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新型转向角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新型转向角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转向角传感器。


背景技术:

2.转向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方向盘的转动角度和转向方向的。方向盘左转或右转都会被转向角传感器检测到,从而使汽车电控单元发出正确的转向指令。而方向盘的转动角度是为汽车实现转向幅度提供依据,使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转向意图行驶。
3.现有的转向角传感器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内的检测元件,为了将转向角传感器稳定连接在汽车上,通常采用紧固件使本体与汽车支架固连。
4.转向角传感器与汽车采用紧固件连接虽然连接牢固,但是装卸繁琐。
5.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10047538u公开了一种转向角传感器,包括:壳体、底座、线路板和测量齿轮;底座内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测量齿轮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凸筋,测量齿轮通过第一环形凸筋设置在底座内;线路板抵接于测量齿轮相对于底座的另一端面上;壳体和底座固定连接,并围罩于线路板和测量齿轮外。
6.可以看出,上述专利通过线路板、壳体和底座即可使测量齿轮得到定位,不再需要采用压板或其他辅助限位部件,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安装工序简便。但是,壳体与汽车的支架也必须通过紧固件连接,同样存在着装卸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装卸方便且结构紧凑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9.一种新型转向角传感器,包括呈块状的传感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筒、定位杆一、定位杆二和弹簧,上述本体上具有贯穿的连接孔,上述连接筒穿设在连接孔处且连接筒与本体固连,上述定位杆一内端嵌于连接筒的一端,上述定位杆二内端嵌于连接筒的另一端,上述弹簧位于连接筒内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定位杆一内端和定位杆二内端,上述定位杆一外端和定位杆二外端均位于本体上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杆一外端和定位杆二外端具有相向远离的趋势。
10.本新型传感器创造性的通过连接筒将定位杆一、定位杆二和弹簧间接且稳定的安装在本体上。
11.由于定位筒与本体可拆卸连接,这样不仅能将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稳定连接在本体上,而且,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与连接筒内腔相匹配,这种连接方式稳定性也比较高。
12.也就是说,连接筒的设置,相对于直接在本体上开设高精度的孔状结构而言,额外设置连接筒有效的降低了本体的加工难度,适当的降低了整个传感器的加工成本。
13.由于弹簧位于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内端之间,受到上述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定位杆一外端以及定位杆二外端具有相向远离的趋势。
14.汽车支架上具有对应的定位孔,定位杆一外端和定位杆二外端嵌于定位孔后,定位杆外端和定位杆二外端分别抵靠在定位孔的两侧的侧壁处,最终保证整个传感器能稳定且方便的与汽车支架连接。
15.在上述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中,所述定位杆一为开口向右的u形结构。
16.在上述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中,所述定位杆二为开口向左的u形结构。
17.这样的结构使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的u形开口正对。
18.在上述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中,所述连接筒上螺纹锁紧螺母一和锁紧螺母二,上述锁紧螺母一和锁紧螺母二分别抵靠在本体两侧。
19.通过锁紧螺母一和锁紧螺母二能将连接筒稳定的固连在本体上。
20.在上述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中,所述定位杆一内端具有截面呈半圆形的连接部一,所述定位杆二内端具有截面呈半圆形的连接部二,上述连接部一位于连接部二上部且两者保持面接触。
21.连接部一与连接部二扣合后形成一圆形结构与连接筒内腔相匹配,这样的结构增加了接触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的移动稳定性。
22.在上述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中,所述弹簧位于连接部二与定位杆一内端之间。
23.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之间具有间隙,弹簧位于该间隙处,避免了弹簧占用过多空间。同时也将弹簧稳定的限位在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之间。
24.在上述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中,还包括定位板一,上述定位板一下端套在连接筒上且定位板一下端被紧压在锁紧螺母一和本体之间,上述定位杆一外端具有凹入的限位槽一,上述定位杆一外端嵌于限位槽一内。
25.在上述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中,还包括定位板二,上述定位板二下端套在连接筒上且定位板二下端被紧压在锁紧螺母二和本体之间,上述定位杆二外端具有凹入的限位槽二,上述定位杆二外端嵌于限位槽二内。
26.定位板一嵌于限位槽一内,定位板二嵌于限位槽二内,这样的结构能使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均能在设定的行程范围内移动。
27.在上述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中,所述定位杆一外端上部具有凸出的卡沿一,所述定位杆二外端上部具有凸出的卡沿二。
28.凸出卡沿一和卡沿二能稳定的嵌入汽车支架上的定位孔。
29.在上述的新型转向角传感器中,所述连接筒与本体上的连接孔相匹配。
30.这样的结构减小了连接筒与本体之间的间隙,避免连接筒相对于本体的位置偏差过大。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转向角传感器由于初始状态时定位杆一外端和定位杆二外端均具有扣合在汽车支架定位孔处的趋势,因此,能使整个转向角传感器稳定的安装在汽车支架上。
32.对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施加外力后,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相互靠拢,定位杆一外端和定位杆二外端与定位孔分离,此时,真个传感器能方便的由汽车支架上拆卸,其装卸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3.同时,定位杆一内端和定位杆二内端连接在本体内,定位杆一外端和定位杆二外端位于本体上部,其占用空间比较少,整体结构还比较紧凑。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新型转向角传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本体;1a、连接孔;2、连接筒;3、定位杆一;3a、连接部一;3b、限位槽一;3c、卡沿一;4、定位杆二;4a、连接部二;4b、限位槽二;4c、卡沿二;5、弹簧;6、锁紧螺母一;7、锁紧螺母二;8、定位板一;9、定位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9.如图1所示,本新型转向角传感器包括呈块状的传感器本体1,还包括连接筒2、定位杆一3、定位杆二4和弹簧5,上述本体1上具有贯穿的连接孔1a,上述连接筒2穿设在连接孔1a处且连接筒2与本体1固连,上述定位杆一3内端嵌于连接筒2的一端,上述定位杆二4内端嵌于连接筒2的另一端,上述弹簧5位于连接筒2内且弹簧5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定位杆一3内端和定位杆二4内端,上述定位杆一3外端和定位杆二4外端均位于本体1上部,在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杆一3外端和定位杆二4外端具有相向远离的趋势。
40.所述定位杆一3为开口向右的u形结构。
41.所述定位杆二4为开口向左的u形结构。
42.所述连接筒2上螺纹锁紧螺母一6和锁紧螺母二7,上述锁紧螺母一6和锁紧螺母二7分别抵靠在本体1两侧。
43.所述定位杆一3内端具有截面呈半圆形的连接部一3a,所述定位杆二4内端具有截面呈半圆形的连接部二4a,上述连接部一3a位于连接部二4a上部且两者保持面接触。
44.所述弹簧5位于连接部二4a与定位杆一3内端之间。
45.还包括定位板一8,上述定位板一8下端套在连接筒2上且定位板一8下端被紧压在锁紧螺母一6和本体1之间,上述定位杆一3外端具有凹入的限位槽一3b,上述定位杆一3外端嵌于限位槽一3b内。
46.还包括定位板二9,上述定位板二9下端套在连接筒2上且定位板二9下端被紧压在锁紧螺母二7和本体1之间,上述定位杆二4外端具有凹入的限位槽二4b,上述定位杆二4外端嵌于限位槽二4b内。
47.所述定位杆一3外端上部具有凸出的卡沿一3c,所述定位杆二4外端上部具有凸出
的卡沿二4c。
48.所述连接筒2与本体1上的连接孔1a相匹配。
49.本新型传感器创造性的通过连接筒将定位杆一、定位杆二和弹簧间接且稳定的安装在本体上。
50.由于定位筒与本体可拆卸连接,这样不仅能将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稳定连接在本体上,而且,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与连接筒内腔相匹配,这种连接方式稳定性也比较高。
51.也就是说,连接筒的设置,相对于直接在本体上开设高精度的孔状结构而言,额外设置连接筒有效的降低了本体的加工难度,适当的降低了整个传感器的加工成本。
52.由于弹簧位于定位杆一和定位杆二内端之间,受到上述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定位杆一外端以及定位杆二外端具有相向远离的趋势。
53.汽车支架上具有对应的定位孔,定位杆一外端和定位杆二外端嵌于定位孔后,定位杆外端和定位杆二外端分别抵靠在定位孔的两侧的侧壁处,最终保证整个传感器能稳定且方便的与汽车支架连接。
54.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5.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