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机的多段式抛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无人机的多段式抛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的多段式抛投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利用无人机进行物品输送越来越普及。无人机运输输送物品的速度快,效率高,特别是对于特殊环境中的物品输送机体现出了极大的便捷性和相对于其他输送方式的优势,在地震、火灾等灾情发生进行救助时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3.现有的无人机多利用吊舱进行物品的抛投,将需要投放的物品包裹悬挂在吊舱的抛投机构上,再飞行至指定地点投放该物品包裹。然而,现有的无人机抛投吊舱大多只设置一个抛投机构,只能进行一次抛投,对于需要多个地点进行投放物品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多段式抛投装置,可实现多次投放的效果。
5.一种无人机的多段式抛投装置,包括:无人机挂载板和抛投器;
6.所述无人机挂载板,用于安装到无人机的底部;
7.所述抛投器,用于可拆卸式安装到所述无人机挂载板上;
8.所述抛投器,包括:顶盖、舵机、抛投架、外壳、外置无线信号接收模块;
9.所述舵机、抛投架设置于所述顶盖和所述外壳形成的壳体内部,并固定安装于所述顶盖上;
10.所述外置无线信号接收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用于和地面无线信号发射模块进行通讯;
11.所述抛投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倒u形缺口;所述倒u形缺口的侧壁均设有同轴设置的通孔,并与所述倒u形缺口连通;所述抛投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倒u形缺口伸出所述壳体之外;
12.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与一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一卡销的一端铰接,所述卡销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倒u形缺口侧壁的全部通孔;每个所述倒u形缺口上悬挂一个待抛投的物资;
13.所述舵机与所述外置无线信号接收模块进行通讯连接;
14.所述舵机根据输入控制信号的频率来控制所述舵机输出轴的运动角度,通过所述摆杆、所述连接杆,从而控制所述卡销的运动距离,依次释放所述倒u形缺口,实现物资的分段抛投。
15.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挂载板,为高强度碳纤维材质,通过螺栓与无人机的底部相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挂载板上设置有滑槽和卡槽,用于所述抛投器的安装和拆卸;所述抛投器的顶盖安装有四个阶梯柱,用于嵌入所述挂载板的滑槽中,并通过一拉销扣
入所述卡槽来固定;所述顶盖的上表面设计有防水层,防止雨水渗入所述抛投器的内部。
1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高分子聚合物材质,通过多个螺丝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按钮、dc充电接口、typec信号接口、指示灯;所述外壳上的开孔全部加装硅胶塞和硅胶垫圈,加强防水防尘效果。
18.进一步地,所述外置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材质外壳和内部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通过typec信号接口输出给所述舵机,支持2.4ghz、5.8ghz和900mhz频段无线信号模块、lte物联网4g无线通讯模块。
1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一次起飞即可完成多次抛投动作;同时通过2.4ghz、5.8ghz和900mhz频段无线信号模块,实现不同无线环境下的作业需求,使用lte物联网4g无线通讯模块,只要有运营商4g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都可控制,真正意义上突破了传统无线控制距离的限制,极大的扩展了抛投作业距离和范围。
附图说明
20.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1.图1是本实用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无人机挂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抛投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抛投器去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抛投器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抛投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抛投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无人机的多段式抛投装置,包括:无人机挂载板1和抛投器2。
29.无人机挂载板1,为高强度碳纤维材质,与无人机通过螺栓连接,其上设计有滑槽11和卡槽12,用于抛投器2的安装和拆卸。
30.抛投器2,包括:顶盖21、舵机22、抛投架23、外壳24、外置无线信号接收模块25。
31.舵机22、抛投架23设置于顶盖21和外壳24形成的壳体内部,并固定安装于顶盖21上;外置无线信号接收模块25,设置于壳体外,用于和地面无线信号发射模块进行通讯。
32.抛投架23具有两个倒u形缺口231、232;两倒u形缺口231、232的侧壁均设有同轴设置的通孔,并与两倒u形缺口231、232连通。抛投架23的两个倒u形缺口231、232伸出壳体之外。
33.舵机22的输出轴221与一摆杆222的一端固定连接,摆杆222的另一端与一连接杆223的一端铰接,连接杆223的另一端与一卡销224的一端铰接,卡销224的另一端贯穿两个倒u形缺口侧壁231、232的全部通孔;倒u形缺口231、232上分别悬挂一个待抛投的物资。
34.舵机22与外置无线信号接收模块25进行通讯连接;舵机22根据输入控制信号的频率来控制舵机22输出轴221的运动角度,通过摆杆222、连接杆223,从而控制卡销224的运动
距离,依次释放倒u形缺口231、232,实现物资的分段抛投。
35.其中,外壳24,为高分子聚合物材质,通过多个螺丝固定在顶盖21上,外壳24上设有电源开关按钮、dc充电接口、typec信号接口、指示灯,外壳24上的开孔全部加装硅胶塞和硅胶垫圈,加强防水防尘效果。
36.外置无线信号接收模块25,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材质外壳和内部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通过typec信号接口输出给所述舵机,支持2.4ghz、5.8ghz和900mhz频段无线信号模块、lte物联网4g无线通讯模块。
37.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38.启动:打开电源开关按钮,设备通电。
39.挂载:由地面操作人员控制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将舵机22转动角度开至最大,此时卡销224完全打开,地面操作人员将不同挂载物挂入对应的两个倒u形缺口231、232的槽位后,控制舵机22转动闭合卡销224,完成挂载。
40.抛投:无人机升空飞行至抛投地点,地面操作人员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发射控制信号信号,控制舵机22输出特定的转动角度,先释放倒u形缺口231,抛投一次物资,无人机继续飞行至另一抛投地点,地面操作人员通过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发射控制信号信号,控制舵机22输出另一特定的转动角度,释放倒u形缺口232,再抛投一次物资,实现了一次起飞即可完成多次抛投动作。
41.本实用新型同时通过2.4ghz、5.8ghz和900mhz频段无线信号模块,实现不同无线环境下的作业需求,使用lte物联网4g无线通讯模块,只要有运营商4g无线信号覆盖的区域都可控制,真正意义上突破了传统无线控制距离的限制,极大的扩展了抛投作业距离和范围,实现一次起飞即可完成多次抛投动作。
42.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