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鞋垫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鞋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鞋垫。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满足用户的增高需求,可在鞋内垫增高鞋垫。在现有技术中,增高鞋垫通常分为全垫和半垫,半垫仅用于垫高用户的足部后跟。
3.然而,在用户使用半垫的过程中,存在半垫窜动或移位的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鞋垫易在鞋体内窜动或移动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具有容纳凹部;防脱结构,包括延伸部和卡接部,延伸部向上延伸;其中,沿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延伸部的两端分别与鞋垫本体和卡接部连接,卡接部位于鞋体外,以用于与鞋体限位配合。
6.进一步地,延伸部朝向容纳凹部的表面包括第一弧形面,第一弧形面用于与用户的足部相适配。
7.进一步地,延伸部远离容纳凹部的表面包括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用于与鞋体的内表面相适配。
8.进一步地,鞋垫本体包括:底垫;围边,设置在底垫的周边上,围边和底垫围绕形成容纳凹部;其中,延伸部与围边连接。
9.进一步地,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一延伸段的第一端与围边连接,第一弧形面设置在第一延伸段朝向容纳凹部的第一表面上,第二弧形面设置在第一延伸段远离容纳凹部的第二表面上;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的第二端与第二延伸段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延伸段的第二端与卡接部连接,第二延伸段压设在鞋体上,以用于与鞋体限位止挡。
10.进一步地,鞋垫还包括:凸部,设置在卡接部朝向鞋体的表面上,凸部用于与鞋体的外表面抵接。
11.进一步地,鞋垫还包括:定位模块,定位模块设置在卡接部上,以用于实时获取鞋垫所处位置;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与定位模块电连接,以用于为定位模块供电。
12.进一步地,鞋垫还包括:标识部,设置在卡接部上,标识部包括文字和图形中的至少一种。
13.进一步地,鞋垫本体朝向鞋体的表面具有防滑花纹;和/或,沿鞋垫本体的前端至末端的方向上,围边的高度逐渐增大。
14.进一步地,卡接部为一个;或者,卡接部为多个,多个卡接部沿延伸部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鞋垫的容纳凹部用于容纳用户的足部后跟,鞋垫的卡接部通过延伸部与鞋垫本体连接。这样,在用户将鞋垫本体垫在鞋体内后,鞋垫的卡接部位于鞋体外且能够与鞋体限位止挡,进而通过卡接部实现鞋垫与鞋体的限位配合,以防止鞋垫本体相对于鞋体发生移动或窜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垫易在鞋体内窜动或移动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能够实现增高目的。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鞋垫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中的鞋垫的主视图;
19.图3示出了图1中的鞋垫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示出了图1中的鞋垫的前视图;以及
21.图5示出了图1中的鞋垫的后视图。
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3.10、鞋垫本体;11、容纳凹部;12、底垫;13、围边;20、防脱结构;21、延伸部;211、第一弧形面;212、第二弧形面;213、第一延伸段;214、第二延伸段;22、卡接部;30、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5.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6.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鞋垫易在鞋体内窜动或移动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鞋垫。
28.如图1至图5所示,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0和防脱结构20。鞋垫本体10具有容纳凹部11。防脱结构20包括延伸部21和卡接部22,延伸部21向上延伸。其中,沿延伸部21的延伸方向,延伸部21的两端分别与鞋垫本体10和卡接部22连接,卡接部22位于鞋体外,以用于与鞋体限位配合。
29.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鞋垫的容纳凹部11用于容纳用户的足部后跟,鞋垫的卡接部22通过延伸部21与鞋垫本体10连接。这样,在用户将鞋垫本体10垫在鞋体内后,鞋垫的卡接部22位于鞋体外且能够与鞋体限位止挡,进而通过卡接部22实现鞋垫与鞋体的限位配合,以防止鞋垫本体10相对于鞋体发生移动或窜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垫易在鞋体内窜动或移动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能够实现增高目
的。
30.可选地,卡接部22为燕尾式、包裹式或者盾牌式,可用于ip形象和广告展示。
31.可选地,鞋垫具有多个级别的增高等级,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32.如图1至图3所示,延伸部21朝向容纳凹部11的表面包括第一弧形面211,第一弧形面211用于与用户的足部相适配。这样,第一弧形面211的上述设置使得用户的足部后跟能够与鞋垫之间进行良好的贴合,在用户行走过程中,防止延伸部21摩擦足部后跟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上述设置能够避免用户的足部与鞋帮直接接触而对鞋帮造成磨损,延长了鞋体的使用寿命。
33.如图1至图3所示,延伸部21远离容纳凹部11的表面包括第二弧形面212,第二弧形面212用于与鞋体的内表面相适配。这样,第二弧形面212的上述设置使得延伸部21能够与鞋帮进行良好的贴合,进而增大了鞋垫与鞋帮之间的接触面积,在用户行走过程中,防止鞋垫与鞋帮之间反复摩擦而造成鞋帮磨损,延长了鞋体的使用寿命。
34.如图1和图3所示,鞋垫本体10包括底垫12和围边13。围边13设置在底垫12的周边上,围边13和底垫12围绕形成容纳凹部11。其中,延伸部21与围边13连接。这样,围边13的上述设置增大了足部后跟与鞋垫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增强了鞋垫对脚踝的包裹力度,防止足部在鞋体中随意地移动,以对脚踝进行更好地保护进而避免脚踝受伤。同时,围边13的上述设置能够起到对足部后跟进行矫正的作用。
35.如图1至图4所示,延伸部21包括第一延伸段213和第二延伸段214。其中,第一延伸段213的第一端与围边13连接,第一弧形面211设置在第一延伸段213朝向容纳凹部11的第一表面上,第二弧形面212设置在第一延伸段213远离容纳凹部11的第二表面上;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第一延伸段213的第二端与第二延伸段21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延伸段214的第二端与卡接部22连接,第二延伸段214压设在鞋体上,以用于与鞋体限位止挡。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延伸部21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延伸部21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同时,第一延伸段213的两端分别与围边13和第二延伸段214连接,第二延伸段2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延伸段213和卡接部22连接,第二延伸段214压接在鞋帮上,以确保卡接部22位于鞋体外。
36.如图1至图3所示,鞋垫还包括凸部30。其中,凸部30设置在卡接部22朝向鞋体的表面上,凸部30用于与鞋体的外表面抵接。这样,在用户将鞋垫本体10放入鞋体内后,卡接部22位于鞋体外,凸部30抵接在鞋体的外表面上,以确保卡接部22能够与鞋体限位止挡,防止鞋垫相对于鞋体发生移动或窜动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37.具体地,凸部30朝向鞋体的表面为弧形面,以使凸部30与鞋体的外表面之间为点接触,一方面确保卡接部22能够通过凸部30与鞋体的外表面限位止挡,提升了卡接部22与鞋体之间的限位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凸部30划伤或割伤鞋体的外表面。
38.可选地,鞋垫还包括定位模块和供电模块。其中,定位模块设置在卡接部22上,以用于实时获取鞋垫所处位置。供电模块与定位模块电连接,以用于为定位模块供电。这样,在老人或儿童使用鞋垫过程中,可通过定位模块实时获取老人或儿童的位置,以便家人及时了解老人或者儿童的行踪。同时,定位模块的上述设置位置能够避免定位模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鞋垫。
39.具体地,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模块,供电模块用于为gps定位模块提供电源,以确保
gps定位模块能够正常使用。鞋垫还包括智能处理芯片和无线数据传输芯片,gps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智能处理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智能处理芯片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芯片与终端设备连接,家人通过终端设备获取老人或儿童的行踪即可。
40.可选地,鞋垫还包括标识部。其中,标识部设置在卡接部22上,标识部包括文字和图形中的至少一种。这样,标识部能够起到广告媒介载体、品牌联名、个性id定制、ip形象研发的作用,即可实现鞋垫的个性化设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本实施例中的鞋垫规避内敛、排他的束缚,可使用户的形象、气质以及自信得到充分的展现,标识部能够使品牌化、个性化、潮流化、id定制化以及ip研发周边化得以传播和交流。
41.可选地,标识部包括动植物、人物形象、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建筑楼宇、图形文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2.在本实施例中,鞋垫可从不同维度形成多条赛道:
43.(1)潮流(男女)赛道,鞋垫集内增高、防脱落以及防摩擦的特点,能够凸显个性、彰显气质,用户可通过标识部诠释每日风格、色系、心情等个性标签。
44.(2)儿童赛道,鞋垫集足跟矫正、防脱落以及防摩擦的特点。
45.(3)老年人赛道,鞋垫能够提升老年人鞋内前、后方向上的稳定度,也能够起到定位作用。
46.(4)载体赛道,鞋垫的标识部可作为广告媒介载体,以展现品牌联名、个性id定制以及ip形象。
47.在本实施例中,鞋垫采用一次性压缩模型方法制成,材料选择eva材质,以使鞋垫具有轻便、弹性好、柔韧度好、不易皱以及着色性好等特点。
48.需要说明的是,鞋垫的加工方法不限于此,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鞋垫通过3d打印制成。这样,上述加工方法能够实现精准加工,且可实现私人定制。
49.可选地,鞋垫本体10朝向鞋体的表面具有防滑花纹。这样,在用户使用鞋垫的过程中,防滑花纹能够起到防滑作用,进而避免鞋垫相对于鞋体发生移动或窜动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50.在本实施例中,沿鞋垫本体10的前端至末端的方向上,围边13的高度逐渐增大。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围边13能够对足部后跟进行良好的保护,也能够避免用户足部与鞋帮直接接触而对鞋帮造成磨损。
51.可选地,卡接部22为一个;或者,卡接部22为多个,多个卡接部22沿延伸部2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卡接部22的个数选取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工况,也提升了工作人员对鞋垫的加工灵活性。
52.在本实施例中,卡接部22为两个,两个卡接部22沿延伸部2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卡接部22之间具有开口,以使鞋垫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鞋垫的加工成本。
53.需要说明的是,卡接部22的个数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卡接部22为三个、或四个、或五个、或多个。
54.在本实施例中,鞋垫本体10呈u形,不仅能够对足部后跟进行良好的支撑,且能够起到透气、防出汗的作用。
55.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56.鞋垫的容纳凹部用于容纳用户的足部后跟,鞋垫的卡接部通过延伸部与鞋垫本体连接。这样,在用户将鞋垫本体垫在鞋体内后,鞋垫的卡接部位于鞋体外且能够与鞋体限位止挡,进而通过卡接部实现鞋垫与鞋体的限位配合,以防止鞋垫本体相对于鞋体发生移动或窜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垫易在鞋体内窜动或移动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能够实现增高目的。
57.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5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