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墨盒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墨盒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图像形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2.为了便于了解墨盒内的墨液余量,墨盒一般都会设置有墨液检测机构,以通过墨液检测机构检测墨盒内的墨液余量,防止图像形成设备在墨盒内的墨液用尽之后还继续执行打印操作。
3.现有技术中,墨液检测机构的安装并没有任何的防撞保护措施,这样在运输或装机过程中,墨液检测机构容易被撞击而导致检测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墨液检测元件被撞击而导致检测功能失效的墨盒。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墨盒,该墨盒包括:
7.盒体,所述盒体用于存储墨液,且沿所述墨盒的安装方向,所述盒体的顶表面依次设有高位区、保护区和低位区,所述保护区位于所述高位区和所述低位区的连接平面的下方;
8.墨液检测元件,所述墨液检测元件活动设置于所述保护区,在所述墨盒未安装入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时,所述墨液检测元件位于所述连接平面的下方,在所述墨盒安装入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时,所述墨液检测元件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连接平面的上方,用于检测所述盒体内的墨液余量。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低位区具有第一侧边,所述高位区具有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连接形成所述连接平面,其中,在所述低位区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高位区的距离最短,在所述高位区中,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低位区的距离最短。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盒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低位区并与所述墨液检测元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墨液检测元件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间转动。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盒还包括光遮挡部,所述光遮挡部用于对所述墨盒进行安装检测。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遮挡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墨液检测元件和所述驱动部。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遮挡部开设有凹口,通过所述凹口对所述墨盒的型号及容量进行检测。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部、所述光遮挡部和所述墨液检测元件为一体成型。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盒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高位区,用于在所述墨盒的宽度延伸方向上对所述墨液检测元件进行限位。
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墨液检测元件的上部结构配合,通过所述限位槽在所述墨盒的宽度延伸方向上对所述墨液检测元件进行限位。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墨液检测元件采用棱镜结构对所述墨盒的墨液余量进行检测。
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墨盒还包括芯片和芯片架,所述芯片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盒体,且与所述盒体的顶表面形成空腔,所述驱动部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芯片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芯片架。
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还开设有出墨口,所述出墨口设置于所述盒体的第一侧表面,且所述墨液检测元件、所述光遮挡部、所述芯片和所述出墨口沿所述墨盒的安装方向依次设置。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墨盒包括用于存储墨液的盒体和用于检测所述盒体内墨液余量的墨液检测元件,所述盒体的顶表面沿所述墨盒的安装方向依次设有高位区、保护区和低位区,所述保护区位于所述高位区和所述低位区的连接平面的下方,所述墨液检测元件活动设置于所述保护区,在墨盒未安装入图像形成设备时,墨液检测元件位于连接平面的下方,在墨盒安装入图像形成设备时,墨液检测元件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连接平面的上方,进而通过保护区保护墨液检测元件,防止在运输或装机过程中,墨液检测元件被撞击而导致检测功能失效,提高墨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分解图。
24.图4为图1中的墨液检测元件处于初始位置时的墨盒的截面图。
25.图5为图1中的墨盒的又一视角的立体图。
26.图6为图1中的墨液检测元件处于工作位置时的墨盒的截面图。
27.图7为图1中的墨液检测元件处于工作位置时的墨盒另一视角截面图。
28.图8为图1中的驱动部和墨液检测元件的立体图。
29.图9为图1中的驱动部和墨液检测元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30.图10为图1中的墨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31.图11为图1中的墨盒的再一视角的立体图。
32.图12为图1中的墨盒安装入墨盒安装部时的立体图。
33.附图标识:
34.1、盒体;101、主体;102、面盖;103、储墨腔;11、顶表面;111、高位区;112、低位区;113、保护区;12、底表面;13、第一侧表面;14、第二侧表面;15、第三侧表面;16、第四侧表面;17、导气孔;18、出墨口;2、墨液检测元件;21、上部结构;3、驱动部;4、光遮挡部;41、凹口;5、限位部;51、限位槽;6、芯片架;7、芯片;9、转轴;100、墨盒;200、推杆;300、墨盒安装部;400、
空腔;500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7.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38.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图,该墨盒100以直立姿势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墨盒安装部中,墨盒100包括盒体1和墨液检测元件2,盒体1具有储墨腔,通过储墨腔存储墨液。墨液检测元件2设置于盒体1,通过墨液检测元件2检测储墨腔内的墨液余量,以在盒体1内的墨液用尽之后,提示用户,防止墨盒100内的墨液被用尽之后图像形成设备还继续执行打印操作,墨液检测元件2可以采用棱镜结构对墨盒100进行墨液余量的检测。
39.进一步地,墨液检测元件2可以采用棱镜结构对墨盒100进行墨液余量的检测。当墨盒安装入墨盒安装部时,墨盒安装部的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经棱镜的表面折射入墨盒的墨液中,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光直接射入墨液中,不能被墨盒安装部的光接收元件接收,从而使图像形成设备能够据此识别墨盒内有墨液。随着打印的进行,墨盒内墨液量的不断减少,当墨盒的墨液耗尽,根据光的全反射原理,墨盒安装部的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棱镜的表面被反射到墨盒安装部的光接收元件,从而使图像形成设备能够据此提示墨液耗尽,然后发出信号提示用户更换墨盒。
40.参照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分解图。盒体1包括主体101和面盖102,储墨腔103开设于主体101,面盖102盖合于主体101,使盒体1整体大致呈箱体结构。具体地,盒体1具有顶表面11、底表面12、第一侧表面13、第二侧表面14、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16,顶表面11和底表面12相对设置,第一侧表面13和第二侧表面14相对设置,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16相对设置,顶表面11、底表面12与第一侧表面13、第二侧表面14、第三侧表面15及第四侧表面16分别相连接。沿墨盒100的安装方向(图2中的+x方向),盒体1的顶表面11依次设有高位区111、保护区113和低位区112,保护区113位于高位区111和低位区112的连接平面的下方。墨液检测元件2活动设置于保护区113,进而通过保护区113保护墨液检测元件2,避免墨液
检测元件2被撞击而导致检测功能失效。
41.参照图4所示,图4为图1中的墨液检测元件处于初始位置时的墨盒的截面图。低位区112具有一最靠近高位区111的第一侧边p1,高位区111具有一最靠近低位区112的第二侧边p2,即,在低位区112中,第一侧边p1与高位区111的距离最短,在高位区111中,第二侧边p2与低位区112的距离最短,第一侧边p1和第二侧边p2连接形成高位区111和低位区112间的连接平面a,保护区113即位于该连接平面a的下方。当墨盒100未安装于墨盒安装部内时,沿竖直方向(图4中的z方向),墨液检测元件2位于连接平面a的下方。如图6所示,当墨盒100安装于墨盒安装部内且墨液检测元件2处于工作位置时,墨液检测元件2至少部分结构位于连接平面a的上方。
42.参照图5所示,图5为图1中的墨盒的又一视角的立体图。墨盒100还包括驱动部3,驱动部3设置于低位区112的下方,并与墨液检测元件2连接,形成联动结构,通过驱动部3能够带动墨液检测元件2转动,进而使墨液检测元件2能够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间转动。
43.在初始状态下,墨液检测元件2在自重的作用下,使其位于连接平面的下方。在墨盒安装入墨盒安装部时,墨盒安装部的推杆推动驱动部3转动,驱动部3的转动带动墨液检测元件2转动,使墨液检测元件2高出于连接平面。
44.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3和墨液检测元件2为一体成型,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部3和墨液检测元件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在一起。
45.同时参照图4、图6和图7所示,图6为图1中的墨液检测元件处于工作位置时的墨盒的截面图,图7为图1中的墨液检测元件处于工作位置时的墨盒另一视角截面图。驱动部3和墨液检测元件2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墨盒还包括转轴9,转轴9穿设于驱动部3和墨液检测元件2连接处的通孔处,使驱动部3和墨液检测元件2均能够绕转轴9转动。在墨盒100安装入墨盒安装部的过程中,推杆200推动驱动部3,使驱动部3绕转轴9朝向与墨盒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墨液检测元件2绕转轴9朝向墨盒的安装方向转动,使墨液检测元件2抬起,以使墨液检测元件2至少部分结构位于连接平面的上方,进入工作位置(光检测区)开始工作。
46.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有转轴,而是驱动部3和墨液检测元件2的连接处与盒体抵接形成抵接部,在墨盒100安装入墨盒安装部的过程中,推杆200推动驱动部3,使驱动部3绕抵接部500朝向与墨盒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墨液检测元件2绕抵接部500朝向墨盒的安装方向转动,使墨液检测元件2抬起,以使墨液检测元件2至少部分结构位于连接平面的上方,进入工作位置(光检测区)开始工作。
47.参照图8和图9所示,图8为图1中的遮挡部和墨液检测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的遮挡部和墨液检测元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墨盒100还包括光遮挡部4,光遮挡部4的两端分别与驱动部3、墨液检测元件2连接,通过光遮挡部4能够对墨盒100进行安装检测。具体地,光遮挡部4用于在墨盒安装入墨盒安装部后,对检测光进行首次遮挡,从而进行墨盒的安装检测,例如,当墨盒安装部内的光接收部接收不到检测光时,则确定墨盒安装到位。
48.进一步地,光遮挡部4开设有凹口41,通过凹口41对墨盒100的型号及容量进行检测。例如,可以通过凹口41的开设大小、通过检测通过凹口41的光的来检测墨盒的型号及容量。
49.在本实施例中,光遮挡部4和驱动部3、墨液检测元件2为一体成型,如此设计,节省了另外对光遮挡部4的位置结构设计,使得结构更简单方便。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光遮挡部4和驱动部3、墨液检测元件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光遮挡部4也可以不与驱动部3、墨液检测元件2连接,而是单独设置,例如,光遮挡部4设置在芯片架的后方与芯片架相连。
50.参照图10所示,图10为图1中的墨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为了在墨盒100的宽度延伸方向(图10中的y方向)上对墨液检测元件2进行限位,墨盒100还包括限位部5,限位部5设置于高位区111,且限位部5开设有限位槽51,限位槽51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墨液检测元件2的上部结构21,与墨液检测元件2的上部结构21配合,通过限位槽51在墨盒100的宽度延伸方向上对墨液检测元件2进行限位。当驱动部3被施予一驱动力时,驱动部3绕抵接部500朝向与墨盒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通过驱动部3带动光遮挡部4、墨液检测元件2绕抵接部500朝向墨盒的安装方向转动,使墨液检测元件2转动至工作位置,此时,墨液检测元件2的上部结构伸入限位槽51内,从而通过限位槽51在墨盒100的宽度延伸方向上对墨液检测元件2进行限位,进而使得墨液检测元件2沿其宽度方向减少晃动,令墨盒100的安装更加稳固。
51.在本实施例中,在高位区111上设置有用于在墨盒100的宽度延伸方向上对墨液检测元件2进行限位的限位部5。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限位部,即,无需在墨盒100的宽度延伸方向上对墨液检测元件2进行限位。
52.在本实施例中,墨盒100还包括芯片架6和芯片7,芯片架6可拆卸设置于盒体1的顶表面11,且与盒体1的顶表面11之间形成一空腔400,驱动部3位于该空腔400内,推杆200需伸入空腔400内才能抵接并施力于驱动部3,进而通过芯片架6的设置对驱动部3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墨盒100在运输或搬运过程中驱动部3被碰撞而带动墨液检测元件2转动。芯片7可拆卸设置于芯片架6,在墨盒100安装入墨盒安装部时,芯片上7上的触点会与墨盒安装部内的触针接触,实现墨盒与图像形成设备的通讯连接,其中,芯片可以为锯齿型芯片,也可以为平板型芯片,本技术将芯片架6及芯片7均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方便了对芯片架6及芯片7的回收利用,对芯片7的更换和升级也十分方便,芯片架6的使用寿命较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芯片架6也可以固定设置于盒体1的顶表面11,芯片7也可以固定设置于芯片架6,或者,不设置芯片架,而是使芯片直接设置于盒体1的顶表面11。
53.参照图11所示,图11为图1中的墨盒的再一视角的立体图。盒体1的第一侧表面13还设有出墨口18,通过出墨口18向图像形成设备输送墨液。第四侧表面16还设有导气孔17,通过导气孔17以维持盒体1内储墨腔103的气压需求,以保证墨水能够顺利的从储墨腔103内沿出墨口18输入至图像形成设备中。
54.进一步地,墨液检测元件2、光遮挡部4、芯片7和出墨口18沿墨盒的安装方向依次设置。
55.具体实施时,同时参图4、图6和图12所示,图12为图1中的墨盒安装入墨盒安装部时的立体图。在墨盒100的安装过程中,随着墨盒100安装进入墨盒安装部300,墨盒安装部300内的推杆200会伸入芯片架6下方的空腔400,随着安装动作的进行,推杆200开始抵接在驱动部3上。由于墨盒100的安装动作会给予驱动部3一驱动力,使得驱动部3开始绕抵接部旋转,从而带动光遮挡部4、墨液检测元件2也开始绕抵接部旋转,即通过墨盒安装部300的
推杆200挤压驱动部3向墨盒100的拆除方向转动,使得驱动部3和光遮挡部4、墨液检测元件2构成的联动机构从墨盒面盖方向上看去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光遮挡部4和墨液检测元件2位于轴线的右方,则两者的运动轨迹为向上抬起。当墨盒100完全安装到墨盒安装部300时(即墨盒已被卡合固定在墨盒安装部内),检测光被光遮挡部4遮挡,墨盒安装部300的光接收部接收不到检测光,则确定墨盒100已安装到位,此时,出墨口18与墨盒安装部300的墨液接收部接合,芯片7上的触点与墨盒安装部300的触针接触,实现电连接;推杆200抵接驱动部3至极限,使墨液检测元件2被抬起至足够进行墨尽检测的工作位置,从而进行墨尽检测工作。
56.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光遮挡部4不与驱动部3连接,当驱动部3转动时,仅带动墨液检测元件2转动,而不会带动光遮挡部4转动。
5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