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特别是一种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货运无人机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抖动,在起落时机身向上或向下倾斜的问题,使得目前的无人机货舱在对货物进行放置时需要通过特定的固定机构进行固定。目前用于无人机货舱的固定机构由底架和固定绳网组成,使用时将装有货物的集装箱平放在底架上,再利用固定绳网将集装箱绑紧底架,最后将底架与货舱底部相互固定,实现固定效果。但利用固定绳网捆绑集装箱的方式,经常会出现集装箱在固定绳网内横向或纵向滑动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对集装箱的固定稳定性,并存在集装箱在滑动过程中不断碰撞固定绳网,造成固定绳网的松散、拉断现象。因此,现有对无人机货舱对集装箱的固定方法存在固定稳定性差、集装箱容易滑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它具有固定稳定性好、集装箱不易滑动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在货舱底部的底架,底架四周经安装脚连接有固定绳网,固定绳网上间隔分布有若干并排的钢丝绳,钢丝绳上设有装夹组件;所述装夹组件包括套筒,套筒由两个分筒体转动连接而成,套筒的中部设有穿过钢丝绳和/或固定绳网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外侧设有钢丝绳夹,套筒的一端设有夹板,套筒和夹板之间形成l型的卡合口。
5.前述的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中,所述分筒体的外形为矩形壳体,分筒体的中部并排设有多个横板;两个分筒体的横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孔,其中一个分筒体上设有与钢丝绳夹配合的开口,开口位于相邻横板之间的分筒体上,另一个分筒体上设有与钢丝绳夹配合的圆孔。
6.前述的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中,两个分筒体在一侧转动连接,两个分筒体在另一侧相互贴合。
7.前述的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中,所述钢丝绳的四周设有条形搭边,条形搭边的内侧设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外侧的条形搭边上设有多个线孔,安装通道内设有张紧绳,张紧绳的两端延伸至安装通道的两端外侧并连接安装脚,张紧绳的中部穿过线孔连接安装脚。
8.前述的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中,所述安装脚包括位于底架侧边中部的第一安装脚和位于底架侧边两端的第二安装脚,第一安装脚和第二安装脚的截面外形均为t形,第二安装脚的端部设有连接张紧绳的扣环。
9.前述的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中,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延伸至安装通道内并连接张紧绳。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固定绳网上的钢丝绳能够有效提高固定绳网的受力强度,且钢丝绳相比尼龙或涤纶材质的固定绳网具有更高的抗弯能力,从而能够避免固定绳网在收卷时的缠绕打结,方便作业人员的整理;通过钢丝绳上的装夹组件,则能够对集装箱在端角处进行限位,从而配合钢丝绳实现对集装箱在横向、纵向上的固定,有效避免集装箱在固定绳网内的滑动,提高对集装箱的固定稳定性;
12.(2)通过对装夹组件的结构优化,能够方便作业人员对装夹组件的安装定位,并提高装夹组件在安装后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装夹组件对集装箱的固定稳定性;
13.(3)通过对固定绳网和底架支架连接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使固定绳网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外形的集装箱,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固定绳网和底架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保证固定绳网在安装后的完全拉紧,进而保证装夹组件对集装箱的限位效果;同时,钢丝绳和张紧绳在连接后也能够提高其整体受力强度,即装夹组件在受力时能够通过张紧绳直接作用在底架上,避免固定绳网因局部受力过大造成的网孔扩大或断裂,进而一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稳定性;
14.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稳定性好、集装箱不易滑动的特点。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装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钢丝绳和张紧绳的连接结构图;
18.图4是张紧绳和第一安装脚的连接结构图;
19.图5是张紧绳和第二安装脚的连接结构图。
20.附图标记:1-底架,2-固定绳网,3-钢丝绳,4-套筒,5-钢丝绳夹,6-夹板,7-条形搭边,8-张紧绳,9-第一安装脚,10-第二安装脚,11-扣环,401-第一安装孔,402-开口。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货运无人机用舱内货物固定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在货舱底部的底架1,底架1四周经安装脚连接有固定绳网2,固定绳网2上间隔分布有若干并排的钢丝绳3,钢丝绳3和固定绳网2之间经金属扣件相互连接,钢丝绳3上设有装夹组件;所述装夹组件包括套筒4,套筒4由两个分筒体转动连接而成,套筒4的中部设有穿过钢丝绳3和/或固定绳网2的第一安装孔401,第一安装孔401外侧设有钢丝绳夹5,套筒4的一端设有夹板6,套筒4和夹板6之间形成l型的卡合口。
23.所述分筒体的外形为矩形壳体,分筒体的中部并排设有多个横板;两个分筒体的横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孔401,其中一个分筒体上设有与钢丝绳夹5配合的开口402,开口402位于相邻横板之间的分筒体上,另一个分筒体上设有与钢丝绳夹5配合的圆孔。
24.两个分筒体在一侧转动连接,两个分筒体在另一侧相互贴合。
25.所述钢丝绳3的四周设有条形搭边7,条形搭边7的内侧设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外
侧的条形搭边7上设有多个线孔701,安装通道内设有张紧绳8,张紧绳8的两端延伸至安装通道的两端外侧并连接安装脚,张紧绳8的中部穿过线孔701连接安装脚。
26.所述安装脚包括位于底架1侧边中部的第一安装脚9和位于底架1侧边两端的第二安装脚10,第一安装脚9和第二安装脚10的截面外形均为t形,第二安装脚10的端部设有连接张紧绳8的扣环11。
27.所述钢丝绳3的两端延伸至安装通道内并连接张紧绳8。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固定绳网2覆盖在集装箱外侧,然后将装夹组件经第一安装孔401套设在固定绳网2和钢丝绳3上后移动至集装箱的顶部各端角,并使装夹组件的卡合口与集装箱的端角完全贴合。装夹组件到位后利用钢丝绳夹5穿过开口402和圆孔使两个分筒体相互连接并固定在钢丝绳3上,然后将固定绳网2四周的张紧绳8中部套设在第一安装脚9上,张紧绳8端部缠绕在第二安装脚10多圈后通过扣环11相互连接锁定。张紧绳8在缠绕过程中能够将固定绳网2和钢丝绳3整体进行绷直拉紧,从而实现对集装箱整体的限位并防止装夹组件在固定后的位置偏移。
29.固定绳网2和钢丝绳3固定后作业人员对装夹组件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其完全贴合集装箱,然后拧紧钢丝绳夹5使装夹组件完全固定钢丝绳3,避免装夹组件在锁紧后的偏移。通过钢丝绳3、张紧绳8和装夹组件的配合,则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上对集装箱在端角处进行限位,从而避免集装箱因货舱倾斜造成的偏移和冲击固定绳网2,提高对集装箱的固定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