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车辆的侧顶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轨道车辆的侧顶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侧顶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车辆的侧顶板结构。


背景技术:

2.轨道车辆客室结构中,侧顶板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侧顶板位于客室中顶板与行李架之间,固定在车体上。侧顶板贯穿整个车厢,起到车内装饰的作用,同时许多的电气设备安装在侧顶板上方的空间内,利用侧顶板起到遮挡的作用。
3.车厢一侧的侧顶板是由多块侧顶板模块相互拼接而成,为了保证车厢内装效果,侧顶板整体曲线造型一般都较为优美,但也使得侧顶板的结构复杂,拼装困难。特别是在需要检修侧顶板上方某一电气设备的时候,需要全部拆卸侧顶板,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侧顶板结构,具备侧顶板拆装方便的优点,解决了侧顶板拆装不便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车辆的侧顶板结构,包括装置主体、固定组件和拆卸组件;
8.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通过固定组件与侧顶板固定连接;
9.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转块设置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双向螺纹杆通过轴承与车体活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通过卡槽与侧顶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
10.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垫片。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卡槽内部设置有第一垫片,第一垫片用于对卡块和侧顶板进行保护,避免卡块和侧顶板之间相互摩擦造成损坏。
12.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滑槽与车体活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活动杆的一侧设置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通过第一滑槽与车体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杆在跟随双向螺纹杆移动时更加稳定,不会发生位置的偏移,使得活动杆的支撑效果更好。
14.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通过第二弹簧与活动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滑槽与车体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拆卸组件与支撑块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车体的内部设置支撑块,当对侧顶板进行安装时,侧顶板会
挤压支撑块,支撑块会带动固定块移动,固定块移动同时会带动活动板在车体内发生移动,活动板移动同时会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使得活动板在移动时更加方便,同时起到限位作用,活动板移动同时会压缩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弹簧会依靠弹性带动支撑块对侧顶板进行挤压,使得侧顶板在固定时更加牢靠,同时会依靠自身弹性在不对侧顶板进行支撑时带动支撑块回复原位以便下次使用。
16.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垫片。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支撑块的表面设置第二垫片,第二垫片用于对支撑块和侧顶板进行保护,避免发生摩擦损坏而造成固定不牢,同时会产生噪音,影响使用感。
18.优选的,所述拆卸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块,所述第二转块通过第二凹槽与固定块活动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支撑块,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通过第三弹簧与支撑板活动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拆卸组件用于对支撑块进行快速拆卸更换,在使用时支撑块用于对侧顶板进行二次支撑固定,避免侧顶板安装后长时间会发生塌陷造成不稳定现象,支撑块在长时间固定会发生损坏,因此可以快速更换来提高操作者对支撑块更换速度,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更换时通过在第二凹槽内部转动第二转块,第二转块转动会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会带动活动块在第二活动槽内转动,转动到一定程度后会带动活动块脱离第二活动槽进入第一活动槽,然后活动块脱离第一活动槽时支撑块便可被拆卸下来,第一活动槽用于将活动块放入,在活动块进入第一活动槽一段距离后会进入第二滑动槽,然后转动转轴会使得活动块卡和在第二活动槽内部,当安装支撑块时,就需要将活动块卡和在第二活动槽内部,同时活动块会挤压支撑板,支撑板会压缩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在使用时会依靠自身弹性对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对活动块受力,使得活动块的固定更加稳定牢靠,这样使得支撑块拆卸更换方便。
20.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垫片。
2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活动块表面设置第三垫片,第三垫片用于对活动块进行保护,避免发生滑动使得支撑板固定不牢靠,同时避免活动块会在第二活动槽内发生滑动现象。
22.(三)有益效果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侧顶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该轨道车辆的侧顶板结构,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对侧顶板进行支撑固定,因为车厢一侧的侧顶板是由多块侧顶板模块相互拼接而成,但是侧顶板的结构复杂,在进行拼装时困难。特别是在需要侧顶板内部装置进行检修时,需要全部拆卸侧顶板,非常不方便,因此在侧顶板进行安装固定时需要方便进行拆卸安装,安装时通过转动第一转块,第一转块会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会带动连接块和卡块卡合在卡槽内部,使得侧顶板可以更有效进行固定,操作人员操作更加方便,不会因为拆卸原因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在连接块表面套接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在固定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侧顶板固定牢靠,同时在发生震动不会产生噪音,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顶板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顶板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拆卸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块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中:
32.1、装置主体;101、车体;102、侧顶板;
33.2、固定组件;201、双向螺纹杆;202、第一凹槽;203、第一转块;204、轴承;205、活动杆;206、连接块;207、卡块;208、第一弹簧;209、卡槽;210、第一垫片;211、第一滑块;212、第一滑槽;213、支撑块;214、第二垫片;215、固定块;216、活动板;217、第二弹簧;218、第一限位板;219、第二滑块;220、第二滑槽;
34.3、拆卸组件;301、转轴;302、第二转块;303、第二凹槽;304、活动块;305、第一活动槽;306、第二活动槽;307、第三垫片;308、支撑板;309、第三弹簧;310、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一
37.一种轨道车辆的侧顶板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固定组件2和拆卸组件3;
38.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车体101,所述车体101通过固定组件2与侧顶板102固定连接;
39.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双向螺纹杆201,所述双向螺纹杆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块203,所述第一转块203设置于第一凹槽202内,所述双向螺纹杆201通过轴承204与车体101活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201的表面套接有活动杆205,所述活动杆2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6,所述连接块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07,所述卡块207通过卡槽209与侧顶板102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06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208。
40.所述卡槽20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垫片210,所述活动杆2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11,所述第一滑块211通过第一滑槽212与车体101活动连接,所述车体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218,所述第一限位板218通过第二弹簧217与活动板216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19,所述第二滑块219通过第二滑槽220与车体10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2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5,所述固定块215通过拆卸组件3与支撑块2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21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垫片214。
41.参阅图1-6,当对侧顶板102进行安装时,通过转动第一凹槽202内部的第一转块203,第一转块203会带动双向螺纹杆201发生转动,双向螺纹杆201会通过轴承204在车体101上发生转动,双向螺纹杆201转动同时会带动活动杆205在双向螺纹杆201上发生移动,活动杆205套接在双向螺纹杆201的表面,活动杆205内部开设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螺纹,这
样使得活动杆205与双向螺纹杆201相互啮合,这样双向螺纹杆201移动同时会带动活动杆205移动,在活动杆205的一侧设置第一滑块211,第一滑块211通过第一滑槽212与车体101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杆205在跟随双向螺纹杆201移动时更加稳定,不会发生位置的偏移,使得活动杆205的支撑效果更好,活动杆205移动同时会带动连接块206移动,连接块206会带动卡块207向着侧顶板102方向移动,直到卡块207与卡槽209相互卡合,这样使得侧顶板102固定在车体101上,在连接块206移动同时会压缩第一弹簧208,第一弹簧208会起到支撑作用,使得侧顶板102固定牢靠,同时在发生震动不会产生噪音,当对侧顶板102进行安装时,侧顶板102进入车体101内部时会挤压支撑块213,支撑块213会带动固定块215移动,固定块215移动同时会带动活动板216在车体101内发生移动,活动板216移动同时会带动第二滑块219在第二滑槽220内滑动,使得活动板216在移动时更加方便,同时起到限位作用,活动板216移动同时会压缩第二弹簧217,第二弹簧217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弹簧217会依靠弹性带动支撑块213对侧顶板102进行挤压,使得侧顶板102在固定时更加牢靠,同时会依靠自身弹性在不对侧顶板102进行支撑时带动支撑块213回复原位以便下次使用,这样侧顶板102固定牢靠,不会发生固定不牢或者震动产生噪音,在卡槽209内部设置有第一垫片210,第一垫片210用于对卡块207和侧顶板102进行保护,避免卡块207和侧顶板102之间相互摩擦造成损坏,在支撑块213的表面设置第二垫片214,第二垫片214用于对支撑块213和侧顶板102进行保护,避免发生摩擦损坏而造成固定不牢,同时会产生噪音,影响使用感。
42.实施例二
4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支撑块213快速更换的功能。
44.所述拆卸组件3包括转轴301,所述转轴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块302,所述第二转块302通过第二凹槽303与固定块215活动连接,所述转轴301贯穿支撑块213,所述转轴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304,所述支撑块21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305,所述支撑块21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306,所述支撑块2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310,所述第二限位板310通过第三弹簧309与支撑板308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304的表面设置有第三垫片307。
45.参阅图1-6,设置拆卸组件3用于对支撑块213进行快速拆卸更换,在使用时支撑块213用于对侧顶板102进行二次支撑固定,避免侧顶板102安装后长时间会发生塌陷造成不稳定现象,支撑块213在长时间固定会发生损坏,因此可以快速更换来提高操作者对支撑块213更换速度,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更换时通过在第二凹槽303内部转动第二转块302,第二转块302转动会带动转轴301转动,转轴301转动会带动活动块304在第二活动槽306内转动,转动到一定程度后会带动活动块304脱离第二活动槽306进入第一活动槽305,然后活动块304脱离第一活动槽305时支撑块213便可被拆卸下来,第一活动槽305用于将活动块304放入,在活动块304进入第一活动槽305一段距离后会进入第二活动槽306,然后转动转轴301会使得活动块304卡和在第二活动槽306内部,当安装支撑块213时,就需要将活动块304卡和在第二活动槽306内部,同时活动块304会挤压支撑板308,支撑板308会压缩第三弹簧309,第三弹簧309在使用时会依靠自身弹性对支撑板308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对活动块304受力,使得活动块304的固定更加稳定牢靠,这样使得支撑块213拆卸更换方便,在活动块304表面设置第三垫片307,第三垫片307用于对活动块304进行保护,避免发生滑动使得支撑板308固定不牢靠,同时避免活动块304会在第二活动槽306内发生滑动现象。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