动。具体地,紧固件可以为螺栓和螺母,螺栓依次穿过支撑套筒12和支柱100的顶部,后与螺母栓螺纹连接,以将支撑套筒12和支柱100的顶部锁紧。
[0048]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下支座组件2包括底板21、安装座22及第二铰接轴23,其中,底
板21用于与地面抵接,装座设置在底板21上,第二铰接轴23穿设于安装座22和梯本体3的下端,从而实现梯本体3与下支座组件2之间的铰接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底板21的面积越大,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底板21的面积来提高斜梯的支撑稳定性,具体底板21的面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在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2可以包括两个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梯本体3的下端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第二铰接轴23依次穿过第一个支撑板、梯本体3的下端和第二个支撑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选地,安装座22可以焊接在底板21上,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22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等的方式固定在底板21上,在此不再赘述。
[0049]
优选地,如图1

图3所示,上支座组件1还包括连接件13和第一铰接轴14,其中连接件13与支撑套筒12连接,第一铰接轴14穿设于连接件13和梯本体3的上端,从而实现梯本体3与上支座组件1的铰接连接。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连接件13可以是两个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梯本体3的上端设置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第一铰接轴14依次穿过第一个支撑板、梯本体3和第二个支撑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选地,连接件13焊接在支撑套筒12上,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3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等的方式实现固定,在此不再赘述。
[0050]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梯本体3包括圆管件31,圆管件3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压扁部32,下端设置有第二压扁部33,第一压扁部32与上支座组件1铰接,第二压扁部33与下支座组件2铰接。通过将梯本体3的主体部分设置为圆管状,使梯本体3重量较轻,且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在圆管件31的上下两端设置压扁部,从而便于梯本体3实现与连接件13和安装座22之间的铰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扁部32夹设在连接件13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第二压扁部33夹设在安装座22的两个支撑板之间。
[0051]
当支柱100的高度较高时,下支座组件2需要设置在地面上离支柱100较近的位置,为了避免下支座组件2与支柱100的底部发生磕碰,影响支柱100位置精度,优选地,如图1所示,梯本体3朝向支撑套筒12的一侧设置有防撞件5,防撞件5能够与支撑套筒12抵接,以使下支座组件2不与支柱100接触。本实施例中,在下支座组件2与支柱100的底部接触前,防撞件5先与支撑套筒12抵接,从而避免下支座组件2磕碰支柱100。具体地,防撞件5的长度根据支柱100的底部尺寸、连接件13的长度等参数进行设置,只要能保证下支座组件2不与支柱100底部接触即可。
[0052]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上支座组件1还包括第一纵筋15和第一横筋16,第一纵筋15设置在第一踏板11下侧且与支撑套筒12连接,第一横筋16设置在第一踏板11下侧且与第一纵筋15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纵筋15和第一横筋16,在尽量控制上支座组件1的重量的前提下,可以增加第一踏板11的强度,提高斜梯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第一纵筋15和第一横筋16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踏板11上。第一纵筋15的数量和第一横筋16的数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53]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踏板组件4包括第二踏板41和加强斜撑42,第二踏板41的第一端与梯本体3连接,加强斜撑42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二踏板41的下侧且与梯本体3连接,加强斜撑42的第二端与第二踏板41的第二端连接。加强斜撑42、第二踏板41和梯本体3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从而使踏板组件4的强度更高,进而提高支柱式胎架用斜梯的安全性。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加强斜撑42包括第二横筋421和第二纵筋422,第二横筋421的
一端与梯本体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纵筋422连接,第二纵筋422与第二踏板41连接,通过第二横筋421和第二纵筋422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踏板41的强度,进而提高斜梯的安全性。
[0054]
当斜梯的支撑套筒12套设在不同高度的支柱100上时,梯本体3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对应地,踏板组件4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当第二踏板41不处于水平状态时,不便于操作人员登梯。
[0055]
对此,如图1所示,第二踏板41的第一端与梯本体3的第一端铰接,加强斜撑42的第一端与梯本体3铰接,加强斜撑42的第二端与第二踏板41的第二端的连接位置可调。当梯本体3的倾斜角度变化后,人工调整加强斜撑42的第二端与第二踏板41的第二端的连接位置,第二踏板41相对于梯本体3转动,从而可以将第二踏板41调整至水平状态,从而保证操作人员踩踏第二踏板41时的安全性。
[0056]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踏板41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卡槽411,多个卡槽411沿垂直于第二踏板41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依次布置,加强斜撑42的第二端能够选择性地卡接于任一个卡槽411,从而实现调节加强斜撑42的第二端与第二踏板41的第二端的连接位置。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卡槽411为长方形槽,且平行于第二踏板41的转动轴线,第二纵筋422能够卡接在不同的卡槽411内。优选地,当第二纵筋422卡接在第二卡槽411内后,还可以通过螺栓或者销钉等部件将第二纵筋422和第二踏板41的位置锁定,保证加强斜撑42和第二踏板4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0057]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