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2.在输电线路工程中,通过“先签后建”方式进行施工,“先签后建”是将现有技术中在开工建设后才办理的协议前置。
3.也就是说,在工程本体开工建设前先开展通道清理工作;即对与线路通道内的厂矿企业、林木、房屋等涉及重大补偿的通道障碍,在初步设计阶段签订意向或补偿协议。
4.具备条件的要拆迁完毕,避免工程建设期间出现站址变化、线路路径重大改变、巨额索赔等问题,保证工程开工后有序推进。
[0005]“先签后建”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即将施工的地块进行航拍,确定施工区域中需要拆迁的厂矿企业、林木以及房屋,能够辅助设计单位列出障碍清单资料。
[0006]
在无人机使用完毕后,需要将无人机降落在地面上,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的底部虽然设置了支撑架,在降落时支撑架先与地面接触。
[0007]
但是,由于支撑架与无人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降落在与地面时,地面对支撑架的冲击会传递到无人机上,因此会造成无人机的电气元件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旨在减少由于地面对支撑架的冲击而使无人机的电气元件出现损伤的情况。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包括架体和至少两个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的两侧、以对所述架体进行支撑。
[0010]
还包括滑动套、缓冲壳以及启闭组件。
[0011]
滑动套与所述支撑部滑动连接;缓冲壳通过管道与气源连通,且管道上设有气阀。
[0012]
所述缓冲壳上设有缓冲孔,所述缓冲孔用于向下喷出气体、以对所述架体在降落时进行缓冲。
[0013]
启闭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动套上,并与所述气阀转动连接,用于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滑动套滑动时打开所述气阀、使气体从所述缓冲孔中喷出并对所述架体进行缓冲。
[0014]
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启闭组件包括齿条以及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气阀的转轴同轴设置,所述齿条与所述滑动套连接,并与所述齿轮啮合。
[0015]
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套内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0016]
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气源为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0017]
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壳与所述架体可拆卸连接。
[0018]
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壳与所述架体为粘接、卡接和螺栓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
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套上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在所述架体飞行时对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滑动套进行连接。
[0020]
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挡板和横挡,所述横挡位于所述滑动套内,并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0021]
所述挡板与所述滑动套连接,用于与所述横挡接触、以将所述横挡限制在所述滑动套内。
[0022]
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滑动套滑动连接、以压缩所述滑动套内的空气、并对所述支撑部进行缓冲。
[0023]
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动套上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滑动套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与地面接触、以对所述滑动套进行缓冲。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无人机降落时,滑动套先与地面接触,并在与地面接触后停止。
[0025]
架体和支撑部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在架体和支撑部继续运动的过程中,启闭组件转动气阀的转轴、以将气阀打开,使得气源向缓冲壳内提供压力气体,并使压力气体经缓冲孔后喷出。
[0026]
由于压力气体向下喷出,因此能够对架体提供向上的冲力,便于逐渐减小架体的速度,进而减小地面对架体的冲击,从而便于减小无人机的电气元件的损伤。
[0027]
架体上设置两个支撑部能够对架体进行支撑,便于架体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
附图说明
[002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9]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的滑动套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0033]
图中:1、架体;2、支撑部;21、活塞;3、滑动套;31、第一弹簧;32、缓冲板;33、第二弹簧;4、缓冲壳;41、缓冲孔;5、启闭组件;51、齿条;52、齿轮;6、连接组件;61、挡板;62、横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
实用新型。
[0036]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进行说明。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包括架体1和至少两个支撑部2,两个支撑部2分别位于架体1的两侧、以对架体1 进行支撑。
[0037]
还包括滑动套3、缓冲壳4以及启闭组件5;滑动套3与支撑部2滑动连接。
[0038]
缓冲壳4通过管道与气源连通,且管道上设有气阀。
[0039]
缓冲壳4上设有缓冲孔41,缓冲孔41用于向下喷出气体、以对架体1在降落时进行缓冲。
[0040]
启闭组件5设置在滑动套3上,并与气阀转动连接,用于在支撑部2与滑动套3滑动时打开气阀、使气体从缓冲孔41中喷出并对架体1进行缓冲。
[004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无人机降落时,滑动套3先与地面接触,并在与地面接触后停止。
[0042]
架体1和支撑部2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在架体1和支撑部2继续运动的过程中,启闭组件5转动气阀的转轴、以将气阀打开,使得气源向缓冲壳4内提供压力气体,并使压力气体经缓冲孔41后喷出。
[0043]
由于压力气体向下喷出,因此能够对架体1提供向上的冲力,便于逐渐减小架体1的速度,进而减小地面对架体1的冲击,从而便于减小无人机的电气元件的损伤。
[0044]
架体1上设置两个支撑部2能够对架体1进行支撑,便于架体1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
[0045]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与遥感技术的无人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启闭组件5包括齿条51以及齿轮52,齿轮 52与气阀的转轴同轴设置,齿条51与滑动套3连接,并与齿轮52啮合。
[0046]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支撑部2固定在架体1的底部,两个支撑部2分别位于架体1底部的两侧,因此能够对架体1进行支撑,便于使架体1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
[0047]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齿条51与滑动套3固定连接,管道为硬质管道,管道固定在架体1上,且管道与架体1的位置相对固定;管道的一端与气源连通,另一端与缓冲壳4连通。
[0048]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阀门设置在管道上,阀门的转轴与齿轮52固定连接,齿轮52与齿条51啮合。
[0049]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因此在滑动套3静止后,且架体1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过程中,齿轮52与齿条51配合,能够转动气阀的转轴。
[0050]
因此便于将气阀打开,使得气源经管道后进入到缓冲壳4内,便于气体从缓冲孔41中喷出,进而便于对架体1进行缓冲,从而便于减小无人机的电气元件的损伤。
[005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滑动套3内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动套3连接,另一端与支撑部2连接;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弹簧 31,第一弹簧31的一端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套3固定连接。
[0052]
在滑动套3与地面接触并静止后,架体1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且带动支撑
部2一起向下运动,因此支撑部2会压缩第一弹簧31,第一弹簧31 会对支撑部2提供向上的弹力。
[0053]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过第一弹簧31的弹力和缓冲壳4的冲力能够进一步便于对架体1进行缓冲,能够减小地面对架体1的冲击,因此便于减小无人机的电气元件的损伤。
[0054]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气源为气囊,气囊设置在架体1上。
[0055]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气囊固定在架体1上,气囊能够储存压力气体;在无人机飞行时,管道上的阀门处于关闭的状态,因此压力气体会留在气囊中。
[0056]
在无人机降落时,滑动套3先与地面接触并静止,架体1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使得齿轮52与齿条51配合后转动气阀的转轴,能够使气囊与缓冲壳4连通。
[0057]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便于使气囊中的压力气体从缓冲孔41中喷出,进而便于对架体1提供向上的冲力,能够对架体1进行缓冲,从而便于减小无人机的电气元件的损伤。
[0058]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缓冲壳4 与架体1可拆卸连接,在缓冲壳4出现损坏后,因此,能够便于对缓冲壳4进行更换。
[0059]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无人机降落时,便于压力气体从缓冲壳4的缓冲孔41中喷出,因此便于减小无人机的电气元件的损伤。
[0060]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缓冲壳4 与架体1为粘接、卡接和螺栓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1]
本实施例中,以缓冲壳4与架体1为粘接进行说明;架体1与缓冲壳4通过胶进行粘接,能够将缓冲壳4粘在架体1上。
[0062]
在缓冲壳4出现损伤后,通过清理缓冲壳4与架体1之间的胶能够对缓冲壳4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缓冲壳4进行检修。
[0063]
本实施例中,以缓冲壳4与架体1为卡接为例进行说明;架体1的底部设有卡钩,缓冲壳4上设有卡槽,在将缓冲壳4放置到架体1的底部后,能够使架体1上的卡钩卡在缓冲壳4的卡槽中,从而便于将缓冲壳4固定在架体1上。
[0064]
在缓冲壳4出现损伤后,通过将卡钩从卡槽中移出能够将缓冲壳4从架体 1上拆卸下来,从而便于对缓冲壳4进行检修。
[0065]
本实施例中,以缓冲壳4与架体1为螺栓连接为例进行说明;缓冲壳4上设有通孔,架体1上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缓冲壳4上的通孔对齐。
[0066]
在将缓冲壳4放置到架体1的底部后,缓冲壳4上的通孔与架体1上的螺纹孔对齐,通过螺栓穿过缓冲壳4上的通孔后与架体1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能够便于将缓冲壳4固定在架体1上。
[0067]
在缓冲壳4出现损伤后,将螺栓从架体1上拆卸下来就能够使缓冲壳4与架体1分离,从而便于对缓冲壳4进行检修。
[0068]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滑动套3 上设有连接组件6,连接组件6用于在架体1飞行时对支撑部2和滑动套3进行连接。
[0069]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无人机飞行时,由于滑动套3自身
的重力,会使滑动套3向下运动,通过连接组件6对滑动套3和支撑部2进行连接,能够避免出现滑动套3与支撑部2分离的情况,因此在无人机降落时,便于滑动套3的使用。
[0070]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连接组件6包括挡板61和横挡62,横挡62位于滑动套3内,并与支撑部2连接。
[007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挡板61与滑动套3连接,用于与横挡62接触、以将横挡62限制在滑动套3内。
[007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挡板61设置在滑动套3的顶部,挡板61通过螺栓与滑动套3连接;横挡62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横挡62 位于滑动套3内。
[0073]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横挡 62与挡板61抵接,因此便于对滑动套3的滑动进行限位,能够避免出现滑动套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支撑部2分离的情况。
[0074]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支撑部2 上设有活塞21,活塞21与滑动套3滑动连接、以压缩滑动套3内的空气、并对支撑部2进行缓冲。
[0075]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活塞21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支撑部2在滑动套3内滑动时,支撑部2同时带动活塞21在滑动套3内滑动。
[0076]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滑动套3内的底部与活塞21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滑动套3内的底部与活塞21之间的压强会增加,同样也能够对支撑部2的滑动进行缓冲,能够减小地面对架体1的冲击,便于减小无人机的电气元件的损伤。
[0077]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滑动套3 上设有缓冲板32,缓冲板32上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板32和滑动套3连接,第二弹性件用于与地面接触、以对滑动套3进行缓冲。
[0078]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弹簧 33,第二弹簧33的一端与缓冲板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套3固定连接。
[0079]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缓冲板32位于滑动套3的下方;在无人机降落时,缓冲板32先于滑动套3与地面接触,因此,缓冲板32 能够对滑动套3进行初步的缓冲,同时也能减少滑动套3由于与地面的冲击而造成的损伤,便于滑动套3的使用。
[0080]
基于移动互联网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工程“先签后建”依法合规建设模式研究,是结合国内移动互联网与无人机遥感技术发展成果,依靠组网智能控制、精度和实时性度量、载荷平台自组织冗余容错、遥感大数据云处理技术,将以往人工徒步测量的清理内容数据信息化。
[0081]
结合“先签后建”管理创新模式,可实现将开工后办理的赔(补)偿协议前置,在工程核准后即开展走廊赔偿清理工作,并取得工程开工的各种合规性文件。
[0082]
即在开工前取得全部路径协议,并完成线路走廊内全部设施拆迁补偿协议的签订,保证工程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程序规范开展,推动依法治企建设,维护电网走廊,保障工程开工后能够顺利推进,建成后快速产生效益,更好地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
[0083]
实施基于移动互联网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工程“先签后建”依法合规建设模式,是电网工程对标国际惯例、推进公司法治企业建设的重要举措,能有效规避政策及法律风险。
[0084]
如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洪要求、文物保护等;留存了工程建
设前的原始地形地貌及通道内的构筑物、林木等影像资料,降低抢栽抢建风险。
[0085]
采取“先签后建”依法合规建设模式,在开工前完成走廊内障碍物拆迁补偿协议的签订,规避了因拆迁难度大、厂矿巨额索赔、补偿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造成的变电站重新选址、线路路径改线等风险,降低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属地协调难度,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0086]
采取“先签后建”依法合规建设模式,要求工程开工前完成走廊清理,提前完成铁路、高速等重要跨越批复,为施工单位进场开辟了绿色通道,能够有效减少工程阻工,解决了项目建设的后顾之忧,有力保障了工程大规模连续施工。
[0087]
成立工程专职管理机构,并明确工程建设指挥部统筹、属地公司主要实施的外协管理模式,专业部门间横向联动,省、市、县公司纵向垂直管理,梳理工程前期工作任务及要求,为电网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0088]
建立“政府主导、政企协同、属地协调”机制,加强与工程沿线政府沟通协调,搭建省、市、县、所与市、县、乡、村政府“四级联动、错级对接”协调平台,促请政府成立专项工程建设保障领导小组,努力申请将电网工程列为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促请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出台电网项目沿线赔偿依据,形成政企协同联动的良好局面。
[008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