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面丝网印刷机的丝印网版框结构。
背景技术:2.丝网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丝网印刷机属于孔版印刷机中较有代表性的印刷设备,制作丝网的材料除真丝外,还可用尼龙丝、铜丝、钢丝或不锈钢丝等。丝网印刷机主要由传动机构、印版装置、印刷装置、支撑装置即承印平台、对版机构、干燥装置以及电气控制装置构成。
3.相关技术中,丝网印刷机内的丝印网版框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网版框,丝网印版使用胶水粘接固定在丝印网版框框上,利用丝印网版框对丝网进行安装,同时,由于丝网印版本身具有弹性,丝印网版框框还对对丝网起到拉紧抻展的作用,方便后续印刷工序的进行,丝印网版框框也受到丝网印版的反作用力。为了避免丝印网版框框在丝网印版拉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降低丝网印版变形对的印刷精度的影响,相关技术中的丝印网版框大都采用实心结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实心丝印网版框虽然具有较强的抗拉伸形变能力,但是丝印网版框重量大,不方便印刷设备对丝印网版框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改善丝印网版框质量大的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平面丝网印刷机的丝印网版框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平面丝网印刷机的丝印网版框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平面丝网印刷机的丝印网版框结构,丝印网版框由内部中空的框杆固定连接而成,所述框杆由相对设置的底板和顶板、成型在底板和顶板同一侧的连接板以及用于与印刷机机体相连的固定板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框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框杆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框杆的内部设置支撑骨架和支撑板,利用支撑骨架和支撑板对框杆进行固定支承,增强了框杆的整体强度,提高了框杆抵抗变形的能力。与实心丝印网版框相比,该丝印网版框具备较强的抗拉伸形变能力,减少了丝网印版的变形,提高了印刷机的印刷精度,同时还减轻了丝印网版框的重量,方便印刷设备对丝印网版框的移动。
9.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至少为2个,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板相连接,至少有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板对顶板和底板进行固定支撑,提高了顶板和底板的强度,使底板和顶板与固定板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了框杆的整体强度。
11.可选的,所述底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朝向其远离所述顶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底板增加了丝网印版与底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底板与丝网印版的摩擦力,且底板倾斜设置分散了丝网印版对粘结处的作用力,减小了丝网印版对倾斜设置的底板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使丝网印版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13.可选的,所述底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以及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摩擦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板的端面以及固定板的端面上设置摩擦齿,将丝网印版安装在丝印网版框时,将丝网印版粘结固定在设置摩擦齿的端面上,摩擦齿增大了底板的摩擦系数,提高了底板与丝网印版的摩擦力,使丝网印版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15.可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上设置有槽板,所述槽板与所述固定板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缺口将所述安装槽与外部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与印刷机的机体相卡接配合,对丝印网版框进行限位固定,降低了印刷过程中丝印网版框的晃动,保证了印刷机的印刷效果。
17.可选的,所述缺口外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垫片的垫片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垫片槽内安装垫片,垫片槽对垫片进行限位固定,垫片缓解印刷机固定件对丝印网版框的刚性冲击,减少印刷机的震动通过固定件传递给丝印网版框,保证丝印网版框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槽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提高了安装槽结构的稳定性,保证了槽板的整体强度,降低槽板发生变形的风险。
21.可选的,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段向内凹陷呈l形,形成有一搭接台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接台阶与印刷机的机体相搭接固定配合,对丝印网板框进行限位固定,降低了印刷过程中丝印网版框的晃动,保证了印刷机的印刷效果。
23.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角度为30
°‑
60
°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角度为30
°‑
60
°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丝网印版对框杆有向丝印网板框内部方向水平的力,通过将支撑板倾斜设置,增大了支撑板对顶板和底板的支撑强度,进一步增大了框杆的整体强度,提高了丝印网板框抵抗变形的能力。
25.可选的,所述丝印网版框、所述支撑骨架、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设置。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印网版框、支撑骨架、连接板一体成型设置,使框杆各部分结构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使框杆的整体性更强。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在框杆的内部设置支撑骨架和支撑板,利用支撑骨架和支撑板对框杆进行固定支承,增强了框杆的整体强度,提高了框杆抵抗变形的能力。与实心丝印网版框相比,该丝印网版框具备较强的抗拉伸形变能力,减少了丝网印版的变形,提高了印刷机的印刷精度,同时还减轻了丝印网版框的重量,方便印刷设备对丝印网版框的移动;
29.2.通过将底板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底板增加了丝网印版与底板的接触面积,提
高了底板与丝网印版的摩擦力,且底板倾斜设置分散了丝网印版对粘结处的作用力,减小了丝网印版对倾斜设置的底板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使丝网印版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30.3.通过在底板的端面以及固定板的端面上设置摩擦齿,将丝网印版安装在丝印网版框时,将丝网印版粘结固定在设置摩擦齿的端面上,摩擦齿增大了底板的摩擦系数,提高了底板与丝网印版的摩擦力,使丝网印版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为展示框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丝印网版框安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丝印网版框安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丝印网版框;2、框杆;21、底板;22、顶板;23、连接板;24、固定板;3、摩擦齿;4、加强板;5、支撑骨架;6、支撑板;7、缺口;8、槽板;9、安装槽;10、垫片槽;11、搭接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平面丝网印刷机的丝印网版框结构。
38.实施例1:
39.参照图1和图2,一种平面丝网印刷机的丝印网版框结构包括丝印网版框1,丝印网版框1由内部中空的框杆2焊接而成,优选的,框杆2的数量为4个,框杆2的内部设置有截面为圆环状的支撑骨架5,支撑骨架5与框杆2内壁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板6,利用支撑骨架5和支撑板6对框杆2进行固定支承,增强了框杆2的强度。丝印网版框1、支撑骨架5、连接板23一体成型设置,提高了框杆2的整体性。
40.参照图2和图3,框杆2由相对设置的底板21和顶板22、一体成型在底板21和顶板22同一侧的连接板23以及一体成型在底板21远离连接板23端部的固定板24组成,固定板24的另一端还与顶板22远离连接板23的端部一体成型,固定板24用于与印刷机机体相连,对丝印网板框1进行支撑固定。
41.优选的,支撑板6的数量为4个,且在支撑骨架5外壁上均匀布置,有两个支撑板6一体成型在顶板22的内壁上,另两个连接板23与底板21一体成型设置,支撑板6与顶板22之间的角度为30
°‑
60
°
,支撑板6与底板21之间的角度为30
°‑
60
°
,优选的,支撑板与底板以及支撑板与顶板的角度均为45
°
。使用多个支撑板6对顶板22和底板21进行固定支承,进一步提高了框杆2的整体强度,支撑板6倾斜设置,提高了丝印网板框1抵抗变形的能力。
42.底板21靠近连接板23的一侧朝向远离顶板22的方向倾斜设置,底板21远离顶板22的一侧以及固定板24远离连接板23的端面均一体成型有摩擦齿3,丝网印版粘接在摩擦齿3所在的端面上。摩擦齿3提高了底板21与丝网印版的摩擦力,底板21倾斜设置增加了丝网印版与底板2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丝网印版与底板2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43.固定板24的侧壁上形成有缺口7,固定板24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槽板8,槽板8与固
定板24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槽9,缺口7将安装槽9与外部连通,安装槽9与印刷机机体相卡接配合,对丝印网版框1进行限位固定。缺口7外壁上开设有垫片槽10,垫片槽10用于安装垫片,垫片缓解印刷机机体对丝印网版框1的刚性冲击,保证丝印网版框1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槽板8与支撑骨架5之间一体成型有加强板4,加强板4提高了安装槽9结构的稳定性。
44.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在将丝印网版框1安装在印刷机的过程中,将丝网印版粘结固定在底板21的外壁上,倾斜设置的底板21以及摩擦齿3均起到提高丝网印版与丝印网版框1连接强度的作用,利用安装槽9与印刷机机体卡接固定的方式,对丝印网版框1实现安装,支撑骨架5和支撑板6用于加强框杆2的整体强度,降低框杆2受到外力变形的的风险。
45.实施例2:
46.参照图4,本技术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板24靠近所述底板21的一段向内凹陷呈l形,形成有一搭接台阶11,且无加强板4,搭接台阶11与印刷机机体相搭接配合,对丝印网版框1进行限位固定,搭接台阶11的l形转角处与支撑骨架5一体成型设置。
47.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在将丝印网版框1安装在印刷机的过程中,利用搭接台阶11与印刷机机体搭接固定的方式,对丝印网版框1实现安装。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