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可以自行定位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以自行定位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以自行定位的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机场行李托运值机输送机处于暂停服务状态时,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因素,需要有明确的指示,并且为避免有些乘客尤其小孩爬上输送机,最好将入口挡住,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多采用电机控制,容易被有些乘客尤其小孩损坏。
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易损坏的安全防护装置将入口挡住,并告诉乘客,服务已暂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自行定位的安全防护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自行定位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输送机本体、弹簧、套筒、连接杆、安全门,输送机本体入口的一侧设有与安全门匹配的缺口,缺口的端部设有槽孔,套筒的下端安装在槽孔内,套筒的下端设有弹簧,连接杆的下端插入套筒,连接杆的凸台与套筒的上部接触,安全门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上部固定,安全门位于缺口内或横向设置在输送机本体的前端。
6.所述的套筒上部设有对称的2个凸耳,连接杆的凸台底部设有对称的4个凹口,凸耳与凹口结构匹配。
7.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简单的机械装配原理,来代替复杂的电气原件控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合理利用零件之间的配合来限制安全门的角度,使安全门角度位置更加精准,更加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9.图2为图1的a处剖视放大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行阶段示意图。
11.图4为本实用新型暂停阶段示意图。
12.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主视图。
13.图6为本实用新型套筒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5.如附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自行定位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输送机本体5、弹簧1、套筒2、连接杆3、安全门4,输送机本体5入口的一侧设有与安全门4匹配的缺
口,缺口的端部设有槽孔,套筒2的下端安装在槽孔内,套筒2的下端设有弹簧1,连接杆3的下端插入套筒2,连接杆3的凸台与套筒2的上部接触,安全门4的一端与连接杆3的上部固定,安全门4位于缺口内或横向设置在输送机本体5的前端。
16.其中所述的套筒2上部设有对称的2个凸耳21,连接杆3的凸台底部设有对称的4个凹口,,凸耳21与凹口结构匹配,使安全门转动的角度更加精准。
17.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当输送机处于运行状态时,安全门4位于输送机本体5一侧的缺口内,乘客可以将包裹放上去,工作人员可以运行输送机,暂停服务时,将安全门4转动至图4所示的位置,采用弹簧1在下方对套筒2向上限位,以及套筒2的凸耳21与连接杆3的凹口配合固定,使得安全门4在转动时可以实现自行定位。
18.因此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安全门角度位置更加精准,不易损坏,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便捷,安装所需空间小,振动小,噪音小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以自行定位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输送机本体(5)、弹簧(1)、套筒(2)、连接杆(3)、安全门(4),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本体(5)入口的一侧设有与安全门(4)匹配的缺口,缺口的端部设有槽孔,套筒(2)的下端安装在槽孔内,套筒(2)的下端设有弹簧(1),连接杆(3)的下端插入套筒(2),连接杆(3)的凸台与套筒(2)的上部接触,安全门(4)的一端与连接杆(3)的上部固定,安全门(4)位于缺口内或横向设置在输送机本体(5)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行定位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2)上部设有对称的2个凸耳(21),连接杆(3)的凸台底部设有4个凹口,凸耳(21)与凹口结构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场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以自行定位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输送机本体、弹簧、套筒、连接杆、安全门,输送机本体入口的一侧设有与安全门匹配的缺口,缺口的端部设有槽孔,套筒的下端安装在槽孔内,套筒的下端设有弹簧,连接杆的下端插入套筒,连接杆的凸台与套筒的上部接触,安全门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上部固定,安全门位于缺口内或横向设置在输送机本体的前端。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简单的机械装配原理,来代替复杂的电气原件控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合理利用零件之间的配合来限制安全门的角度,使安全门角度位置更加精准,更加方便操作。更加方便操作。更加方便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伯曼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