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具门窗 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辅助计算机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多功能辅助计算机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教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辅助计算机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2.计算机辅助多功能教学装置是一种用于辅助教学计算机课程的装置,其教学效果好,便于操作,已得到广泛使用,目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升级,现在的教学装置一般与计算机一体设置,由于安装了计算机,使得现在的教学装置一般都是固定式的,不能根据教师的身高进行调整讲台的高度,使得对于较高或者较矮的教师造成讲课的困难性,增加了不适感。
3.因此亟需一种多功能辅助计算机教学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辅助计算机教学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辅助计算机教学装置,包括:防护罩、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内,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面;
6.所述防护罩包括限位横板和两限位竖板,两所述限位竖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横板与两所述限位竖板的同侧端固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限位竖板的两相对侧面固接;
7.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侧面与一所述限位竖板侧面固接,所述驱动壳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升降筒,所述螺纹杆外壁与所述第一升降筒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筒外壁固接有若干限位条,所述驱动壳体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条相适配的若干限位槽,所述第一升降筒顶部固接有操作平台,所述第一升降筒顶面与所述操作平台底面一侧固接,所述操作平台底面另一侧固接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侧面与另一所述限位竖板侧面固接,所述导向组件顶部贯穿所述操作平台并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面,所述操作平台内设置有操作组件。
8.优选的,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壳体、导向筒和辅助筒;
9.所述导向壳体侧面与所述限位竖板侧面固接,所述导向壳体顶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辅助筒外壁与所述导向孔内壁固接,所述导向筒底部外壁与所述辅助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筒顶部贯穿所述操作平台顶面,所述导向筒与所述操作平台固接,所述导向筒顶部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定位筒、第二升降筒、气缸和转向组件;
11.所述定位筒底面与所述操作平台顶面固接,所述第二升降筒外壁与所述定位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缸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定位筒内,所述气缸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升降筒内腔顶面固接,所述第二升降筒顶面开设有滑动孔,所述导向筒顶部通过所述滑动孔从所述第二升降筒顶面伸出,所述导向筒外壁与所述滑动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筒顶部套设有所述转向组件。
12.优选的,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筒和螺纹筒;
13.所述螺纹筒底面与所述第二升降筒顶面固接,所述螺纹筒套设在所述导向筒外壁上,所述螺纹筒内壁与所述导向筒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向筒内壁与所述螺纹筒通过螺纹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操作腔、操作板、滑块和通线孔;
15.所述操作平台侧面开设有所述操作腔,所述通线孔开设在所述操作腔内侧壁顶部,且所述通线孔贯穿所述导向筒并与所述导向筒内腔连通,所述操作板设置在所述操作腔底部,所述操作板两侧分别固接有一所述滑块,所述操作腔两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动槽。
16.优选的,所述导向壳体内设置有主机,所述转向筒顶面固接有显示器,所述主机与所述显示器之间通过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设置在所述导向筒内腔内,所述操作板上设置有键盘和鼠标,所述键盘和鼠标与所述主机通过第二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依次穿过所述导向筒内腔和所述通线孔内腔。
17.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周面分别与所述限位横板和限位竖板侧面滑动连接。
18.优选的,所述限位条与所述限位槽内壁滑动连接。
1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设置的防护罩设置在最外部可以起到防护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升降机构有两部分组成设置,设置的防护罩可以起到将其连成一体的作用,使第一升降机构的运作以及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同时避免第一升降机构直接暴露在外侧,造成人员磕碰;设置的限位竖板与第一升降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再利用限位横板将其连接,增强了稳定性,设置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壳体内,避免驱动电机的外露造成的灰尘堆积,便于清理,设置的驱动壳体与导向组件起到支撑的作用,设置螺纹杆与第一升降筒进行螺纹配合,这种传动方式可以增强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设置的限位条可以避免第一升降筒发生自转造成的无法进行升降的情况发生,设置的操作平台用于放置教具,同时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操作平台的一侧,使操作平台顶面的连续可利用面积增加,提高利用率,设置的导向组件可以起到辅助操作平台升降的作用,提高其升降稳定性,设置的第二升降机构可以对显示器进行二次升降,提高针对不同身高教师的适应性,设置的操作组件设置在操作平台内,可以进行同步调节,增强教师教学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1的局部放大图;
25.其中,1、限位横板;2、限位竖板;3、驱动壳体;4、驱动电机;5、螺纹杆;6、第一升降筒;7、限位条;8、限位槽;9、操作平台;10、导向壳体;11、导向筒;12、辅助筒;13、定位筒;14、第二升降筒;15、气缸;16、转向筒;17、螺纹筒;18、操作腔;19、操作板;20、滑块;21、通线孔;22、主机;23、显示器;24、键盘;25、鼠标。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辅助计算机教学装置,包括:防护罩、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设置在防护罩内,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面;
29.防护罩包括限位横板1和两限位竖板2,两限位竖板2相互平行设置,限位横板1与两限位竖板2的同侧端固接,第一升降机构的两侧分别与两限位竖板2的两相对侧面固接;
30.第一升降机构包括驱动壳体3,驱动壳体3侧面与一限位竖板2侧面固接,驱动壳体3内设置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输出端固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升降筒6,螺纹杆5外壁与第一升降筒6内壁通过螺纹连接,第一升降筒6外壁固接有若干限位条7,驱动壳体3顶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条7相适配的若干限位槽8,第一升降筒6顶部固接有操作平台9,第一升降筒6顶面与操作平台9底面一侧固接,操作平台9底面另一侧固接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侧面与另一限位竖板2侧面固接,导向组件顶部贯穿操作平台9并与第二升降机构滑动连接,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操作平台9的顶面,操作平台9内设置有操作组件。
31.设置的防护罩设置在最外部可以起到防护第一升降机构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升降机构有两部分组成设置,设置的防护罩可以起到将其连成一体的作用,使第一升降机构的运作以及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同时避免第一升降机构直接暴露在外侧,造成人员磕碰;设置的限位竖板2与第一升降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再利用限位横板1将其连接,增强了稳定性,设置的驱动电机4设置在驱动壳体3内,避免驱动电机4的外露造成的灰尘堆积,便于清理,设置的驱动壳体3与导向组件起到支撑的作用,设置螺纹杆5与第一升降筒6进行螺纹配合,这种传动方式可以增强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设置的限位条7可以避免第一升降筒6发生自转造成的无法进行升降的情况发生,设置的操作平台9用于放置教具,同时第二升降机构设置在操作平台9的一侧,使操作平台9顶面的连续可利用面积增加,提高利用率,设置的导向组件可以起到辅助操作平台9升降的作用,提高其升降稳定性,设置的第二升降机构可以对显示器23进行二次升降,提高针对不同身高教师的适应性,设置的操作组件设置在操作平台9内,可以进行同步调节,增强教师教学时的舒适性。
32.进一步优化方案,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壳体10、导向筒11和辅助筒12;
33.导向壳体10侧面与限位竖板2侧面固接,导向壳体10顶面开设有导向孔,辅助筒12外壁与导向孔内壁固接,导向筒11底部外壁与辅助筒12内壁滑动连接,导向筒11顶部贯穿操作平台9顶面,导向筒11与操作平台9固接,导向筒11顶部与第二升降机构滑动连接。
34.设置的导向壳体10底面面积较大与驱动壳体3共同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设置的导向筒11与辅助筒12滑动连接,起到稳定导向筒11的作用,使导向筒11稳定升降,对操作平台9起到辅助升降的效果,设置的辅助筒12可以增加与导向筒11的滑动面积,在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稳定性。
35.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定位筒13、第二升降筒14、气缸15和转向组件;
36.定位筒13底面与操作平台9顶面固接,第二升降筒14外壁与定位筒13内壁滑动连接,气缸1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气缸15设置在定位筒13内,气缸15输出端与第二升降筒14内腔顶面固接,第二升降筒14顶面开设有滑动孔,导向筒11顶部通过滑动孔从第二升降筒14顶面伸出,导向筒11外壁与滑动孔内壁滑动连接,导向筒11顶部套设有转向组件。
37.设置的气缸15有若干个,可以实现同步驱动,增大对第二升降筒14的受力面积,使其进行平稳升降,同时导向筒11与定位筒13与第二升降筒14进行滑动连接,在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其稳定性。
38.进一步优化方案,转向组件包括转向筒16和螺纹筒17;
39.螺纹筒17底面与第二升降筒14顶面固接,螺纹筒17套设在导向筒11外壁上,螺纹筒17内壁与导向筒11外壁滑动连接,转向筒16内壁与螺纹筒17通过螺纹连接。
40.设置的螺纹筒17固接在第二升降筒14的顶面,转动转向筒16可以实现其转动,带动显示器23进行转动,可以使其面向学生,还可以满足教师在教学时的角度需求。
41.进一步优化方案,操作组件包括操作腔18、操作板19、滑块20和通线孔21;
42.操作平台9侧面开设有操作腔18,通线孔21开设在操作腔18内侧壁顶部,且通线孔21贯穿导向筒11并与导向筒11内腔连通,操作板19设置在操作腔18底部,操作板19两侧分别固接有一滑块20,操作腔18两内侧壁开设有与滑块20相适配的滑动槽。
43.进一步优化方案,导向壳体10内设置有主机22,转向筒16顶面固接有显示器23,主机22与显示器23之间通过第一导线电性连接,第一导线设置在导向筒11内腔内,操作板19上设置有键盘24和鼠标25,键盘24和鼠标25与主机22通过第二导线电性连接,第二导线依次穿过导向筒11内腔和通线孔21内腔。这种的设置可以将导线全部设置在本装置内部,避免其暴露出来,增强安全性。
44.进一步优化方案,操作平台9周面分别与限位横板1和限位竖板2侧面滑动连接。
45.进一步优化方案,限位条7与限位槽8内壁滑动连接。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