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被动式建筑用窗PVC-U预安装附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被动式建筑用窗PVC-U预安装附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被动式建筑用窗pvc-u预安装附框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被动式建筑用窗pvc-u预安装附框。


背景技术:

2.在被动式建筑中,墙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粘贴保温材料,来达到一个很低的传热系数,但是窗部分由于需要透光及开启,是被动式建筑中非常薄弱的环节。其中,玻璃可以通过增加玻璃层数、中空层填充惰性气体、使用low-e玻璃、使用真空玻璃等方式来降低传热系数,但窗与墙体之间的连接部分为了保证强度,必须与墙体承重部分连接,而承重部分往往是传热系数很高的部分,极易导致传热温度曲线往室内偏移的情况发生,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外挂式安装的方式,但此方式安装成本及难度都较高。
3.外挂式安装安装过程复杂,成本高,但其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整窗的传热系数,可应用在对传热系数要求很高的被动式建筑中。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被动式建筑用窗pvc-u预安装附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被动式建筑窗的传热系数高,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被动式建筑用窗pvc-u预安装附框结构,包括预安装附框,预安装附框的内周设有主框,预安装附框下部与主框之间设有垫高框,预安装附框和垫高框之间、预安装附框与主框之间设有背板,预安装附框连接在墙体上;所述预安装附框与墙体之间、预安装附框与垫高框之间及预安装附框与主框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所述预安装附框和垫高框内均设有钢衬,且预安装附框和垫高框均为多腔式型材。
6.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发泡剂和预压密封带,预安装附框与墙体之间、预安装附框与垫高框之间、预安装附框与主框之间均设有发泡剂;预安装附框、垫高框及背板组成上部开口的腔室,腔室内设有石墨聚苯板,石墨聚苯板与预安装附框之间设有预压密封带。
7.优选地,靠近内侧的背板与发泡剂之间设有防水隔汽膜,防水隔汽膜延伸至墙体与墙体上的抹灰层之间,抹灰层与垫高框连接处、抹灰层与主框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胶。
8.优选地,所述预安装附框为pvc-u预安装附框,预安装附框的横截面为l型,预安装附框的竖向板朝向墙体外侧,钢衬设置在预安装附框的横向框内部。
9.优选地,所述墙体外侧面设有外墙外保温件,外墙外保温件与墙体之间及外墙外保温件与预安装附框之间设有防水透气膜;所述墙体与外墙外保温件的墙面上均设有抹灰层,外墙外保温件的抹灰层内周上部设有向外侧倾斜的披水板,披水板与主框密封连接;外墙外保温件的抹灰层内周的下部设有滴水线,披水板与外墙外保温件的抹灰层之间、披水板与垫高件之间均通过预压密封带密封连接。所述主框通过自攻自钻螺钉可拆卸连接在预安装附框和垫高框上。
10.优选地,所述墙体内设有环形凹槽,预安装附框设置在墙体的环形凹槽内,预安装附框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墙体上。
11.优选地,所述预安装附框的下部通过自攻自钻螺钉与安装支架连接,安装支架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到墙体上,安装支架与墙体之间设有垫板。
12.本实用新型得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预安装附框为pvc-u预安装附框,可通过焊接避免角部出现缝隙;预安装附框内部的钢衬,提高被动式窗的安装强度;预安装附框通过钢衬隔离出的多空腔设计,降低企口部分传热系数;背板有效降低防水隔汽膜的粘贴难度;同时可防止聚氨酯发泡剂在发泡的过程中将下部的预压膨胀密封带或石墨聚苯板推离相应位置;墙体与外墙外保温层、垫高框与披水板、披水板与外墙外保温层、墙体与背板和三玻与窗扇之间缝隙的处理可有效提高整窗的水密性和气密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的上窗口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墙体,2-发泡剂,3-石墨烯苯板,4-防水隔汽膜,5-密封胶,6-背板,7-膨胀螺钉,8-自攻自钻螺钉,9-玻璃边填充件,10-三玻,11-外墙外保温件,12-抹灰层,13-披水板,14-防水透气膜,15-预安装附框,16-预压密封带,17-主框,18-金刚网,19-垫高框,20-钢衬,21-滴水线,23-安装支架,24-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如图1~图3所示,实施例1,一种被动式建筑用窗pvc-u预安装附框结构,包括预安装附框15,所述预安装附框15的内周设有主框17,预安装附框15下部与主框17之间设有垫高框19,预安装附框15和垫高框19之间、预安装附框15与主框17之间设有背板6,背板6分为前后两个l型板,预安装附框15和垫高框19之间设有两个,预安装附框15与主框17之间靠近墙体1的内侧设有一个背板6,被动式窗通常设计有背筋,以便于后续的垫高框19、配件的安装,但由于其不平整的结构,导致后续室内的防水隔汽膜粘贴困难,而背板6不影响功能拓展配件的安装,预安装附框15连接在墙体1上;所述预安装附框15与墙体1之间、预安装附框15与垫高框19之间及预安装附框15与主框17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对被动式建筑的密封程度进一步加大,同时也降低了传热系数。避开交叉施工,缩短了项目的施工周期,
减少因交叉施工造成的资源浪费及隐藏风险;所述预安装附框15和垫高框19内均设有钢衬20,设计有钢衬腔,增强后续被动式窗的安装强度;预安装附框15和垫高框19均为多腔式型材,内部多空腔设计,有效降低企口处传热系数;同时也能避开交叉施工,缩短了项目的施工周期,减少因交叉施工造成的资源浪费及隐藏风险。
21.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包括发泡剂2和预压密封带16,发泡剂2为聚氨酯发泡剂、预压密封带16为硅酮密封胶;预安装附框15与墙体1之间、预安装附框15与垫高框19之间、预安装附框15与主框17之间均设有发泡剂2;预安装附框15、垫高框19及背板6组成上部开口的腔室,腔室内设有石墨聚苯板3,石墨聚苯板3与预安装附框15之间设有预压密封带16。主框17与垫高框19之间打聚氨酯发泡剂和硅酮密封胶形成第一道密封,石墨聚苯板3与pvc-u预安装附框和垫高框19之间打硅酮密封胶、pvc-u预安装附框与垫高框19之间打聚氨酯发泡剂形成第二道密封,pvc-u预安装附框与墙体1之间打聚氨酯发泡剂形成第三道密封。
22.在本实施例中,靠近内侧的背板6与发泡剂2之间设有防水隔汽膜4,防水隔汽膜4延伸至墙体1与墙体1上的抹灰层12之间,抹灰层12与垫高框19连接处、抹灰层12与主框19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胶5。防水隔汽膜4防止水汽进入室内,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密封胶5进一步增加了抹灰层12与垫高框19之间、抹灰层12与主框19之间的密封性。
23.在本实施例中,预安装附框15为pvc-u预安装附框,预安装附框15横截面为l型,预安装附框15的竖向板朝向墙体外侧,钢衬20设置在预安装附框15的横向框内部。采用pvc-u式预安装附框,可使用焊接方式生产,角部无缝隙;预安装附框15的内部通过钢衬20做成多空腔设计,有效降低企口处传热系数;钢衬腔同时也增强了后续被动式窗的安装强度。
24.在本实施例中,墙体1外侧面设有外墙外保温件11,墙体1的外墙外保温件11贴合预安装附框15的形状并可将其包裹其中;外墙外保温件11与墙体1之间及外墙外保温件11与预安装附框15之间设有防水透气膜14,防水透气膜14的一端设置在预安装附框15靠近外墙外保温件11的横框的中部,另一端延伸至外墙外保温件11与墙体1连接处,防水透气膜14提高窗口的密封性
25.在本实施例中,墙体1与外墙外保温件11的墙面上均设有抹灰层12,外墙外保温件11的抹灰层12内周上部设有向外侧倾斜的披水板13,披水板13与主框17密封连接。外墙外保温件11的抹灰层12内周的下部设有滴水线21,披水板13与外墙外保温件11的抹灰层12之间、披水板13与垫高件19之间均通过预压密封带16密封连接。披水板13与滴水线21的材质为防渗透的材质,披水板13与滴水线21便利与雨水的流动,预压密封带16有很强的粘附力,可以将披水板13固定连接在墙体1上。
26.在本实施例中,主框17通过自攻自钻螺钉8可拆卸连接在预安装附框15和垫高框19上,自攻自钻螺钉8穿设在预安装附框15和垫高框19上的钢衬20上。主框17的上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均通过自攻自钻螺钉8穿过预安装附框15固定在墙体1上,自攻自钻螺钉8进一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整窗室内安装,降低了室外安装的风险,可拆卸连接可以实现二次換窗且不破坏外墙外保温件11。主框17内周的外侧连接有金刚网18,所述主框17内周外侧的窗扇上设有三玻10,三玻10为平行设置的三块玻璃,相邻剥离之间有真空层,三玻10与主框17的窗扇之间设有玻璃边填充件9。金刚网18的设置替代普通窗纱,清洗便利;玻璃边填充件9做一个缓冲,可以进一步保证密封性,同时也保护了玻璃。
27.在本实施例中,墙体1内设有环形凹槽,预安装附框15设置在环形凹槽内,预安装附框15通过膨胀螺钉7固定在墙体1上,膨胀螺钉7穿过设置在预安装附框15内部的钢衬20并通过膨胀螺钉7固定连接在墙体1上。环形凹槽做企口,采用企口安装的安装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窗与墙体1连接部分的传热系数,且不提高安装成本及难度。环形凹槽形成企口式安装,安装无需使用外挂安装受力构件及辅材,降低了安装成本及安装时间。
28.具体的,混凝土墙体1室外侧须有100x50mm的企口预留,保证后续的正常安装。将穿好钢衬20并焊接完成的pvc预安装附框安装至预留好的企口内,在l型的安装缝隙内打入聚氨酯发泡剂2,待发泡剂2干透后将多余的发泡剂2塞入安装缝隙,在室外侧按标准要求粘贴防水透气膜14。
29.进行外墙外保温层11的粘贴,需注意外墙外保温层11须将预安装附框15完全遮盖。被动窗下侧垫高框19安装时需在背部相应位置打聚氨酯发泡剂2和密封胶5。在预安装附框15悬臂内侧粘贴预压密封带16,在被动窗室内侧按要求将防水隔汽膜4粘贴至背板6上,在被动窗下侧垫高框19室外侧使用密封胶5粘贴石墨聚苯板3,石墨聚苯板3的外侧再打一层密封胶5。
30.将被动窗平推安装至预安装附框15上,在安装间隙内打入聚氨酯发泡剂3,待发泡剂3干透后将多余的发泡剂2塞入安装缝隙,将防水隔汽膜4粘贴到位。在披水板13背部及侧面粘贴预压密封带16,再安装至对应位置。进行室内抹灰层12及被动窗周边密封胶5的施工。
31.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预安装附框15的下部通过自攻自钻螺钉8与安装支架23连接,安装支架23的横截面为l型,自攻自钻螺钉8从下往上穿过安装支架23横向板连接至预安装附框15内的钢衬20上固定,安装支架23竖向板通过三个并排的膨胀螺钉7固定到墙体1上,安装支架23与墙体1之间设有垫板24;垫板24为聚氨酯垫板,确保了密封性。采用安装支架23直接将预安装附框15固定到墙面上,再将外墙外保温件11按照预安装附框15剪裁,并在预安装附框15与外墙外保温件11之间粘贴防水透气膜14直至与墙体1连接延伸处。
32.安装时,将安装支架按照预定的尺寸及位置固定。将穿好钢衬并焊接完成的pvc-u预安装附框安装至固定好的安装支架上,在室外侧按标准要求粘贴防水透气膜。其他步骤与实施1中的相同。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