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3-0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救生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


背景技术:

2.救生衣( life jacket)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neoprene),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为5

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一般为背心式,用泡沫塑料或软木等制成,穿在身上具有足够浮力,使落水者头部能露出水面;传统的救生衣大多为常温落水者救生防护使用,但是在面对冰面落水情况时,因素较为复杂,极低的温度和冰面会使恐惧迅速击破落水者的心里防线,可能还会收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降低落水者生还几率,如冰面不足以支撑落水者的体重,致使落水者无法爬出冰面,长时间浸泡在冰水中易造成失温现象,破冰难度大,易受伤,过度消耗落水者体力等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落水者无法爬出冰面、易造成失温现象、破冰难度大易受伤和过度消耗落水者体力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所述救生衣主体内设置有纤维发热线;救援组件,所述救援组件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背部;破冰组件,所述破冰组件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且位于手臂肘部位置;逃生组件,所述逃生组件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且位于手臂的小臂处;防滑鞋底,所述防滑鞋底固定设置在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底端鞋底处;荧光条,若干个所述荧光条分别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前侧手臂和大腿处;松紧带,两个所述松紧带分别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底部两个脚踝处;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固定安置于所述松紧带的两端,且相互粘接;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前侧,并位于人体的胸部位置;刺冰锥,两个所述刺冰锥分别可拆卸的卡接在所述移动组件顶端左右两侧的凹槽内;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顶端的内腔中。
5.优选的,所述救援组件包括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沿左右方向固定安置于所述救
生衣主体的后侧背部位置;防护框,所述防护框活动安置于所述固定条的外侧;气枕,所述气枕固定设置在所述防护框的内侧,并与人体头部位置相对应;主连接块,所述主连接块固定安置于所述防护框的底端中部;副连接块,两个所述副连接块分别安置于所述防护框顶端左右两侧。
6.优选的,所述破冰组件包括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固定设置在所述救生衣主体的手臂肘部位置;垫块,所述垫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受力块内侧内壁中部位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安置于所述受力块的外侧中部位置;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内腔中;冲击块,所述冲击块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旋转块的内侧;且顶端中部呈尖锐状;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安置于所述旋转块的底端,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一限位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分别固定开设在所述旋转块的外壁两侧;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固定开设至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形状呈螺旋状。
7.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首尾两端均呈水平状,中部为竖直状。
8.优选的,所述冲击块的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柱形凸起,且所述柱形凸起同时卡接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侧。
9.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罩体,所述罩体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前侧,且位于人体的胸部位置;第一移动板,若干个所述第一移动板分别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罩体的内腔左侧;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卡接在所述罩体的中部内腔右侧;第三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上下两端的间隙中;滑行杆,两个所述滑行杆分别沿上下方向固定安置于若干个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外端前侧;拉手,所述拉手固定安置于所述滑行杆的外侧中部;齿条,若干个所述齿条分别固定安置于两个第一移动板的内侧壁和第二移动板的上下两端,且均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
10.优选的,两个所述滑行杆的前侧外端呈弧形光滑状。
11.优选的,所述逃生组件包括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固定安置于所述救生衣主体的后侧小臂处;救援巾,所述救援巾叠放于所述储物槽的内侧,其中一端可拆卸的固定于储物槽的内侧;且所述救援巾的外侧呈设置有长绒棉麻条,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拉链,所述拉链固定安装在所述储物槽的开口处。
1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救援组件能够保证落水者头部迅速露出水面,降低落水者冲入冰层以下水位的概率,提高生还率,便于施救和拖动落水者,通过纤维发热线的设置能够保证落水者的体温;2、本发明通过破冰组件能够实现省力破冰的效果,使落水者能够迅速完成破冰效果,直至可以移动到冰层较厚位置逃离脱身,破冰过程无需借助外部工具,且破冰效果好,尽可能保留落水者的体力,通过逃生组件能够实现在冰面迅速形成固定抓握点的作用,可强有力的辅助落水者逃脱至冰面以上;3、本发明通过移动组件能够加大身体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和着力点,并提供一种阻力较低,可辅助冰面上的救援者或者落水者进行迅速移动,相对于匍匐在冰面上的移动速度显著提升,安全性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的破冰组件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破冰组件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固定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旋转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逃生组件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移动组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救生衣主体,2、救援组件,3、破冰组件,4、逃生组件,5、防滑鞋底,6、荧光条,7、松紧带,8、魔术贴,9、移动组件,10、刺冰锥,11、蓄电池,21、固定条,22、防护框,23、气枕,24、主连接块,25、副连接块,31、受力块,32、垫块,33、固定座,34、旋转块,35、冲击块,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第一限位槽,39、第二限位槽,41、储物槽,42、救援巾,43、拉链,91、罩体,92、第一移动板,93、第三齿轮,94、第二移动板,95、滑行杆,96,拉手,97、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

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发热保暖式冰面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主体1、救援组件2、破冰组件3、逃生组件4、防滑鞋底5、荧光条6、松紧带7、魔术贴8、移动组件9、刺冰锥10和蓄电池11,救生衣主体1内设置有纤维发热线;救援组件2安置于救生衣主体1的后侧背部;破冰组件3固定安置于救生衣主体1的后侧,且位于手臂肘部位置;逃生组件4固定安置于救生衣主体1的后侧,且位于手臂的小臂处;防滑鞋底5固定设置在救生衣主体1的底端鞋底处;若干个荧光条6分别安置于救生衣主体1的前侧手臂和大腿处;两个松紧带7分别固定安置于救生衣主体1底部两个脚踝处;魔术贴8固定安置于松紧带7的两端,且相互粘接,保证救生衣的贴身效果;移动组件9固定安置于救生衣主体1的前侧,并位于人体的胸部位置;两个刺冰锥10分别可拆卸的卡接在移动组件9顶端左右两侧的凹槽内;蓄电池11固定设置在移动组件9顶端的内腔中,为纤维发热线的发热提供临时电能。
1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救援组件2包括有:固定条21、防护框22、气枕23、主连接块24和副连接块25,固定条21沿左右方向固定安置于救生衣主体1的后侧背部位置;防护框22活动安置于固定条21的外侧;气枕23固定设置在防护框22的内侧,并与人体头部位置相对应;主连接块24固定安置于防护框22的底端中部;两个副连接块25分别安置于防护框22顶端左右两侧,通过救援组件2可保证落水者口鼻处位于水面以上提高生存概率。
1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破冰组件3包括有:受力块31、垫块32、固定座33、旋转块34、冲击块35、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第一限位槽38和第二限位槽39,受力块31固定设置在救生衣主体1的手臂肘部位置;垫块32固定设置在受力块31内侧内壁中部位置;固定座33固定安置于受力块31的外侧中部位置;旋转块34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固定座33的
内腔中;冲击块35可伸缩的设置在旋转块34的内侧,冲击块35的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柱形凸起,且柱形凸起同时卡接于第一限位槽38和第二限位槽39内侧;且顶端中部呈尖锐状;第一齿轮36可旋转的设置在固定座33的外侧;第二齿轮37固定安置于旋转块34的底端,且与第一齿轮36相啮合;两个第一限位槽38分别固定开设在旋转块34的外壁两侧,第一限位槽38的首尾两端均呈水平状,中部为竖直状;第二限位槽39固定开设至固定座33的内壁上,且第二限位槽39的形状呈螺旋状,通过破冰组件3可轻松实现落水者破冰开凿行进道路的作用,尽可能降低落水者的体力消耗。
19.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移动组件9包括有:罩体91、第一移动板92、第三齿轮93、第二移动板94、滑行杆95、拉手96和齿条97,罩体91固定安置于救生衣主体1的前侧,且位于人体的胸部位置;若干个第一移动板92分别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卡接在罩体91的内腔左侧;第二移动板94可沿左右方向移动的卡接在罩体91的中部内腔右侧;两个第三齿轮93分别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两个第一移动板92和第二移动板94上下两端的间隙中;两个滑行杆95分别沿上下方向固定安置于若干个第一移动板92和第二移动板94的外端前侧,两个滑行杆95的前侧外端呈弧形光滑状;拉手96固定安置于滑行杆95的外侧中部;若干个齿条97分别固定安置于两个第一移动板92的内侧壁和第二移动板94的上下两端,且均与第三齿轮93相啮合,通过移动组件9可实现救援者或落水者在冰面稳定快速移动的作用。
2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逃生组件4包括有:储物槽41、救援巾42和拉链43,储物槽41固定安置于救生衣主体1的后侧小臂处;救援巾42叠放于储物槽41的内侧,其中一端可拆卸的固定于储物槽41的内侧;且救援巾42的外侧呈设置有长绒棉麻条,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拉链43固定安装在储物槽41的开口处,通过逃生组件4能够实现与冰面之间的固定效果,便于落水者逃生借力。
21.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22.步骤一:本装置可通过松紧带7与魔术贴8的固定作用,提高救生衣的贴身效果,保证救生衣的跟随性,通过荧光条6可使远处人员迅速发现穿着救生衣的人员,如遇到人员落水后,首先通过救援组件2中的气枕23可增加落水人员头部的浮力,保证口鼻位于水面以上,同时防止落水者头部受到冰层冲击,如遇到冰层较薄,可以通过破冰组件3进行持续破冰直至遇到冰层较厚处逃离脱身,在此运动过程中,首先通过落水者转动第一齿轮36,通过第一齿轮36以及第二齿轮37的间接传动,带动旋转块34进行旋转,由于冲击块35两侧分别设置有柱形凸起,且该柱形凸起同时位于第一限位槽38以及第二限位槽39的内侧,在此运动过程中,并在第一限位槽38以及第二限位槽39自身形状的限制作用下,迫使限位柱以及冲击块35整体做内外方向的伸缩运动,继续旋转后柱体进入到第一限位槽38两端的平缓处,此时可通过冲击块35配合肘部向冰块冲击,实现对冰块的破碎作用;步骤二:当落水者移动至较厚冰层处,可通过打开拉链43,然后取出内部的救援巾42,并使救援巾42全部浸湿,并尽可能向较厚的冰层处的较远位置抛出,等待数分钟后救援巾42外的长绒棉麻材料将与冰面冻结为一体,此时可施加较大的拉力并借助该力量将身体拖拽出来,拖拽完成后可拉动拉手96,同时驱动第一移动板92、第二移动板94以及两侧的滑行杆95分别向外侧伸出,在此运动过程中,由于第一移动板92以及第二移动板9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条97并均与第三齿轮93相啮合,可实现保证两侧的滑行杆95同步伸出的作用,
还可取处内侧的刺冰锥10,并借助刺冰锥10以及滑行杆95完成在冰面的移动,尽可能的降低在冰面的动作幅度,同时加大与冰层的受力面积和支撑点,保证人员顺利救援和逃生使用。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