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丝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
背景技术:2.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领域、体育休闲用品及军用和民用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新兴工业领域如高速列车、风电叶片、电缆支撑芯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余杭飞行器向轻质、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及技术推动力,属于军民两用的高科技新材料。
3.为了赋予碳纤维的集束性、耐磨性、抗吸水性等,便于碳纤维与其它复合材料更好的结合,在碳纤维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会对碳纤维进行上浆处理。即在其表面包覆一层上浆剂,不仅具有减少纤维起毛断丝、使纤维成束、改善工艺性并起到保护碳纤维的作用,还有改善碳纤维与其它复合材料基体界面接触并发生物理化学的相互作用。碳纤维制备过程中包括预氧化、炭化、表面处理、上浆及干燥等工序过程,上浆是碳纤维和石墨纤维生产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同时碳纤维上浆剂含量是评价上浆工艺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其质量百分数控制在0.6%~2.0%之间,这不仅取决于上浆剂种类及碳纤维和石墨纤维品种规格,也关联上浆方式和上浆部位。
4.但是现有的碳纤维丝上浆装置在上浆时不能够同时对多根碳纤维丝进行上浆,而且现有的碳纤维丝上浆装置在上浆时不能够控制不同直径的碳纤维丝的上浆时间,或者是通过控制牵引机构的牵引速度来改变上浆时间,容易造成碳纤维丝的拉断,使用不方便。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7.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包括上浆池,所述上浆池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辊,所述上浆池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辊,所述上浆池的顶端设置有压料组件一和压料组件二,所述上浆池正面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液管。
9.进一步的,所述上浆池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相匹配的条型凹槽,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上均设置有缓冲垫套。
10.进一步的,所述上浆池顶端相邻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滑台,所述支撑滑台与所述压料组件一和所述压料组件二相匹配。
11.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管的顶端设置有穿插于所述排液管的阀门,所述上浆池和所述排液管均为不锈钢材质。
12.进一步的,所述压料组件一和所述压料组件二均由滑动座、l型连接件和压料辊构
成,所述滑动座位于所述支撑滑台的顶端,所述l型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料辊连接于所述l型连接件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底端的两侧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滑台相匹配的活动滚轮。
14.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穿插于所述滑动座的锁紧旋钮,所述滑动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锁紧旋钮相匹配的螺纹孔。
15.进一步的,所述压料辊由辊体和活动连接轴构成,所述活动连接轴连接于所述辊体的两端,所述活动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l型连接件相配合连接,所述辊体上开设有环形限位槽。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上浆池、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压料组件一、压料组件二和排液管构成的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从而能够实现碳纤维丝的连续上浆作业,同时能够对多根碳纤维丝进行上浆作业,上浆时能够通过压料组件一和压料组件二之间的距离实现上浆时间的控制。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的压料辊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的滑动座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的导向辊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上浆池;2、第一导向辊;3、第二导向辊;4、压料组件一;5、压料组件二;6、排液管;7、条型凹槽;8、缓冲垫套;9、支撑滑台;10、阀门;11、滑动座;12、l型连接件;13、压料辊;14、凹槽;15、活动滚轮;16、锁紧旋钮;17、螺纹孔;18、辊体;19、活动连接轴;20、环形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包括上浆池1,所述上浆池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辊2,所述上浆池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辊3,所述上浆池1的顶端设置有压料组件一4和压料组件二5,所述上浆池1正面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液管6。
29.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上浆池1、第一导向辊2、第二导向辊3、压料组件一4、压料组件二5和排液管6构成的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从而能够实现碳纤维丝的连续上浆作业,同时能够对多根碳纤维丝进行上浆作业,上浆时能够通过压料组件一和压料组件二之间的距离实现上浆时间的控制。
30.实施例二:
31.如图1-5所示,所述上浆池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辊2,所述上浆池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辊3,所述上浆池1的顶端设置有压料组件一4和压料组件二5,所述上浆池1正面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液管6,所述上浆池1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辊2和所述第二导向辊3相匹配的条型凹槽7,所述第一导向辊2和所述第二导向辊3上均设置有缓冲垫套8,所述上浆池1顶端相邻所述第一导向辊2和所述第二导向辊3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滑台9,所述支撑滑台9与所述压料组件一4和所述压料组件二5相匹配,所述排液管6的顶端设置有穿插于所述排液管6的阀门10,所述上浆池1和所述排液管6均为不锈钢材质,通过缓冲垫套8能够起到缓冲效果,避免碳纤维丝受到磨损,通过支撑滑台9能够对压料组件一4和压料组件二5起到支撑作用,通过排液管6能够将浆液排出更换。
32.实施例三:
33.如图1-5所示,所述上浆池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辊2,所述上浆池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辊3,所述上浆池1的顶端设置有压料组件一4和压料组件二5,所述上浆池1正面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排液管6,所述压料组件一4和所述压料组件二5均由滑动座11、l型连接件12和压料辊13构成,所述滑动座11位于所述支撑滑台9的顶端,所述l型连接件12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座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料辊13连接于所述l型连接件12之间,所述滑动座11底端的两侧开设有若干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滑台9相匹配的活动滚轮15,所述滑动座11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穿插于所述滑动座11的锁紧旋钮16,所述滑动座1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锁紧旋钮16相匹配的螺纹孔17,所述压料辊13由辊体18和活动连接轴19构成,所述活动连接轴19连接于所述辊体18的两端,所述活动连接轴19的另一端与所述l型连接件12相配合连接,所述辊体18上开设有环形限位槽20,通过活动滚轮15能够使得滑动座11在支撑滑台9上移动,通过锁紧旋钮16能够将滑动座11进行锁紧固定,通过环形限位槽20能够对碳纤维丝进行限位,避免碳纤维丝发生缠绕。
34.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5.在实际应用时,将碳纤维丝从压料组件一4、压料组件二5的底端穿过,调节压料组件一4、压料组件二5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成后,通过锁紧旋钮16将滑动座11进行锁紧固定,通过牵引机构对碳纤维丝进行牵引即可实现对碳纤维丝的上浆工作。
36.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上浆池1、第一导向辊2、第二导向辊3、压料组件一4、压料组件二5和排液管6构成的碳纤维丝用连续上浆装置,从
而能够实现碳纤维丝的连续上浆作业,同时能够对多根碳纤维丝进行上浆作业,上浆时能够通过压料组件一和压料组件二之间的距离实现上浆时间的控制。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