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模式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伴随着中国
ꢀ“
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逐步开通与运营,中国的高铁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运行,为人民的出行提供着更大的便利。列车控制系统是高铁运行的大脑和神经,是高铁安全的保护神。传统列控系统在高铁线路上安装了大量的轨旁电子设备,用于列车的定位和控制,维护工作量较大,系统可靠性也受到影响。随着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应用,研发新型国铁列控系统。传统国铁列控系统中,当列车与rbc之间的通信断开后,列车只能以目视模式继续运行。在新型国铁列控系统中,当列车与rbc通信断开后,列车除了目视模式外,还可以选择后备模式运行,后备模式是在保证车站联锁设备正常的运行基础上进行运行。
3.但本技术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存在无国铁列控系统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导致不能充分了解列车后备模式转换的条件和场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无国铁列控系统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导致不能充分了解列车后备模式转换的条件和场景的技术问题,达到通过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测试序列模板库,等价类划分法和正交实验法对测试序列生成的场景进行选择的测试思维,对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情况进行设计测试,极大地提高了测试质量和效率的技术效果。
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基于所述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获得列控车载转换模式;当第一列控车载和rbc保持通信时,将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转换为后备模式,获得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基于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当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为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设计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测试情况,获得第二转换测试结果;获得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的第一运行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二转换测试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设计第一车载位置测试情况,获得第三转换测试结果。
7.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装置,所述
装置包括: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构建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获得列控车载转换模式;第一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当第一列控车载和rbc保持通信时,将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转换为后备模式,获得第一转换测试结果;第一设计单元,所述第一设计单元用于基于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为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设计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测试情况,获得第二转换测试结果;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的第一运行位置信息;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转换测试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设计第一车载位置测试情况,获得第三转换测试结果。
8.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总线、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相连,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输出数据的方法中的步骤。
9.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输出数据的方法中的步骤。
1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采用了构建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基于所述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获得列控车载转换模式;当第一列控车载和rbc保持通信时,将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转换为后备模式,获得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基于所述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当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为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设计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测试情况,获得第二转换测试结果;获得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的第一运行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二转换测试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设计第一车载位置测试情况,获得第三转换测试结果。进而达到通过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测试序列模板库,等价类划分法和正交实验法对测试序列生成的场景进行选择的测试思维,对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情况进行设计测试,极大地提高了测试质量和效率的技术效果。
11.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中室内测试系统架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中后备模式转换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中列车在不同位置由待机模式转换为后备模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执行控制输出数据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构建单元11,第一获得单元12,第一转换单元13,第一设计单元14,第二获得单元15,第三获得单元16,第四获得单元17,总线1110,处理器1120,收发器1130,总线接口1140,存储器1150,操作装置1151,应用程序1152和用户接口1160。
具体实施方式
14.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
15.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电、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以上任意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更具体的例子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光纤、光盘只读存储器、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以上任意组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意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器件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
16.申请概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描述所提供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17.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方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方框规定的功能/操作的装置。
18.也可以将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能使得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样,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就产生出一个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方框规定的功能/操作的指令装置产品。
19.也可以将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执行的指令能够提供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方框规定的功能/操作的过程。
20.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21.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0:构建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具体而言,随着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应用,研发新型国铁列控系统。传统国铁列控系统中,当列车与rbc(radio block center,无线闭塞中心)之间的通信断开后,列车只能以目视模式继续运行。在新型国铁列控系统中,当列车与rbc通信断开后,列车除了目视模式外,还可以选择后备模式运行。如图2所示,构建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即列控系统实验室测试系统架构图,其中,车载子系统、rbc子系统、tsrs(临时限速服务器)子系统、ctc(中国高铁调度集中系统)子系统均为真实设备,联锁子系统、轨旁子系统为仿真系统,为列控系统的后备模式转换提供测试环境。
22.步骤s200:基于所述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获得列控车载转换模式;具体而言,基于所述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对列控系统的后备模式转换进行测试,后备模式是在保证车站联锁设备正常的运行基础上进行运行。联锁设备利用计轴或轨道电路设备判断区间的占用/空闲状态,根据进路要求,控制道岔的定/反位操作。在国铁列控系统中,当列车与rbc通信断开后,可以选择后备模式运行。当列车以后备模式运行时,司机应在发车前根据调度命令输入有效的临时限速,若车载设备收到闭塞授权信息且司机已经输入区间临时限速,车载设备以闭塞授权位置为行车许可终点(前方车站进站信号前),生成目标距离制动曲线监控列车运行。列车在后备模式以目标距离曲线形式运行时,在列车与rbc通信中断的情况下,能够极大的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节省更多的运行时间。
23.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为列控车载设备转换为后备模式的条件方式,包括待机模式,启动电源后,系统就直接转入待机模式,在本模式下车载设备接收轨道电路信息、接收应答器信息等功能有效,但不进行速度比较等控制,同时,无条件地输出制动。在待机模式下,不进行临时限速控制,不存在机控优先和人控优先的差别,制动输出方法相同;目视模式,当车载设备显示禁止信号时,处于目视行车模式,此时列车停车后,根据行车管理办法(含调度命令),生成固定限制速度(20km/h),列车在监控下运行,每运行一段距离(100-200m)或一段时间,司机应重复按压按钮,否则设备制动停车;完全模式,即完全监控模式,该模式是列车在区间(含车站正线通过和侧进直出)和车站接车作业时的正常运行模式,列车按高于允许速度2km/h报警、5km/h常用制动、10km/h紧急制动设置,列控车载设备根据控车数据自动生成目标距离模式曲线,司机依据人机界面(dmi)显示的列车运行速度、允许速度、目标速度和目标距离等控制列车运行。
24.步骤s300:当第一列控车载和rbc保持通信时,将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转换为后备模式,获得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列控车载为列控车载设备,车载设备是根据轨道电路和应答器提供的信息,结合列车自身参数,自动生成连续速度控制模式曲线,实时监控列车安全运行。rbc(radio block center,无线闭塞中心)是随着中国高铁的发展而伴生,为高铁列车安全运行的

神经中枢’,每趟动车组列车的运行指令都由rbc工区的服务器通过光缆向高铁沿线的各个通信基站传送,并由通信基站将信息无线传递到运行中的动车组上,实时指挥列车运行。当第一列控车载和rbc保持通信时,将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转换为后备模式,获得第一转换测试结果,举例而言,在待机模式,设计当车载与rbc保持通信时,将车载模式转为后备模式,查看能否成功转换,获得相应转换测试结果。
25.步骤s400:基于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步骤s500:当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为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设计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测试情况,获得第二转换测试结果;如图3后备模式转换图所示,具体而言,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为车载设备的定位情况,举例而言,即分别设计车载定位有效、无效两种情况,看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当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为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设计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测试情况,车载电子地图是车载设备导航电子地图,对车载设备进行精确定位导航,获得对应测试情况下的后备模式转换测试结果,即当车载设备与rbc通信断开,且车载定位有效时,分别设计车载电子地图有效、无效两种情况,看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使得后备模式转换测试条件考虑更加全面。
26.步骤s600:获得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的第一运行位置信息;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包括站内股道、进路和区间。
27.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是当车载设备在线路上运行时,列车运行位置有站内股道、进路和区间三种情况,站内股道是指火车站内带编号的轨道,用于确定列车停靠的具体位置;进路是指在站内,列车、调车机车或车列由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运行的经路;区间是指两个车站(或线路所)之间的铁路线路,相邻两个站之间的区间称为站间区间,车站与线路所之间的区间称为所间区间,根据车载设备的运行位置不同,设计不同的测试方法,验证车载设备转为后备模式的可行性。
28.步骤s700:基于所述第二转换测试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设计第一车载位置测试情况,获得第三转换测试结果。
29.具体而言,基于所述第二转换测试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设计第一车载位置测试情况,即站内股道、进路和区间三种情况,获得第三转换测试结果,即根据车载设备的运行位置不同,设计不同位置的测试方法,验证车载设备转为后备模式的可行性。同理,按照待机模式转换为后备模式的测试方法分别设计列车在完全模式、目视模式时转换为后备模式的测试方法。通过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等价类划分法和正交实验法的测试思维,对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情况进行设计测试,极大地提高了测试质量和测试效率。
30.进一步而言,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步骤s810: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且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时,设计第二车载定位测试情况。
31.具体而言,为了更充分的验证车载设备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条件的唯一性,分别继续设计另外两个条件满足,一个条件满足与否的情况下,验证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的可行性。以待机模式为例,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且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时,分别设计车载定位有效、无效时,验证车载设备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使得转为后备模式条件的唯一性更加充分全面的技术效果。
32.进一步而言,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810还包括:步骤s811:当所述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且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设计第一
车载通信测试情况。
33.具体而言,继续设计另外两个条件满足,一个条件满足与否的情况下,验证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的可行性。以待机模式为例,当所述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且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分别设计车载设备与rbc通信断开和车载设备与rbc保持通信的情况,验证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使得转为后备模式条件的唯一性更加充分全面的技术效果。
34.进一步而言,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步骤s910:当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为站内股道时,所述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且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三车载定位测试情况。
35.具体而言,当车载设备在线路上运行时,列车运行位置有站内股道、进路和区间三种情况,以待机模式为例,如图4所示,按照这三种运行位置来设计测试方法,验证车载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的可行性。当车载待机模式处于站内股道时,车载设备在电子地图有效,且与rbc通信中断时,分别设计车载定位有效、无效情况,验证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具体操作为:(1)在车站站内加车时,注册后(列车注册和tsrs临时限速服务器连接成功后,会下载电子地图),启动车载,转为目视模式越过出站应答器(此时列车获得位置和运行方向),停车,关闭驾驶台,再开启驾驶台,注册时跳过rbc信息输入,在dmi人机界面上按下后备键,查看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2)在车站站内加车,列车注册时选择连接tsrs,并且跳过rbc信息输入,注册完成后,列车处于待机模式,且此时列车位置是无效的,直接在dmi上按下后备键,查看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通过车载不同运行位置对后备模式转换进行设计测试,测试场景更加充分全面,极大地提高了测试质量和效率的技术效果。
36.进一步而言,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910还包括:步骤s911:当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为进路上时,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有效,且所述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时,设计第二车载通信测试情况。
37.具体而言,以待机模式为例,当车载待机模式处于进路上时,车载定位有效、且电子地图有效时,分别设计车载与rbc通信断开和车载与rbc保持通信的情况,验证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具体操作为:(1)在车站站内加车,注册成功后,列车成功下载电子地图。启动车载,转为目视模式越过出站应答器,当列车运行到发车进路上时,停车,关闭驾驶台,再开启驾驶台,注册时跳过rbc信息输入,在dmi上按下后备键,查看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2)在车站站内加车,注册成功后,列车成功下载电子地图。启动车载,转为目视模式越过出站应答器,当列车运行到发车进路上时,停车,关闭驾驶台,再开启驾驶台,注册时输入rbc信息,与rbc建立通信,在dmi上按下后备键,查看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通过车载不同运行位置对后备模式转换进行设计测试,测试场景更加充分全面,极大地提高了测试质量和效率的技术效果。
38.进一步而言,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910还包括:步骤s912:当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为区间时,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有效,且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二车载电子地图测试情况。
39.具体而言,以待机模式为例,当车载待机模式在区间时,车载定位有效,且与rbc通信断开时,分别设计车载电子地图有效、无效情况,验证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
式。具体操作为:(1)列车在区间加车,注册后启动,转目视模式向前运行,越过区间应答器后,列车获得位置。此时停车,关闭驾驶台,再开启驾驶台,列车注册时选择连接tsrs,并且跳过rbc信息输入,在dmi上按下后备键,查看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2)列车在区间加车,注册后启动,转目视模式向前运行,越过区间应答器后,列车获得位置。此时停车,关闭驾驶台,再开启驾驶台,注册时跳过rbc及tsrs信息输入(列车与tsrs不建立通信,不下载电子地图),在dmi上按下后备键,查看车载能否由待机模式转为后备模式。通过车载不同运行位置对后备模式转换进行设计测试,测试场景更加充分全面,极大地提高了测试质量和效率的技术效果。
40.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了构建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基于所述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获得列控车载转换模式;当第一列控车载和rbc保持通信时,将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转换为后备模式,获得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基于所述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当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为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设计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测试情况,获得第二转换测试结果;获得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的第一运行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二转换测试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设计第一车载位置测试情况,获得第三转换测试结果。进而达到通过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测试序列模板库,等价类划分法和正交实验法对测试序列生成的场景进行选择的测试思维,对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情况进行设计测试,极大地提高了测试质量和效率的技术效果。
41.实施例二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构建单元11,所述第一构建单元11用于构建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第一获得单元12,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2用于基于所述列控系统的测试环境,获得列控车载转换模式;第一转换单元13,所述第一转换单元13用于当第一列控车载和rbc保持通信时,将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转换为后备模式,获得第一转换测试结果;第一设计单元14,所述第一设计单元14用于基于第一转换测试结果,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第二获得单元15,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5用于当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测试情况为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设计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测试情况,获得第二转换测试结果;第三获得单元16,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6用于获得所述列控车载转换模式的第一运行位置信息;第四获得单元17,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7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转换测试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设计第一车载位置测试情况,获得第三转换测试结果。
42.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设计单元,所述第二设计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
且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时,设计第二车载定位测试情况。
43.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设计单元,所述第三设计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且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有效时,设计第一车载通信测试情况。
44.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设计单元,所述第四设计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为站内股道时,所述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且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三车载定位测试情况。
45.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设计单元,所述第五设计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为进路上时,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有效,且所述第一车载电子地图有效时,设计第二车载通信测试情况。
46.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六设计单元,所述第六设计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运行位置信息为区间时,所述第一车载定位有效,且所述第一列控车载和所述rbc通信断开时,设计第二车载电子地图测试情况。
47.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装置,通过前述对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国铁列控系统中后备模式转换的测试装置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48.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总线、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处理器分别通过总线相连,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输出数据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49.示例性电子设备具体的,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总线1110、处理器1120、收发器1130、总线接口1140、存储器1150和用户接口1160。
5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150上并可在处理器11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120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输出数据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
51.收发器1130,用于在处理器112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52.本发明实施例中,总线架构(用总线1110来代表),总线111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1110将包括由处理器112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与存储器115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
53.总线1110表示若干类型的总线结构中的任何一种总线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存储器总线和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加速图形端口、处理器或使用各种总线体系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这样的体系结构包括: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总线、扩展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外围部件互连总线。
54.处理器112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
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可编程逻辑阵列、微控制单元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和逻辑框图。例如,处理器可以是单核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处理器可以集成于单颗芯片或位于多颗不同的芯片。
55.处理器1120可以是微处理器或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步骤可以直接由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由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和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公知的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中,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56.总线1110还可以将,例如外围设备、稳压器或功率管理电路等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接口1140在总线1110和收发器1130之间提供接口,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
57.收发器1130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例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例如:收发器1130从其他设备接收外部数据,收发器1130用于将处理器1120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设备。取决于计算机装置的性质,还可以提供用户接口1160,例如:触摸屏、物理键盘、显示器、鼠标、扬声器、麦克风、轨迹球、操纵杆、触控笔。
58.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器115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12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设置的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上述网络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是自组织网络、内联网、外联网、虚拟专用网、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广域网、无线广域网、城域网、互联网、公共交换电话网、普通老式电话业务网、蜂窝电话网、无线网络、无线保真网络以和两个或更多个上述网络的组合。例如,蜂窝电话网和无线网络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装置、码分多址装置、全球微波互联接入装置、通用分组无线业务装置、宽带码分多址装置、长期演进装置、lte频分双工装置、lte时分双工装置、先进长期演进装置、通用移动通信装置、增强移动宽带装置、海量机器类通信装置、超可靠低时延通信装置等。
59.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5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闪存。
60.易失性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电子设备的存储器115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和任意其他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6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器1150存储了操作装置1151和应用程序1152的如下元素:可执行模块、数据结构,或者其子集,或者其扩展集。
62.具体而言,操作装置1151包含各种装置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和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15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
体播放器、浏览器,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152中。应用程序1152包括:小程序、对象、组件、逻辑、数据结构和其他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计算机装置可执行指令。
63.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输出数据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