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弹射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弹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弹射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射器。


背景技术:

2.中小型无人机等飞行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民生、军事等领域,由于其体积重量限制,中小型飞行器的动力性能输出不足,特别是在起飞阶段,飞行器不能迅速获得较高的起飞速度,且能量消耗较大,对起降场地要求较高。现阶段解决起飞阶段诸多问题切实有效的办法是通过使用弹射器辅助中小型飞行器起飞。
3.而目前常见的弹射器类型,在应用于中小型飞行器时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橡皮筋弹射器技术过于落后,其弹射能力弱,不能给予飞行器可观的起飞速度;液压弹射器虽具有强大的弹射能力,但是其装置的尺寸和重量较大,安装在车辆载具上作为移动弹射器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因此使用场景受到严重限制;火箭助推弹射器具有强大的弹射能力,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装置尺寸和重量小,但是火箭是一次性消耗用品,在频繁起飞作业时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的火箭,且火箭作为火工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管理成本;等等。因此,迫切需要具有强大的弹射能力、结构简单可靠、操作和维护简捷并适用于中小型无人机等飞行器的弹射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弹射器,旨在提高弹射器的弹射能力。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弹射器,包括:
6.弹射导轨;
7.弹射托盘,滑动连接于所述弹射导轨;
8.缓冲机构,安装于所述弹射导轨,并用以对所述弹射托盘进行弹性缓冲;蓄力机构,与所述弹射托盘传动连接;以及
9.锁放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弹射托盘可分离设置,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弹射托盘沿所述弹射导轨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弹射托盘带动所述蓄力机构进行蓄能,所述锁放组件于所述弹射托盘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将所述弹射托盘与所述弹射导轨相对固定以及与所述弹射导轨相对分离,使得所述弹射托盘在所述蓄力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弹射导轨运动至第一位置。
10.可选地,所述蓄力机构包括传动连接的弓臂组件和蓄力组件,所述蓄力组件与所述弹射托盘传动连接。
11.可选地,所述弓臂组件包括弓臂底座和弓臂,所述弓臂的一端与所述弓臂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蓄力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一级蓄力绞盘和二级蓄力绞盘,所述一级蓄力绞盘与所述弓臂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二级蓄力绞盘与所述弹射托盘的一端传动连接。
12.可选地,所述二级蓄力绞盘的直径大于一级蓄力绞盘的直径。
13.可选地,所述弓臂为长条形金属结构件。
14.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连接的牵拉驱动件和牵拉滑块,所述牵拉滑块安装有行走机构,在所述行走机构的驱动下,所述牵拉滑块沿所述弹射导轨移动以于第一位置与所述弹射托盘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牵拉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牵拉滑块与所述弹射托盘同步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和/或,
15.所述弹射器还包括释放组件,所述释放组件于所述弹射托盘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将所述弹射托盘与所述牵拉滑块相对分离。
16.可选地,所述牵拉滑块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弹射托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牵拉驱动件和所述牵拉滑块之间传动连接有牵拉绞盘,所述牵拉驱动件与所述牵拉绞盘传动连接,所述牵拉绞盘上缠绕有牵拉钢索,所述牵拉钢索一端与所述牵拉绞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牵拉滑块固定连接。
18.可选地,所述弹射托盘设置有卡槽,所述锁放组件包括卡接件和锁放驱动件,所述卡接件在所述锁放驱动件的驱动下与所述卡槽可分离设置。
19.可选地,所述弹射导轨内开设有通槽,所述缓冲机构嵌设于所述通槽内,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弹簧和压板,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通槽的槽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弹射器包括弹射导轨、弹射托盘、缓冲机构、蓄力机构、锁放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弹射托盘可分离设置,使得当驱动组件和弹射托盘固定连接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弹射托盘能够沿弹射导轨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并在锁放组件的作用下与弹射导轨相对固定,同时弹射托盘运动而驱使蓄力机构进行蓄能;而当驱动组件和弹射托盘相对分离,且锁放组件获得释放指令时,锁放组件解锁弹射托盘于弹射导轨,弹射托盘在蓄力机构的驱动下沿弹射导轨运动至第一位置,并在缓冲机构的弹性缓冲下,使得弹射托盘被止挡于弹射导轨内,且飞行器脱离弹射托盘起飞,既降低弹射托盘在弹射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同时提高弹射托盘的弹射速度,确保飞行器具有较高的起飞速度,进一步提升弹射器的弹射能力。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射器处于待机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弹射器处于准备状态中的第一阶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弹射器处于准备状态中的第二阶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弹射托盘、牵拉滑块以及锁放组件三者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弹射托盘、弹射导轨以及缓冲机构三者装配的剖视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0028][0029][003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
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4]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弹射器。
[0035]
参照图1至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弹射器包括弹射导轨10、弹射托盘40、缓冲机构30、蓄力机构50、锁放组件60和驱动组件70;弹射托盘40滑动连接于弹射导轨10;缓冲机构30安装于弹射导轨10,并用以对弹射托盘40进行弹性缓冲;蓄力机构50与弹射托盘40传动连接;驱动组件70与弹射托盘40可分离设置,驱动组件70驱动弹射托盘40沿弹射导轨1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弹射托盘40带动蓄力机构50进行蓄能,锁放组件60于弹射托盘4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将弹射托盘40与弹射导轨10相对固定以及与弹射导轨10相对分离,使得弹射托盘40在蓄力机构50的驱动下沿弹射导轨10运动至第一位置。
[0036]
本技术弹射器包括弹射导轨10、弹射托盘40、缓冲机构30、蓄力机构50、锁放组件60和驱动组件70;弹射导轨10可以采用工业铝型材,其强度高、重量轻且易获取,便于携带和运输;弹射导轨10可以根据需求而水平或倾斜设置。
[0037]
弹射托盘40用以放置飞行器,并滑动连接于弹射导轨10,弹射托盘40与弹射导轨10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通过在弹射托盘40上设置滚轮与弹射导轨10滑动连接,也可以通过在弹射托盘40的底壁设置第一滑槽404并与弹射导轨10上的导向凸起102相配合连接;还可以通过在弹射托盘40的侧壁设置第一滑槽404,弹射导轨10设置t形滑槽并形成导向凸起102,使得第一滑槽404与导向凸起102配合连接,当然其他能够满足弹射托盘40与弹射导轨10滑动连接的连接结构同样适用本技术。
[0038]
缓冲机构30安装于弹射导轨10的末端,缓冲机构30用于弹射托盘40到达弹射末端时为弹射托盘40提供缓冲作用,从而将位于弹射托盘40上的飞行器弹射出去,同时能够防止弹射托盘40脱离弹射导轨10,减少意外发生。
[0039]
蓄力机构50与弹射托盘40传动连接,蓄力机构50通过弹性形变而积累弹性势能,使得蓄力机构50能够通过释放弹性势能而提供高质量的弹射力给弹射托盘40,因此在弹射托盘40的驱动下蓄力机构50蓄积弹性势能作为预紧力,进而使得弹射托盘40弹射时能获得较高的弹射力,提高弹射器的弹射能力。由于弹性形变的可恢复特性,使得蓄力机构50能够被长期、重复使用,进而提高弹射器的使用寿命,降低起飞作业时的使用成本。
[0040]
锁放组件60固定于弹射导轨10的第二位置,以当弹射托盘4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锁放组件60能够将弹射托盘40固定于第二位置,当收到释放指令时锁放组件60能够解锁弹射托盘40于弹射导轨10,进而使得弹射托盘40在蓄力机构50的作用下沿弹射导轨10由第二位置弹射至第一位置并使得飞行器从弹射托盘40上弹射出去;当然锁放组件60也可以固定于弹射托盘40,进而当弹射托盘4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弹射托盘40通过锁放组件60与弹射导轨10的相互制衡而固定于第二位置。
[0041]
本技术弹射托盘40和驱动组件70可分离设置,即当弹射托盘40与驱动组件70固定连接时,弹射托盘40与驱动组件70传动连接,进而在驱动组件70的驱动下,弹射托盘40受力沿弹射导轨1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进一步使弹射托盘40带动蓄力机构50进行蓄能,从而使得弹射托盘40弹射时能获得较高的弹射力,提高弹射器的弹射能力;当弹射托盘40与驱动组件70相互分离时,蓄力机构50释放弹性势能而带动弹射托盘40受力沿弹射导轨10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由于弹射托盘40与驱动组件70的分离设置,即驱动组件70不对弹射托盘40施加额外的力,使得驱动组件70不会成为弹射托盘40在弹射过程中的累
赘,降低了弹射托盘40在弹射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进而提高弹射托盘40的弹射速度,确保飞行器具有较高的起飞速度,进一步提升弹射器的弹射能力。
[0042]
弹射器在弹射过程中具有三种状态,当弹射器处于待机状态时,弹射托盘40位于弹射导轨10的第一位置,此时蓄力机构50处于放松状态;当弹射器处于准备状态时,准备状态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时,弹射托盘40与驱动组件70固定连接;第二阶段时,弹射托盘40在驱动组件70的驱动下沿弹射导轨1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当弹射托盘40到达第二位置时,弹射托盘40通过锁放组件60与弹射导轨10相对固定,并与驱动组件70相对分离,与此同时,弹射托盘40的运动驱使蓄力机构50不断进行蓄能;当弹射器处于释放状态时,锁放组件60获得释放指令,进而解锁弹射托盘40于弹射导轨10,此时蓄力机构50迅速恢复放松状态,从而带动弹射托盘40沿弹射导轨10由第二位置高速滑动到第一位置,在缓冲机构30的作用下,弹射托盘40止挡于第一位置,而位于弹射托盘40上的飞行器在获得较高的起飞速度下弹射出去,进而完成弹射器的弹射。
[004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弹射器包括弹射导轨10、弹射托盘40、缓冲机构30、蓄力机构50、锁放组件60和驱动组件70;驱动组件70与弹射托盘40可分离设置,使得当驱动组件70和弹射托盘40固定连接时,在驱动组件70的驱动下,弹射托盘40能够沿弹射导轨1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并在锁放组件60的作用下与弹射导轨10相对固定,同时弹射托盘40运动而驱使蓄力机构50进行蓄能;而当驱动组件70和弹射托盘40相对分离,且锁放组件60获得释放指令时,锁放组件60解锁弹射托盘40于弹射导轨10,弹射托盘40在蓄力机构50的驱动下沿弹射导轨10运动至第一位置,并在缓冲机构30的弹性缓冲下,使得弹射托盘40被止挡于弹射导轨10内,且飞行器脱离弹射托盘40起飞,既降低弹射托盘40在弹射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同时提高弹射托盘40的弹射速度,确保飞行器具有较高的起飞速度,进一步提升弹射器的弹射能力。
[0044]
参照图1至3,在一实施例中,蓄力机构50包括传动连接的弓臂组件501和蓄力组件502,蓄力组件502与弹射托盘40传动连接。进一步地,弓臂组件501包括弓臂底座501b和弓臂501a,弓臂501a的一端与弓臂底座501b固定连接,蓄力组件502包括同轴设置的一级蓄力绞盘502b和二级蓄力绞盘502c,一级蓄力绞盘502b与弓臂501a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二级蓄力绞盘502c与弹射托盘40的一端传动连接。其中,二级蓄力绞盘502c的直径大于一级蓄力绞盘502b的直径。弓臂501a为长条形金属结构件。
[0045]
本技术蓄力机构50包括传动连接的弓臂组件501和蓄力组件502,蓄力组件502与弹射托盘40传动连接,通过弹射托盘40的驱动,使得蓄力组件502带动弓臂组件501弹性形变进行蓄能,从而提供弹性势能以使得弹射托盘40在弹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弹射速度,提高弹射器的弹射能力。进一步地,弓臂组件501包括弓臂底座501b和弓臂501a,弓臂底座501b固定于安装面且与弓臂501a的一端固定连接,当弓臂501a的另一端受到外力时,弓臂501a通过形变而积累弹性势能,并从放松状态转至紧绷状态,以为弹射托盘40的弹射做蓄能准备。具体地,弓臂501a为长条形金属结构件,弓臂501a背离弓臂底座501b的一端的厚度逐渐变细设置,使得弓臂501a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快速形变而积累势能,当然弓臂501a也可以为具有恒定厚度的弓臂501a,或者为背离弓臂底座501b的一端厚度逐渐变厚设置的弓臂501a,或者为具有不规则厚度的弓臂501a,保证在弓臂501a能够实现相同的势能积累的前提下提高弓臂501a强度。
[0046]
弹射导轨10的末端固定有蓄力导向轮202,蓄力组件502包括同轴设置的一级蓄力绞盘502b和二级蓄力绞盘502c,且连接一级蓄力绞盘502b和二级蓄力绞盘502c的转轴转动连接于双绞盘座502a上,双绞盘座502a用以支撑一级蓄力绞盘502b和二级蓄力绞盘502c;一级蓄力绞盘502b上缠绕有一级蓄力钢索503,一级蓄力绞盘502b与弓臂501a的另一端通过一级蓄力钢索503传动连接,二级蓄力绞盘502c上缠绕有二级蓄力钢索504,二级蓄力钢索504绕过蓄力导向轮202与位于弹射导轨10上的弹射托盘40的一端传动连接。
[0047]
以说明书附图的视角为例,当二级蓄力绞盘502c顺时针转动时,收紧二级蓄力钢索504,逆时针转动时,释放二级蓄力钢索504;当一级蓄力绞盘502b顺时针转动时,释放一级蓄力钢索503,逆时针转动时,收紧一级蓄力钢索503。当弹射托盘40在驱动组件70的驱动下沿弹射导轨1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弹射托盘40滑移并牵动二级蓄力钢索504,进而带动二级蓄力绞盘502c逆时针转动,同时与二级蓄力绞盘502c同轴固定的一级蓄力绞盘502b逆时针转动,进而收紧一级蓄力钢索503而使得弓臂501a发生形变,进行弹性势能的累积,而当弹射托盘40被锁放组件60固定于弹射导轨10时,弹性势能的累积达到最大。当锁放组件60获得弹射指令时,锁放组件60释放弹射托盘40于弹射导轨10,此时弓臂501a迅速恢复而牵动一级蓄力钢索503进而带动一级蓄力绞盘502b顺时针高速旋转,同时一级蓄力绞盘502b带动同轴的二级蓄力绞盘502c顺时针高速旋转,进而迅速收紧二级蓄力钢索504使得弹射托盘40沿弹射导轨10由第二位置高速滑动至第一位置。进一步地,弹射托盘40撞上缓冲机构30,在缓冲机构30的弹性缓冲下,弹射托盘40迅速减速并受力朝第二位置运动,同时二级蓄力钢索504的牵拉使得弹射托盘40朝向第一位置运动而两力抵消并停止于弹射导轨10;位于弹射导轨10的飞行器则在获得较高的起飞速度下弹射而出。
[0048]
具体地,二级蓄力绞盘502c的直径大于一级蓄力绞盘502b的直径,因此一级蓄力绞盘502b带动二级蓄力绞盘502c转动时,有增速减扭的功能,进而使得弓臂501a提供的线速度传递到弹射托盘40时被显著提高,而弹射托盘40上放置的飞行器也在瞬间获得了高速度,并实现起飞。
[0049]
结合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70包括传动连接的牵拉驱动件701和牵拉滑块704,牵拉滑块704安装有行走机构705,在行走机构705的驱动下,牵拉滑块704沿弹射导轨10移动以于第一位置与弹射托盘40固定连接,并且在牵拉驱动件701的驱动下,牵拉滑块704与弹射托盘40同步朝向第二位置运动。具体地,牵拉驱动件701和牵拉滑块704之间传动连接有牵拉绞盘702,牵拉驱动件701与牵拉绞盘702传动连接,牵拉绞盘702上缠绕有牵拉钢索703,牵拉钢索703一端与牵拉绞盘7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牵拉滑块704固定连接。
[0050]
本技术弹射导轨10的首端固定有牵拉导向轮201,驱动组件70包括传动连接的牵拉驱动件701和牵拉滑块704,牵拉滑块704滑动连接于弹射导轨10,且牵拉驱动件701和牵拉滑块704之间传动连接有牵拉绞盘702,以减少占用空间;牵拉驱动件701与牵拉绞盘702传动连接,牵拉绞盘702上缠绕有牵拉钢索703,牵拉钢索703一端与牵拉绞盘702固定连接,牵拉钢索703另一端绕过牵拉导向轮201与位于弹射导轨10的牵拉滑块704固定连接;牵拉驱动件701由牵拉电机和减速器组成,能够提高扭矩而驱动牵拉绞盘702快速旋转,牵拉电机驱动减速器,减速器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牵拉绞盘702的主轴固定,进而驱动主轴旋转而带动牵拉绞盘702转动,从而收紧牵拉钢索703以带动牵拉滑块704能够朝向弹射导轨10首端移动。
[0051]
牵拉滑块704安装有行走机构705,行走机构705包括驱动电机、相啮合的齿条和齿轮、滚轮,驱动电机安装于牵拉滑块704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齿轮传动连接,滚轮固定于牵拉滑块704,齿条固定于弹射导轨10,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齿轮和齿条的相互啮合传动,牵拉滑块704沿弹射导轨10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行走机构705包括驱动电机、带螺纹的行走丝杆,牵拉滑块704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相配合的凸齿,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行走丝杆旋转,使得牵拉滑块704通过凸齿沿螺纹移动,实现牵拉滑块704在弹射导轨10上的滑移。当然行走机构705使得牵拉滑块704与弹射导轨10滑动连接的结构不限上述结构。
[0052]
在行走机构705的驱动下,牵拉滑块704能够沿弹射导轨1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且与位于第一位置的弹射托盘40固定连接,牵拉滑块704与弹射托盘4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插接或者凹凸镶嵌等连接方式进行相对固定,进而使得牵拉滑块704与弹射托盘40固定成一整体,并且当牵拉驱动件701驱动并收紧牵拉钢索703时,牵拉钢索703牵动牵拉滑块704运动而带动弹射托盘40同步朝向第二位置运动,进而使得与弹射托盘40固定的二级蓄力钢索504牵动二级蓄力绞盘502c转动而使得弓臂501a形变进行势能的积累,为弹射托盘40在弹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弹射速度做准备。
[0053]
在一实施例中,牵拉滑块704设置有连接槽704a,弹射托盘40设置有连接件401,连接槽704a与连接件401可拆卸连接。
[0054]
本技术牵拉滑块704面向弹射托盘40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704a,连接槽704a的槽内壁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以扣住连接件401于连接槽704a内;弹射托盘40面向牵拉滑块70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401,连接件401包括锁钩、支撑板、弹簧,锁钩与弹射托盘40转动连接,并且锁钩设置有导向斜面,便于锁钩顺利插设于连接槽704a内,支撑板由弹射托盘40向外延伸形成,弹簧位于锁钩和支撑板之间并分别与锁钩和支撑板固定连接。牵拉滑块704在行走机构705的驱动下朝向弹射托盘40移动,牵拉滑块704通过连接槽704a的槽口与锁钩的导向斜面接触,进而压制锁钩朝向支撑板转动并压缩弹簧,从而使得锁钩伸进连接槽704a内与限位部配合连接。当然连接槽704a也可以开设于弹射托盘40,此时连接件401设置于牵拉滑块704,也能够实现牵拉滑块704与弹射托盘40的相对固定。
[0055]
为了降低弹射托盘40弹射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弹射器还包括释放组件,释放组件于弹射托盘4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将弹射托盘40与牵拉滑块704相对分离。释放组件安装于弹射托盘40,且包括释放驱动件和复位件,当弹射托盘40被锁放组件60固定于第二位置时,释放驱动件驱动复位件使得锁钩朝向支撑板转动,进而锁钩脱离限位部,进一步地,牵拉滑块704在牵拉驱动件701的驱动下与弹射托盘40逐渐分离设置,从而提高弹射托盘40在弹射过程中的弹射速度,确保飞行器具有较高的起飞速度,进一步提高弹射器的弹射能力。
[0056]
结合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弹射托盘40设置有卡槽402,锁放组件60包括卡接件601和锁放驱动件602,卡接件601在锁放驱动件602的驱动下与卡槽402可分离设置。
[0057]
本技术弹射托盘40设置有卡槽402,锁放组件60包括卡接件601和锁放驱动件602,当弹射托盘4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锁放驱动件602驱动卡接件601旋转并扣入卡槽402,实现锁放组件60和弹射托盘40的相对固定;当锁放组件60获得弹射指令时,锁放驱动件602驱动卡接件601旋出卡槽402,进而弹射托盘40在蓄力机构50的作用下,沿弹射导轨10由第二位置高速滑动至第一位置,从而使得位于弹射托盘40上的飞行器弹射而出。
[0058]
结合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弹射导轨10内开设有通槽101,缓冲机构30嵌设于通
槽101内,缓冲机构30包括缓冲弹簧301和压板302,缓冲弹簧301一端与通槽101的槽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板302固定连接。
[0059]
本技术弹射导轨10上凹设有通槽101,该通槽101为t形滑槽并形成有导向凸起102,此时弹射托盘40向下延伸有凸块403,并且凸块403侧壁凹设有第一滑槽404,第一滑槽404与导向凸起102滑动连接;缓冲机构30嵌设于通槽101内,并位于弹射导轨10的末端,缓冲机构30包括缓冲弹簧301和压板302,缓冲弹簧301一端与通槽101的槽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板302固定连接,使得当弹射托盘40高速滑移至第一位置时,弹射托盘40通过凸块403与压板302的相互挤压而压缩缓冲弹簧301,进而弹射托盘40得到缓冲力迅速减速,防止弹射托盘40因惯性而甩出弹射导轨10,减少意外发生;并且当缓冲弹簧301回弹时,压板302会推动弹射托盘40朝向第二位置运动,但由于弹射托盘40与二级蓄力钢索504固定连接而具有反方向的牵拉力,进而使得弹射托盘40止挡于第一位置。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