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功率供给装置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功率供给装置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能量传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率供给装置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汽车采用高能密度电池组作为动力源,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电能转换。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主要依靠充电桩,并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然而有线充电方式的便利性以及通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出现了无线充电装置为电动汽车充电,无线充电发射端中的无线功率供给装置主要将电网中电压进行处理之后传输给安装在底面处的谐振线圈,让谐振线圈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3.但是现有的无线功率供给装置对散热性的要求较高。市面上现有的无线功率供给装置在散热性能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且部分无线功率供给装置过分追求散热性能而忽略了无线功率供给装置使用时对防水性能的要求。同时,市面上的无线功率供给装置仅用于无线充电,不便于满足多种充电方式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功率供给装置不能同时满足高效散热、防水和多方式充电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功率供给装置及充电装置。
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功率供给装置及充电装置,其中功率供给装置包括: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侧面设有出风口;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包括无线充电组件和有线充电单元,所述充电模块通过流通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间的风散热;第一防水结构,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位置处;第二防水结构,设置在设有所述出风口的侧面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在所述出风口的上方。
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分隔成上下连通的出风腔和进风腔,所述进风腔的底部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腔的侧面设有所述出风口。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前侧面、后侧面,所述前侧面上设有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所述进风腔和所述出风腔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连接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上均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底面上设有所述进风口。
8.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固定在所述前侧面上并与所述前侧面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和所述进风口之间设有风扇,所述风扇将从所述进风口流入的风集中引向所述无线充电组件与所述前侧面之间的间隙后再进入所述出风腔。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结构包括:百叶框和百叶条,所述百叶框环绕所述出
风口四周固定,所述百叶框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倾斜状的百叶条。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结构包括:多块挡水板,所述挡水板间隔倾斜固定在所述左侧面、所述右侧面和所述分隔板上,且所述挡水板的倾斜方向为出风方向。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的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前侧面垂直连接的散热齿,所述散热齿一端伸入所述出风腔内。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有线充电单元的输入端靠近所述前侧面,所述有线充电单元的输出端靠近所述后侧面,所述输出端处设有充电枪。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呈立方体状,所述出风腔呈倒u型。
14.无线充电装置,使用上文所述的功率供给装置处理、传输电网电压。
15.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提出的功率供给装置充分考虑散热和防水的问题,结合壳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和使用方式合理设计出风口和进风口的位置,将散热功能发挥到最大,并在容易进水的地方设计双重防水结构。与此同时,还在壳体内部添加了有线充电单元,使该功率供给装置既能将交流电网的电处理之后传输给安装在底面的无线充电发射端中的谐振线圈,还能让用户进行有线充电。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功率供给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水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功率供给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1、壳体;11、前侧面;12、后侧面;13、底面;14、左侧面;15、右侧面;2充电模块;21、无线充电组件;22、有线充电单元;3、分隔板;4、盖板;5、进风口;6、出风口;7、第一防水结构;8、第二防水结构;9、散热齿;10、交流电的输入端;111、充电枪;112、无线充电组件的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
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2.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也成为重中之重。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组主要依靠充电桩,并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然而有线充电方式的便利性以及通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出现了无线充电装置为电动汽车充电,无线充电发射端中的无线功率供给装置主要将电网中电压进行处理之后传输给安装在底面处的谐振线圈,让谐振线圈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23.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无线功率供给装置在散热性能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且部分无线功率供给装置过分追求散热性能而忽略了无线功率供给装置的使用环境对防水性能的要求。同时,市面上的无线功率供给装置只能用于无线充电,不便于满足多种充电方式的需求。
24.所以为了解决上文提及的种种问题,本发明设计出一种功率供给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的底部设有进风口5、侧面设有出风口6;充电模块2,设置在进风口5和出风口6之间,包括无线充电组件21和有线充电单元22,无线充电组件21通过从进风口流入、出风口流出的风进行散热;第一防水结构7,设置在出风口6位置处;第二防水结构8,设置在设有出风口的侧面上,位于壳体的内部并位于出风口的上方。
25.本发明提出的功率供给装置充分考虑散热和防水的问题,结合壳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和使用方式合理设计出风口和进风口的位置,将散热功能发挥到最大,并在容易进水的地方设计双重防水结构。与此同时,还在壳体内部添加了有线充电单元,使该功率供给装置既能将交流电网的电处理之后传输给安装在底面的无线充电发射端中的谐振线圈,还能让用户进行有线充电。综上可知,本发明提出的功率供给装置集合了高效散热、高效防水和多方式充电的优点和功能。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27.如图1-图4所示,壳体1呈立方体状,包括:顶面、底面13、左侧面14、右侧面15、前侧面11、后侧面12,且为了便于安装和维修,后侧面12相当于活动的壳盖。使用时,壳体1是悬挂固定在墙面上的,将前侧面11固定在墙上,让后侧面12正对使用者。为了使散热效果最大化,壳体上不是简单的在底面设置进风口、在左右侧面设计出风口,而是在前侧面11上垂直设置了一块分隔板3,将壳体内部分隔成进风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在出风腔的下方,进风腔包括进风口5、出风腔包括出风口6。分隔板3呈倒u型,两端分别与左侧面14和右侧面15连接,且分隔板3上固定一个盖板4,即分隔板与左侧面、右侧面、顶面和盖板之间形成了一个倒u型的出风腔,左右侧面上各设置了出风口6。出风腔的下方为进风腔,底面13中央设有进风口5,在进风口5和分隔板3之间设置有充电模块2,充电模块2中用于处理交流电压供无线
充电发射端谐振线圈使用的无线充电组件21固定在前侧面11上,且无线充组件21的底部设有多个垂直前侧面的散热齿9,散热齿9让无线充电组件21的底面和前侧面11之间留出间隙,且散热齿9的一端伸进出风腔内,且在无线充电组件21和进风口5之间设有风扇。当风扇开启时,自然风从进风口进入,再流经无线充电组件底部的散热齿,然后沿着散热齿流入出风腔中,最后从出风口流出,带走无线充电组件散热的热量。有线充电单元22叠设在无线充电组件21的上方,且交流电的输入端10靠近前侧面11,无线充电组件的输出端112和有线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均靠近后侧面12,有线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处设有充电枪111。
2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了达到防水的标准,在左右侧面上的出风口处设置了第一防水结构7,包括:百叶框和百叶条,百叶框环绕出风口四周固定,百叶框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倾斜状的百叶条。且同时还在出风腔内设置了第二防水结构8,包括:多块挡水板,挡水板依次间隔倾斜固定在右侧面、和分隔板正对右侧面的面上,并位于出风口的上方,且挡水板的倾斜方向为出风方向。同理,左侧面和分隔板正对左侧面的面上也设有挡水板。既能放置水从出风口进入,也能在少量水从出风口进入后被挡水板阻挡无法流入进风腔内损坏充电模块。
29.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使用该功率供给装置处理、传输电网电压的充电装置。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