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属于着陆缓冲机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2.可回收的运载火箭,因能显著降低发射成本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现有的火箭回收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伞降式、带翼飞回式和垂直返回式三种。伞降式回收方案需要火箭自身携带降落伞,不仅对火箭的结构设计提出较高要求,而且伞降过程中受大气运行影响较大;带翼飞回式结构不仅机械结构复杂,且在回收过程中需要火箭自身点火制动;垂直返回式回收方案,着陆缓冲装置直接关系到回收任务的成败。
3.支腿式着陆缓冲装置采用可折展、可伸缩的腿式结构,着陆腿内部安装有缓冲器,在着陆过程中通过缓冲器的压缩变形而吸收冲击能量,因而具有着陆可靠性高、可控性好、可调性强、着陆不反弹等优点。但是,支腿式陆缓冲装置存在主支撑腿过长,火箭着陆稳定性差与主支撑腿过短,缓冲装置展开后在地面的跨度较小,火箭易侧翻的矛盾。同时,我国部分现役运载火箭仅能单次使用,无法实现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运载火箭支腿式着陆缓冲装置稳定性差、跨度小、无法回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6.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包括张开机构、跨距扩展机构,张开机构与跨距扩展机构均设置于火箭本体上,为火箭提供着陆冲击环境,张开机构与跨距扩展机构组成的着陆支撑机构用于保证火箭上升段气动外形,并在火箭回收着陆过程中保证火箭稳定性大跨距需求,着陆支撑机构于火箭着陆后可进行回收。
7.所述张开机构包括支座、安装销轴、左轴端挡板一、右轴端挡板一、耳轴、固定环一、张开机构弹簧、缸筒一、左锁紧弹簧、右锁紧弹簧、左插销、右插销、左固定螺帽、右固定螺帽、驱动杆一、密封圈一、密封圈二、铰接销轴、张开机构支架、支架支座、支架销轴、左支架销轴轴端挡板、右支架销轴轴端挡板,其中:
8.支座安装在火箭本体上,通过安装销轴将支座及耳轴的耳轴安装孔连接,安装销轴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左轴端挡板一、右轴端挡板一,耳轴的耳轴外螺纹与缸筒一的缸筒一端部内螺纹连接,驱动杆一上设置张开机构弹簧后安装于缸筒一内部,通过固定环一上的固定环一外螺纹与缸筒一的缸筒一内螺纹螺纹连接,缸筒一的左安装孔、右安装孔内分别安装有左锁紧弹簧、右锁紧弹簧及左插销、右插销,左固定螺帽、右固定螺帽的外螺纹分别与缸筒一左安装孔、右安装孔内螺纹螺纹连接,安装后的左插销、右插销的顶端穿过固定环一锁止孔后置于驱动杆一导向槽内,缸筒一及驱动杆一间设置有密封圈一及密封圈二,驱动杆一的连接端通过铰接销轴与张开机构支架的驱动孔连接,张开机构支架的被动孔通过
连接支架销轴与安装在火箭本体上的支架支座连接,左支架销轴轴端挡板、右支架销轴轴端挡板分别安装于支架销轴两端。
9.所述跨距扩展机构包括扩展机构支架、左轴套、右轴套、左轴端挡板二、右轴端挡板二、扩展机构销轴、左轴端挡板三、右轴端挡板三、驱动杆二、扩展机构弹簧、缸筒二、缓冲缸筒、固定环二、缓冲弹簧、缓冲杆、密封圈三、密封圈四、足垫、足垫销轴、左足垫销轴轴端挡板、右足垫销轴轴端挡板,左轴套、右轴套安装在扩展机构支架的铰接孔内,与张开机构的铰接销轴连接后通过左轴端挡板二、右轴端挡板二固定,防止铰接销轴轴向串动;扩展机构支架的驱动孔与驱动杆二的连接端通过扩展机构销轴连接,左轴端挡板三、右轴端挡板三安装于扩展机构销轴的两端,驱动杆二上设置扩展机构弹簧后安装于缸筒二内部,通过固定环一上的固定环一外螺纹与缸筒二的缸筒二端部内螺纹螺纹连接,缸筒二的缸筒二左、右安装孔内分别安装有左锁紧弹簧、右锁紧弹簧及左插销、右插销,左固定螺帽、右固定螺帽的外螺纹分别与缸筒二左安装孔、右安装孔内螺纹螺纹连接,安装后的左插销、右插销的顶端穿过固定环二锁止孔后恰好位于驱动杆二导向槽内,缸筒二及驱动杆二间设置有密封圈一及密封圈二,通过安装销轴将支座及耳轴的耳轴安装孔连接,安装销轴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左轴端挡板一、右轴端挡板一,耳轴的耳轴外螺纹与缸筒二的缸筒二端部内螺纹连接。
10.所述缓冲缸筒的缓冲缸筒内螺纹与扩展机构支架的连接螺纹连接,缓冲杆上设置缓冲弹簧后安装于缓冲缸筒内部,通过固定环二上的固定环二外螺纹与缓冲缸筒的冲缸筒内螺纹螺纹连接,缓冲缸筒及缓冲杆间设置有密封圈三及密封圈四,缓冲杆的缓冲杆连接端通过足垫销轴与足垫连接,足垫销轴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左足垫销轴轴端挡板、右足垫销轴轴端挡板。
11.所述耳轴上设置有耳轴安装孔及耳轴外螺纹,固定环一上设置有固定环一外螺纹,固定环一锁止孔及固定环一操作孔。
12.所述缸筒一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缸筒一左安装孔、右安装孔,缸筒一左、右安装孔内螺纹,缸筒一介质口,缸筒一端部内螺纹和缸筒一内螺纹,驱动杆一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端,另一端设置有驱动杆一锁止孔,与驱动杆一锁止孔相连通的驱动杆一导向槽和驱动杆一密封圈安装环。
13.所述张开机构支架设置有驱动孔及被动孔,扩展机构支架上设置有铰接孔,驱动孔,连接螺纹及长孔,驱动杆二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端,另一端设置有驱动杆二锁止孔,与驱动杆二锁止孔相连通的驱动杆二导向槽和驱动杆二密封圈安装环。
14.所述缸筒二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缸筒二左安装孔、右安装孔,缸筒二左安装孔、右安装孔内螺纹,缸筒二介质口,缸筒二端部内螺纹和缸筒二内螺纹,缓冲缸筒上设置有述缓冲缸筒内螺纹及缓冲缸筒介质口。
15.所述固定环二设置有固定环二外螺纹,固定环二锁止孔及固定环二操作孔。
16.所述缓冲杆上设置有缓冲杆连接端及密封圈安装环。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能重复使用,能够实现折叠、大跨距、多缓冲运载火箭着陆支撑功能,得折叠后的运载火箭着陆支撑机构在保证运载火箭上升段良好的气动外形的基础上,不仅能满足运载火箭返回稳定性的大跨距需求,而
且能提供运载火箭着陆良好着陆冲击环境。不仅解决了运载火箭上升段对着陆机构折叠后整体气动外形小与返回着陆段着陆机构展开后状态提供跨距大的矛盾,而且可实现着陆支撑机构整体承载能力大幅提升,稳定性可靠性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19.图1为发明提供的收拢状态三维视图;
20.图2为发明提供的展开状态三维视图;
21.图3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爆炸图;
22.图4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收拢状态三维图;
23.图5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收拢状态二维图;
24.图6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收拢状态二维图a

a剖视图;
25.图7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收拢状态二维图b

b剖视图;
26.图8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展开状态三维图;
27.图9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展开状态二维图;
28.图10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展开状态二维图c

c剖视图;
29.图11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展开状态二维图d

d剖视图;
30.图12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爆炸图;
31.图13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收拢状态三维图;
32.图14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收拢状态二维图;
33.图15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收拢状态二维图e

e剖视图;
34.图16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收拢状态二维图f

f剖视图;
35.图17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收拢状态二维图g

g剖视图;
36.图18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展开状态三维图;
37.图19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展开状态二维图;
38.图20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展开状态三维图h

h剖视图;
39.图21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展开状态三维图

i剖视图;
40.图22为发明提供的跨距扩展机构展开状态三维图j

j剖视图;
41.图23为发明提供的耳轴三维图;
42.图24为发明提供的固定环一的三维图;
43.图25为发明提供的缸筒一的二维图;
44.图26为发明提供的驱动杆一的三维图;
45.图27为发明提供的张开机构支架三维图;
46.图28为发明提供的扩展机构支架三维图;
47.图29为发明提供的驱动杆二的三维图;
48.图30为发明提供的缸筒二的二维图;
49.图31为发明提供的缓冲缸筒的三维图;
50.图32为发明提供的固定环二的三维图;
51.图33为发明提供的缓冲杆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52.一种广角多缓冲变形装配着陆支撑机构,由张开机构、跨距扩展机构组成,张开机构与跨距扩展机构均设置于火箭本体上,为火箭提供着陆冲击环境,着陆支撑机构用于保证火箭上升段气动外形,并在火箭回收着陆过程中保证火箭稳定性大跨距需求,着陆支撑机构于火箭着陆后可进行回收。
53.如图1、图2所示,一种能重复使用的可折叠、大跨距、多缓冲运载火箭着陆支撑机构,包括张开机构和跨距扩展机构。
54.如图3至图11所示,所述张开机构包括支座,安装销轴,左、右轴端挡板一,耳轴,固定环一,张开机构弹簧,缸筒一,左、右锁紧弹簧,左、右插销,左、右固定螺帽,驱动杆一,密封圈一,密封圈二,铰接销轴,张开机构支架,支架支座,支架销轴和左、右支架销轴轴端挡板。所述支座安装在火箭本体上,通过安装销轴将支座及耳轴的耳轴安装孔连接,安装销轴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左、右轴端挡板一。耳轴的耳轴外螺纹与缸筒一的缸筒一端部内螺纹连接,驱动杆一上设置张开机构弹簧后安装于缸筒一内部,通过固定环一上的固定环一外螺纹与缸筒一的缸筒一内螺纹螺纹连接。同时,缸筒一的缸筒一左、右安装孔内分别安装有左、右锁紧弹簧及左、右插销,左、右固定螺帽的外螺纹分别与缸筒一左、右安装孔内螺纹螺纹连接;安装后的左、右插销的顶端穿过固定环一锁止孔后恰好位于驱动杆一导向槽内,所述缸筒一及驱动杆一间设置有密封圈一及密封圈二,驱动杆一的连接端通过铰接销轴与张开机构支架的驱动孔连接,张开机构支架的被动孔通过连接支架销轴与安装在火箭本体上的支架支座连接,左、右支架销轴轴端挡板安装在支架销轴的两端。
55.如图12至图22所示,所述跨距扩展机构包括扩展机构支架,左、右轴套,左、右轴端挡板二,扩展机构销轴,左、右轴端挡板三,驱动杆二,扩展机构弹簧,缸筒二,缓冲缸筒,固定环二,缓冲弹簧,缓冲杆,密封圈三,密封圈四,足垫,足垫销轴,左、右足垫销轴轴端挡板。所述左、右轴套安装在扩展机构支架的铰接孔内,与张开机构的铰接销轴连接后通过左、右轴端挡板二固定,防止铰接销轴轴向串动。扩展机构支架的驱动孔与驱动杆二的连接端通过扩展机构销轴连接,左、右轴端挡板三安装在扩展机构销轴的两端。驱动杆二上设置扩展机构弹簧后安装于缸筒二内部,通过固定环一上的固定环一外螺纹与缸筒二的缸筒二端部内螺纹螺纹连接。同时,缸筒二的缸筒二左、右安装孔内分别安装有左、右锁紧弹簧及左、右插销,左、右固定螺帽的外螺纹分别与缸筒二左、右安装孔内螺纹螺纹连接;安装后的左、右插销的顶端穿过固定环二锁止孔后恰好位于驱动杆二导向槽内,所述缸筒二及驱动杆二间设置有密封圈一及密封圈二;通过安装销轴将支座及耳轴的耳轴安装孔连接,安装销轴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左、右轴端挡板一。耳轴的耳轴外螺纹与缸筒二的缸筒二端部内螺纹连接。
56.如图12至图22所示,所述缓冲缸筒的缓冲缸筒内螺纹与扩展机构支架的连接螺纹螺纹连接,缓冲杆上设置缓冲弹簧后安装于缓冲缸筒内部,通过固定环二上的固定环二外螺纹与缓冲缸筒的冲缸筒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缓冲缸筒及缓冲杆间设置有密封圈三及密封圈四,缓冲杆的缓冲杆连接端通过足垫销轴与足垫连接,足垫销轴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左、右足垫销轴轴端挡板。
57.耳轴上设置有耳轴安装孔及耳轴外螺纹;固定环一加工有固定环一外螺纹,固定环一锁止孔及固定环一操作孔。缸筒一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缸筒一左、右安装孔,缸筒一左、右安装孔内螺纹,缸筒一介质口,缸筒一端部内螺纹和缸筒一内螺纹;驱动杆一的一端
上设置有连接端,另一端设置有驱动杆一锁止孔,与驱动杆一锁止孔相连通的驱动杆一导向槽和驱动杆一密封圈安装环;
58.所述张开机构支架设置有驱动孔及被动孔;扩展机构支架上设置有铰接孔,驱动孔,连接螺纹及长孔;驱动杆二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端,另一端设置有驱动杆二锁止孔,与驱动杆二锁止孔相连通的驱动杆二导向槽和驱动杆二密封圈安装环;缸筒二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缸筒二左、右安装孔,缸筒二左、右安装孔内螺纹,缸筒二介质口,缸筒二端部内螺纹和缸筒二内螺纹;缓冲缸筒上设置有述缓冲缸筒内螺纹及缓冲缸筒介质口;固定环二加工有固定环二外螺纹,固定环二锁止孔及固定环二操作孔;缓冲杆上设置有缓冲杆连接端及密封圈安装环。
5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60.如图1

图33所示,1

张开机构,1.1

支座,1.2

安装销轴,1.3、1.3'

左、右轴端挡板一,1.4

耳轴,1.4a

耳轴安装孔,1.4b

耳轴外螺纹,1.5

固定环一,1.5a

固定环一外螺纹,1.5b

固定环一锁止孔,1.5c

固定环一操作孔,1.6

张开机构弹簧,1.7

缸筒一,1.7a、1.7a
’‑
缸筒一左、右安装孔,1.7b、1.7b
’‑
缸筒一左、右安装孔内螺纹,1.7c

缸筒一介质口,1.7d

缸筒一端部内螺纹,1.7e

缸筒一内螺纹;1.8、1.8
’‑
左、右锁紧弹簧,1.9、1.9'

左、右插销,1.10、1.10'

左、右固定螺帽,1.11

驱动杆一,1.11a

连接端,1.11b

驱动杆一锁止孔,1.11c

驱动杆一导向槽,1.11d

驱动杆一密封圈安装环,1.12

密封圈一,1.13

密封圈二,1.14

铰接销轴,1.15

张开机构支架,1.15a

驱动孔,1.15b

被动孔,1.16

支架支座,1.17

支架销轴,1.18、1.18'左、右支架销轴轴端挡板;
[0061]2‑
跨距扩展机构,2.1

扩展机构支架,2.1a

铰接孔,2.1b

驱动孔,2.1c

连接螺纹,2.1d

长孔,2.2、2.2'

左、右轴套,2.3、2.3'

左、右轴端挡板二,2.4

扩展机构销轴,2.5、2.5'

左、右轴端挡板三,2.6

驱动杆二,2.6a

连接端,2.6b

驱动杆二锁止孔,2.6c

驱动杆二导向槽,2.6d

驱动杆二密封圈安装环,2.7

扩展机构弹簧,2.8

缸筒二,2.8a、2.8a
’‑
缸筒二左、右安装孔,2.8b、2.8b
’‑
缸筒二左、右安装孔内螺纹,2.8c

缸筒二介质口,2.8d

缸筒二端部内螺纹,2.8e

缸筒二内螺纹,2.9

缓冲缸筒,2.9a

缓冲缸筒内螺纹,2.9b

缓冲缸筒介质口,2.10

固定环二,2.10a

固定环二外螺纹,2.10b

固定环二锁止孔,2.10c

固定环二操作孔,2.11

缓冲弹簧,2.12

缓冲杆,2.12a

缓冲杆连接端,2.12b

密封圈安装环;2.13

密封圈三,2.14

密封圈四,2.15

足垫,2.16

足垫销轴,2.17、2.17'

左、右足垫销轴轴端挡板;
[0062]3‑
火箭本体。
[0063]
具体的,张开机构1包括支座1.1,安装销轴1.2,左、右轴端挡板一1.3、1.3',耳轴1.4,固定环一1.5,张开机构弹簧1.6,缸筒一1.7,左、右锁紧弹簧1.8、1.8’,左、右插销1.9、1.9',左、右固定螺帽1.10、1.10',驱动杆一1.11,密封圈一1.12,密封圈二1.13,铰接销轴1.14,张开机构支架1.15,支架支座1.16,支架销轴1.17和左、右支架销轴轴端挡板1.18、1.18'。所述支座1.1安装在火箭本体3上,通过安装销轴1.2将支座1.1及耳轴1.4的耳轴安装孔1.4a连接,安装销轴1.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左、右轴端挡板一1.3、1.3',防止安装销轴1.2轴向串动。耳轴1.4的耳轴外螺纹1.4b与缸筒一1.7的缸筒一端部内螺纹1.7d连接,驱动杆一1.11上设置张开机构弹簧1.6后安装于缸筒一1.7内部,通过固定环一1.5上的固定环一外螺纹1.5a与缸筒一1.7的缸筒一内螺纹1.7e螺纹连接后防止张开机构弹簧1.6向耳轴
1.4方向移动。同时,缸筒一1.7的缸筒一左、右安装孔1.7a、1.7a’内分别安装有左、右锁紧弹簧1.8、1.8’及左、右插销1.9、1.9',左、右固定螺帽1.10、1.10'的外螺纹分别与缸筒一左、右安装孔内螺纹1.7b、1.7b’螺纹连接;安装后的左、右插销1.9、1.9'的顶端穿过固定环一锁止孔1.5b后恰好位于驱动杆一导向槽1.11c内,所述缸筒一1.7及驱动杆一1.11间设置有密封圈一1.12及密封圈二1.13,驱动杆一1.11的连接端1.11a通过铰接销轴1.14与张开机构支架1.15的驱动孔1.15a连接,张开机构支架1.15的被动孔1.15b通过连接支架销轴1.17与安装在火箭本体3上的支架支座1.16连接,左、右支架销轴轴端挡板1.18、1.18'安装在支架销轴1.17的两端,防止支架销轴1.17轴向串动。
[0064]
跨距扩展机构2包括扩展机构支架2.1,左、右轴套2.2、2.2',左、右轴端挡板二2.3、2.3',扩展机构销轴2.4,左、右轴端挡板三2.5、2.5',驱动杆二2.6,扩展机构弹簧2.7,缸筒二2.8,缓冲缸筒2.9,固定环二2.10,缓冲弹簧2.11,缓冲杆2.12,密封圈三2.13,密封圈四2.14,足垫2.15,足垫销轴2.16,左、右足垫销轴轴端挡板2.17、2.17'。所述左、右轴套2.2、2.2'安装在扩展机构支架2.1的铰接孔2.1a内,与张开机构1的铰接销轴1.14连接后通过左、右轴端挡板二2.3、2.3'固定,防止铰接销轴1.14轴向串动。扩展机构支架2.1的驱动孔2.1b与驱动杆二2.6的连接端2.6a通过扩展机构销轴2.4连接,左、右轴端挡板三2.5、2.5'安装在扩展机构销轴2.4的两端,防止扩展机构销轴2.4轴向串动。驱动杆二2.6上设置扩展机构弹簧2.7后安装于缸筒二2.8内部,通过固定环一1.5上的固定环一外螺纹1.5a与缸筒二2.8的缸筒二端部内螺纹2.8d螺纹连接后防止扩展机构弹簧2.7向耳轴1.4方向移动。同时,缸筒二2.8的缸筒二左、右安装孔2.8a、2.8a’内分别安装有左、右锁紧弹簧1.8、1.8’及左、右插销1.9、1.9',左、右固定螺帽1.10、1.10'的外螺纹分别与缸筒二左、右安装孔内螺纹2.8b、2.8b’螺纹连接;安装后的左、右插销1.9、1.9'的顶端穿过固定环二锁止孔2.10b后恰好位于驱动杆二导向槽2.6c内,所述缸筒二2.8及驱动杆二2.6间设置有密封圈一1.12及密封圈二1.13;通过安装销轴1.2将支座1.1及耳轴1.4的耳轴安装孔1.4a连接,安装销轴1.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左、右轴端挡板一1.3、1.3',防止安装销轴1.2轴向串动。耳轴1.4的耳轴外螺纹1.4b与缸筒二2.8的缸筒二端部内螺纹2.8d连接。
[0065]
缓冲缸筒2.9的缓冲缸筒内螺纹2.9a与扩展机构支架2.1的连接螺纹2.1c螺纹连接,缓冲杆2.12上设置缓冲弹簧2.11后安装于缓冲缸筒2.9内部,通过固定环二2.10上的固定环二外螺纹2.10a与缓冲缸筒2.9的冲缸筒内螺纹2.9a螺纹连接后防止缓冲弹簧2.11向缓冲缸筒2.9的缓冲缸筒内螺纹2.9a方向移动。所述缓冲缸筒2.9及缓冲杆2.12间设置有密封圈三2.13及密封圈四2.14,缓冲杆2.12的缓冲杆连接端2.12a通过足垫销轴2.16与足垫2.15连接,足垫销轴2.16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左、右足垫销轴轴端挡板2.17、2.17',防止足垫销轴2.16轴向串动。
[0066]
如图23所示,所述耳轴1.4上设置有耳轴安装孔1.4a及耳轴外螺纹1.4b;
[0067]
如图24所示,所述固定环一1.5加工有固定环一外螺纹1.5a,固定环一锁止孔1.5b及固定环一操作孔1.5c,通过固定环一操作孔1.5c可实现固定环一1.5的固定环一外螺纹1.5a与缸筒一1.7的缸筒一内螺纹1.7e的拧紧与松开。
[0068]
如图25所示,所述缸筒一1.7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缸筒一左、右安装孔1.7a、1.7a’,缸筒一左、右安装孔内螺纹1.7b、1.7b’,缸筒一介质口1.7c,缸筒一端部内螺纹1.7d和缸筒一内螺纹1.7e;
[0069]
如图26所示,所述驱动杆一1.11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端1.11a,另一端设置有驱动杆一锁止孔1.11b,与驱动杆一锁止孔1.11b相连通的驱动杆一导向槽1.11c和驱动杆一密封圈安装环1.11d;
[0070]
如图27所示,所述张开机构支架1.15设置有驱动孔1.15a及被动孔1.15b;
[0071]
如图28所示,所述扩展机构支架2.1上设置有铰接孔2.1a,驱动孔2.1b,连接螺纹2.1c及长孔2.1d;
[0072]
如图29所示,所述驱动杆二2.6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端2.6a,另一端设置有驱动杆二锁止孔2.6b,与驱动杆二锁止孔2.6b相连通的驱动杆二导向槽2.6c和驱动杆二密封圈安装环2.6d;
[0073]
如图30所示,所述缸筒二2.8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缸筒二左、右安装孔2.8a、2.8a’,缸筒二左、右安装孔内螺纹2.8b、2.8b’,缸筒二介质口2.8c,缸筒二端部内螺纹2.8d和缸筒二内螺纹2.8e;
[0074]
如图31所示,所述缓冲缸筒2.9上设置有述缓冲缸筒内螺纹2.9a及缓冲缸筒介质口2.9b;
[0075]
如图32所示,所述固定环二2.10加工有固定环二外螺纹2.10a,固定环二锁止孔2.10b及固定环二操作孔2.10c,通过固定环二操作孔2.10c可实现固定环二2.10的固定环二外螺纹2.10a与缸筒二2.8的缸筒二内螺纹2.8e的拧紧与松开;
[0076]
如图33所示,所述缓冲杆2.12上设置有缓冲杆连接端2.12a及密封圈安装环2.12b。
[0077]
本发明收拢工作过程如下:
[0078]
如图6和图7所示,通过缸筒一介质口1.7c向缸筒一1.7,驱动杆一1.11,密封圈一1.12及密封圈二1.13形成的密闭空间1a内输入高压介质,在高压介质的作用下,驱动杆一1.11推动张开机构弹簧1.6向固定环一1.5靠近,驱动杆一1.11的伸出长度达到所需要求后,将缸筒一介质口1.7c封堵;收拢后状态如图4、图5所示。
[0079]
如图15所示,通过缸筒二介质口2.8c向缸筒二2.8,驱动杆二2.6,密封圈一1.12及密封圈二1.13形成的密闭空间1b内输入高压介质,在高压介质的作用下,驱动杆二2.6推动扩展机构弹簧2.7向固定环一1.5靠近,驱动杆二2.6的伸出长度达到所需要求后,将缸筒二介质口2.8c封堵;收拢后状态如图13、图14所示。
[0080]
如图16所示,通过缓冲缸筒介质口2.9b向缓冲缸筒2.9,缓冲杆2.12,密封圈三2.13和密封圈四2.14,形成的密闭空间1c内输入高压介质,在高压介质的作用下,缓冲杆2.12推动缓冲弹簧2.11向固定环二2.10靠近,缓冲杆2.12的伸出长度达到所需要求后,将缓冲缸筒介质口2.9b封堵;收拢后状态如图13、图14所示。
[0081]
在火箭即将着陆时,本发明一种能重复使用的可折叠、大跨距、多缓冲运载火箭着陆支撑机构需要展开,工作过程如下:
[0082]
通过火攻方式将封堵的缸筒一介质口1.7c打开,张开机构弹簧1.6推动驱动杆一1.11向缸筒一介质口1.7c方向移动;同时,如图6所示,又因左、右插销1.9、1.9'的顶端安装后恰好位于驱动杆一导向槽1.11c内,且驱动杆一1.11设置有驱动杆一导向槽1.11c的一端设置有与驱动杆一导向槽1.11c相连通的驱动杆一锁止孔1.11b,当驱动杆一1.11在张开机构弹簧1.6的推动左右下向缸筒一介质口1.7c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左、右锁紧弹簧1.8、
1.8’的作用下,左、右插销1.9、1.9'的端部穿过固定环一锁止孔1.5b后插入驱动杆一锁止孔1.11b内,如图10所示;
[0083]
通过火攻方式将封堵的缸筒二介质口2.8c打开,扩展机构弹簧2.7推动驱动杆二2.6向缸筒二介质口2.8c方向移动;同时,如图17所示,又因左、右插销1.9、1.9'的顶端安装后恰好位于驱动杆二导向槽2.6c内,且驱动杆二2.6设置有驱动杆二导向槽2.6c的一端设置有与驱动杆二导向槽2.6c相连通的驱动杆二锁止孔2.6b,当驱动杆二2.6在扩展机构弹簧2.7的推动左右下向缸筒二介质口2.8c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左、右锁紧弹簧1.8、1.8’的作用下,左、右插销1.9、1.9'的端部穿过固定环二锁止孔2.10b后插入驱动杆二锁止孔2.6b内,如图22所示;
[0084]
1)如图21所示,通过火攻方式将封堵的缓冲缸筒介质口2.9b打开,缓冲弹簧2.11推动缓冲杆2.12向缓冲缸筒介质口2.9b方向移动。
[0085]
待以上三步工作完成后,展开动作完成。
[0086]
上面仅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87]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88]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