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2.随着飞行器技术的迅速发展,飞行器已经完成了从军用到民用的过渡。并且,随着飞行器技术与安防技术的不断融合,飞行器越来越多地深入到安防行业之中,在应急救援、数字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森林防火监测、边防监控、军事侦察、警情消防监控等诸多场景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飞行器的续航能力却令人堪忧,经常出现飞行中电量耗尽而坠毁的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飞行器,旨在提升飞行器的续航能力。
4.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
5.机身,所述机身包括电控组件;
6.桨罩,所述桨罩设于所述机身的顶部;
7.桨叶,所述桨叶设于所述桨罩中,并与所述电控组件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控组件的驱动下旋转,以为所述机身的飞行提供动力;以及
8.压电片,所述压电片具有背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桨罩的背向所述机身的一侧,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控组件。
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桨罩的背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表面于所述桨罩的中心轴线处凸设有阻流钝体,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阻流钝体的侧壁上,所述自由端沿所述桨罩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10.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流钝体的靠近所述桨罩的一端呈圆柱形,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阻流钝体呈圆柱形的一端的侧壁上。
11.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片的表面沿所述桨罩的轴向设置。
1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片设有若干,若干所述压电片沿所述阻流钝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1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桨叶,以驱动所述桨叶;
14.所述飞行器还包括副供电电源,所述副供电电源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压电片,所述压电片用于为所述副供电电源充电。
1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桨罩的背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表面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柱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柱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副供电电源设于所述安装腔内。
16.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桨罩的内腔,所述副供电电源的朝向所述桨罩的一端引出有输电线材,所述输电线材进入所述桨罩的内腔并在绕过所述桨叶的
运动范围后进入所述机身,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1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桨罩包括:
18.筒体部,所述筒体部的两端敞口设置;
19.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筒体部的背向所述机身的一端中,所述阻流钝体凸设于所述固定环的背向所述机身的一侧表面;
20.若干连接筋条,若干所述连接筋条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固定环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部的内侧壁之间,以连接所述筒体部和所述固定环;以及
21.若干支撑梁,若干所述支撑梁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筒体部的朝向所述机身的一端中,若干所述支撑梁的内端相互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梁的外端均连接在筒体部的内侧壁上,若干所述支撑梁均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轴由若干所述支撑梁的内端的连接处穿入至所述桨罩的内腔中,并与所述桨叶连接,以驱动所述桨叶旋转;
22.其中,所述输电线材由所述固定环的中部开孔穿入所述桨罩的内腔,并沿一所述连接筋条走线至所述筒体部的内侧壁,再沿一所述支撑梁走线至所述机身而进入所述机身。
2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用于走线的连接筋条、支撑梁以及筒体部的内侧壁,沿走线方向依次布置有若干固定卡扣,用于卡入所述输电线材;或者,沿走线方向开设有线槽,用于卡入所述输电线材。
2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片为聚偏氟乙烯压电片。
2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在桨罩的背向机身的一侧设置有与机身中电控组件电性连接的压电片。如此,在飞行器飞行的过程中,压电片将会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摆动,而摆动会使压电片发生形变(此时,压电片40上存在压缩的部分,也存在拉伸的部分),从而促使压电信号的产生;压电信号在产生后,便可导向电控组件,用作驱使桨叶旋转时的电能供应或者飞行器中其他电气元件的电能供应。这样,便可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对风能进行俘获,以实现“发电”,实现额外的电能供应,从而缓解飞行器自身供电电源的快速消耗,使飞行器的续航能力得以提升。
26.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如将压电片放置在机身位置处,桨叶产生的向下的气流将会对压电片产生较大干扰,从而不利于其对风能的俘获。如将压电片放置在桨罩四周,则会增大飞行器的体积,发生缠绕等危险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因此,考虑到安全与俘获能量效率两方面,本发明将其置于桨罩顶部最佳。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发明飞行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飞行器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1中飞行器另一视角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号说明:
3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飞行器23连接筋条10机身24支撑梁11外壳30桨叶12供电电源40压电片13电路板40a连接导线14驱动组件50阻流钝体20桨罩50a安装腔21筒体部60副供电电源22固定环60a输电线材
33.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6.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8.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9.针对背景技术所反映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飞行器,旨在提升飞行器的续航能力。
40.下面将在具体实施例中对本发明提出的飞行器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并以飞行器水平放置为例进行介绍:
41.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该飞行器100包括:
42.机身10,所述机身10包括电控组件;
43.桨罩20,所述桨罩20设于所述机身10的顶部;
44.桨叶30,所述桨叶30设于所述桨罩20中,并与所述电控组件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控组件的驱动下旋转,以为所述机身10的飞行提供动力;以及
45.压电片40,所述压电片40具有背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桨罩20的背向所述机身10的一侧,且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控组件。
46.具体地,机身10包括外壳11、供电电源12、电路板13、驱动组件14等;其中,供电电源12、电路板13均收容在外壳11中,驱动组件14则至少部分收容在外壳11中。可以理解地,供电电源12、电路板13、驱动组件14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电控组件;其中,供电电源12与电路板13电性连接,以通过电路板13对飞行器100上的电气元件(例如驱动组件14)供电;驱动组件14也与电路板13电性连接,以通过电路板13获取供电电源12提供的电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控组件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电气元件。此外,机身10还可以包括其他零部件,例如摄像头、扬声器、麦克风、雷达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47.桨罩20大致呈圆盘状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桨罩2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菱形等),并具有背对设置的底面和顶面,桨罩20的顶面开设有连通桨罩20内腔的进风口,桨罩20的底面开设有连通桨罩20内腔的出风口;此时,机身10的顶部与桨罩20底面的中心区域相对且固定连接,位于机身10顶部的驱动组件14的输出轴由桨罩20底面穿入至桨罩20的内腔中;此时,桨叶30也收容在桨罩20的内腔中,并固定连接在驱动组件14的输出轴上。
48.这样,当驱动组件14运行时,桨叶30便可在驱动组件14的驱动下发生旋转;此时,气流可以由桨罩20的顶面的进风口流入桨罩20的内腔,并在与桨叶30作用后由桨罩20的底面的出风口流出,以为桨叶30提供提升力,从而为机身10的飞行提供动力。并且,可以理解地,当驱动组件14控制其输出轴与竖直方向呈一定夹角时,桨叶30的旋转平面也不再水平,而将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从而控制机身10在水平方向上的行进方向。
4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在桨罩20的背向机身10的一侧设置有与机身10中电控组件电性连接的压电片40。如此,在飞行器100飞行的过程中,压电片40将会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摆动,而摆动会使压电片40发生形变(此时,压电片40上存在压缩的部分,也存在拉伸的部分),从而促使压电信号的产生;压电信号在产生后,便可导向电控组件,用作驱使桨叶旋转时的电能供应或者飞行器100中其他电气元件的电能供应。这样,便可在飞行器100飞行过程中对风能进行俘获,以实现“发电”,实现额外的电能供应,从而缓解飞行器100自身供电电源12的快速消耗,使飞行器100的续航能力得以提升。
50.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如将压电片40放置在机身10位置处,桨叶30产生的向下的气流将会对压电片40产生较大干扰,从而不利于其对风能的俘获。如将压电片40放置在桨罩20四周,则会增大飞行器100的体积,发生缠绕等危险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因此,考虑到安全与俘获能量效率两方面,本实施例将其置于桨罩20顶部最佳。
51.此外,压电片40可以采用聚偏氟乙烯压电片(也称pvdf压电片)、锆钛酸铅柔性压电片(也称pzt柔性压电片)等具备柔韧性的压电片,以有利于其在气流的作用下摆动而产生压电信号。并且,可以理解地,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压电片40并非用作传感器,而是利用的压电材料另一方面的属性,即用作换能器,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来缓解飞行器100的电能“焦虑”。
52.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桨罩20的背向所述机身10
的一侧表面于所述桨罩20的中心轴线处凸设有阻流钝体50,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阻流钝体50的侧壁上,所述自由端沿所述桨罩20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
53.本实施例中,桨罩20的上表面凸设有阻流钝体50;并且,该阻流钝体50位于桨罩20的中心位置,并与桨罩20同轴设置(即阻流钝体50的中心轴线与桨罩20的中心轴线重合)。此时,压电片40沿桨罩20的径向设置,即压电片40的长度方向与桨罩20的径向一致。
54.需要说明的是,在流体力学中,钝体(bluff body)也称阻流钝体,是指非流线体,如圆柱、球等。钝体有较大的甚至压倒性优势的压差阻力,由于压差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很大关系,因此,压差阻力又称为形状阻力。换而言之,钝体是相对于流线体而言的,流线体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流体沿物体的轮廓流动,基本不产生分离和尾流,因而受到的阻力最小。而对于钝体,即非流线体,在其边界上会形成流动分离,后部会产生宽阔的尾流,并伴有旋涡脱落现象(可能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因此,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当气流经过阻流钝体50后,便会在其后方形成卡门涡街;此时,位于阻流钝体50后方的压电片40便会在卡门涡街的作用下摆动进而产生电流,用于为飞行器100的飞行或其他电子器件提供额外的电能。可以理解地,阻流钝体50的设计,卡门涡街的利用,大大提升了压电片40对于风能的俘获效率。
55.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流钝体50的靠近所述桨罩的一端呈圆柱形,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阻流钝体50呈圆柱形的一端的侧壁上。这样,有利于在阻流钝体50的后方形成周期性脱落出的旋转方向相反、并排列成有规则的双列线涡,从而有利于使得压电片40稳幅摆动,进而在相同时间和风力的情况下俘获更多的风能。
56.当然,可以理解地,其他实施例中,阻流钝体50的靠近所述桨罩的一端也可以是棱柱形(例如三棱柱形、四棱柱形)、椭圆柱形等。
57.此外,阻流钝体50远离桨罩的一端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的横截面渐缩的设置。
58.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片40的表面沿所述桨罩20的轴向设置。
59.本实施例中,桨罩20的中心轴线呈竖直设置,阻流钝体50的中心轴线也成竖直设置,压电片40亦成竖直设置;即,压电片40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且沿桨罩20的径向设置,压电片40的宽度方向呈竖直设置,且沿桨罩20的轴向设置。
60.可以理解地,“压电片40的表面沿桨罩20的轴向设置”的设计配合上“阻流钝体50的侧壁呈圆柱形”的设计,可有利于获得涡流旋转方向所在平面与压电片40相互垂直的卡门涡街,从而使得卡门涡街对于压电片40摆动的推动作用更加强力,进而有利于增强压电片40的摆动幅度,以在相同时间和风力的情况下俘获更多的风能。
61.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压电片40两背对设置表面均呈竖直状态;这样,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压电片40的布置对竖向气流流通的影响,保障了桨叶30与气流能够充分作用,保障了飞行器100的动力。
62.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片40设有若干,若干所述压电片40沿所述阻流钝体50的周向间隔设置。
63.如此,便可缓解单一压电片40俘获风能时对于飞行器100飞行方向的限制;即,拓宽了飞行器100可通过压电片40俘获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飞行方向,降低了飞行器100对于风
能的俘获难度,提升了飞行器100对于风能的俘获效率。
6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压电片40设有四片,四片压电片40均匀分布在阻流钝体50的周向上;即,阻流钝体50周向上每隔90
°
设置有一片压电片40。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更多或更少的压电片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计,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5.一般地,压电片40的数量不超过8片,以避免相邻两片压电片40之间发生干涉。
66.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驱动组件14和供电电源12,所述供电电源12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14,所述驱动组件14传动连接于所述桨叶30,以驱动所述桨叶30;
67.所述飞行器100还包括副供电电源60,所述副供电电源60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14,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压电片40,所述压电片40用于为所述副供电电源60充电。
68.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飞行器100拥有两个供电电源——供电电源12和副供电电源60;其中,供电电源12可通过电路板13将电能供给至驱动组件14和飞行器100中其他电气元件,以为飞行器100的飞行动力提供电能和为飞行器100中其他电气元件的运行提供电能;副供电电源60亦可通过电路板13将电能供给至驱动组件14和飞行器100中其他电气元件,以为飞行器100的飞行动力提供电能和为飞行器100中其他电气元件的运行提供电能。关于供电电源12和副供电电源60的调度,可通过电路板13上的控制器实现,下面提供一种可行的调度方式:
69.在供电电源12的电量不低于下限阈值时,控制器开放供电电源12而关闭副供电电源60;此时,由供电电源12为飞行器100的飞行动力提供电能和为飞行器100中其他电气元件的运行提供电能。而在供电电源12的电量低于下限阈值时,控制器关闭供电电源12而开放副供电电源60;此时,由副供电电源60为飞行器100的飞行动力提供电能和为飞行器100中其他电气元件的运行提供电能。
70.另外,通过合理设计控制逻辑,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副供电电源60为供电电源12充电等;
71.可以理解地,两个供电电源的配置,不仅可以保障飞行器100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为压电片40在俘获风能后转化而来的电能提供存储场所,从而有利于保障飞行器100的续航,有利于实现电能的合理利用。
72.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桨罩20的背向所述机身10的一侧表面凸设有安装柱,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柱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柱内形成有安装腔50a,所述副供电电源60设于所述安装腔50a内。本实施例中,安装柱由前述阻流钝体50充当。
73.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压电片40与副供电电源60的距离得以拉近,从而可以便于压电片40中压电信号的导出和存储,避免长距离的电能损耗,进而使飞行器100的能效水平得以提升。
7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压电片40与副供电电源60的电性连接,至少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75.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端引出有连接导线40a,所述连接导线40a贯穿所述阻流钝体50的侧壁而进入所述安装腔50a中,并与所述副供
电电源60电性连接。可以理解地,连接导线40a可以是双芯导线,该双芯导线的“双芯”分别连通压电片40的两个引出电极而将压电信号导出。
76.另一方面,关于副供电电源60与驱动组件14的电性连接,至少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77.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50a连通所述桨罩20的内腔,所述副供电电源60的朝向所述桨罩20的一端引出有输电线材60a,所述输电线材60a进入所述桨罩20的内腔并在绕过所述桨叶30的运动范围后进入所述机身10,并与所述驱动组件14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输电线材60a在进入机身10后,是先与电路板13进行电性连接的,再通过电路板13与驱动组件14的电性连接关系,实现的与驱动组件14的电性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输电线材60a在进入机身10后,也可以直接与驱动组件14电性连接,或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与驱动组件14的电性连接。
78.可以理解地,这样不仅实现了副供电电源60与驱动组件14的电性连接,而且避开了桨叶30的干扰,保障了桨叶30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保障了副供电电源60与驱动组件14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理解地,这样在桨罩20的内腔中走线,避免了线材的裸露,可对线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升了飞行器100的可靠性。
79.并且,为了进一步提升输电线材60a走线的安全性,保障桨叶30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副供电电源60与驱动组件14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以对输电线材60a的走线做如下设计:
80.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桨罩20包括:
81.筒体部21,所述筒体部21的两端敞口设置;
82.固定环22,所述固定环22设置在所述筒体部21的背向所述机身10的一端中,所述阻流钝体50凸设于所述固定环22的背向所述机身10的一侧表面;
83.若干连接筋条23,若干所述连接筋条23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固定环22的外侧壁与所述筒体部21的内侧壁之间,以连接所述筒体部21和所述固定环22;以及
84.若干支撑梁24,若干所述支撑梁24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筒体部21的朝向所述机身10的一端中,若干所述支撑梁24的内端相互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梁24的外端均连接在筒体部21的内侧壁上,若干所述支撑梁24均与所述机身10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4的输出轴由若干所述支撑梁24的内端的连接处穿入至所述桨罩20的内腔中,并与所述桨叶30连接,以驱动所述桨叶30旋转;
85.其中,所述输电线材60a由所述固定环22的中部开孔穿入所述桨罩20的内腔,并沿一所述连接筋条23走线至所述筒体部21的内侧壁,再沿一所述支撑梁24走线至所述机身10而进入所述机身10。
86.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的设计下,输电线材60a相当于沿着桨罩20的内腔的腔壁走线,可以获得桨罩20的内腔的腔壁良好的支撑作用,从而有利于输电线材60a的稳定,避免与桨叶30发生干涉。
87.并且,为了进一步提升输电线材60a的稳定性,用于走线的连接筋条23、支撑梁24以及筒体部21的内侧壁,沿走线方向还可以依次布置若干固定卡扣,用于卡入输电线材60a;或者,沿走线方向开设线槽,用于卡入输电线材60a。
88.并且,为了提升飞行器100制造的便捷性,阻流钝体50还可以与桨罩20为一体成型
的一体结构(例如利用注塑成型得到的一体结构)。可以理解地,这样还有利于阻流钝体50稳定性的提升,有利于卡门涡街的形成和稳定,从而有利于压电片40在卡门涡街作用下的摆动和压电信号的产生。
8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支撑梁24与机身10的连接,可以是支撑梁24与机身10的外壳11的连接,具体可以采用例如胶接、焊接、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实现。
90.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发明飞行器100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电片40为聚偏氟乙烯压电片。
91.聚偏氟乙烯压电片(也称pvdf压电片),是一种以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作为敏感元件的压电器件,当其受到压力作用时,会产生压电信号。本发明的设计,便是将聚偏氟乙烯压电片受压后产生的压电信号进行导出和收集,以供飞行器100飞行或飞行器100中其他电气元件用电时使用。
92.一般地,pvdf压电片是将pvdf压电薄膜封装在两片保护材料之间并预留引出电极而制成。其中,保护材料可以选用聚酰亚胺薄膜(也称pi薄膜),其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电气绝缘性、粘结性、耐辐射性、柔韧性等;并且,pvdf压电薄膜与保护材料之间可以选用环氧树脂等粘接剂进行粘合。
93.需要说明的是,pvdf压电片具有质地柔软、重量轻、灵敏度高等优势;并且pvdf压电片的化学稳定性优异,优于压电陶瓷换能器(如锆钛酸铅压电陶瓷换能器,也称pzt压电陶瓷换能器),在80℃以下可长期使用;同时,pvdf压电片的频响宽度为0~500mhz,也要优于压电陶瓷换能器;还有,pvdf压电片的弹性柔顺系数约为pzt压电陶瓷换能器的30倍,且更轻(相对密度只有pzt压电陶瓷换能器的1/4左右),且能支撑所需的各种复杂的形状,也耐冲击,价格亦便宜。
94.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pvdf压电片的俘能效果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宽度成反比;因此,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均将pvdf压电片设计为带状结构,并且将该带状结构的长度方向沿桨罩20的径向布置。
9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