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


背景技术:

2.运动服即用于体育运动竞赛的衣服,目前的应用人群包括普通人、非专业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服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不具有脉搏检测的功能,还可提供一定康复训练的功能,供一些受伤恢复的人们使用。
3.但现有的运动服在之后的穿戴过程中,使用者并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调节运动服的内部的拉力,并且在运动过程在人的体温会出现一定的升高,由于运动服的包裹性相对较强,因此会导致整个运动服的散热效果相对较差。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包括外套和弹性组件,所述外套内部上方靠近手臂的位置镶嵌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外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外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安装槽内部靠外的一侧,所述安装槽内部靠内的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弹性带。
7.优选的,所述外套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缝制的方式与外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内部靠近外套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扇,且支撑架内部的上方镶嵌有通风软管。
8.优选的,所述外套内部两侧的手臂处均通过丝线缝制有魔术带,且魔术带外部与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表面的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的内部均镶嵌安装有磁条,且两个所述磁条的磁性相反。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部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且第一导向辊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径与滑块的外径相同,且滑槽和滑块的形状均为燕尾型。
12.优选的,所述弹性带外部远离魔术带的一端通过热熔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外径大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的最大间距。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外部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纽扣电池,且纽扣电池与风扇之间电性连接。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装置通过安装弹性组件,当人们将外套穿在身上后,可将弹性组件内的弹性带调节至所需位置,当人们在进行手臂的运动时,则会通过魔术带对弹性带进行拉伸,可增加人们抬手臂时的阻力,同时通过弹性带的调节可使人们进行不同拉力的训练,进而可使本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加出色;
16.2、本装置通过设置散热组件,人们在之后对手臂进行康复训练时,腋下是最容易出现发热和出汗现象的,此时即可控制散热组件内的风扇进行工作,风扇工作时所吹出的风,则会通过通风软管排向人们腋下的的部位,即可对进行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第一导向辊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所示外套后视部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所示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1所示安装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外套;11、魔术带;2、弹性组件;21、第一导向辊;22、第二导向辊;23、弹性带;24、磁条;25、滑块;26、限位环;3、限位板;4、安装环;41、安装槽;42、滑槽;5、散热组件;51、支撑架;52、风扇;53、通风软管;6、纽扣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6.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所述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包括外套1和弹性组件2;所述外套1内部上方靠近手臂的位置镶嵌有安装环4,所述安装环4外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41,所述弹性组件2设置有两组且位于安装槽41的内部,所述弹性组件2包括第一导向辊21,所述第一导向辊21外部的左右两端均焊接安装有滑块 25,所述滑块25滑动安装在安装槽41内部靠外的一侧,所述安装槽41内部靠内的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导向辊22,所述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的表面滑动安装有弹性带23。
27.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安装环4为u字型,人们之后在进行外套 1的穿戴时,安装环4可很好的固定在人们的腰部,此时安装环4 即可对内部的弹性组件2进行稳定的支撑,使人们在进行手臂的康复训练时,弹性组件2可更加稳定的对人们的手臂施加压力,同时因为弹性组件2时通过安装槽41镶嵌在安装环4内部的,可使整个装置的一体化效果更加出色。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外套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散热组件5,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支撑架51,所述支撑架51通过缝制的方式与外套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 51内部靠近外套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扇52,所述支撑架51内部
的上方镶嵌有通风软管53,所述支撑架51外部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纽扣电池6,且纽扣电池6与风扇52之间电性连接。
29.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通风软管53的一端镶嵌在支撑架51的内部,另一端通向外壳的腋下的位置,因此可通过通风软管53将风扇 52所吹出的风导向人们的腋下,即可对最容易出汗发热的部位进行散热,进而可使本装置的散热效果更加出色,同时因为纽扣电池6 与风扇52之间电性连接,纽扣电池6可对风扇52的工作提供充足的动力,使风扇52在之后可顺利的进行工作。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外套1内部两侧的手臂处均通过丝线缝制有魔术带11,所述魔术带11外部与弹性带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带23外部远离魔术带11 的一端通过热熔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且限位板3的外径大于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之间的最大间距。
3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外套1的手臂处设有魔术带11,人们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调节魔术带11对手臂的绑扎程度,同时因为限位板 3的外径大于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之间的最大间距,人们不需要弹性带23的弹力进行手臂康复锻炼时,可直将第一导向远离第二导向辊22的方向滑动,可解除对弹性带23的夹持,此时可将弹性带23的长度调节至最大,此时人们在抬手臂的同时弹性带 23则会不对人们的手臂施加拉力,且在调节弹性带23长度的同时,限位板3可避免弹性带23完全从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 之间脱落,进行方便人们之后对弹性带23距离的调节。
3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表面的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限位环 26,所述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的内部均镶嵌安装有磁条 24,且两个所述磁条24的磁性相反。
33.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弹性带23的长度进行调节时,限位环26 可对弹性带23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防止弹性带23在第一导向辊 21和第二导向辊22的表面跑遍,同时因为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内部磁条24的磁性相反,在外城弹性带23距离的调节之后,人们即可松开第一导向辊21,此时两个磁条24则会通过自身的吸力相互吸附,通过两个磁条24的吸附,即可使第一导向辊21 和第二导向辊22对弹性带23进行稳定的夹持。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安装槽41 内部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滑槽42,所述第一导向辊21通过滑槽42 和滑块25滑动安装在安装槽41的内部,所述滑槽42的内径与滑块25的外径相同,且滑槽42和滑块25的形状均为燕尾型。
3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滑槽42的内径与滑块25的外径相同,可使避免第一导向辊21在安装槽41的内部出现上下晃动的现象使,第一导向辊21的滑动更加稳定,同时因为滑槽42和滑块25的形状为燕尾型,可防止第一导向辊21在安装槽41的内部出现转动的现象,因此可使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外部的平面之间贴合的更加精准。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智能运动服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人们完成本装置的穿戴收,首先可将手臂处的魔术带11调节至自身相对较舒适的状态,此时即可将弹性组件2内的第一导向辊21通过滑块25和滑槽42在安装槽41的内部向着远离第二导向辊22的方向移动,直至完成第一导向辊21与第二导向辊22的分离,此时即可通过限位板3带动弹性带23在第一导向辊21和第二导向辊22之间进行滑动,通过弹性带23的滑动即可完成对弹性带 23长度的调节,此时即可松开第一导向辊21,第二导向辊22和第二导向辊22内部的
磁条24则会通过自身的吸力带动第一导向辊21 向着靠近第二导向辊22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导向与第二导向辊22之间相互吸附,此时人们即可进行手臂的运动,手臂在运动的同时弹性带23即可对人们手臂的运动增加一定的压力,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进行手臂的康复训练,同时可控制散热组件5内的风扇52进行工作,并且由于通风软管53的一端镶嵌在支撑架51 的内部,另一端通向外壳的腋下的位置,因此风扇52工作时所吹出的风,则会通过通风软管53排向人们腋下的的部位,增加本装置的散热效果。
37.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