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艺制品 专利正文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提升屏幕透过率,降低功耗,在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面板上开发出了一种取消偏光片的技术。
3.这种取消偏光片的技术被称为coe(color on thin-film encapsulation)技术,它的原理是在oled薄膜封装(thin-film encapsulation,tfe)层上增加一层彩色滤光膜层。coe技术在带来更好显示效果的同时,由于没有偏光片的消光作用,使得显示面板表面外观上缺陷更容易发现,特别是在弯折绑定后,由于超净泡沫(supercleanfoam,scf)结构材料中金属材料偏软,压合后容易出现形变,形变产生的印痕会在显示装置息屏状态下显示,导致用户对显示模组的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可以在coe技术下,提高显示面板表面外观的平整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段、压合段、以及弯折连接所述显示段和所述压合段的弯折段;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平面区和绑定弯折区,所述显示平面区包括压合重叠区,所述压合段于所述显示段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压合重叠区;
6.所述显示段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7.显示功能层;
8.缓冲层,至少覆盖所述压合重叠区,所述缓冲层设置于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缓冲层包括金属层;
9.其中,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至少覆盖所述压合重叠区,且所述防护层的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金属层的材料的硬度。
10.可选的,所述防护层于所述显示段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显示平面区内,所述防护层包括压合部和支撑部,所述压合部于所述显示段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压合重叠区。
11.可选的,在所述防护层上,所述压合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
12.可选的,所述显示段包括平面有效显示部和弯曲有效显示部,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弯曲区,所述平面有效显示部位于所述显示平面区内,所述弯曲有效显示部位于所述显示弯曲区,所述防护层与所述显示弯曲区之间的距离大于0.1mm。
13.可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主体部以及围绕所述主体部的外围部,所述外围部上越靠近所述防护层的边缘,所述防护层的厚度越低。
14.可选的,所述防护层的材料的硬度》150hv。
15.可选的,所述显示段包括平面有效显示部和弯曲有效显示部,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弯曲区;
16.所述防护层包括平面部和弯曲部,所述平面部对应所述平面有效显示部设置,所述弯曲部对应所述弯曲有效显示部设置,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模量大于所述平面部的弯曲模量。
17.可选的,所述弯曲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平面部的厚度,且所述防护层靠近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功能层贴合。
18.可选的,所述弯曲部上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位于所述防护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一侧面。
19.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20.本发明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通过在缓冲层背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面设置防护层,且防护层的硬度大于缓冲层中金属层的硬度,防护层至少覆盖显示模组的压合重叠区,在进行压合时,能够有效避免因缓冲层内金属层硬度较低,导致采用coe技术时,显示模组上缓冲层压合印痕明显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的美观度,有效提升采用coe技术的显示模组的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显示段叠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弯折绑定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仰视图;
25.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仰视图;
26.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部分设置防护层的仰视图;
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对应的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面显示模组的防护层设置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曲面显示模组的防护层设置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对应的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曲面显示模组对应的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
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用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作为标示使用,并没有强加数字要求或建立顺序。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以一个范围的型式存在;应当理解,以一范围型式的描述仅仅是因为方便及简洁,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硬性限制;因此,应当认为所述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应当认为从1到6的范围描述已经具体公开子范围,例如从1到3,从1到4,从1到5,从2到4,从2到6,从3到6等,以及所数范围内的单一数字,例如1、2、3、4、5及6,此不管范围为何皆适用。另外,每当在本文中指出数值范围,是指包括所指范围内的任何引用的数字(分数或整数)。
34.目前,为了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提升屏幕透过率,降低功耗,在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面板上开发出了一种取消偏光片的技术。
35.这种取消偏光片的技术被称为coe(color on thin-film encapsulation)技术,它的原理是在oled薄膜封装(thin-film encapsulation,tfe)层上增加一层彩色滤光膜层。coe技术在带来更好显示效果的同时,由于没有偏光片的消光作用,使得显示面板表面外观上缺陷更容易发现,特别是在弯折绑定后,由于超净泡沫(supercleanfoam,scf)结构材料中金属材料偏软,压合后容易出现形变,形变产生的印痕会在息屏状态下的显示,导致用户对显示模组的体验感差。
3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在缓冲层20背离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设置防护层30,防护层30至少设置于压合重叠区t,使得在进行压合时,防护层30能够保护缓冲层20中的金属层202,防止金属层202在压合中发生变形,使得coe技术下的显示模组压合后外观更美观,得到的显示装置息屏后也没有压合印痕,提高显示模组的用户体验感。
37.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具体参见图1和图2,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段a、压合段b2、以及弯折连接所述显示段a和所述压合段b2的弯折段b1;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平面区aa和绑定弯折区va,所述显示平面区aa包括压合重叠区t,所述压合段b2于所述显示段a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压合重叠区t;
38.所述显示段a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39.显示功能层10;
40.缓冲层20,至少覆盖所述压合重叠区t,所述缓冲层20设置于远离所述显示功能层10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缓冲层20包括金属层202;
41.其中,所述缓冲层20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30,所述防护层30至少覆盖所述压合重叠区t,且所述防护层30的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金属层202的材料的硬度。
42.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模组可以为平面的显示模组,也可以为2.5d的显示模组,也可以是3d的显示模组,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需要设置显示模组的结构,进而对应设置所述防护层30的覆盖的范围以及覆盖形式。
43.具体地,所述显示段a的显示模组可以包括盖板层1、光学胶层2、显示功能层10、第一背板bp1、网格胶层4、缓冲层20和防护层30。
4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pad bending结构部分的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在显示模组的pad bending结构中,所述显示模组的绑定段弯折180
°
进行压合,显示功能层10包括有
效显示部和非有效显示部,其中,有效显示部对应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中的显示段a、所述非有效显示部包括第一非有效显示部和第二非有效显示部,所述第一非有效显示部对应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弯折段b1,所述第二非有效显示部对应本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压合段b2。
45.具体地,所述显示段a的所述显示模组具体包括显示功能层10、第一背板bp1、网格胶、缓冲层20;其中,显示功能层10可以包括oled显示功能层10,在所述显示功能层10的背光面贴设第一背板bp1,在第一背板bp1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贴设缓冲层20,所述缓冲层20的材料可以包括依次叠设的粘结层、泡棉层201、聚酰亚胺层及金属层202,所述金属层202位于所述缓冲层20中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
46.具体地,显示模组为平面显示模组时,缓冲层20在显示模组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所述显示段a,显示模组为四曲面显示模组时,所述缓冲层20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段a重合。
47.具体地,所述金属层202的材料可以为铜箔或者其它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金属材料。
48.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功能层10的非有效显示部弯折后,第二非有效显示部朝向其有效显示部的一侧面贴附第二背板bp2,所述第一背板bp1和所述保护层之间通过加强板stif压合粘结。
49.具体地,所述防护层30的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金属层202的材料的硬度,例如,当金属层202的材料为铜箔时,所述防护层30的材料的硬度大于150hv,所述防护层30的厚度可以为20~150um之间,具体可以为20um、30um、50um、70um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50.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防护层30至少覆盖显示模组的压合重叠区t,所述防护层30在所述显示功能层10上的投影也可以覆盖所述显示平面区aa的大部分范围。
5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缓冲层20背离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面设置防护层30,且防护层30的硬度大于缓冲层20中金属层202的硬度,防护层30在所述显示功能层10上的投影至少覆盖显示模组的压合重叠区t,在进行压合时,能够有效避免因缓冲层20内金属层202硬度较低,导致采用coe技术时,显示模组上缓冲层20压合印痕明显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的美观度,有效提升采用coe技术的显示模组的用户体验度。
5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30于所述显示段a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所述显示平面区aa内,所述防护层30包括压合部和支撑部,所述压合部于所述显示段a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压合重叠区t。
53.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将所述防护层30的支撑部可以覆盖所述显示平面区aa的大部分,也可以覆盖所述显示平面区aa的一部分,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5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防护层30在所述显示段a上的正投影大于所述压合重叠区t,在生产过程中,有效降低了其他操作工序冲击缓冲层20中的金属层202时造成的金属层202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提升显示模组的用户体验感。
55.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防护层30上,在所述防护层30上,所述压合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
56.具体地,所述压合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部的厚度,所述压合部的厚度与支撑部之间的厚度过渡均匀。
57.具体地,所述防护层30朝向所述金属层202一侧的侧面具有平整表面。
58.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压合部受到冲击和挤压的频率和力度要大于支撑部受到冲击和挤压的频率和力度,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根据实际的压合情况对防护层30的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够进一步提升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也能够保证显示模组使用时外观美观,用户体验度高。
5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显示段a包括平面有效显示部a1和弯曲有效显示部a2,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弯曲区,所述平面有效显示部a1位于所述显示平面区aa内,所述弯曲有效显示部a2位于所述显示弯曲区,所述防护层30与所述显示弯曲区之间的距离大于0.1mm。
60.具体地,所述显示段a包括平面有效显示部a1和弯曲有效显示部a2,所述弯曲有效显示部a2的弯曲方向和所述弯折段b1的弯折方向具有一预设夹角,具体可以为90
°

61.可以理解的是,当显示面板为2.5d或者3d的显示模组时,为了更好的实现弯曲有效显示部a2的弯曲,将防护层30仅设置于平面有效显示部a1,且所述防护层30与所述显示弯曲区之间的距离大于0.1mm,能够避免防护层30对弯曲有效显示部a2弯曲性能的影响,实现曲面显示模组结构下,采用coe技术的显示面板表面外观的平整度,进一步提升采用曲面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的用户体验度。
6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30包括主体部以及围绕所述主体部的外围部,所述外围部上越靠近所述防护层30的边缘,所述防护层30的厚度越低。
63.具体地,当所述防护层30边缘为具有厚度的锋利边缘时,由于防护层30具有一定的硬度,显示模组的压合绑定时用力过大,压合产生的压合力能够沿防护扩散,扩散至边缘时会仍旧会导致金属层202产生细微的形变,影响显示模组的使用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防护层30上形成压合力传递过渡区,降低显示模组压合绑定的压合精度,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6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设置防护层30设置为主体部以及围绕所述主体部的外围部,所述外围部上越靠近所述防护层30的边缘,所述防护层30的厚度越低,使得所述防护层30的边缘形成有效的力传递过渡区,防止因为防护层30硬度过大,压合力过大导致显示模组出现防护层30的压合印痕,进一步提升显示模组的表面外观,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也能够降低压合工艺的制备精度,提高产品良率。
6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30的材料的硬度》150hv。
66.具体地,所述防护层30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
6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段a包括平面有效显示部a1和弯曲有效显示部a2,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弯曲区;
68.所述防护层30包括平面部和弯曲部,所述平面部对应所述平面有效显示部a1设置,所述弯曲部对应所述弯曲有效显示部a2设置,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模量大于所述平面部的弯曲模量。
69.具体地,由于所述防护层30具有一定的硬度会影响弯曲有效显示部a2的弯曲,为了使得弯曲有效显示部a2也能够具有较高的外观平整度,显示装置息屏状态下弯曲区也不存在印痕,因此对防护层30位于显示弯曲区的部分进行结构改进,使得防护层30也能够较好的进行弯曲。
70.具体地,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模量大于所述平面部的弯曲模量,可以将弯曲部设置为以下结构,例如,将防护层30的弯曲部的厚度减薄,使得显示弯曲区的弯曲部相对于平面部更容易弯曲,降低防护层30对弯曲有效显示部a2弯曲性能的影响,或者将防护层30的弯曲部设置多个镂空孔或者盲孔,进一步提高防护层30的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性能。
7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防护层30设置平面部和弯曲部,对弯曲部进行结构改进,使得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模量大于所述平面部的弯曲模量,使得防护层30的弯曲部能够贴合所述显示段a的弯曲有效显示部a2进行弯曲,提高显示弯曲区显示模组的美观度,有效提升采用coe技术的曲面显示模组的用户体验度,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度。
7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弯曲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平面部的厚度,且所述防护层30靠近所述显示功能层10的一侧面与所述显示功能层10贴合。
73.具体地,所述弯曲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平面部的厚度,所述弯曲部和所述平面部之间的厚度渐变可以为阶梯式,也可以为渐变式。
74.具体地,所述弯曲部和所述平面部之间的厚度渐变为阶梯式时,所述防护层30靠近所述金属层202的一侧面具有平整表面,能够降低防护层30弯曲时防护层30锋利边缘对对应位置的金属层202的挤压。
7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防护层30设置平面部和弯曲部,设置所述弯曲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平面部的所述防护层30的厚度,使得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模量大于所述平面部的弯曲模量,使得防护层30的弯曲部能够贴合所述显示段a的弯曲有效显示部a2进行弯曲,提高显示弯曲区显示模组的美观度,有效提升采用coe技术的曲面显示模组的用户体验度,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度。
7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弯曲部上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位于所述防护层30背离所述缓冲层20的一侧面。
77.具体地,所述盲孔可以为圆孔,也可以为长条形盲孔,当为长条形盲孔时,其长边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平行。
78.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防护层30设置平面部和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上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位于所述防护层30背离所述金属层202的一侧面,使得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模量大于所述平面部的弯曲模量,使得防护层30的弯曲部能够贴合所述显示段a的弯曲有效显示部a2进行弯曲,提高显示弯曲区显示模组的美观度,有效提升采用coe技术的曲面显示模组的用户体验度,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度,同时将盲孔的开口设置于所述防护层30背离所述缓冲层20的一侧面,能够降低防护层30弯曲时防护层30上盲孔锋利的边缘对相应位置的金属层202的挤压。
79.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模组组合为一体。
80.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