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主要是用于对新能源汽车车内温度进行换热降温的设备,通过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的降温风扇转动将冷却后的气流不断的排入新能源汽车的内部,从而使新能源汽车的内部的温度不会出现过高的情况,但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的降温风扇吹入新能源汽车内部的是冷气,若炎热的夏天车内温度偏高,若此时启动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吹出温度偏低的冷气,则会使冷气将车内空气中的水分降温雾化直吹在降温风扇叶片背面上,长时间如此则会凝结水珠,故而导致不断累积的水珠会被气流一同带入车内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其结构包括热交换板、衔接片、降温机构,所述衔接片焊接于热交换板的边侧位置,所述降温机构嵌固于热交换板的前端位置;所述降温机构包括降温风扇、外护板、外接环,所述降温风扇安装于外护板的内侧位置,所述外护板固定于外接环的中部位置。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风扇包括叶片、复位片、中固板,所述叶片与中固板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复位片安装于叶片的内壁与中固板之间,所述叶片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在中固板的外部呈圆形分布。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叶片包括阻挡槽、卡槽、衔接板,所述阻挡槽嵌入于衔接板的内部位置,所述卡槽贯穿于衔接板的内部位置,所述阻挡槽呈弧形凹槽结构。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挡槽包括吸收块、透气腔、增触面,所述透气腔与增触面相连通,所述增触面嵌入于吸收块的内部位置,所述吸收块采用吸水性较强的聚酯海绵材质。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板包括内腔、振动块、结合板,所述内腔嵌入于结合板的内部位置,所述振动块安装于结合板的内部位置,所述振动块设有三个,且均匀的在结合板的内部呈平行分布。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结合板包括板面、反推片、受力块,所述反推片安装于受力块的底部与板面的上端之间,所述受力块与板面的内部活动卡合,通过物体内壁对受力块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力块沿着板面向内收缩。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块包括接触条、打底板、弹片、升降板,所述接触条嵌固于打底板上端位置,所述弹片安装于升降板的底部与打底板的上端之间,所述升降板的内部与接触条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接触条设有三个,且均匀的在升降板的内部呈平行分布。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板包括内置腔、衔固板、通透腔,所述内置腔嵌入于衔固板的内部位置,所述通透腔与内置腔相连通,所述通透腔呈内外通透结构。
12.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外接环转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衔接板背面的水分在向外侧滑动的过程中进入阻挡槽的内部,且通过阻挡槽上的吸收块能够对水分进行吸收,再通过透气腔与增触面能够增大吸收块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加快吸收块内部吸收水分的风干速度,有效的避免了冷气会将空气中的水分雾化,导致叶片的背面长时间受雾化水分直吹会凝结水珠,且被气流带入新能源汽车车内的情况。
14.2、通过外接环对升降板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升降板沿着打底板向下滑动收缩,从而使接触条的外端能够与外接环的内侧相贴合,再通过降温风扇转动,则能够使接触条对外接环内侧的水分进行吸收,且通过通透腔与内置腔能够引入外界气流,从而能够加快接触条内部水分的风干速度,有效的避免了外接环内侧附着水分会被气流带入车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热交换板正视透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降温风扇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叶片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叶片立体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阻挡槽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衔接板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振动块活动轨迹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结合板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受力块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接触条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升降板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热交换板-1、衔接片-2、降温机构-3、降温风扇-31、外护板-32、外接环-33、叶片-a1、复位片-a2、中固板-a3、阻挡槽-a11、卡槽-a12、衔接板-a13、吸收块-b1、透气腔-b2、增触面-b3、内腔-c1、振动块-c2、结合板-c3、板面-c31、反推片-c32、受力块-c33、接触条-d1、打底板-d2、弹片-d3、升降板-d4、内置腔-d41、衔固板-d42、通透腔-d43。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如图1至图8所示:
3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其结构包括热交换板1、衔接片2、降温
机构3,所述衔接片2焊接于热交换板1的边侧位置,所述降温机构3嵌固于热交换板1的前端位置;所述降温机构3包括降温风扇31、外护板32、外接环33,所述降温风扇31安装于外护板32的内侧位置,所述外护板32固定于外接环33的中部位置。
32.其中,所述降温风扇31包括叶片a1、复位片a2、中固板a3,所述叶片a1与中固板a3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复位片a2安装于叶片a1的内壁与中固板a3之间,所述叶片a1设有四个,且均匀的在中固板a3的外部呈圆形分布,通过机构转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叶片a1与外接环33的内壁相贴合。
33.其中,所述叶片a1包括阻挡槽a11、卡槽a12、衔接板a13,所述阻挡槽a11嵌入于衔接板a13的内部位置,所述卡槽a12贯穿于衔接板a13的内部位置,所述阻挡槽a11呈弧形凹槽结构,通过阻挡槽a11能够在机构转动时对衔接板a13背面被甩动的水珠进行阻挡收集。
34.其中,所述阻挡槽a11包括吸收块b1、透气腔b2、增触面b3,所述透气腔b2与增触面b3相连通,所述增触面b3嵌入于吸收块b1的内部位置,所述吸收块b1采用吸水性较强的聚酯海绵材质,通过吸收块b1能够对进入吸收块b1凹面的水分进行吸收。
35.其中,所述衔接板a13包括内腔c1、振动块c2、结合板c3,所述内腔c1嵌入于结合板c3的内部位置,所述振动块c2安装于结合板c3的内部位置,所述振动块c2设有三个,且均匀的在结合板c3的内部呈平行分布,通过结合板c3跟随机构转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振动块c2对内腔c1的内壁产生撞击振动。
36.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37.本发明中,通过降温机构3内部的外接环33转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叶片a1沿着中固板a3向外滑动伸出,从而使叶片a1的外端能够与外接环33的内壁相贴合,故而能够保证外接环33转动产生风力的同时,防止叶片a1上的水分向外侧飞溅,再通过外接环33转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衔接板a13背面的水分在向外侧滑动的过程中进入阻挡槽a11的内部,且通过阻挡槽a11上的吸收块b1能够对水分进行吸收,再通过透气腔b2与增触面b3能够增大吸收块b1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加快吸收块b1内部吸收水分的风干速度,并且通过外接环33带动叶片a1转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振动块c2撞击内腔c1的内壁,并且在外接环33停止转动后,振动块c2能够多次撞击内腔c1的内壁,故而使衔接板a13背面残留的水分能够被振动导入阻挡槽a11的内部,有效的避免了冷气会将空气中的水分雾化,导致叶片a1的背面长时间受雾化水分直吹会凝结水珠,且被气流带入新能源汽车车内的情况。
38.实施例2
39.如图9-图12所示:
40.其中,所述结合板c3包括板面c31、反推片c32、受力块c33,所述反推片c32安装于受力块c33的底部与板面c31的上端之间,所述受力块c33与板面c31的内部活动卡合,通过物体内壁对受力块c33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力块c33沿着板面c31向内收缩,且通过反推片c32能够推动受力块c33与物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41.其中,所述受力块c33包括接触条d1、打底板d2、弹片d3、升降板d4,所述接触条d1嵌固于打底板d2上端位置,所述弹片d3安装于升降板d4的底部与打底板d2的上端之间,所述升降板d4的内部与接触条d1的内部活动卡合,所述接触条d1设有三个,且均匀的在升降板d4的内部呈平行分布,通过物体的内壁对升降板d4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升降板d4沿着接触条d1向下滑动,从而使接触条d1能够与物体的内壁相贴合,再通过聚醚海绵材质的d11能
够对物体内壁的水分进行吸收。
42.其中,所述升降板d4包括内置腔d41、衔固板d42、通透腔d43,所述内置腔d41嵌入于衔固板d42的内部位置,所述通透腔d43与内置腔d41相连通,所述通透腔d43呈内外通透结构,通过通透腔d43与内置腔d41能够引入外界气流。
43.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44.本发明中,由于叶片a1靠外端处的部分水分会被甩至外接环33的内侧,若空气湿度大导致产生的水珠较多,则容易导致外接环33的内侧附着叶片a1靠外端处甩出的的水珠偏多,从而导致外接环33内侧的水分会被降温风扇31转动的气流带入车内,通过外接环33对受力块c33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受力块c33沿着板面c31向内滑动收缩,且通过反推片c32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受力块c33的外侧与物体的内壁紧密贴合,再通过外接环33对升降板d4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升降板d4沿着打底板d2向下滑动收缩,从而使接触条d1的外端能够与外接环33的内侧相贴合,再通过降温风扇31转动,则能够使接触条d1对外接环33内侧的水分进行吸收,且通过通透腔d43与内置腔d41能够引入外界气流,从而能够加快接触条d1内部水分的风干速度,有效的避免了外接环33内侧附着水分会被气流带入车内的情况。
45.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