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和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和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和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缩写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和无人伞翼机等。无人机的特点是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3.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效的航拍工具被广泛的使用,无人机将拍摄到的高清原始影像存储在机身内存中,一旦无人机在因为意外情况落入水中后,由于机身密度大会迅速下沉,导致无人机难以寻回,造成设备财产和电子信息资料的丢失,而目前市面上缺乏针对无人机有效的落水自救措施。
4.现有技术可实现在无人机出现故障问题后弹射降落伞减缓坠落速度,但无人机落入水中后仍然会下沉难以寻回,无法解决下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可实现无人机落水后悬浮于水面,便于搜寻工作。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的无人机,可实现无人机落水后悬浮于水面,便于搜寻工作。
7.一种种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包括:外壳和充气机构;
8.所述充气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9.所述外壳,为对称开合结构,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外壳的开口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卡扣机构;
10.所述卡扣机构采用水溶性材料制成,遇水失能即刻打开所述外壳;
11.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气瓶、气囊和连接单元,所述气瓶和所述气囊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内置水溶性栓塞;所述气瓶为不锈钢材质,可储存压缩气体;所述气囊为囊状橡胶材质,未充气时为折叠状态;
12.落水后所述外壳开启,所述充气机构的连接单元内水溶性栓塞遇水溶解,所述气瓶内压缩气体被释放到所述气囊中,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浮力增大,带动无人机上浮于水面。
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一救援引导机构,
14.所述救援引导机构,包括:电源、开关、无线控制器、天线;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无线
控制器;所述开关连接到所述电源;所述无线控制器连接所述天线;
15.所述开关,包括:正极金属片、弹簧、水溶性绝缘阻块、负极金属片;所述正极金属片、所述弹簧、所述水溶性绝缘阻块、所述负极金属片依次相连接;
16.当所述水溶性绝缘阻块遇水溶解,所述弹簧的回复力即刻使所述弹簧连接到所述负极金属片,所述开关连通电路,所述无线控制器通过所述天线发送定位信息,便于工作人员定位搜救。
17.进一步地,所述救援引导机构,还包括闪光灯,所述闪光灯连接到所述电源;当遇水时电路连通打开所述闪光灯,便于工作人员看到进行搜救。
18.进一步地,所述救援引导机构,还包括喇叭,所述喇叭连接到所述电源;当遇水时电路连通打开所述喇叭,便于工作人员听到进行搜救。
19.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的“倒u形”槽孔、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的“u形”槽孔、以及通往壳体外的空心孔和水溶性栓条;
20.所述上壳体内的“倒u形”槽孔和所述下壳体内的“u形”槽孔、以及通往壳体外的空心孔均为贯通;
21.所述上壳体内的“倒u形”槽孔和所述下壳体内的“u形”槽孔中通所述所述水溶性栓条进行填充,使得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闭合;当落水时,水从壳体外的空心孔进入将所述水溶性栓条溶解,外壳自动打开。
22.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的脚架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
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在无人机落水后保持设备悬浮于水面,并开启救援引导装置,通过声学、光学和无线电等技术向搜寻人员发出信号,引导落水后的无人机搜寻工作,从而提升设备寻回几率,减少设备财产损失和电子信息资料丢失情况。
附图说明
24.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的外壳外观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的外壳打开状态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的外壳卡扣机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的充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的救援引导机构电路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的救援引导机构开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包括:外壳1、充气机构2和救援引导机构3。充气机构2和救援引导机构3设置于外壳1内。
32.外壳1,为对称开合结构,具有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外壳1的一侧为闭合处,通过多个具有扭簧的合页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连接,外壳1的另一侧为开口处,设有多个卡扣机构4,遇水失能即刻打开外壳1。
33.卡扣机构4,包括:设置于上壳体11内的“倒u形”槽孔、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12的“u形”槽孔、以及通往壳体外的空心孔41和水溶性栓条42;上壳体11内的“倒u形”槽孔和下壳
体12内的“u形”槽孔、以及通往壳体外的空心孔41均为贯通;上壳体11内的“倒u形”槽孔和下壳体12内的“u形”槽孔中通所述水溶性栓条42进行填充,使得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闭合;当落水时,水从壳体外的空心孔41进入将水溶性栓条42溶解,外壳1自动打开。
34.充气机构2,包括:气瓶21、气囊22和连接单元23,所述气瓶21和所述气囊2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单元23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单元23内置水溶性栓塞24;所述气瓶21为不锈钢材质,可储存压缩气体;所述气囊22为囊状橡胶材质,未充气时为折叠状态。
35.救援引导机构3,包括:电源31、开关32、无线控制器33、天线34、闪光灯35、喇叭36;电源31连接无线控制器33;开关32连接到电源31;无线控制器33连接天线34;闪光灯35和喇叭36分别连接到电源31。
36.开关32,包括:正极金属片321、弹簧322、水溶性绝缘阻块323、负极金属片324;正极金属片321、弹簧322、水溶性绝缘阻块323、负极金属片324依次相连接。
37.落水后卡扣机构4遇水失能即刻打开外壳1,外壳1开启,充气机构2的连接单元23内水溶性栓塞24遇水溶解,气瓶21内压缩气体被释放到气囊22中,气囊22充气膨胀后浮力增大,带动无人机上浮于水面。水溶性绝缘阻块323遇水溶解,弹簧322的回复力即刻使弹簧322连接到负极金属片324,开关32连通电路,无线控制器33通过天线34发送定位信息,电路连通打开所述闪光灯35和喇叭36,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搜救。
3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的脚架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水上自救装置。
39.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在无人机落水后保持设备悬浮于水面,并开启救援引导机构,通过声学、光学和无线电等技术向搜寻人员发出信号,引导落水后的无人机搜寻工作,从而提升设备寻回几率,减少设备财产损失和电子信息资料丢失情况。
40.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