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2.自行车是现代人们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时使用自行车骑行,也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车架材质从最早的铬钼钢、进化到铝合金、然后是复合材料的运用如碳纤维,其他还有钪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业者不断研发新材料配方,其中也包括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3.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车架,功能比较单一,其整体的减震功能比较一般,特别是鞍座部分没有减震功能,在比较颠簸的路面时,将会大大降低使用者舒适度,显得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车架,功能比较单一,其整体的减震功能比较一般,特别是鞍座部分没有减震功能,在比较颠簸的路面时,将会大大降低使用者舒适度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车架本体安装有鞍座杆、前梁、后梁,鞍座杆的外部套设有承载框,且鞍座杆的外壁与承载框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鞍座杆的顶端通过主挤压弹簧与承载框的内侧顶部之间弹性连接,后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框,且后梁的内侧设有底板,并且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底框顶部的支杆,支杆的顶端与承载框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底板的底部两侧均通过副挤压弹簧与底框的内侧底部之间弹性连接。
7.优选的,前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框,且放置框的内侧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滚轮通过滑槽与放置框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并且活动板的一侧与放置框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
8.优选的,鞍座杆与承载框的底部连接处为滑动连接,鞍座杆位于承载框内侧部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通过滑轨与承载框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承载框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
9.优选的,支杆的底端与底框顶部的连接处为滑动连接,底板的底部设有与底框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的弹性球。
10.优选的,前梁的顶部一侧设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两端均通过销轴分别与前梁的顶部以及承载框的外壁之间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活动板的一侧通过弹性折叠板与放置框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放置框的外壁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活动门。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在进行使用时,利用承载框顶部的安
装槽对鞍座进行螺栓固定,利用承载框内侧主挤压弹簧对鞍座杆具有一个初步的缓冲效果,同时利用支杆带动底板向下运动,利用副挤压弹簧的作用对承载框下移时,具有进一步的缓冲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车架,功能比较单一,其整体的减震功能比较一般,特别是鞍座部分没有减震功能,在比较颠簸的路面时,将会大大降低使用者舒适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承载框以及底框对鞍座进行双重的减震,避免了在颠簸路面骑行时影响舒适度的问题,同时对使用者的舒适度大大的提高。
14.2.利用放置框中的活动板的可调性,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水壶的放置,具有很高灵活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图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车架本体;2、鞍座杆;3、前梁;4、承载框;5、滑块;6、滑轨;7、主挤压弹簧;8、安装槽;9、伸缩杆;10、底框;11、支杆;12、底板;13、弹性球;14、副挤压弹簧;15、放置框;16、活动板;17、滚轮;18、滑槽;19、弹性折叠板;20、后梁;21、活动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参照图1-3,一种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安装有鞍座杆2、前梁3、后梁20,鞍座杆2的外部套设有承载框4,且鞍座杆2的外壁与承载框4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鞍座杆2的顶端通过主挤压弹簧7与承载框4的内侧顶部之间弹性连接,后梁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框10,且后梁20的内侧设有底板12,并且底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底框10顶部的支杆11,支杆11的顶端与承载框4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底板12的底部两侧均通过副挤压弹簧14与底框10的内侧底部之间弹性连接,具体的,通过承载框4以及底框10对鞍座进行双重的减震,避免了在颠簸路面骑行时影响舒适度的问题,同时对使用者的舒适度大大的提高。
22.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3.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式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在进行使用时,利用承载框4的顶部对鞍座进行螺栓固定,利用承载框4内侧主挤压弹簧7对鞍座杆2具有一个初步的缓冲效果,同时利用支杆11带动底板12向下运动,利用副挤压弹簧14的作用对承载框4下移时,具有进一步的缓冲效果。
24.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5.通过承载框4以及底框10对鞍座进行双重的减震,避免了在颠簸路面骑行时影响舒适度的问题,同时对使用者的舒适度大大的提高。
26.进一步的,前梁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框15,且放置框15的内侧设有活动板16,活动板16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17,且滚轮17通过滑槽18与放置框15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并且活动板16的一侧与放置框15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具体的,利用放置框15中的活动板16的可调性,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水壶的放置。
27.进一步的,鞍座杆2与承载框4的底部连接处为滑动连接,鞍座杆2位于承载框4内侧部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且滑块5通过滑轨6与承载框4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承载框4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8,具体的,利用滑块5在滑轨6中进行滑动,进而可以加强承载框4的稳定性。
28.进一步的,支杆11的底端与底框10顶部的连接处为滑动连接,底板12的底部设有与底框10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的弹性球13,具体的,利用弹性球13可以进一步提高底板12的缓冲效果。
29.进一步的,前梁3的顶部一侧设有伸缩杆9,且伸缩杆9的两端均通过销轴分别与前梁3的顶部以及承载框4的外壁之间转动连接,具体的,利用伸缩杆9可以进一步加强承载框4的稳定性。
30.进一步的,活动板16的一侧通过弹性折叠板19与放置框15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放置框15的外壁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活动门21,具体的,利用弹性折叠板19可以配合活动板16进行调节。
31.综上所述:利用放置框15中的活动板16的可调性,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水壶的放置,利用滑块5在滑轨6中进行滑动,进而可以加强承载框4的稳定性,利用弹性球13可以进一步提高底板12的缓冲效果,利用伸缩杆9可以进一步加强承载框4的稳定性,利用弹性折叠板19可以配合活动板16进行调节。
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