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2.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是新生儿脐带组织中细胞,它就有很强的分化能力,可分化成多种人体组织细胞,并且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因此,新生儿出生时,会将其的脐带组织进行干细胞分离,并将干细胞进行冻存,以备不时之需。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时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冻存干细胞复苏后也需要进行培养,而目前的细胞培养装置培养时,不便对其进行实时观察;另外,现有的培养装置在进行温度控制时,直接是采用热风和冷风吹入培养区,易造成受热不均匀;甚至造成培养区的细菌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该装置能够均匀的调控培养区的温度,并且避免污染。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所述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水平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制热器和制冷器,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设有水平的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设有竖向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形成培养区,所述培养区内设有置物台以及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一端连通第二导热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热管的另一端连通制热器的出风口和制冷器的出风口;所述第二导热管的另一端连通制热器的进风口和制冷器的进风口,所述制热器的出风口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制热器的进风口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制冷器的出风口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制冷器的出风口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呈弧形,且均匀分布于置物台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的下方设有环形槽。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隔板下方设有竖向的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的左侧设有集水箱,所述环形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集水箱的进水口,所述集水箱的进水口设有第五电磁阀。
7.进一步地,所述置物台呈圆形,且所述置物台的底面中心固定有竖向的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的下方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和升降轴之间设有推力轴承,所述升降轴的下端推力轴承的轴圈固定,所述电动推杆的杆端与推力轴承的底座固定。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隔板上固定有向心轴承,所述向心轴承的内圈固定有轴套,所述轴套内壁设有竖向的内花键,所述升降轴的外壁设有与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所述轴套套在升降轴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隔板的右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升降轴上外花键相啮合。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板的左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电机和电动推杆。
11.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显示屏、键盘、开关和指示灯,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显示屏、键盘、开关和指示灯。
12.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区的前侧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玻璃观察窗和把手;所述箱门的下方维修门。
13.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优点在于:该装置采用均匀分布在置物台周围的导热管调控培养区的温度,使得温度变化均匀,不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并且避免污染;另外,置物台可放置多个细胞培养器皿,并且置物台可进行升降旋转,便于从观察窗观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干细胞培养装置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干细胞培养装置的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培养区内的俯视图
17.图4为转轴和套管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箱体,101-第一隔板,102-第二隔板,103-第三隔板,104-第四隔板,105-安装板,2-箱门,3-玻璃观察窗,4-维修门,5-显示屏,6-键盘,7-开关,8-指示灯,9-把手,10-控制器,11-制热器,12-制冷器,13-第一导热管,14-第二导热管,1101-第一电磁阀,1102-第二电磁阀,1201-第三电磁阀,1202-第四电磁阀,15-环形槽,1501-第五电磁阀,16-集水箱,17-置物台,18-升降轴,19-轴套,20-向心轴承,21-电机,22-齿轮,23-推力轴承,24-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0.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5.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水平的第一隔板101,所述第一隔板101上设有制热器11和制冷器12,所述第一隔板101的下方设有水平的第三隔板103,所述第一隔板101和第三隔板103之间设有竖向的第二隔板102,所述第二隔板102的右侧形成培养区,所述培养区内设有置物台17以及第一导热管13和第二导热管14,所述第一导热管13的一端连通第二导热管14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热管13的另一端连通制热器11的出风口和制冷器12的出风口;所述第二导热管14的另一端连通制热器11的进风口和制冷器12的进风口,所述制热器11的出风口设有第一电磁阀1101,所述制热器11的进风口设有第二电磁阀1102,所述制冷器12的出风口设有第三电磁阀1201,所述制冷器12的出风口设有第四电磁阀1202;当培养区内的温度低于培养温度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101和第二电磁阀1102,保持第三电磁阀1201和第四电磁阀1202关闭,使得热气在第一导热管13和第二导热管14中流动,从而升高培养区的温度至培养温度;当培养区内的温度高于培养温度时,打开第三电磁阀1201和第四电磁阀1202,保持第一电磁阀1101和第二电磁阀1102关闭,使得冷气在第一导热管13和第二导热管14中流动,从而降低培养区的温度至培养温度;所述第一导热管13和第二导热管14均呈弧形,且均匀分布于置物台17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有利于均匀升高或降低置物台17处的温度。
26.由于温度调控的过程中,第一导热管13和第二导热管14的温度与培养区内的空气温度存在较大温差,其外表面易凝聚水珠,在所述第一导热管13和第二导热管14的下方设有环形槽15,凝聚的水珠可滴入环形槽15内。另外,在所述第三隔板103下方设有竖向的第四隔板104,所述第四隔板104的左侧设有集水箱16,所述环形槽15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集水箱16的进水口,所述集水箱16的进水口设有第五电磁阀1501,打开第五电磁阀1501,环形槽15内的水即可进入集水箱16,避免水留在环形槽15内而滋生细菌。
27.本实施例中,所述置物台17呈圆形,如图2所示,且所述置物台17的底面中心固定有竖向的升降轴18,所述升降轴18的下方设有电动推杆24,所述电动推杆24和升降轴18之间设有推力轴承23,所述升降轴18的下端推力轴承23的轴圈固定,所述电动推杆24的杆端与推力轴承23的底座固定。电动推杆24伸长和收缩时,即可带动升降轴18的升降,从而实现置物台17升降。
28.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置物台17稳定升降,不晃动,所述第三隔板103上固定有向心轴承20,所述向心轴承20的内圈固定有轴套19,如图4所示,所述轴套19内壁设有竖向的内花键,所述升降轴18的外壁设有与内花键相配合的外花键,所述轴套19套在升降轴18上。
2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隔板104的右侧设有安装板105,所述安装板105上固定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22,所述齿轮22与所述升降轴18上外花键相啮合。
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齿轮22转动,所述齿轮22带动升降轴转动,从而实现置物台17的转动,并且推力轴承23可保证置物台17升降的同时也可转动。
30.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上还设有显示屏5、键盘6、开关7和指示灯8,所述第二隔板102的左侧设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分别电连接第一电磁阀1101、第二电磁阀1102、第三电磁阀1201、第四电磁阀1202、第五电磁阀1501、电机21、电动推杆24、显示屏5、键盘6、开关7和指示灯8,用以控制各电子元件,另外培养区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并且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10,用以实时检测培养区的温度。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区的前侧设有箱门2,所述箱门2上设有玻璃观察窗3和把手9;玻璃观察窗3可观察培养区内的细胞培养情况。所述箱门2的下方维修门4,方便集水箱16的清理,也便于维修升降结构。
32.使用时,打开开关7,然后通过键盘6输入培养温度,此时指示灯8为红色,当培养区内的温度低于培养温度时,控制器10打开第一电磁阀1101和第二电磁阀1102,保持第三电磁阀1201和第四电磁阀1202关闭,使得热气在第一导热管13和第二导热管14中流动,从而升高培养区的温度至培养温度;当培养区内的温度高于培养温度时,控制器10打开第三电磁阀1201和第四电磁阀1202,保持第一电磁阀1101和第二电磁阀1102关闭,使得冷气在第一导热管13和第二导热管14中流动,从而降低培养区的温度至培养温度;培养区的温度达到培养温度后,指示灯8为绿色,打开箱门2,将干细胞培养器皿放置于置物台17上,关闭箱门2,即可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通过键盘即可使得控制器10控制电机21和电动推杆24的启动和关闭,从而升降和旋转置物台17,以便观察培养情况,另外显示屏5实时显示培养时间和温度。当环形槽15内积水过多时,通过键盘6控制控制器10将第五电磁阀1501打开,使得环形槽15内的水流入集水箱16中,而后再控制第五电磁阀1501关闭。培养完成后,取出干细胞培养器皿,然后关闭开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