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飞机接驳用客梯雨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飞机接驳用客梯雨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飞机的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飞机接驳用客梯雨篷。


背景技术:

2.飞机在乘客上下时,都会用到一种移动式的客梯,这种客梯一般安装于被称之为客梯车的民航专用汽车上,当飞机达到机场后,这种客梯车开至飞机的客舱门处,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将客梯举升到一定的高度,以便于旅客上下飞机。
3.目前已有公开号为cn201419800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飞机客梯车,包括电动车底盘、平台、升降机构、客梯、尾梯、底架、液压系统,电动车底盘后部安装底架,在底架的中部铰接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通过液压系统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铰接客梯,客梯的后部与底架的后部铰接,客梯前端为平台,后端连接尾梯。
4.在使用时,将电动飞机客梯车行驶至飞机的登机门一侧,通过升降机构将客梯升起,平台与登机门平齐,从而使乘客可以通过平台和客梯上飞机或者下飞机。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如果在乘客上飞机或下飞机时为降雨天气,乘客从飞机的登机门处容易被雨淋湿。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减小乘客被雨淋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机接驳用客梯雨篷。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飞机接驳用客梯雨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飞机接驳用客梯雨篷,包括客梯本体,还包括雨棚,所述雨棚上设置有用于与客梯本体连接的安装结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客梯本体上设置雨棚,雨棚可以在乘客上飞机或者下飞机时,为乘客遮雨,减小乘客被雨淋湿的可能性。
10.可选的,所述雨棚包括可折叠的棚面和通道,棚面的固定侧与通道远离所述客梯本体的一侧固定并且棚面与通道连通,所述通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棚面折叠或展开的驱动机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动作,从而使棚面的活动侧移动,进而使棚面展开,棚面展开后可以更好的为乘客遮雨。
12.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通道靠近所述棚面的一侧铰接的电推杆,通道的底面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铰接有中间杆,电推杆的输出端与中间杆的一端铰接,中间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棚面的活动侧固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电推杆,通过电力驱动,减少污染,电推杆、中间杆和支撑杆铰接的方式,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
14.可选的,所述中间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铰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棚面的活动侧铰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气缸,可以使棚面展开的幅度更大,起到更好的遮雨
效果。
16.可选的,所述客梯本体的一端固定有托板,客梯本体上靠近托板的端部竖向设置有卡接槽,安装结构包括卡接块,卡接块竖向设置在雨棚上与客梯本体连接的一侧,在雨棚安装在客梯本体上后,卡接块插接在卡接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好雨棚后,卡接块插接在卡接槽内,从而将雨棚固定在客梯本体上。
18.可选的,所述托板上交叉设置有导向槽,安装结构还包括导向凸块,导向凸块固定在通道底面且与导向槽适配,在雨棚安装在客梯本体上后,导向凸块插接在导向槽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好雨棚后,导向凸块会插接在导向槽内,减小雨棚移位的可能性。
20.可选的,所述客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罩体。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罩体将客梯本体笼罩,可以减小乘客在客梯本体上被雨淋湿的可能性。
22.可选的,所述通道远离棚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遮盖所述第一罩体靠近通道的一端。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罩体将第一罩体靠近通道的一端遮盖,减小雨水从第一罩体与通道之间的缝隙进入的可能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在客梯本体上设置雨棚,雨棚可以在乘客上飞机或者下飞机时,为乘客遮雨,减小乘客被雨淋湿的可能性;
26.2.驱动装置动作,从而使棚面的活动侧移动,进而使棚面展开,棚面展开后可以更好的为乘客遮雨;
27.3.使用电推杆,通过电力驱动,减少污染,电推杆、中间杆和支撑杆铰接的方式,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是本技术实施例雨棚与托板的爆炸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托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通道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雨棚上驱动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客梯本体;11、托板;111、导向槽;12、卡接槽;13、第一罩体;2、雨棚;21、通道;211、横杆;2111、限位块;212、第二罩体;213、安装结构;2131、导向凸块;2132、卡接块;22、棚面;3、驱动机构;31、电推杆;32、中间杆;33、支撑杆;4、气缸;5、辅助杆。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5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飞机接驳用客梯雨篷。参照图1,飞机接驳用客梯雨篷包括客梯本体1和雨棚2,雨棚2与客梯本体1可拆卸连接且雨棚2位于客梯本体1的一端。
37.参照图2和图3,客梯本体1靠近雨棚2的一端固定有托板11,托板11上开设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导向槽111。客梯本体1的两侧均竖向开设有卡接槽12,卡接槽12远离客梯本体1一侧的槽口宽度小于卡接槽12槽底的宽度。
38.参照图2和图4,雨棚2包括通道21,通道21上设置有安装结构213,安装结构213包括两个卡接块2132和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导向凸块2131,导向凸块2131固定在通道21的底面上,卡接块2132固定在通道21上靠近客梯本体1的一侧,卡接块2132的位置与卡接槽12的位置相对应。
39.参照图3和图4,将通道21安装在客梯本体1上时,卡接块2132插接在卡接槽12内,并且导向凸块2131与导向槽111插接。卡接块2132和卡接槽12的设置减小了通道21移位的可能性,导向凸块2131和导向槽111的设置进一步减小了通道21移位的可能性。
40.参照图1和图5,雨棚2还包括可折叠的棚面22,棚面22靠近通道21的一侧为固定侧,另一侧为活动侧。
41.参照图5和图6,棚面22的固定侧与通道21固定,并且棚面22与通道21连通。通道21底部靠近棚面22的一侧水平固定有横杆211,通道21两侧各固定一根横杆211,横杆211贯穿棚面22的底端且横杆211远离通道21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2111,横杆211和限位块2111对棚面22的底端起到限位作用。通道21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机构3,本实施例以一侧的驱动机构3为例。
42.参照图5和图6,驱动机构3包括电推杆31、中间杆32和支撑杆33,电推杆31与通道21铰接,支撑杆33固定在通道21的底板上,中间杆32与支撑杆33铰接,中间杆32靠近与支撑杆33的一端九十度弯折,支撑杆33与中间杆32的弯折处铰接,中间杆32的弯折端与电推杆31的输出端铰接。
43.参照图6,中间杆32远离支撑杆33的一端铰接有两个气缸4,棚面22的活动侧固定有辅助杆5,两个气缸4的输出端均与辅助杆5铰接。
44.参照图1和图5,在乘客需要下飞机时为降雨天气,可以通过电推杆31的输出端回缩,从而带动中间杆32,中间杆32远离支撑杆33的一端则会向远离通道21的方向移动,再使气缸4的输出端伸出,从而带动棚面22的顶部向远离通道21的方向移动,即棚面22顶部更加贴近飞机,进而使棚面22将飞机的登机门覆盖,减小乘客在出登机门时被雨淋的可能性。
45.参照图1,客梯本体1上固定有第一罩体13,第一罩体13将客梯本体1笼罩,减小乘客在客梯本体1上行走时被雨淋的可能性。
46.通道21上靠近客梯本体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罩体212,第二罩体212将通道21与客梯本体1的连接处笼罩,减小雨水从通道21与客梯本体1的连接处进入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乘客被雨淋的可能性。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飞机接驳用客梯雨篷的实施原理为:将雨棚2安装在客梯本体1上,在乘客需要下飞机前,使棚面22的活动侧靠近飞机登机门,并通过电推杆31和气缸4,使棚面22的活动侧与飞机贴合,打开飞机登机门,乘客利用雨棚2和客梯本体1上飞机或者下飞机。
48.棚面22与飞机贴合,并且设置了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212,减小了在降雨时乘客
被淋湿的可能性。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