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箱式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箱式行李箱。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行和出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为了便于携带人们自身的生活用品和纪念品,人们通常会携带一种储物器具,通常使用的就是行李箱,行李箱又叫旅行箱,是出门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现有的行李箱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行李箱大多数都是对开的,当需要拿某一件物品时就需要打开整个箱子,有些随手用的东西,比如:充电器、水杯等,要随时取出很不方便,另一方面行李箱的储物空间比较单一有限,很多物品全都放在同一个储物空间内,不能够对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导致行李箱内部气味扩散,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麻烦,在旅途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控的情况,行李箱难免会收到磕磕碰碰,导致行李箱发生破裂和磨损,这样既影响行李箱的美观,严重还会导致行李箱破裂,降低了行李箱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3.另外,现有的行李箱一般通过在行李箱的中间位置开口,但是这种行李箱不方便拿取行李箱内的物品,每次取放物品都需要将行李箱从中间位置打开并摊开放置,再取放物品,这种行李箱取放物品过于繁琐;另外,使用这种行李箱时,若行李箱内物品较多,特别是行李箱内的衣物较多时,行李箱的两侧翻转闭合过程中,容易导致行李箱内的衣物由于惯性甩出箱体,但使用者不容易发现衣物是否甩出箱体,导致闭合时才发现衣物甩出箱体无法闭合行李箱,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箱式行李箱,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便于取放行李箱的随手小部件,还方便取放行李箱内的物品。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箱式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面固定设置有上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前箱体、后箱体和箱体连接件,前箱体固定连接在箱体连接件的一侧,后箱体固定连接在箱体连接件相对的另一侧,前箱体上设置前箱体开口,前箱体上对应前箱体开口设有前盖,前盖转动连接在前箱体上。
6.所述上箱体包括上箱体侧壁、底板和翻盖,上箱体侧壁自底板的边缘部分向上延伸形成,上箱体侧壁的上端形成上箱体开口,上箱体侧壁与底板形成上箱体容腔,翻盖转动连接在上箱体侧壁上,当翻盖盖合在上箱体开口上时,上箱体容腔密闭设置。
7.所述前盖上设有向后箱体方向凹陷形成的加强筋,这样,能够加强前盖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筋还能够对箱体内的物品进行挤压,防止箱体内的物品撑开前盖。
8.以上设置,可将一些随手的物品放置在箱体顶部的上箱体内,方便取放一些使用频繁的物品;另外,当需要对行李箱进行取放物品时,仅需要打开前箱体上的前盖,即可对行李箱进行取放物品,取放物品简单方便;另外,当行李箱内物品较多时,收纳完成后仅需要观察前盖周围是否有物品甩出,即可关闭前盖,使用方便;在本实用新型中,箱体连接件
是设置上箱体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箱体连接件将前箱体和后箱体固定连接,才方便在箱体上端固定上箱体,从而实现上述上箱体的作用,但前箱体和后箱体固定后,将面临打开箱体的技术问题,因此,通过在前箱体上设置前盖以解决该矛盾的问题,从而实现既能方便在上箱体取放物品,同时又不影响在箱体内取放物品。
9.进一步地,所述前盖与前箱体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合页,前盖与前箱体之间通过第一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前箱体绕前箱体开口边缘向后箱体方向凹陷延伸形成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对应前盖设置,当前盖盖合在前箱体开口上时,第一避让槽与前盖抵接,且前盖与前箱体平齐;这样,前盖通过第一合页转动盖合在前箱体上,前盖盖合稳定,且前盖与前箱体平齐,整洁美观。
10.进一步地,所述前箱体和后箱体之间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前箱体,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箱体,固定件设置在箱体较长边的一侧;这样,固定件能够强化前箱体和后箱体分别与箱体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箱体整体的抗拉强度,实用性更好。
11.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侧壁在靠近上箱体开口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第一槽板设置在上箱体侧壁靠近上箱体容腔的一侧,第二槽板设置在上箱体侧壁远离上箱体容腔的一侧,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最高处的高度分别高于上箱体侧壁的最高处;第一槽板的侧壁、第二槽板侧壁以及上箱体侧壁的顶面形成翻盖固定槽;翻盖底面的边缘处设有向远离翻盖顶面方向延伸形成的翻盖固定凸起,翻盖固定凸起对应翻盖固定槽设置;以上设置,当翻盖盖合在上箱体开口上时,通过第一槽板的侧壁、第二槽板侧壁以及上箱体侧壁的顶面形成翻盖固定槽对翻盖固定凸起形成固定,使得上箱体容腔的密封作用更好。
12.进一步地,所述翻盖与上箱体侧壁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合页,翻盖与上箱体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合页活动连接;这样,上箱体可通过第二合页转动连接上箱体侧壁,转动稳定。
13.进一步地,所述前箱体在远离第一合页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锁定机构,前盖的一侧对应第一锁定机构设有第一锁定卡勾,通过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一锁定卡勾的配合将前盖锁定在前箱体的开口上;以上设置,前盖通过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一锁定卡勾配合锁定前盖,方便锁定前盖,从而方便取放箱体内的物品。
14.进一步地,所述翻盖与上箱体侧壁之间共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合页,所述第二合页为弹簧合页,且其中一个第二合页上设有限位柱,当翻盖盖合在在上箱体开口上且翻盖底面与底板平行时,限位柱与翻盖的底面抵接;上箱体在远离第二合页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二锁定机构,翻盖的一侧对应第二锁定机构设有第二锁定卡勾,通过第二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卡勾的配合将翻盖锁定在上箱体侧壁上;以上设置,上箱体侧壁通过第二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卡勾配合将翻盖锁定在上箱体侧壁上,方便锁定翻盖;由于第二合页为弹簧合页,当需要打开上箱体的翻盖时,解除第二锁定机构和第二卡勾之间的锁定,翻盖在第二合页的作用下自动转动翻开,从而方便取放上箱体容腔内物品。
15.进一步地,所述后箱体在远离前箱体的一侧向远离前箱体的方向延伸形成用于设置拉杆的拉杆容腔,拉杆设置在拉杆容腔内;以上设置,拉杆拉出时不会与上箱体相互之间产生干涉,同时,后箱体的内腔平整度更高,不会因拉杆的设置影响箱体内的容量大小。
16.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侧壁和底板上分别对应箱体连接件设有向远离箱体方向凹
陷形成的第二避让槽;以上设置,当将上箱体装配到箱体上时,第二避让槽与箱体连接件配合形成导向作用,可快速确定上箱体安装的位置;另外第二避让槽于箱体连接件配合,使得上箱体安装更加稳固。
17.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箱体顶面的连接件,所述箱体在靠近上箱体的一侧壁上且位于箱体的内侧设有用于安装连接件的导向通槽,连接件一端固定在底板靠近上箱体容腔的一侧,连接件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底板和箱体侧壁固定设置在导向通槽内;以上设置,连接件一端固定在底板,另一端一次穿过底板和箱体侧壁并固定设置在导向通槽内,这样,在安装上箱体时,可将连接件在导向通槽内调整位置再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7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1、前箱体;111、前箱体开口;112、第一避让槽;12、后箱体;13、箱体连接件;14、前盖;141、加强筋;15、第一合页;16、固定件;2、上箱体;21、上箱体侧壁;22、底板;23、翻盖;231、翻盖固定凸起;24、上箱体容腔;25、第一槽板;26、第二槽板;27、翻盖固定槽;28、第二合页;281、限位柱;31、第一锁定机构;32、第一锁定卡勾;41、第二锁定机构;42、第二锁定卡勾;51、拉杆容腔;52、拉杆;6、第二避让槽;70、安装件;71、连接件;72、导向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如图1-图7所示,一种两箱式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面固定设置有上箱体2,所述箱体包括前箱体11、后箱体12和箱体连接件13,前箱体11固定连接在箱体连接件13的一侧,后箱体12固定连接在箱体连接件13相对的另一侧,前箱体11上设置前箱体11开口,前箱体11上对应前箱体11开口设有前盖14,前盖14转动连接在前箱体11上。
28.所述上箱体2包括上箱体侧壁21、底板22和翻盖23,上箱体侧壁21自底板22的边缘部分向上延伸形成,上箱体侧壁21的上端形成上箱体开口,上箱体侧壁21与底板22形成上箱体容腔,翻盖23转动连接在上箱体侧壁21上,当翻盖23盖合在上箱体开口上时,上箱体容腔密闭设置。
29.所述前盖14上设有向后箱体12方向凹陷形成的加强筋141,这样,能够加强前盖14的结构强度,同时加强筋141还能够对箱体内的物品进行挤压,防止箱体内的物品撑开前盖14,同时,加强筋141能够为整个行李箱提高美观度。
30.以上设置,可将一些随手的物品放置在箱体顶部的上箱体2内,方便取放一些使用频繁的物品;另外,当需要对行李箱进行取放物品时,仅需要打开前箱体11上的前盖14,即可对行李箱进行取放物品,取放物品简单方便;另外,当行李箱内物品较多时,收纳完成后
仅需要观察前盖14周围是否有物品甩出,即可关闭前盖14,使用方便。在本实用新型中,箱体连接件13是设置上箱体2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箱体连接件13将前箱体11和后箱体12固定连接,才方便在箱体上端固定上箱体2,从而实现上述上箱体的作用,但前箱体11和后箱体12固定后,将面临打开箱体的技术问题,因此,通过在前箱体上设置前盖14以解决该矛盾的问题,从而实现既能方便在上箱体取放物品,同时又不影响在箱体内取放物品。
31.所述前盖14与前箱体11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合页15,前盖14与前箱体11之间通过第一合页15活动连接;所述前箱体11绕前箱体11开口边缘向后箱体12方向凹陷延伸形成第一避让槽112,第一避让槽112对应前盖14设置,当前盖14盖合在前箱体11开口上时,第一避让槽112与前盖14抵接,且前盖14与前箱体11平齐;这样,前盖14通过第一合页15转动盖合在前箱体11上,前盖14盖合稳定,且前盖14与前箱体11平齐,整洁美观。
32.所述前箱体11和后箱体12之间连接有固定件16,固定件16的一端固定连接前箱体11,固定件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后箱体12,固定件16设置在箱体较长边的一侧;这样,固定件16能够强化前箱体11和后箱体12分别与箱体连接件13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箱体整体的抗拉强度,实用性更好。
33.所述上箱体2侧壁在靠近上箱体2开口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槽板25和第二槽板26,第一槽板25设置在上箱体2侧壁靠近上箱体2容腔的一侧,第二槽板26设置在上箱体2侧壁远离上箱体2容腔的一侧,第一槽板25和第二槽板26最高处的高度分别高于上箱体2侧壁的最高处;第一槽板25的侧壁、第二槽板26侧壁以及上箱体2侧壁的顶面形成翻盖固定槽27;翻盖23底面的边缘处设有向远离翻盖23顶面方向延伸形成的翻盖固定凸起231,翻盖固定凸起231对应翻盖固定槽27设置;以上设置,当翻盖23盖合在上箱体2开口上时,通过第一槽板25的侧壁、第二槽板26侧壁以及上箱体2侧壁的顶面形成翻盖固定槽27对翻盖固定凸起231形成固定,使得上箱体2容腔的密封作用更好。
34.所述翻盖23与上箱体2侧壁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二合页28,翻盖23与上箱体2侧壁之间通过第二合页28活动连接;这样,上箱体2可通过第二合页28转动连接上箱体2侧壁,转动稳定。
35.所述前箱体11在远离第一合页15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锁定机构31,前盖14的一侧对应第一锁定机构31设有第一锁定卡勾32,通过第一锁定机构31和第一锁定卡勾32的配合将前盖14锁定在前箱体11的开口上;以上设置,前盖14通过第一锁定机构31和第一锁定卡勾32配合锁定前盖14,方便锁定前盖14,从而方便取放箱体内的物品,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31为现有的密码锁或机械锁。
36.所述翻盖23与上箱体2侧壁之间共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合页28,所述第二合页28为弹簧合页,且其中一个第二合页28上设有限位柱281,当翻盖23盖合在在上箱体2开口上且翻盖23底面与底板22平行时,限位柱281与翻盖23的底面抵接;上箱体2在远离第二合页28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二锁定机构41,第二锁定机构为现有的密码锁或机械锁,翻盖23的一侧对应第二锁定机构41设有第二锁定卡勾42,通过第二锁定机构41和第二锁定卡勾42的配合将翻盖23锁定在上箱体2侧壁上;以上设置,上箱体2侧壁通过第二锁定机构41和第二锁定卡勾42配合将翻盖23锁定在上箱体2侧壁上,方便锁定翻盖23;由于第二合页28为弹簧合页,当需要打开上箱体2的翻盖23时,解除第二锁定机构41和第二卡勾之间的锁定,翻盖23在第二合页28的作用下自动转动翻开,从而方便取放上箱体2容腔内物品。
37.所述后箱体12在远离前箱体11的一侧向远离前箱体11的方向延伸形成用于设置拉杆52的拉杆容腔51,拉杆52设置在拉杆容腔51内;以上设置,拉杆52拉出时不会与上箱体2相互之间产生干涉,同时,后箱体的内腔平整度更高,不会因拉杆的设置影响箱体内的容量大小。
38.所述上箱体侧壁和底板22上分别对应箱体连接件13设有向远离箱体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避让槽6;以上设置,当将上箱体2装配到箱体上时,第二避让槽6与箱体连接件13配合形成导向作用,可快速确定上箱体2安装的位置;另外第二避让槽6于箱体连接件13配合,使得上箱体2安装更加稳固。
39.所述上箱体2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箱体顶面的连接件71,所述箱体在靠近上箱体2的一侧壁上且位于箱体的内侧设有安装件70,安装件70上设有用于安装连接件71的导向通槽,连接件71一端固定在底板22靠近上箱体2容腔的一侧,连接件7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底板22和箱体侧壁固定设置在导向通槽内;以上设置,连接件71一端固定在底板22,另一端一次穿过底板22和箱体侧壁并固定设置在导向通槽内,这样,在安装上箱体2时,可将连接件71在导向通槽内调整位置再进行固定。
40.所述连接件71为铆钉、螺丝的其中一种或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