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品 专利正文
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


背景技术:

2.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所谓公共安全管理,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公共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科普教育是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科普,即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普及。
3.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在有限的区域内生活着较多的人,会给公共区域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公共科普教育势在必行,旨在加深群众公共安全理念,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4.经检索,中国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公共安全防范学习智能体验终端 (cn213276825u3),该专利技术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以线上线下结合、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个体精准教育。但是对于公共安全科普教育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发明特提出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包括智能体验终端、移动用户端和云端服务器,所述智能体验终端包括扫码识别模块、自动定位模块、操控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模拟场景模块及信息传递模块,其中智能体验终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8.步骤一:移动端用户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登录对应体验终端在,终端系统识别或注册存储用户信息,将座椅设置为扫码解锁的方式,每次开锁都需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数额较小),居民坐在智能终端座椅上休息时,此时终端会推送一道或多到公共安全意识题,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人们很快能接收且理解;
9.步骤二:终端系统内自动定位识别用户位置信息,提供该区域公共安全科普教育题库,云端服务器获取用户登录信息,记录和备份用户学习记录和信息,终端系统记录下的安全意识题,不会重复多次出现,当用于回答完所有安全意识题,系统会在小程序或app内颁布奖章,全部通关且正确百分百用户可无限次免费使用本智能体验终端座椅(无需缴纳押金);
10.步骤三:用户通过体验终端内提供的操作显示模块进行公共安全实操模拟学习,
内部数据处理模块对用户答卷进行自动识别和批复,每次答题结束后,都会显示正确答案,以及该危险情况下的正确做法及原因,根据实际答题最终的成绩的正确率,退换与之对应的概率的押金金额,部分居民可能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公共安全教育,只想找个地方休息,之前缴纳押金则不会退回,一方面是为研发成本买单,另一方面是为劝退一些不肯花钱又不爱学习的人;
11.步骤四:终端系统根据用户答题对错,呈现对应的模拟场景,加深用户学习印象,同时系统内信息传递模块将用户答题信息上传至云端数据服务器,根据用户回答的题数和正确率,系统会自动生成排行榜,和用户好友排名,更易调动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
12.优选地,所述智能体验终端包括体验终端座椅,所述体验终端座椅上安装有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前侧设置有上下两保护门,且所述体验终端座椅内设置有座椅本体。
13.优选地,所述座椅本体上侧设置有上下滑动的坐垫,所述坐垫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位于座椅本体上的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下侧两端均设置有立柱,所述坐垫下侧两端前后均设置有对应的立柱,坐垫与承压板对应两立柱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
14.优选地,左右两所述承压板之间后侧固定有托架,所述座椅本体内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对应的立柱,座椅本体与承压板对应两立柱之间均设置有承压弹簧。
15.优选地,所述座椅本体靠背处设置有靠垫,所述靠垫内外层均为海绵垫,内外海绵垫之间设置有气垫,所述气垫下侧连接有两气筒,所述托架的左右两端后侧均固定有位于气筒内部的活塞杆,且活塞杆上端连接有活塞。
16.优选地,所述座椅本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下侧固定有转接于座椅本体内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安装有斜齿轮,所述座椅本体内部设置有与其啮合的另一斜齿轮,另一所述斜齿轮转接于座椅本体内部,且另一斜齿轮外侧固定有齿轮三,所述坐垫左右两侧均固定与两侧齿轮三对应啮合的齿板二。
17.优选地,所述体验终端座椅内部前侧上下滑动有滑架,所述滑架上转接有学习主屏,所述学习主屏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模拟副屏,所述模拟副屏固定于上侧所述保护门内侧。
18.优选地,所述滑架于学习主屏之间设置有转接于滑架上的转杆,所述转杆与学习主屏转动轴两端均安装有对应啮合的齿轮一,所述转杆的左右两外端均固定有齿轮二,所述座椅本体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齿轮二对应啮合的齿板一。
19.优选地,所述体验终端座椅左右两侧内部均设置有前后滑动的滑条,两所述滑条前端与滑架两端之间均设置有转条,所述转条两端与滑架、滑条均为转动连接,所述滑条外侧转接有拨杆,所述体验终端座椅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与拨杆对应的若干卡块;
20.所述滑条的下侧设置有转动的齿轮四,滑条下侧设置有与齿轮四对应啮合的齿槽,所述齿轮四转接于体验终端座椅内部,齿轮四的前侧设置上下滑动于体验终端座椅内部的竖板,竖板后侧开设有与齿轮四啮合的齿槽,所述体验终端座椅左右两内侧上部均转接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的后侧设置有半齿轮,所述竖板的上端外侧设置有与半齿轮啮合的齿槽。
21.优选地,所述座椅本体内部设置有位于靠垫后侧的按摩设备,所述按摩设备的一端导电线连接有位于座椅本体内的供电电源,所述坐垫下侧一连接的立柱下端面设置有金属通电片,所述承压板上对应的立柱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另一金属通电片,金属通电片与供电电源的一端导电线连接,另一金属通电片的按摩设备的另一端导电线连接。
2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3.1、本发明将智能体验终端以座椅的形式设置在公共休息区域,社区居民在公共场所歇脚时更易接受终端输出的安全信息内容,将座椅设置为扫码解锁的方式,每次开锁都需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数额较小),居民坐在智能终端座椅上休息时,此时终端会推送一道或多到公共安全意识题,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人们很快能接收且理解,每次答题结束后,都会显示正确答案,以及该危险情况下的正确做法及原因,根据实际答题最终的成绩的正确率,退换与之对应的概率的押金金额,部分居民可能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公共安全教育,只想找个地方休息,之前缴纳押金则不会退回,一方面是为研发成本买单,另一方面是为劝退一些不肯花钱又不爱学习的人;
24.2、本发明终端系统记录下的安全意识题不会重复多次出现,当用于回答完所有安全意识题,系统会在小程序或app内颁布奖章,全部通关且正确百分百用户可无限次免费使用本智能体验终端座椅(无需缴纳押金),根据用户回答的题数和正确率,系统会自动生成排行榜,和用户好友排名,更易调动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
25.3、本发明座椅能根据用户的体重大小,自动调适按摩的力度,更有利于用户在答题时放松精神和缓解疲劳,有利于公共科普教育,在用户坐在座椅上时,通过两侧传动机构,两转轴上端安装的操作面板随之转平,将用户围住,更有利用户控制操作面板,配合学习主屏进行学习和安全知识答题;
26.4、本发明座椅内学习主屏角度能根据用户需要,快速进行最佳观察角度视角的调节和稳定,而在用户根据自身最佳观看视角进行主屏位置角度调节时,两侧扬声器放音角度也在随之改变,使其尽量对准用户,配合保护门两侧的副屏,在答题过程中体验更加沉浸式的模拟体验,加深用户的学习经历,提高用户公共安全教育的学习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的结构简图;
28.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的结构框图;
29.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内体验终端座椅的内部结构分布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体验终端座椅的结构示意图一;
31.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体验终端座椅的结构示意图二;
32.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体验终端座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体验终端座椅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座椅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座椅靠垫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坐垫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主屏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8.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中按摩设备的通电原理示意图。
39.图中:1、体验终端座椅;2、智能终端;3、保护门;4、座椅本体;5、模拟副屏;6、学习主屏;7、扬声器;8、坐垫;9、操作面板;10、转杆;11、齿轮一;12、齿轮二;13、卡块;14、滑架;15、齿板一;16、拨杆;17、复位弹簧;18、靠垫;1801、海绵垫;1802、气垫;19、承压板;20、立柱;21、金属通电片;22、齿板二;23、承压弹簧;24、托架;25、气筒;26、齿轮三;27、斜齿轮;28、转轴;29、转条;30、滑条;31、竖板;32、齿轮四;33、半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1.参照图1-3,一种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包括智能体验终端、移动用户端和云端服务器,智能体验终端包括扫码识别模块、自动定位模块、操控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模拟场景模块及信息传递模块,其中智能体验终端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42.步骤一:移动端用户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登录对应体验终端在,终端系统识别或注册存储用户信息,将座椅设置为扫码解锁的方式,每次开锁都需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数额较小),居民坐在智能终端座椅上休息时,此时终端会推送一道或多到公共安全意识题,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人们很快能接收且理解;
43.步骤二:终端系统内自动定位识别用户位置信息,提供该区域公共安全科普教育题库,云端服务器获取用户登录信息,记录和备份用户学习记录和信息,终端系统记录下的安全意识题,不会重复多次出现,当用于回答完所有安全意识题,系统会在小程序或app内颁布奖章,全部通关且正确百分百用户可无限次免费使用本智能体验终端座椅(无需缴纳押金);
44.步骤三:用户通过体验终端内提供的操作显示模块进行公共安全实操模拟学习,内部数据处理模块对用户答卷进行自动识别和批复,每次答题结束后,都会显示正确答案,以及该危险情况下的正确做法及原因,根据实际答题最终的成绩的正确率,退换与之对应的概率的押金金额,部分居民可能不愿意花时间学习公共安全教育,只想找个地方休息,之前缴纳押金则不会退回,一方面是为研发成本买单,另一方面是为劝退一些不肯花钱又不爱学习的人;
45.步骤四:终端系统根据用户答题对错,呈现对应的模拟场景,加深用户学习印象,同时系统内信息传递模块将用户答题信息上传至云端数据服务器,根据用户回答的题数和正确率,系统会自动生成排行榜,和用户好友排名,更易调动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
46.进一步的是,参照图4、5,智能体验终端包括体验终端座椅1,体验终端座椅1上安装有智能终端2,智能终端2前侧设置有上下两保护门3,且体验终端座椅1内设置有座椅本体4,在使用本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时,用户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扫
码解锁,体验终端座椅1前侧两保护门3则会自动打开,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云端数据服务器会调取用户的答题记录,推送相关的公共安全知识题;
47.更进一步的是,参照图4-9,座椅本体4上侧设置有上下滑动的坐垫8,坐垫8下方左右两侧均设置位于座椅本体4上的承压板19,承压板19上下侧两端均设置有立柱20,坐垫8下侧两端前后均设置有对应的立柱20,坐垫8与承压板19对应两立柱20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17,左右两承压板19之间后侧固定有托架24,座椅本体4 内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对应的立柱20,座椅本体4与承压板19对应两立柱20之间均设置有承压弹簧23,座椅本体4靠背处设置有靠垫18,靠垫18内外层均为海绵垫1801,内外海绵垫1801之间设置有气垫 1802,气垫1802下侧连接有两气筒25,托架24的左右两端后侧均固定有位于气筒25内部的活塞杆,且活塞杆上端连接有活塞,用户进入体验终端座椅1内部,坐在坐垫8上,坐垫8随之下移,根据用户的体重,承压板19下侧承压弹簧23受到的压力不一,导致其上侧承压板19的下移距离不一,当用户比较重时,承压板19下落距离较大,则托架24后侧连接的活塞下落距离也大,因此位于靠垫18中心的气垫1802则会变薄,更有利于设备对用户进行按摩服务,相反如果用户体重较轻,则靠垫18厚度变化较小,本座椅能根据用户的体重大小,自动调适按摩的力度,更有利于用户在答题时放松精神和缓解疲劳,有利于公共科普教育;
48.更进一步的是,参照图4-10,座椅本体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操作面板9,操作面板9的下侧固定有转接于座椅本体4内的转轴28,转轴28的下端安装有斜齿轮27,座椅本体4内部设置有与其啮合的另一斜齿轮27,另一斜齿轮27转接于座椅本体4内部,且另一斜齿轮27外侧固定有齿轮三26,坐垫8左右两侧均固定与两侧齿轮三26 对应啮合的齿板二22,当坐垫8下落的同时,两侧齿板二22带动齿轮三26转动,转动的齿轮三26使斜齿轮27转动,两相互啮合的斜齿轮27带动转轴28转动,两转轴28上端安装的操作面板9随之转平,将用户围住,更有利用户控制操作面板9,配合学习主屏6进行学习和安全知识答题;
49.更进一步的是,参照图4-8、图12,座椅本体4内部设置有位于靠垫18后侧的按摩设备,按摩设备的一端导电线连接有位于座椅本体4内的供电电源,坐垫8下侧一连接的立柱20下端面设置有金属通电片21,承压板19上对应的立柱20上端面设置有对应的另一金属通电片21,金属通电片21与供电电源的一端导电线连接,另一金属通电片21的按摩设备的另一端导电线连接,坐垫8下移时,坐垫8 下侧金属通电片21与下侧立柱20上的对应通电片接触,使得靠垫 18后侧按摩设备工作;
50.更进一步的是,参照图4-11,体验终端座椅1内部前侧上下滑动有滑架14,滑架14上转接有学习主屏6,学习主屏6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模拟副屏5,模拟副屏5固定于上侧保护门3内侧,滑架14于学习主屏6之间设置有转接于滑架14上的转杆10,转杆10与学习主屏6转动轴两端均安装有对应啮合的齿轮一11,转杆10的左右两外端均固定有齿轮二12,座椅本体4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齿轮二12对应啮合的齿板一15,体验终端座椅1左右两侧内部均设置有前后滑动的滑条30,两滑条30前端与滑架14两端之间均设置有转条29,转条29两端与滑架14、滑条30均为转动连接,滑条30外侧转接有拨杆16,体验终端座椅1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与拨杆16对应的若干卡块13,客户完全座入体验终端座椅1内,开始进行模拟学习,考虑到每个人高矮缘故,本座椅内学习主屏6视角可调,用户通过掰平两侧拨杆16,通过拨杆16向前或向后推动滑条30,滑条30在前移或后移时,通过转条29的传导,滑架14上安装的学习主屏6被带动上下或下移,在学习主屏6下移时,转杆10两端通过齿轮二12和齿板一15
传动,使得转杆10转动,转动的转杆10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一11,使得学习主屏6角度转变,方便用户快捷方便的找到最佳的观看视角,确定视角后,向上拨动拨杆16,并将其插入对应位置的两卡块13之间,学习主屏6角度固定;
51.更进一步的是,参照图4-11,滑条30的下侧设置有转动的齿轮四32,滑条30下侧设置有与齿轮四32对应啮合的齿槽,齿轮四32 转接于体验终端座椅1内部,齿轮四32的前侧设置上下滑动于体验终端座椅1内部的竖板31,竖板31后侧开设有与齿轮四32啮合的齿槽,体验终端座椅1左右两内侧上部均转接有扬声器7,扬声器7 的后侧设置有半齿轮33,竖板31的上端外侧设置有与半齿轮33啮合的齿槽,在通过拨杆16推动滑条30,调节学习主屏6的位置角度时,滑条30下侧的齿轮四32随之被带动转动,转动的齿轮四32使得一侧啮合的竖板31上下移动,通过前侧啮合的半齿轮33,使得转接在体验终端座椅1内的扬声器7角度也随着改变,因此在用户根据自身最佳观看视角进行主屏位置角度调节时,两侧扬声器7放音角度也在随之改变,使其尽量对准用户,配合保护门3两侧的副屏,在答题过程中体验更加沉浸式的模拟体验。
52.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53.在使用本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学习智能体验终端时,用户通过手机 app或微信小程序扫码解锁,体验终端座椅1前侧两保护门3则会自动打开,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云端数据服务器会调取用户的答题记录,推送相关的公共安全知识题;
54.用户进入体验终端座椅1内部,坐在坐垫8上,坐垫8随之下移,坐垫8下侧金属通电片21与下侧通电片接触,使得靠垫18后侧按摩设备工作,根据用户的体重,承压板19下侧承压弹簧23受到的压力不一,导致其上侧承压板19的下移距离不一,当用户比较重时,承压板19下落距离较大,则托架24后侧连接的活塞下落距离也大,因此位于靠垫18中心的气垫1802则会变薄,更有利于设备对用户进行按摩服务,相反如果用户体重较轻,则靠垫18厚度变化较小,本座椅能根据用户的体重大小,自动调适按摩的力度,更有利于用户在答题时放松精神和缓解疲劳,有利于公共科普教育;
55.当坐垫8下落的同时,两侧齿板二22带动齿轮三26转动,转动的齿轮三26使斜齿轮27转动,两相互啮合的斜齿轮27带动转轴28 转动,两转轴28上端安装的操作面板9随之转平,将用户围住,更有利用户控制操作面板9,配合学习主屏6进行学习和安全知识答题;
56.客户完全座入体验终端座椅1内,开始进行模拟学习,考虑到每个人高矮缘故,本座椅内学习主屏6视角可调,用户通过掰平两侧拨杆16,通过拨杆16向前或向后推动滑条30,滑条30在前移或后移时,通过转条29的传导,滑架14上安装的学习主屏6被带动上下或下移,在学习主屏6下移时,转杆10两端通过齿轮二12和齿板一 15传动,使得转杆10转动,转动的转杆10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一 11,使得学习主屏6角度转变,方便用户快捷方便的找到最佳的观看视角,确定视角后,向上拨动拨杆16,并将其插入对应位置的两卡块13之间,学习主屏6角度固定;
57.在通过拨杆16推动滑条30,调节学习主屏6的位置角度时,滑条30下侧的齿轮四32随之被带动转动,转动的齿轮四32使得一侧啮合的竖板31上下移动,通过前侧啮合的半齿轮33,使得转接在体验终端座椅1内的扬声器7角度也随着改变,因此在用户根据自身最佳观看视角进行主屏位置角度调节时,两侧扬声器7放音角度也在随之改变,使其尽量对准用户,配合保护门3两侧的副屏,在答题过程中体验更加沉浸式的模拟体验,加深用户的学习
经历,提高用户公共安全教育的学习效果。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