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品 专利正文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的进步,诸如曲面电视、曲面手机等曲面显示装置产品因其可以带来与平面显示装置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较于平面显示装置来说,曲面显示装置设计更贴合人眼生理曲线构造,有利于打造零失真的视觉体验,缓解观看者的眼部疲劳,增强舒适感。
3.现有曲面电视或其它曲面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通常设计成三段式,即直线段-圆弧段-直线段,其中,圆弧段为均匀连续的半径为r2的圆弧,即圆弧段各处的曲率是均匀一致的,从而能够让眼睛与画面的距离保持一致;然而,曲面的液晶面板由于弯曲变形而存在弯曲应力,尤其是在直线段与圆弧段相切的位置,其弯折应力和脱胶应力会骤增,面板存在变形和脱胶的风险,从而导致该区域漏光现象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用以缓解现有显示面板四角暗态漏光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横截面包括弧线段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弧线段两端且与所述弧线段相切的两直线段;
7.其中,所述弧线段具有多个曲率半径,且在远离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
8.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横截面的形状满足方程式:
9.y=ax4+bx2;
10.其中,a、b均为常数,x为所述显示面板在其中心切面上的投影长度,y为所述显示面板在与所述中心切面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11.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一所述直线段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和所述弧线段总长度的占比为15%~25%,所述弧线段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和所述弧线段总长度的占比为50%~70%。
12.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一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切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
°
~12
°

13.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弧线段的中心至所述弧线段的两端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的曲率半径呈非线性减小。
14.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弧线段包括多个弧线子段,在一远离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方向上,任意两所述弧线子段中:
15.其中一远离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所述弧线子段的曲率半径变化速率小于另一靠近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所述弧线子段的曲率半径变化速率。
16.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弧线段的中心至所述弧线段的两端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的曲率半径呈线性减小。
17.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弧线段包括多个弧线子段,在一远离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方向上,任意两所述弧线子段中:
18.其中一远离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所述弧线子段的曲率半径变化速率等于另一靠近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所述弧线子段的曲率半径变化速率。
19.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横截面为连续曲面,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500mm,其中,所述弧线段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200mm~1300mm。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21.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所述显示面板的横截面包括弧线段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弧线段两端且与所述弧线段相切的两直线段,通过采用具有多个曲率半径的弧线段,且在弧线段的中心的方向上,弧线段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代替现有技术中具有均匀曲率的圆弧段设计,能够降低显示面板因弯曲变形而产生的脱胶应力和成型应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显示面板四角变形漏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3.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25.图3为现有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进行黑画面显示时的漏光现象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黑画面显示时的漏光现象示意图;
3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脱胶应力和现有显示面板脱胶应力的对比图;
3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成型应力和现有显示面板成型应力的对比图;
3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
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4.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其中,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10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10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显示面板10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10进行黑画面显示时的漏光现象示意图。
35.在现有技术中,曲面的显示面板10通常设计成三段式,即第一直线段200、圆弧段100以及第二直线段300(如图1所示),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段200和所述第二直线段300对称分布在所述圆弧段100两端,所述第一直线段200与所述圆弧段100相切,所述第二直线段300与所述圆弧段100相切,所述圆弧段100为均匀连续的半径为r1的圆弧,即所述圆弧段各处的曲率半径是均匀一致的,从而能够让眼睛与画面的距离保持一致;然而,曲面的所述显示面板10由于弯曲变形而存在弯曲应力,尤其是在所述第一直线段200与所述圆弧段100相切的位置、及所述第二直线段300与所述圆弧段100相切的位置,同时,由于第一直线段200和第二直线段300与所述圆弧段100的中心的切面之间的夹角α均较大(如图2所示),因此所述显示面板10在该位置的成型应力和脱胶应力会骤增,面板存在变形和脱胶的风险,从而导致现有所述显示面板10四角暗态漏光现象严重。
36.为了减小所述第一直线段200与所述圆弧段100在相切位置的成型应力和脱胶应力、及所述第二直线段300与所述圆弧段100在相切位置的成型应力和脱胶应力,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显示面板10,其所述圆弧段100包括第一圆弧段110、第二圆弧段120以及第三圆弧段130(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圆弧段110的半径r2等于所述第三圆弧短130的半径r4,所述第二圆弧短120的半径r3大于所述第一圆弧段110的半径r2,通过减小与所述第一直线段200和所述第二直线段300相切的所述圆弧段100的半径大小,从而减小所述第一直线段200与所述圆弧段100在相切位置的成型应力和脱胶应力、及所述第二直线段300与所述圆弧段100在相切位置的成型应力和脱胶应力;然而,对上述三段圆弧设计的所述显示面板10进行黑画面显示时,根据所获取的漏光相对值为2.24e-5、及画面显示效果可知,其缓解现有显示面板10四角暗态漏光的效果并不显著(如图4所示)。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用以缓解现有显示面板四角暗态漏光的问题。
37.请结合图5~图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及显示终端,所述显示面板10的横截面包括弧线段400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弧线段400两端且与所述弧线段400相切的两直线段500;其中,所述弧线段400具有多个曲率半径,且在远离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
38.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及显示终端,所述显示面板10的横截面包括弧线段400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弧线段400两端且与所述弧线段400相切的两直线段500,通过设置所述弧线段400具有多个曲率半径,且在远离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能够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因弯曲变形而产生的弯曲应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所述显示面板10四角变形漏光的问题。
39.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40.请结合图1、图5以及图6;其中,所述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但不限于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light-emittingdiode,led),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但不限于依次层叠的栅极、绝缘层、有源层、源漏极层等常规膜层,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过多赘叙。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所述显示面板10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的横截面包括弧线段400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弧线段400两端且与所述弧线段400相切的两直线段50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的横截面的形状满足方程式:y=ax4+bx2;其中,a、b均为常数,x为所述显示面板在其中心切面上的投影长度,y为所述显示面板在与所述中心切面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a和b可根据设定曲率半径通过数学拟合方式设置,是曲线优化后的常数,所述显示面板在其中心切面上的投影长度为所述显示面板沿第一方向x1的投影长度,与所述中心切面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为所述显示面板沿第二方向y1的投影长度,其中,如图6所述,所述第一方向x1与所述第二方向y1垂直。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线段400具有多个曲率半径,且在远离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具有多个曲率半径的所述弧线段400代替现有技术中具有均匀曲率的所述圆弧段100的设计,能够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因弯曲变形而产生的脱胶应力和成型应力,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从而减小了每一所述直线段500与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切面之间的夹角α,进而缓解了现有所述显示面板10因变形而导致的周边严重漏光的问题;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的横截面为具有多个曲率半径的所述弧线段400,还可使得所述显示面板10获得较佳的观看视角。
44.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至所述弧线段400的两端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呈非线性减小。
4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0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弧线段400包括多个弧线子段410,在一远离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方向上,任意两所述弧线子段410中:其中一远离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所述弧线子段410的曲率半径变化速率小于另一靠近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所述弧线子段410的曲率半径变化速率;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具有非均匀曲率半径的所述弧线段400代替现有技术中具有均匀曲率的所述圆弧段100,能够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因弯曲变形而产生的脱胶应力和成型应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所述显示面板10四角变形漏光的问题。
46.请结合图5、图6和图7;其中,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行黑画面显示时的漏光现象示意图。
47.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直线段5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15%~25%,所述弧线段4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50%~70%。
4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0的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直线段500与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切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
°
~12
°
,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范围为1200mm~1300mm。
49.具体地,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0的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直线段5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15%,所述弧线段400的长度
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70%,且两所述直线段500的端点和所述弧线端中点三点画弧的半径为1500mm;即,本实施例以所述显示面板10的横截面为连续曲面,所述曲面的曲率半径为1500mm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其中,每一所述直线段5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15%,所述弧线段4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70%为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50.可以理解的是,由图7所示,根据所获取的漏光相对值为1.34e-5、及画面显示效果可知,现有所述显示面板10四角暗态漏光的问题得以改善,并且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还能够提高曲面显示的光学品位,增加产品竞争力。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直线段500与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切面之间夹角的大小与每一所述直线段5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有关,不同尺寸的所述显示面板10其最佳占比不同,区域的漏光亮也不同,当所述显示面板10具有最优的每一所述直线段5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时,可以缓解集中在所述显示面板10四角上的脱胶应力作用和成型应力作用,改善所述显示面板10四角暗态漏光问题的同时,还能防止所述显示面板10显示区域的亮度的不均匀性。
52.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每一所述直线段5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15%~25%,所述弧线段4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50%~70%,每一所述直线段500与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切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
°
~12
°
,相比于现有所述显示面板10,本技术所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0减小了每一所述直线段500与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切面之间的夹角α,进而缓解了现有所述显示面板10因变形而导致的周边严重漏光的问题。
53.请结合图1、图5、图8和图9;其中,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脱胶应力和现有显示面板脱胶应力的对比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成型应力和现有显示面板成型应力的对比图。
5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直线段5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15%,所述弧线段4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弧线段400总长度的占比为70%,在现有的显示面板10中,每一所述直线段5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圆弧段100总长度的占比为15%,所述圆弧段100的长度占两所述直线段500和所述圆弧段100总长度的占比为70%。
55.由图8和图9可知,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具有非均匀曲率半径的所述弧线段400代替现有技术中具有均匀曲率的所述圆弧段100,且所述弧线段400与两所述直线段500过渡平缓,在远离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从而减少应力突变,降低现有显示面板10上产生相对较大的脱胶应力作用和成型应力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显示面板10四角变形漏光的问题。
56.请参阅图10,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横截面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横截面的第一种结构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58.在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中,在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至所述弧线段400的两端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呈线性减小。
59.具体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0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弧线段400包括多个弧线子段410,在一远离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方向上,任意两所述弧线子段410中:其中一远离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所述弧线子段410的曲率半径变化速率等于另一靠近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的所述弧线子段410的曲率半径变化速率。
6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在所述弧线段400的中心至所述弧线段400的两端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呈线性减小,能够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因弯曲变形而产生的弯曲应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显示面板10四角变形漏光的问题;同时,所述弧线段400的曲率半径呈线性减小,使得所述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亮度均匀;并且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非均匀曲率半径的所述弧线段400的显示面板10相比,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具有均匀曲率半径的所述弧线段400的显示面板10,对制备工艺精度要求较低,从而便于加工制造。
6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6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在重复说明。
63.在具体应用时,所述显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视的显示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6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所述显示面板的横截面包括弧线段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弧线段两端且与所述弧线段相切的两直线段;其中,所述弧线段具有多个曲率半径,且在远离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本技术通过采用具有多个曲率半径的所述弧线段代替现有技术中具有均匀曲率的圆弧段设计,能够降低所述显示面板因弯曲变形而产生的脱胶应力和成型应力;同时,在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弧线段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从而减小了每一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弧线段的中心的切面之间的夹角,进一步缓解了现有所述显示面板因变形而导致的周边严重漏光的问题。
65.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66.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