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轴传动驱动桥桥壳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摩托车轴传动驱动桥桥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轴传动驱动桥桥壳。


背景技术:

2.边三轮摩托车作为常见的一种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边三轮摩托车可以乘坐前后两人的同时在侧边还乘坐一人。因此,对于边三轮摩托车的各个结构来说,所需承受的压力会更大。
3.目前的边三轮摩托车一般是采用链条传动方式实现后轮的驱动,传动效率较低,且驱动桥壳的位置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摩托车轴传动驱动桥桥壳。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摩托车轴传动驱动桥桥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桥壳,所述驱动桥壳包括相连接的主壳体和壳盖,所述主壳体侧壁固定连接传动轴套筒,所述主壳体内固定设置转轴套筒,所述转轴套筒侧壁固定设置与所述传动轴套筒相配合的第一轴承安装筒,所述壳盖固定设置与所述转轴套筒相配合的第二轴承安装筒,所述壳盖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一支撑壳体,所述第一支撑壳体配合有第二支撑壳体,所述第二支撑壳体通过转轴与所述驱动桥壳相配合。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壳体和所述壳盖法兰连接,所述主壳体设置有卡接弧形槽,所述壳盖固定设置卡接弧形块,所述卡接弧形块与所述卡接弧形槽卡接配合,所述转轴套筒外周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主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口,所述主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口,所述主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小口,所述第一连接小口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轴套筒,所述主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小口,所述第二连接小口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轴套筒。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壳体包括第一支撑套筒,所述第一支撑套筒顶端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套筒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壳盖上。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壳体包括第二支撑套筒,所述第二支撑套筒顶端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套筒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有转轴轴承。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有轴承套接口,所述轴承套接口与所述转轴轴承套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接块沿所述轴承套接口的轴向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轴承套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有轴承锁紧螺栓,所述轴承锁紧螺栓中部设置有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与所述转轴轴承外周相适配。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轴套筒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内螺
纹。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设置了驱动桥壳方便了传动轴和转轴的安装,保证了传动轴和转轴的位置稳定,大大地提高了传动效率;
14.2.设置了第一支撑壳体和第二支撑壳体两者与摩托车后架相连接,大大地提高了驱动桥壳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驱动桥壳;101、主壳体;102、壳盖;2、传动轴套筒;201、内螺纹;3、转轴套筒;4、第一轴承安装筒;5、第二轴承安装筒;6、第一支撑壳体;601、第一支撑套筒;602、第一螺纹连接部;603、第一连接块;7、第二支撑壳体;701、第二支撑套筒;702、第二螺纹连接部;703、第二连接块;704、通槽;705、轴承锁紧螺栓;706、圆弧凹槽;8、卡接弧形槽;9、卡接弧形块;10、支撑柱;11、第一连接通口;12、第二连接通口;13、第一连接小口;14、第二连接小口;15、转轴轴承;1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下参考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23.一种摩托车轴传动驱动桥桥壳,包括驱动桥壳1,驱动桥壳1包括法兰连接的主壳体101和壳盖102,主壳体101的内侧壁设置有卡接弧形槽8,壳盖102固定设置卡接弧形块9,卡接弧形块9与卡接弧形槽8卡接配合,因此,主壳体101和壳盖102卡接后再进行法兰连接,两者连接更加紧密。
24.主壳体101侧壁固定连接传动轴套筒2;主壳体101内固定设置转轴套筒3,转轴套筒3外周固定连接支撑柱10,支撑柱10与主壳体101内侧壁固定连接;转轴套筒3侧壁固定设置与传动轴套筒2相配合的第一轴承安装筒4;壳盖102固定设置与转轴套筒3相配合的第二轴承安装筒5。传动轴(图中未示出)与传动轴套筒2套接配合,传动轴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轴承安装筒4相连接,最后延伸至转轴套筒3内;在转轴套筒3内,转轴套筒3套接转轴16,转轴1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轴承安装筒5相连接,转轴16处于转轴套筒3内的位置设置有啮
合齿轮(图中未示出),啮合齿轮与传动轴的一端相啮合,从而传动轴转动可以使得转轴16转动。
25.进一步地,主壳体101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口11,主壳体101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口12,主壳体101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小口13,第一连接小口13另一端延伸至转轴套筒3,主壳体101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小口14,第二连接小口14另一端延伸至转轴套筒3。第一连接通口11和第二连接通口12用于连接其他支撑结构,保证驱动桥壳1的位置稳定。传动轴套筒2远离主壳体101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201,内螺纹201螺纹连接保护套管(图中未示出),保护套管用于保护传动轴。
26.壳盖102远离主壳体101的一侧固定设置第一支撑壳体6,第一支撑壳体6配合有第二支撑壳体7,第一支撑壳体6和第二支撑壳体7分布在轮胎的两侧,用于支撑摩托车后架,且在第二支撑壳体7和驱动桥壳1之间转动配合转轴16,转轴16固定连接轮胎。
27.第一支撑壳体6包括第一支撑套筒601,第一支撑套筒601顶端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部602,第一支撑套筒601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块603固定设置在壳盖102上,支撑架从第一支撑套筒601底部套入延伸至第一支撑套筒601顶部外部,再通过其他结构进行螺纹锁紧。
28.第二支撑壳体7包括第二支撑套筒701,第二支撑套筒701顶端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部702,第二支撑套筒70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703,第二连接块703设置有转轴轴承15,转轴16通过转轴轴承15与第二支撑壳体7相连接。具体地,第二连接块703设置有轴承套接口,轴承套接口与转轴轴承15套接配合,第二连接块703沿轴承套接口的轴向上设置有通槽704,通槽704与轴承套接口相连接,第二连接块703设置有轴承锁紧螺栓705,轴承锁紧螺栓705中部设置有圆弧凹槽706,圆弧凹槽706与转轴轴承15外周相适配。
29.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