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水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智能水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煮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水杯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智能水杯是一种带有电子检测与控制设备的饮水工具,具有饮水提醒,水质检测等功能,大部分的智能水杯可在车内或家中使用。现有技术中,智能水杯需要通过底座引线进行充电,且依赖蓝牙或wifi等方式进行数据通讯。智能水杯在车内使用的情况下,智能水杯通讯需要占用原有的车机蓝牙频段,影响其他蓝牙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智能水杯,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智能水杯使用时占用车机蓝牙频段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智能水杯,包括,
6.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面设有多个交互件;
7.底座,包括底板和筒状侧壁,所述底板封闭所述筒状侧壁的一端共同围成凹腔,所述底板设有连接部和多个触点,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外部连接,所述触点位于所述凹腔内,所述连接部与多个所述触点连接;
8.所述杯体的下端适于安装在所述凹腔,所述交互件与所述触点一一对应连接以传输数据和电源。
9.进一步的,位于中间的一所述交互件为圆形,其他所述交互件为圆环状,多个所述交互件依次套设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交互件之间具有间隙。
10.进一步的,所述交互件具有四个,分别为第一交互件、第二交互件、第三交互件和第四交互件,所述第一交互件、所述第二交互件、所述第三交互件和所述第四交互件从内到外依次套设设置;
11.所述第一交互件和第四交互件用于通电,所述第二交互件用于接地,所述第三交互件用于传输数据。
12.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包括水质ppm和水温。
13.进一步的,所述触点为柱状结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凸出所述底座的表面。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底板设有所述触点的背面。
1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设有微处理单元和氛围灯,所述微处理单元与所述触点、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氛围灯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筒状侧壁形成有扣手。
17.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底面与杯体侧壁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段。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水杯具有以下优势:
19.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水杯,利用交互件和触点直接进行传输数据,实现杯体内数据通过触点和连接部向外部传输,避免使用蓝牙或wifi等传输数据占用车机蓝牙频段,影响其他蓝牙设备的使用;并且节省通讯模块的布置空间与成本。杯体匹配底座,兼顾美观性与便利性,并且底座可以辅助杯体的固定与支持。
2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智能水杯使用时占用车机蓝牙频段的问题。
2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22.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智能水杯。
23.所述车辆与上述智能水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水杯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杯体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杯体下端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座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座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杯体;11-底面;12-第一交互件;13-第二交互件;14-第三交互件;15-第四交互件;16-过渡段;17-杯盖;18-杯体侧壁;
32.2-底座;21-底板;22-筒状侧壁;221-扣手;23-凹腔;24-连接部;25-第一触点;26-第二触点;27-第三触点;28-第四触点;29-微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6.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水杯,包括杯体1和底座2,所述杯体1的底面11设有多个交互件;底座2包括底板21和筒状侧壁22,所述底板21封闭所述筒状侧壁22的一端共同围成凹腔23,所述底板21设有连接部24和多个触点,所述连接部24用于与外部连接,所述触点位于所述凹腔23内,所述连接部24与多个所述触点连接;所述杯体1的下端适于安装在所述凹腔23,所述交互件与所述触点一一对应连接以传输数据和电源。
37.具体而言,杯体1包括底面11、杯体侧壁18和杯盖17,底面11为杯体1的下端面,杯盖17位于杯体1的上端,参照图1所示,杯盖17和杯体侧壁18铰接。
38.底座2的底座2和筒状侧壁22围成桶状结构,底座2为桶状结构的桶底,筒状侧壁22
为桶状结构的侧壁。
39.为了实现交互件与触点之间传输数据和电源,本技术实施例中,交互件和触点均为金属材料件。
4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智能水杯,利用交互件和触点直接进行传输数据,实现杯体1内数据通过触点和连接部24向外部传输,避免使用蓝牙或wifi等传输数据占用车机蓝牙频段,影响其他蓝牙设备的使用;并且节省通讯模块的布置空间与成本。杯体1匹配底座2,兼顾美观性与便利性,并且底座2可以辅助杯体1的固定与支持。
41.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位于中间的一所述交互件为圆形,其他所述交互件为圆环状,多个所述交互件依次套设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交互件之间具有间隙。
42.位于中间的一交互件为圆形,其他交互件为圆环形的结构,节省布置空间。同时,相当于交互件360
°
都可与触点接触,杯体1的下端安装在凹腔23内时,无需调整位置即可使交互件和触点接触,使智能水杯使用起来更方便。
43.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多个交互件的接触面与底面11几乎平齐,杯体1的外观更加整齐美观。
44.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交互件具有四个,分别为第一交互件12、第二交互件13、第三交互件14和第四交互件15,所述第一交互件12、所述第二交互件13、所述第三交互件14和所述第四交互件15从内到外依次套设设置;所述第一交互件12和第四交互件15用于通电,所述第二交互件13用于接地,所述第三交互件14用于传输数据。
45.第一交互件12为圆形结构,第二交互件13、第三交互件14和第四交互件15均为圆环状,第二交互件13套设在第一交互件12的外侧,第三交互件14套设在第二交互件13外侧,第四交互件15套设在第三交互件14外侧。第一交互件12和第四交互件15用于通电、第二交互件13用于接地和第三交互件14用于传输数据的布置方案,能够避免电磁干扰。
46.参照图4和图5所示,对应于交互件,触点包括第一触点25、第二触点26、第三触点27和第四触点28,第一触点25和第一交互件12连接,第二触点26与第二交互件13连接,第三触点27和第三交互件14连接,第四触点28和第四交互件15连接。
47.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第一交互件12、第二交互件13、第三交互件14和第四交互件15的功能可以做相应调整,例如第一交互件12用于传输数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48.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交互件的数量可以做相应调整,例如设置五个交互件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49.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交互件均为圆环状,多个圆环状的交互件从内到外依次套设设置。
50.参照图1至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括水质ppm和水温。
51.ppm(parts per million)是比率的表示,表示“百万分之
…”
。水质ppm表示水体质量。
52.智能水杯通常监控水质ppm和水温,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中,对于其他需要监控的内容,同样包含在上述数据中。
53.参照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点为柱状结构,一端与所述底座2连接,另一端凸出所述底座2的表面。
54.参照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4位于所述底板21设有所述触点的背面。
55.连接部24用于与外部链接,连接部24设置在底板21的背面,以适应与外部的连接。
56.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适应与外部的连接,连接部24的位置可以做相应调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7.参照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内设有微处理单元29和氛围灯,所述微处理单元29与所述触点、所述连接部24和所述氛围灯连接。
58.微处理单元29为由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包括处理模块、温控模块等。氛围灯的设置,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设置氛围灯的亮灭策略,以增加智能水杯的可视提醒功能,且更加的美观。氛围灯可以绕设筒状侧壁22设置,也可以是点状或片状设置。
59.参照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筒状侧壁22形成有扣手221。
60.扣手221的设置,方便用户将底座2从杯体1上拔下来。
61.扣手221的形状根据使用需求设置,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62.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杯体1的底面11与杯体侧壁18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段16。
63.过渡段16的设置,方便将杯体1插入到底座2内。
6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智能水杯,杯体1的底部布置有四个交互件,四个交互件中的两个交互件起到提供正电、负电输入与输出的供电作用,其中一个起到接地的作用,最后一个起到温度以及水质ppm等数据的传输功能。智能水杯由于不需要布置相关蓝牙与无线通讯模块,节省了智能水杯的布置空间与成本。
65.在实际使用中,智能水杯的两个交互件通常为12v正电、负电输入与输出的供电作用。
6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体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智能水杯。
67.在实际应用中,车载环境下,连接部24通过整车上的dc/dc 12v供电管理池系统获取供电,依靠整车can网络进行数据通讯,解决了传统车载智能水杯供电线路冗长,且占用车载蓝牙频段的问题。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